1. 江陰市有多少個鄉鎮各個鎮的GDP排名
江陰市有10個鎮;各個鎮的GDP排名:周庄鎮,新橋鎮,華士鎮,長涇鎮,祝塘,璜土鎮、月城鎮、青陽鎮、徐霞客鎮、顧山鎮。
1,江蘇省作為我國GDP第二大省,除了蘇北地區某些縣域還相對落後,可以稱得上全域經濟一體發展的典範之一。尤其是蘇南地區的幾大強縣,崑山、江陰、常熟等,在全國各大縣域經濟排行榜上都是頂尖地位。尤其是崑山和江陰兩市的經濟總量超高,堪比國內一個中型地級市的體量。
2,江蘇全省還沒有劃區的縣(市)還有40個,其中包括了蘇南地區蘇錫兩市的幾個強縣,所以在全國各省的縣級GDP總量對比中,是最強的。40個縣市的經濟總量要達到4.23萬億,相當於我國一個中小型省份的GDP總額,要佔江蘇全省的比重40%以上。
3,但省內各縣市的發展水平分布還是比較懸殊的,縣級人均GDP最高的江陰市達到23萬元以上,最低的連雲港灌雲縣只有5萬多元。大體上的話還是呈現蘇南超強,蘇中高於蘇北的態勢,蘇北地區的縣市人均GDP高於1萬元的僅只有金湖縣、東台市等極少數。
拓展資料:
1,蘇南地區縣域經濟發達
隨著廣東的順德、南海等縣市並區後,蘇南強縣群已經成為我國縣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崑山和江陰兩市的經濟總量在4千億元以上,七普人口大增後,兩市的人均GDP還是高達20萬元以上。其次像張家港、常熟、宜興、太倉、溧陽等蘇南整體二等強縣,在發展水平上也要高於江蘇其他區域。它們的人均GDP都是在10幾萬元,最高的張家港市達到187612元,最低的溧陽也有138395元。而且蘇南這些強縣在GDP核算上明顯要更扎實的,這點從財稅、金融等核心經濟指標,都要遠高於同檔蘇中蘇北城市不少就能看的出來。
2,蘇中縣域進步較快
江蘇省的江北地區近些年來的經濟建設在加快,尤其是南通和泰州在招商引資、產業引進等方面都有不小成效。所以蘇中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要高於蘇北不少,甚至有少數縣市正在迫近蘇南稍弱的縣級經濟發達水平。
3,蘇北地區的縣域發展水平還是較低
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建設,蘇北地區的市區經濟發展較快,但縣域經濟還是相對較弱。人均GDP能高於10萬元的縣市寥寥無幾,大部分縣市的人均GDP都是在6-7萬元之間,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當然蘇北各縣市主要還是傳統的農業區域,工業化程度較低。就算近幾十年來的工業投資和招商引資有不少增加,但工業和服務業還是偏弱的。
2. 茂名市電白縣各鎮經濟排名
前三名
第一名:水東鎮
水東鎮位於南海之濱,是電白區人民政府駐地,是電白區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是區域中心鎮。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城區鎮和中心鎮的區位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經濟、社會得到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該鎮先後獲得了「全國『兩基』先進鎮」、「廣東省綜合管理先進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明教育鎮區「、全國衛生標兵鎮等榮譽。
第二名:林頭鎮
林頭鎮,由原林頭鎮和大衙鎮於2003年12月合並而成的。截至2010年底,全鎮總面積173平方公里,轄3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15萬人。 林頭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林頭圩址地元朝即有人居住,約150年前,沙琅江河寬水深,商船沿河而上,過往頻繁,其渡口設在現林頭圩北面新豐村邊,渡口旁有一大棵黃欖樹,過往商人在黃欖樹頭搭棚休息、交易,逐步形成小集市。久而久之,「欖頭」因而得名,後轉變為諧音「林頭」。上世紀初,蔡姓人在林頭圩處建造宗祠,梁姓人也於此建造宗祠 「八角樓」,人流、物流聚集愈眾,形成現在林頭圩。
第三名:高地街道
高地街道是茂名市電白區下轄的一所街道,位於電白區的西南面,東鄰水東鎮,是水東商業經濟發展輻射地帶;高地街道總面積23.5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轄高地、那貞、那花、墨膠、粵海、沃內海、中海、山海等8個社區,62個行政村。
街道地理環境優越,位於電白區的西南面,東鄰水東鎮,是水東商業經濟發展輻射地帶;325國道橫穿而過,進港公路貫穿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豐富,是投資置業的「金三角」地帶;東南面瀕臨南海,海岸線長7公里,海洋資源豐富,海產品加工貿易活躍;有美麗而富有傳奇色彩的童子灣旅遊景點可供開發。
該街道以豐富的海洋資源為依託,發展了海水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海產品貿易等多種產業,還建成了以茂名長源企業集團為龍頭的多個塑料製品廠、橡膠製品廠、選礦廠、五金廠、傢具廠、皮鞋廠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