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現在中國的國力(包括軍事,經濟,外交)
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以及美國戰略重心從歐洲/大西洋地區向亞洲/太平洋地區的轉移,中國問題——實際上是中國的發展對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可能造成的影響的問題——在美國已經引起了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強烈的關注。陸戰學院戰略研究所有關中國的出版物的增加及其內容都證明了這一點。由於這些出版物的作者具有相當代表性,他們所表達的關注其實也是美國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一種情緒的縮影。 其次,美國對中國的關注既是全面的, 又具有重點。說是全面的,是因為美國對中國的關注無論在時間上、空間上還是問題性質上都相當廣泛:空間上從中國大陸本身到台灣海峽,再到東南亞,最後到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幾乎涵蓋了除歐洲、北美以外的整個世界;時間上是從中國近期的發展再到中國未來可以逐步實現的目標;問題性質則包括了中國在軍事、外交乃至經濟領域的各種活動。說具有重點,是因為美國關注的主要問題集中於:第一,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以及它在對外政策中所發揮的作用。這是因為軍事力量一直被視為推行國家對外政策的主要工具,而中國的經濟成就又被認為構成了擴張軍事力量的物質基礎 。第二,中國的危機管理政策。這與中美關系仍然缺乏穩定性以及美國對台海地區可能發生的武力沖突的擔心有關。前幾年台獨分子瘋狂推行的旨在分裂祖國領土的活動已使美國處於一種非常尷尬、被動的境地。第三,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這是因為該地區是東亞的重要一翼並連接了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石油運輸通道,美國懷疑中國有控制這一地區的意圖。第四,中國在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經濟活動。這體現了美國對中國的一種更加長遠的擔心, 即認為中國在這些地區的經濟活動將會加劇有關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從而最終使中國獲得一種可以影響這些地區的政治和安全形勢的杠桿,挑戰和削弱美國的影響。 再次,美國的分析家和學者們對中國看法是比較復雜的,不僅表現為在不同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擔心,而且體現為在同一問題上都可能存在分歧。換言之,他們對中國的看法並非都是一片漆黑,並非都在有意或無意地將中國妖魔化或視為純粹的威脅。確實,從我們所分析的那些出版物可以看出,在有關中國軍事力量的問題上,總體上來說比較消極的觀點占據了主導地位,強調解放軍的發展對美國構成了挑戰,危及到美國的現有地位和(或)長遠利益。但是,也應當承認,在涉及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對外政策以及在國際舞台上的活動等問題上,不少出版物的作者還是採取了比較積極、樂觀和理性的態度,相信中國的發展同時向美國提供了挑戰與機遇,甚至認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活動與美國的利益是一致的,是相互促進的,他們就中國的政策提出的建議也有可資借鑒或值得我們反思的合理成分。 最後,在看到少數人的偏見和固執的同時,應當盡量做出努力以限制和減弱他們的影響。應當承認,美國少數人之所以對中國懷有疑慮甚至偏見,這與他們想像中的地緣戰略利益以及固有的意識形態(冷戰思維)有關。在這些人看來,中國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增加與美國的利益是全然相悖的,對美國是一種天生的威脅。就這部分人而言,可以認為,無論中國未來如何發展,也無論中國採取什麼政策與進行什麼活動,他們的疑慮和偏見都是不可避免的,並非靠中國改善形象的努力就能避免。與此同時,也應當相信,積極加強同美國各界專家、學者的交流,以使他們中越來越多的人深入客觀地了解中國的立場與政策,認識到中美兩國和諧共處的意義,不僅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而且也是可能的。
⑵ 問一下經濟與軍事的的關系
只有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國防建設才能有更大發展;只有把國防建設搞上去了,經濟建設才能有更加堅強的安全保障。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是國家建設的重要方面,兩者之間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是一個不可分割、互為依存的矛盾統一體。
恩格斯說:「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的生產本身,又是以整個生產為基礎的,所以也猛耐是以『經濟力量』,以『經濟情況』,以暴力所有的物質資料為基礎的」。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資金來源、物力保障、科技支撐和人力資源。
(2)中國經濟和軍事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歷史表明,對於一個大國而言,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如果在發展時序上長期失衡,國家發展利益和安全利益都將受到損害。經過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陪跡第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奠定了雄厚物質基礎。
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國防枝亂春建設絕不是純消耗性的,對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重要拉動作用,不僅產生軍事效益,還會帶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美國的「曼哈頓」「阿波羅」計劃,我國的「兩彈一星」、「神舟」飛天、「嫦娥探月」等壯舉,就是很好的例證。
⑶ 政治、軍事、經濟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系
經濟、政治和軍事是密切聯系著的,三者之間相互依存,而又辯證統一。
1、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植根於經濟。任何社會的政治,就其性質而言,都是由該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經濟制度決定的。
特定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政治活動,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必然集中表現為政治斗爭。
2、政治決定軍事,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反過來會影響政治,有時甚至超越政治,而決定政治。軍事和政治本身是謀求經濟利益的一種手段,經濟才最終決定二者。
(3)中國經濟和軍事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看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是基礎,政治、文化屬於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影響經濟基礎。
既經濟決定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文化反作用於經濟,軍事是政治的一種延續,是特殊的政治。
一切的軍事都是服務於政治,軍事的發展能夠推動或者毀壞經濟的發展,同時經濟的發展能夠給軍事發展帶來最堅實的基礎,軍事是依附於經濟基礎之上的。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影響軍事,同時反作用與經濟、文化的發展,從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上看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政治制度都是社會存在,文化則是社會意識。
所以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又反過來影響經濟、政治。
⑷ 軍事和經濟哪個更厲害中國在經濟困難時期還研製成功原子彈和兩彈一星,高軍事科技領先世界,
1.中國雖然現在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實際上只是數量上第二,經濟質量卻沒有很大的進步。中國經濟的長足發展完全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賺得的『世界工廠』頭銜所引起上網,另外跟房地產也有很大的關系。2.軍事技術在全球還是排得上的,肯定排在軍事強大的美國、俄羅斯後面,跟英日德法差不多,不分伯仲。事實上現今不太可能發生大規模的世界大戰,更多的可能是小規模的區域戰爭。所以更考驗軍事的反應能力和投送能力。這樣的話,像中國這樣有巨大的經濟和人口優勢的國家反而難以發揮優勢。但是如果發生世紀大戰,中印美俄這些國家的抗打擊性要強於那些小國。中國一直以來的問題就在於高科技領域不太強,很多武器需要引進,等引進來研究出來以後又落後了一個時期了。如果對2020年中國軍力進行一下世界排名的話,我認為屆時中國綜合軍事力量應排在美、俄、英、法之後,位居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