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的經濟業務有哪些
企業的經濟業務如下:
1、資產,教科書里的概念是這樣的:資產是指企業過去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櫻燃豎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脊大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如庫存里的現金、銀行里的存款、銷售應收的欠款、商品等流動資產,擁有產權的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還有商標權、專利權等無形資產;
2、負債,買資產的時候,自己的錢不夠,就要借外債、賒貨,這就是負債。比如銀行貸款,是欠銀行的;應付賬款,是欠客戶的;應付稅款,是欠稅務局的;應付工作,是欠員工的。凡是欠別人的就是負債;
3、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也叫股東權益,公司開始時投資者投入的錢,經營一段時間後,企業積累的錢,這些都屬於所有者權益。用公式表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4、收入,日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獲取的就是收入;
5、費用,會計要素里的費用是個大概念,包括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和消費稅,還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期間費用一共有三個: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6、利潤,就是經營成果,分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段數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⑵ 企業經濟核算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經濟業務包括:(1)資金籌集業務;(2)供應過程業務;(3)生產過程業務;(4)產品銷售過程業務;(5)利潤形成與分配業務。
資金籌集業務的核算
籌集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首要條件,是資金運動全過程的起點。對於企業而言,其資金來源一般有兩種途徑:投資人投入和向債權人借入。
一、投入資本
投資人投入資本是企業得以創立的一個基本條件,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所有者權益的基本組成部分。 企業的投入資本按照投資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
☆國家投入資本——企業接受國家投資而形成的資本;
☆法人投入資本——企業接受其他企業單位的投資而形成的資本;
☆個人投入資本——企業接受個人包括企業內部職工的投資而形成的資本;
☆外商投入資本——企業接受外國及港、澳、台地區的投資而形成的資本。
企業的投入資本按照投入資本物質形態的不同,可以分為:貨幣資金投資、實物資產投資和無形資產投資等。
(一)主要內容
實收資本的主要內容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我國採用注冊資本制,注冊資本是企業在工商登記機關登記的投資者繳納的出資額,投資者出資達到法定注冊資本的要求是企業設立的先決條件,而且根據注冊資本制的要求,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實收資本即為法定資本,應當與注冊資本相一致,企業不得擅自改變注冊資本數額或抽逃資金。
資本公積的主要內容
資本公積是投資者或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資金額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或資產。資本公積包括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注冊資本中所佔份額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包括資本溢價及其他資本公積。資本公積的主要用途是在企業辦理增資手續後用於轉增資本。
(二)賬戶設置
1.「實收資本」賬戶
「實收資本」賬戶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用來核算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
借方:在企業解散或減資時,投資人抽回投資的金額;(一般不進行核算)
貸方:登記企業實際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資本;
余額: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期末企業實有的資本數額或股本數額。
企業收到的所有者投資應按實際投資數額入賬。其中以貨幣資金投資的,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作為投資者的投資額入賬;以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形式投資的,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公允價值作為實際投資額入賬。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和收益、所發生的費用和損失,不得直接增減投入資本。
2.「資本公積」賬戶
「資本公積」賬戶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核算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額超出其在注冊資本中所佔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借方:登記由於其轉增資本、彌補虧損等原因而引起的資本公積減少數;
貸方:登記企業取得的資本公積;
余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實有的資本公積。
本賬戶應按資本公積形成的類別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二、借入資金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僅要依靠投資人投入資本,還要通過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入資金以彌補投入資本的不足以及擴大再生產的需要。企業從債權人處籌集到的資金形成企業的負債。
(一)主要內容
負債按其償還期限的長短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是指將在1年(含1年)
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1年以上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本章將以最具代表性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為例說明借入資金業務的核算。
(二)賬戶設置
1.「短期借款」賬戶
短期借款是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種款項。短期借款一般是企業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或為抵償某項債務而借入的。「短期借款」賬戶屬於負債類賬戶,核算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或1年以內的各種借款。
2.「長期借款」賬戶
長期借款是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款項。與短期借款相比,長期借款的借款期限較長,此外,二者對借款利息費用的處理不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等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按期預提計入所購建資產的成本(即予以資本化)或直接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長期借款」賬戶屬於負債類賬戶,核算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種借款。
3.「財務費用」賬戶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凈損失(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如債券印刷費、國外借款擔保費、等。但在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應計入開辦費;與購建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有關的,在資產尚未交付使用或者雖已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之前的利息支出,計入購建資產的價值;清算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計入清算損益。
企業發生的各項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預提費用」等科目;企業發生利息收入、匯兌收益監控解放。月終,將借方歸集的財務費用全部由「財務費用」科目的貸方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計入當期損益。結轉當期服務費用後,
「財務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該賬戶應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為購建或生產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發生的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
在「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
4.「應付利息」賬戶
「應付利息」賬戶屬於負債類賬戶,核算企業按照約定應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
⑶ 企業典型的經濟業務有哪些種
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包括:資金的籌集業務;供應過程業務;生產過程業務;銷售過程業務;財務成果形成與分配業務。不同的企業會有所區別,但都基本一致
⑷ 企業的基本業務包括哪些
企業的基本業務如下:
原料采購、生產技術、設備管理、產品銷售、成本核算、資金分配。
企業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拓展資料:
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企業在商品經濟范疇內,作為組織單元的多種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律,有機構成的經濟實體,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
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長壯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各種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企業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其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企業基本情況包括:
1、企業類型:包括企業性質、經營范圍、成立時間、注冊資金、員工人數、佔地面積等。
2、經營狀況:包括年營業額、平均毛利、稅負率、庫存回轉天數、應收賬款天數、壞賬率、及企業資金負債表。
3、企業前景:所生產或經營產品所屬行業、本行業相關國家規定及政策、未來5-10年內本行業品發展預期、業內最大競爭對手有哪些、該企業在業內處於什麼位置、有何不足與優勢。
4、社會責任:為國家社會有何重大貢獻、員工對企業滿意率。
⑸ 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包括哪些
其主要經濟業務內容可歸納為以下5種:資金籌集業務; 生產准備業務; 產品生產業務; 產品銷售業務; 財務成果形成與分配業務等。
1、資金籌集業務。
資金籌集業務是指公司從各種不同的來源,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籌集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這些資金由於來源與方式的不同,其籌集的條件、籌集的成本和籌集的風險也不同。
因此,公司理財中對資金籌集管理的目標就是尋找、比較和選擇對公司資金籌集條件最有利、資金籌集成本最低和資金籌集風險最小的資金來源。
2、生產准備業務。
生產准備業務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日常生產的正常進行,為順利實現生產作業計劃所從事的各項准備工作。生產准備工作包括:技術准備、機械設備的准備、物資准備、勞動力的配備和調整、工作地准備等。
3、產品生產業務。
產品生產業務是指從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產的全過程,通常包括工藝過程、檢驗過程、運輸過程、等待停歇過程和自然過程。
4、產品銷售業務。
產品銷售業務是指產成品、代製品、代修品、自製半成品等產品和工業性作業的銷售。
5、財務成果形成與分配業務。
主要包括利潤的形成和利潤的分配。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營活動反映在財務上的最終成果,它是綜合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5)企業主要的經濟業務有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相關特徵:
(1)工業企業是一種經濟組織。
這一特徵表現了它的經濟性和組織性。經濟性是指它是經濟領域內的一種組織;是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層組織和經濟細胞;它從事的是生產經營性的經濟活動;追求的是經濟效益。組織性是指它是依法定程序組成的統一體;是經濟上的統一體;技術上的統一體;對外關繫上的統一體。
必須明確認識它是一種經濟組織。它不是政治組織,軍事組織,文化組織,也不是什麼行政組織。這一點是進行工業企業立法,確立工業企業地位和任務的基本點。
但也正是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有過嚴重的偏差和失誤。在過去,我們事實上是把工業企業當作行政組織對待的,而且是作為行政附庸組織對待的。工業企業只是行政的附屬物,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和利益。
(2)工業企業是從事工業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
這一特徵表現了它的產品的商品性和工業性。商品性是指現代工業企業都是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它們所生產的產品(或所提供的勞務)都是以商品形式出現的,都需要投入市場,將個別勞動轉化為社會必要勞動,取得社會承認,方能實現自己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因此,現代工業企業都是一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工業性是指它所生產經營的產品或勞務都具有工業性質,是工業品或工業勞務。工業企業的這些特徵、屬性也為工業企業設立的宗旨和基本任務確立了基礎。
(3)工業企業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
這一特徵表明了它在經濟上的自主性和盈利性。獨立性是指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是獨立的。有自己可支配的財產,有自己獨立的利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這些也正是我們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問題和基本目標。這一特性使它與事業單位和內部組織等區別開來。
盈利性是指工業企業在自己的生產經營經濟活動中,應不斷地創造價值、獲取利潤、增加積累。工業企業從其成立的宗旨和本質看,不僅要在使用價值上滿足社會需要,而且要實現價值的增殖,要創造利潤。社會主義工業企業也是要講究經濟效益的。
⑹ 企業的所有經濟業務六個部分具體是什麼
法律分析:1、資產;2、負債;3、所有者權益;4、收入;5、費用;6、利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