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經濟發展的基礎
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勞動力、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及其有效組合,這些要素及其組合的演變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機制。研判經濟增長潛力,需要了解內在機制的運行方式,需要從歷史上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和產業體系來分析。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建立了完備的產業體系,勞動力、資金、基礎設施等生產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儲備和較高的質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又能有效地把這些要素調動和組織起來,從而為經濟持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不斷形成和釋放出巨大的潛力。
巨大的經濟體量。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1952年增長174倍,年均增長8.1%,是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長時間最長的大國。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2018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國上榜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已超過美國。隨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體量大穩得住」、「規模經濟效應」等優勢也越來越明顯,能夠有效抵禦各種外部沖擊,為經濟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豐富的人力資源。我國有近14億人口,相當於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有9億多勞動年齡人口,相當於美國、日本、歐盟的總人口。我國人力資源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每年有大學畢業生800多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500多萬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50多萬人。2009年以來,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總人數一直高於美國,研發人員規模穩居全球首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培養不斷加強。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統一高效的勞動力市場,加上不斷完善的創業創新激勵政策,推動人力資源積極參與到經濟發展過程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貳』 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麼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禮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其中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禮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公有制經濟在我國佔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公有制經濟組成: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
公有制經濟作用: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對個體手工業的改造:
我國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樣採取合作化的道路,經過耐心的說服教育、示範和國家幫助的辦法,引導他們在自願的基礎上聯合起來。
總之,在我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通過沒收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和平贖買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建立了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通過對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這標志著我國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建立起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叄』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麼共同發展的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確立的依據是: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製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由我國生產力狀況決定的.我國生產力的現實是總體水平比較低,發展不平衡,層次比較多.與這些社會化程度差別很大的不同層次的生產力相適應,客觀上要求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3.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緩解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各種矛盾的需要.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資金短缺和就業壓力大是現代化進程中的難題.從我國實際出發,需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及引進外資,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
4.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不僅需要完善的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的形成,而且還要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我國各種所有制經濟實體是在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它們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通過市場實現的.它們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強了市場經濟的競爭格局,促進了各種所有制經濟效率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由此,才能使各種經濟形式在不同層次上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5.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資料來源:作業幫 歐美風三584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