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改善經濟監測

如何改善經濟監測

發布時間:2023-08-14 15:30:25

① 如何做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工作

相對於宏觀經濟環境的調控來說,經濟運行工作更偏重於對經濟運行狀態的調節;相對於需求總量的調控來說,經濟運行工作更偏重於對供給的協調;相對於增量的結構調整來說,經濟運行工作更加偏重於以存量為主的結構調整。各地區的經濟運行工作在具體內容上有所側重,但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總體指導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② 遇到經濟衰退,如何運用宏觀經濟學,分析其原因提出調控對策

一、目前我國宏觀調控仍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獨家證券內參,披露內幕……)1.經濟開放度進一步提高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繼續發展,這是當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現在我國已經成為WTO的正式成員,和世界經濟的聯系和交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將對我國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構成較為嚴峻的挑戰。當前我們正處於加入WTO後最為關鍵的「過渡期」,一方面,我國經濟開放速度將進一步加快,開放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國必須充分利用時間有限的「過渡期」,提高駕馭宏觀經濟全局的能力,以適應日益加速的開放步伐。由於時間表的限制,與過去20年的「自主開放」相比,其緊迫性將更為突出,剛性將會更強,將會更加「不由自主」,對於這種開放型經濟深化過程中出現的這種質的變化,宏觀調控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選擇的是「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而對資本流動進行了管制。這意味著,一旦資本流動得不到完全的管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就會大打折扣。而實際情況是,雖然目前中國的資本項目尚不能自由流動,然而巨額的「錯誤與遺漏」數額的存在表明,資本項目一直在變相地實現著國際間的流動。這說明,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條件不充分,也為決策層如何處理好開放經濟條件下對內平衡的政策限度提出了挑戰。2.宏觀調控的基本環境進一步復雜化從嚴格意義上說,我國目前還只是處於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宏觀調控面臨的是不成熟的市場經濟,在經濟快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開始更為凸顯,使得宏觀調控的基本環境相對復雜化,可變性大,從而對宏觀調控的運作構成了較為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不夠高。宏觀調控生效有一個隱含的前提條件——經濟市場化程度必須很好,以便於任何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都能夠迅速、無偏地通過政策中介傳遞到基本的經濟單元,使其根據自身利益的受影響程度作出反應,間接地實現預定的宏觀調控目標。企業和個人作為宏觀調控的個體,其行為直接關繫到宏觀調控目標能否落實,調控信號能否生效。從現實經濟生活中可以看到,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的行為都還不盡合理,還沒有成為規范的市場經濟主體。從企業的經濟行為來看,無論是公有產權還是私有產權,都存在著不清晰或不甚清晰的問題,還沒有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起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生產經營行為短期化、產品缺乏競爭力、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益不高等現象十分突出。就個人經濟行為而言,作為勞動力,難以完全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公平自由流動;作為消費者,尚未完全以貨幣所有者身份進入市場;作為投資者,尚不具備獨立的資格自由從事多種生產經營活動。第二,市場機制不健全,市場經濟秩序混亂,市場信號扭曲,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還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諸如,價格扭曲現象較為突出,資金、資源、技術、價格不合理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生產要素市場尚處於發育階段,既不健全也不規范;經濟行為的利益驅動更加明顯,嚴重的地區貿易封鎖和地方保護主義不僅妨礙著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且造成局部利益剛化。這些扭曲現象不糾正,宏觀調控措施就很難到位。3.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矛盾進一步突出首先,在出口下降和進口增加的雙重壓力下,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壓力仍很突出,需求的內在自主增長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基本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多數工業消費品和生產資料仍處於供給過剩狀態。嚴峻的出口形勢又進一步加劇著國內市場供大於求的矛盾。從供求總量來看,加入WTO初期,由於擴大開放國內市場和降低關稅稅率,進口剛性增長,總供給超過總需求的矛盾還有可能加劇,通貨緊縮的趨勢仍是宏觀調控中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其次,城鄉居民就業壓力持續增長。「十五」期間,城鄉每年新增勞動力人數將升到峰值,加上現有的下崗失業人員,城鎮每年勞動力供給量在2000萬人以上,而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在800萬個左右,缺口很大。另一方面,我國現正處在深化改革和調整的關鍵時期,現有企業和今後新增企業,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等量資本投入所需的勞動力將會減少。再次,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日趨突出,存量資產結構重組、增量資產結構高效要求更加迫切,地區結構、產業結構優化的任務更加繁重。如何既提高效益又優化結構,如何既調控總量又調控結構,都在挑戰著現行的宏觀調控。4.宏觀調控的難度進一步增加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方面必須擔負起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目標所賦予的艱巨任務,另一方面必須在為實現目標服務的同時,盡快地彌補自身的缺陷。事實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已經對宏觀調控形成了一種「硬約束」,即宏觀調控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且越是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越是需要提高調控的質量。再加上前面述及的問題,使得我國的宏觀調控更具有特殊性。比如,我國已經確定「十五」期間將從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為主要目標的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為追求經濟增長質量為主要目標的適度增長階段。這種轉變必然伴隨著結構調整,因而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波動的可能性也會增大。但既然以追求經濟增長質量為主要目標,就意味著即使經濟速度下滑,也不應犧牲經濟增長質量。然而,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結構調整也會受到限制。又如,我國宏觀調控目標不僅要追求效益,還要兼顧公平。為了維持社會穩定,政府還需要增加完善社會保障、支持農業生產等方面的支出,這使得政府負擔加重,宏觀調控空間縮小,難度加大。另外,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主體,其行為仍不盡合理,不盡規范,如何在重構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過程中,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目標的進程中,建立起公平合理、有機配合、相互制約的宏觀調控體系亦非易事。二、宏觀調控需要注意把握的幾個基本原則1.廓清宏觀調控的界限准確而完整地理解宏觀調控是正確實施宏觀調控的先決條件。在現實經濟中,宏觀調控異化和濫用的現象並不鮮見。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還宏觀調控以本來面目。首先,要明確政府的經濟職能和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具有三重身份:一是國有資產的管理者,其基本職能是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二是社會經濟秩序的維護者,其基本職能是保持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三是宏觀調控者,其基本職能是保持國民經濟總量平衡,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同的身份必須履行不同的職能,否則就會造成「越位」。所以,在轉軌時期,尤其是在目前政府機構進行重大改革,進一步把綜合經濟部門改組為宏觀調控部門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界定清宏觀調控的職能,這是我國建立成熟的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體系的基本出發點。其次,要把宏觀調控與政府管制嚴格區別開來。政府管制屬於微觀經濟學范疇,可以理解為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其管制對象往往是個體經濟單位;而宏觀調控屬於宏觀經濟學范疇,可以理解為對宏觀經濟的干預,其調控對象是經濟總量和結構。雖然微觀基礎是宏觀調控得以充分發揮作用的現實前提,但是宏觀調控和政府管制畢竟不是一碼事。再次,要把宏觀調控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格區分開來。雖然宏觀調控的順利實施離不開規范的市場經濟秩序,但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卻不是宏觀調控者身份下的份內之事。最後,要把宏觀經濟調控與帶有全局性質的管理和縱向管理嚴格區別開來。雖然宏觀調控所要解決的都是就業、經濟增長等重大經濟問題,但並不是所有重大經濟問題都是宏觀調控的對象。2.正確確定宏觀調控政策取向,把握好調控力度、時機和手段宏觀調控要成功,首先要立足現實,准確把握現實,正確判斷形勢,選擇正確的調控方向。西方發達國家「逆經濟風向行事」的原則對我們也是適用的。筆者在此強調兩點:一是為和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接軌,也為了清晰地界定出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宜將積極的政策更名為擴張性的或膨脹性的政策。因為積極僅表明一種態度,並不能清楚地刻劃出方向。當經濟偏冷時,擴張是積極的,而當經濟過熱時,從緊也是積極的,故不能把積極與擴張劃等號,把緊縮和消極劃等號。二是決策層要見微知著,審時度勢,准確地找出經濟走勢的「拐點」,及時調整政策方向。政策方向一旦確定,力度的把握便至關重要。力度適度關鍵在於「微調」,微調這個詞是美國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沃爾特·海勃創造的用來指導政府精確地調控宏觀經濟的專業術語。要搞好微調,一是要把它當作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開展;二是要及時掌握信息,科學作出判斷;三是要充分了解不同微觀主體的政策反應。調控時機的把握一方面應考慮時滯因素,加強預調。任何一項政策的實施或停止都要留出餘地,以便和實際經濟走勢同步發生;另一方面應考慮政策的及時性,要在問題發展過程中及時採取措施,而不是等到問題嚴重到不可收拾時才採取行動。為了能夠准確地把握調控力度和時機,就需要加強對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的監測和預警,不斷完善宏觀調控統計指標體系。在調控手段運用方面,筆者認為主要應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除計劃手段外均應淡化,甚至有時可以把它們作為一種緊急救援手段看待。3.應該更加註重調控手段的協調與配合,努力搞好「五個結合」雖然我國經濟出現了轉機,但是穩定增長的基礎並不十分牢靠。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必須研究新形勢下的新問題,繼續增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其他政策的協調渠道,提高配合水平,努力搞好「五個結合」。第一,把總量調節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與經濟結構高度相關。經濟結構優化是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反之則是經濟過熱或有效需求不足。第二,把擴大內需政策和增加有效供給政策結合起來。姑且不論現行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空間及影響,僅就政策本身而言,它們都是短期政策,是外生力量,而經濟的長期增長是內生力量的結果。因此,應該在繼續擴大內需的同時,對有效供給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調整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第三,把宏觀調控與微觀搞活結合起來。這一結合需要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職能的配合。主要是通過創造公平環境,強化競爭,激發微觀活力,提高企業競爭力,以促進經濟發展。第四,把治標與治本結合起來。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多年積累起來的,是多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的結果,畢其功於一役不現實,但又不能懸而不決。所以,在治標的同時也要考慮治本。治標就是先消除「盛火」,而治本則注重「調理」,不僅考慮消除「盛火」,而且考慮「盛火」的根源。第五,把宏觀調控政策的穩定與調整結合起來。宏觀調控政策應該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並非意味著不可調整。但是這種調整是「穩中求變」、「穩中微調」,以避免政策大起大落給經濟帶來的震動。三、宏觀調控領域值得深思的幾個理論問題1.關於西方宏觀調控理論對西方宏觀調控理論,一方面要具體分析,尤其是要考慮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應用條件。即使是西方發達國家行之有效的理論和政策工具,也要看它是否適合我國國情。由於國情的差異,對西方適用的政策未必在我國能產生同樣的效果。其原因在於:有用的東西能否產生應有的效果,除了本身的原因之外,還取決於它所在的環境條件。由於西方發達國家與我國環境條件的差異性,就註定我們不可對號入座、照抄照搬,以防食「洋」不化。比如,在市場經濟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率與通脹率同方向變化,而與失業率反方向變動。而在我國,現實的情況·是:在經濟增長回升的同時,物價持續下降;在經濟增長保持較高速度的同時,下崗失業率上升。針對這種特殊情況,需要進一步具體分析政策工具及其組合,方能奏效。另一方面,對西方宏觀調控理論中的合理成分要予以高度重視,大膽吸收借鑒。根據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我認為兩種觀點值得特別關注。一個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穩定化政策,其基本觀點是由於價格和工資粘性,經濟從非充分就業均衡狀態回復到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必要採取刺激性政策使經濟迅速恢復。這一點對我國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主體應主動採取相應的政策,充分發揮出政策導向對市場機制的促進作用。就這一點而言,宏觀調控不是市場機製作用後的二次調節,而是完全可以和市場機制同步運作,對經濟因勢利導,共同促進增長。另一個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的觀點。雖然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從總體上否定一切宏觀經濟政策,但是對預期在經濟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卻給予了相當的重視,這對於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主體會獲得越來越多的自主權,越來越多地作出自己的預期,預期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和地位會日益重要。所以,在制定宏觀調控政策時應充分考慮預期這個因素,並把以預期為基礎的博弈理論自覺地應用其中,盡可能克服宏觀調控政策的博弈選擇對宏觀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宏觀調控政策的功效。2.關於宏觀調控的路徑依賴所謂路徑依賴是指制度變遷一旦在自我增強機制下選擇了一條路徑,它就會沿其路徑走下去。路徑依賴原本是制度經濟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筆者在此提出宏觀調控的路徑依賴無意故弄玄虛,也不避牽強附會之嫌,只是想藉此概念說明宏觀調控有可能出現的一種危險。如果初始選擇的路徑是正確的,則在自我增強機制的作用下,制度變遷會進入良性循環,這自然求之不得。但是,我們正處於體制轉軌、制度變遷的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才初步建立,如何在自我增強機制的作用下選擇正確的變遷路徑,還存在著多種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路徑出現差異,同樣會在自我增強機制的作用下進入惡性循環。一旦這樣,則與宏觀調控的初衷南轅北轍。從實際情況看,原有體制的慣性和原有體制下形成的思維定式在一定時期仍會存在並產生影響,有使新體制下宏觀調控走偏的危險。這就要求我們對制度變遷中宏觀調控的每一次選擇都要慎之又慎,實施後還要與既定目標經常進行對比分析,一旦偏離,立即採取措施,使之回歸正確路徑。3.關於宏觀調控的可持續性從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宏觀調控作為國家一種特定的經濟職能,會成為市場經濟體系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樣,就必須把宏觀調控的可持續性提上議事日程。不能是不惜一切代價單純追求近期目標的實現,而是應適當著眼於今後長期目標和調控的可持續性。按可持續的觀點,當前宏觀調控既要滿足現行目標的需求,又不能對今後實現調控目標的能力構成危害。而要做到這一點還要在實踐中艱辛探索。

③ 談談如何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需要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

(一)構建有效協調的宏觀調控新機制。加快建立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政策體系、決策協調體系、監督考評體系和保障體系。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為主要手段,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增強宏觀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完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更好發揮財政政策對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支持作用,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發揮民生政策兜底功能。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加強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制度建設,構建國家糧食安全和戰略資源能源儲備體系。優化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強化經濟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建立重大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加強社會預期管理。

(二)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保護、養老保險、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事權,減少並規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完善標准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依法構建管理規范、責任清晰、公開透明、風險可控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監督問責。清理規范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研究將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建立和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三)強化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和金融監管協調。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決策機制,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推動貨幣政策從數量型調控為主向價格型調控為主轉型。建立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全面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強化綜合監管,突出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制定交叉性金融產品監管規則。加強薄弱環節金融監管制度建設,消除監管空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依法依規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權責分工,強化地方政府屬地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基本制度。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四)全面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編制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使國家科研資源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單位。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在重要領域適度超前布局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究建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多元投入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建立健全應對重大公共事件科研儲備和支持體系。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形成機制和組織實施機制,更多支持企業承擔科研任務,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績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完善技術成果轉化公開交易與監管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改進科技評價體系,試點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

(五)完善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體系。推動產業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轉型,強化對技術創新和結構升級的支持,加強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協同。健全推動發展先進製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健全有利於促進市場化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推進實施機制,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六)以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為牽引持續優化政府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行政許可事項,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推進「照後減證」。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推進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依託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深入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適時在全國范圍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七)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和新型監管機制。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推進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門信用信息向市場主體有序開放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培育具有全球話語權的徵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實施「信易+」工程。完善失信主體信用修復機制。建立政務誠信監測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加強違法懲戒。加強市場監管改革創新,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以食品安全、葯品安全、疫苗安全為重點,健全統一權威的全過程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體系。完善網路市場規制體系,促進網路市場健康發展。健全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

資料來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 網頁鏈接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改善經濟監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亞迪十五部和十四事業部哪個好 瀏覽:207
海天幸福小城怎麼找保潔阿姨 瀏覽:277
愛情敵不過時間怎麼辦 瀏覽:435
美女美你需要多少 瀏覽:178
愛情假期歌詞表達什麼 瀏覽:970
成年人如何正確的愛情觀 瀏覽:924
什麼樣的肉類是健康的 瀏覽:753
千年愛情聖地在什麼地方 瀏覽:259
兩個射手的婚姻家庭是什麼樣的 瀏覽:230
事業單位考試復習哪個app 瀏覽:717
金牛女婚姻在哪裡 瀏覽:479
經濟作物棉花有什麼作用 瀏覽:201
婚姻中愛情究竟佔多少比例 瀏覽:705
產品擺攤經濟推廣怎麼寫 瀏覽:409
官渡區辦健康證多久能拿到 瀏覽:688
打怪愛情作文怎麼寫 瀏覽:72
飛機經濟艙從多少排開始 瀏覽:516
事業單位報考會計和會計學有什麼區別 瀏覽:75
絕世美女和普通女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758
元旦雞和屬豬屬虎的婚姻如何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