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武帝時期實行了哪些經濟政策這些經濟政策有何利弊呢
西漢帝國在漢武帝在位時期達到了巔峰,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西漢 歷史 上最鼎盛的時代。
那麼,就來來看看漢武帝採取了哪些經濟政策?
一、幣制改革《太平御覽·資產部》記載:「建元元年春,行三銖錢。五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
《資治通鑒·漢紀》記載:「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又造銀、錫為白金三品。」
《史記·平準書》記載:「於是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鑄。錢旣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諸郡國所前鑄錢皆廢銷之,輸其銅三官。而民之鑄錢益少,計其費不能相當,唯真工大奸乃盜為之。」
漢武帝幣制改革持續了22年,可見對一個龐大的帝國進行幣制改革是有多麼艱辛和復雜。從 三銖錢----半兩錢----白鹿皮幣----白金三品----廢三銖錢和半兩錢----五銖錢, 這六次貨幣改革有何 益處 ?
首先 ,幣制改革消除了西漢初年過度放任貨幣鑄造權所帶來的弊病; 其次, 削弱了商人集團和郡國諸侯的實力; 再次 ,民間私自銖錢的情況也大幅減少,郡國的財政實力受到嚴重打擊,中央財政則日益見好,雙方經濟實力差距越拉越大,減輕了郡國對中央的威脅; 最後 ,白金三品的發行對投機的商人巨賈產生了嚴重打擊,使商人集團的財富大幅減少,國庫卻得到充盈,擁有了更多財富的漢帝國與匈奴作戰時也擁有了更大勝算,成為制勝匈奴關鍵中的一環。
二、鹽鐵官營改革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提升理財專家桑弘羊為財政大臣,開始向全國推行鹽鐵官營。
漢武帝之前,漢代的鹽鐵等行業是允許私人經營的,政府只是通過收稅的方式從中獲取少量收入。漢武帝時期「 內興工作外事四夷 」造成了極大的財政赤字,這是漢武帝經濟改革的直接動因。
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任用孔僅、東郭咸陽會同桑弘羊一起謀劃鹽鐵的官營,並在第二年得以實施。食鹽為人們生活所必需,產於某些特定地區,需求卻是全國性的。但是供不應求,所以商人販賣鹽的利率很高,漢武帝正是看到了買賣鹽的豐厚利潤,將鹽的買賣完全由國家控制。生產製成的鹽全部售給國家,再由國家出售給老百姓,個人不得私售。鐵器同樣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鐵的產量同樣也有限,而需求量也非常之大,供不應求的矛盾始終存在。漢武帝看到了煉鐵與買賣鐵和鐵器的巨大利潤。把鐵的生產及其買賣全部收歸國家經營。為了加強統一管理,桑弘羊在全國設立了統一經營鹽鐵的運行系統,設置了36處鹽官,48處鐵官。那麼,鹽鐵專營有何 益處 ?
首先 ,鹽鐵官營制度使得國庫充盈; 其次 ,保證了邊防軍餉內需;打擊地方豪強,抓住經濟命脈,加強中央集權; 再次 ,由於官營冶鐵資金比較雄厚,生產設備比較齊全,技術比較先進,而且是按統一設計的規格進行協作生產,所以它比起原來私營的小規模冶鐵業,顯然有更多的優越性。
弊端: 鐵器苦惡,價格不平,主管官吏廢公法、謀私利,強征農民冶鐵煮鹽等等,也直接貽害農民,加劇了農民與封建國家之間的矛盾,致使農民的反抗斗爭日益頻繁。
三、算緡告緡政策《漢書·武帝紀》記載「(元狩四年)初算緡錢」。
此政策說白了就是漢武帝推行的專門針對商人、手工業者、高利貸者,及商人們的車船所徵收的一項財產稅。按政策字面的意思是徵收財產稅,稅率大致是12%(每萬錢一算)。但由於有許多人瞞報,之後又出台了鼓勵告發的告緡政策。
這項政策的 益處 :首先,它讓武帝在短期之內獲得了大量的田宅、奴婢和貨幣財物;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央對於地方的掌控;再次,緩和了那些權貴們對於全國土地的兼並。
弊端: 對民間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綜上所述,漢武帝的經濟改革,在短期內,極大地增加了西漢政府的財政收入,支持了當時的對外擴張,進一步瓦解了地方諸侯勢力的經濟基礎,同時也打擊了富商大賈對自耕農的過度盤剝,可以說其基本的目的都實現了。
從漢武帝開始,不僅以前的政治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而且在經濟政策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漢武帝開始實行非常嚴格的鹽鐵專賣的政策。所謂的專賣實際上就是國家壟斷鹽鐵的生產與銷售,所獲得利潤歸於中央政府。那為什麼要採取這些國營鹽鐵的政策呢?因為這些資源一旦被個人或者地方上所佔有,就會形成龐大的地方利益集團,短期之內就形成暴富的階層,不利於 社會 的公平。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鹽鐵是戰略性物資,國家控制鹽鐵,可以防止販賣給匈奴人。
在西漢初期,採取自然放任的經濟模式,鹽鐵私人可以經營,甚至還可以私人鑄錢,產生了一大批暴富的商人階層, 其中有以卓王孫為代表的冶鐵富豪,還有刁閑為代表的鹽商,允許私自鑄錢的鄧通,除此之外,還有吳王劉濞可以鑄錢、開礦。其中最為暴利的行業,顯然是鑄錢、鹽、鐵這三類,並且這三類是天下民眾的必需品,投入資金量大,門檻高,一般的商人是無法進入這類行業的,所獲得利潤極為豐厚。 這些富有的階層控制著大量的國家資源,甚至是經濟命脈,而後到處購買田地導致嚴重的土地兼並,貧富差距日益懸殊,這些都使漢武帝無法忍受。
漢武帝即位之後,第一步就是將鑄幣權收歸政府。在任何朝代,鑄幣權都是中央政府財政的最核心基礎。漢武帝收回鑄幣權,是他邁向集權的第一步,然後打擊豪強和諸侯王,穩定政局,開始控制經濟命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鹽鐵這種暴利性行業收歸國家來經營。漢武帝任命大鹽商東郭咸陽和鐵商孔僅來經營鹽鐵的業務,然後組織民眾煮鹽、冶鐵,由國家統一收購而後在全國售賣。 漢武帝的鹽鐵專賣政策取得了兩面性的效果,一方面使得政府很快獲得了大量財政收入,能夠不斷地打擊匈奴。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帶來一些惡劣的後果,冶鐵在當時是個技術性很高的產業,當時的四川卓家之所以能夠富甲一方,就是因為有高超的冶鐵技術。
冶鐵的發明也不過一兩百年的 歷史 ,之前使用的工具大多數都是銅,當時的治鐵技術根本不能普及,依靠國家來組織普通民眾進行冶鐵,冶煉出來的鐵具質量顯然不合格。並且各地土地不一樣,使用農具標准也不一樣,也會導致尺寸大小不規范,難以使用。其次,煮鹽是個極度暴利的行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會因為官僚的介入而產生腐敗,特別在銷售的環節,所煮的鹽在各地銷售價格肯定不一樣,在齊國這個原產地的價格和關中的價格肯定差距很大。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嚴重的擾亂市場的情況,並且滋生嚴重的腐敗。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 漢武帝不斷發動對匈奴的戰爭,那麼就會從鹽鐵經營中抽取大量的稅收,導致鹽鐵的價格迅速攀升,民眾不得不花大價錢來購買這些必需品,最終導致家破人亡。
漢武帝在經濟政策上除了用「鹽鐵專賣」的形式來抑制貧富差距,還採用了「均輸」、「平準」的政策。因為各地所產貨物不同,需要上貢給朝廷,然後由朝廷再調配給各地,但是這樣大大增加了交易的成本, 「均輸」就是在各地設立官員,負責收取貨物,將重要物資送往京師,交給中央政府,而一些非重要物資則直接銷往其他地區,從而能夠平衡各地的物資需求。 這樣既降低了各地的交易成本,又防止各地富商囤積物資來哄抬物價、牟取暴利,比如像吳越生產稻米,而北方燕趙不生產,原先物資調配需要先送往京城,再調到燕趙,這個過程中成本極高,並且商人也容易獲取暴利,而今可以先送部分稻米給京師作為必需品,剩下的直接賣到燕趙之地。
平準也是調節物價的方式。在豐年時候糧食價格便宜,農民賣糧食很難獲得收益,而荒年沒有好的收成,農民又需要賣地來購買糧食。「平準」就是設立倉儲的官員,在豐年時候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糧食囤積起來,災年時候又低於市場價格來出售糧食,這樣可以平抑價格,讓民眾受益,防止富商投機倒把。 均輸是從地域和空間上來平抑物價,而平準則是從時間和周期上來平抑物價,這兩項政策極大便利於民眾而且維護了王朝的穩定。
但是隨著漢武帝的年年對匈奴征戰,使得國庫逐漸出現了虧空,不論是鹽鐵專賣還是均輸、平準都不能直接獲得財政收入,漢武帝直接採用了「算緡」和「告緡」政策。「算緡」就是要求富商每戶上報財產,每兩千錢交稅一算,也就是一百二十錢,相當於百分之六,而不上報者,民眾可以揭發,所得與政府均分,這就是「告緡」, 這兩項政策使得大量富戶破產,嚴重損害了商業經濟,民眾買不到或者得花大價錢買生活必需品,直接影響了 社會 穩定,執行幾年後不得不終止。
漢武帝的經濟政策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集中財力打擊匈奴,也打擊了地方的富豪與諸侯王,但是他的代價也非常沉重,那就是損害了商業經濟,擾亂了民眾生活,使得大量民眾淪為貧民甚至是流民。 事實上,平衡物價,打擊投機是非常利於民眾的政策,而鹽鐵專賣則是政府直接經營,不僅擾亂了物價,而且會讓官吏以權謀私。算緡、告緡則是竭澤而漁,不利於商業發展,擾亂民眾生活。
漢武帝的政策雖然有效地打擊了富豪,增加了政府收入,但是也使得大多數人都貧困了下來,富豪破產,窮人淪為流民。公元前107年爆發了一次流民叛亂,人數超過兩百萬,這也預示著漢武帝的粗暴的經濟政策的流產。漢武帝的經濟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對周王朝以來政策的繼承與修正,但是漢武帝的方式太粗暴,導致政府獲利而不利於商業和民眾,最終帶來了很多不良後果。
② 漢武帝的經濟改革,及其作用,急急急,,
公元前119年,武帝即位後二十二年,大農丞桑弘羊等三人開始推行新政,新政改革共有四條:一是收回民間鑄幣權利,貨幣國有化。二是鹽鐵由國家專賣。三是算繕錢。四是設立「均輸」與「平準」制度。
1、統一幣制,朝廷鑄錢。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曾經實行過一些統一貨幣的政策。但到了漢初,地方諸侯王以及巨商豪強,都可以自行鑄錢,漢初的幣制混亂,是由於政府放手不管,允許民間私鑄造成的,也是漢初經濟政策一絕大失誤,從以物易物進化到貨幣易物,主要的在於信用,否則四兩銅錢與一塊豆腐何干?而信用的擔保者是政府,政府不穩定,貨幣即貶值,政府倒台,貨幣亦倒台。漢初允許民間私鑄本為刺激交易,實則害人不淺,普通百姓是鑄不起的,鑄得起的,在裡面縮水,減分量,灌鉛,嚴刑峻法也不畏懼。當時,豪強役使農民,開采銅錫礦,用鉛鐵雜入銅內,鑄劣錢牟暴力,中國銅礦開掘之徹底,只要看《讀史方輿紀要》和《嘉慶重修一統志》就可以知道。桑弘羊的改革,首先是由政府發行一種硬通貨,和原貨幣共同使用,從信用度和質量上擠垮雜幣,類似今天銀行業中的「擠兌」風潮。因為雖是關閉了民間鑄幣廠,錢還在百姓手裡,激則生變,只有徐圖之,這也是愛惜民生的一種考慮。當時政府發行的銅錢稱為「赤仄錢」,赤者,紫銅也,仄,作「廓」,「邊側」解,所謂赤仄錢,就是加一圈銅邊的銅錢,用紫銅作錢邊,類似於今天的「防偽商標」,因為紫銅的熔點高,與黃銅的結合難,沒有高級冶煉技術和設備是達不到的。赤仄錢分量為五銖,國家規定,繳納國家稅賦非赤仄錢不收,百姓只好用手裡的貨幣去兌換赤仄錢,這一來就達到目的了。據《漢書》記載,為了制止地方私鑄,漢武帝下令殺了幾十萬私鑄的人,自首免罪的達百多萬,可見,這是一場多麼殘酷的斗爭。連續進行幾年後,到元鼎四年,政府徹底控制了貨幣市場,下令廢止赤仄錢,全國統一鑄造「三官錢」,三官者,指主持鑄幣的三種官制,為「均輸」,為「鍾官」,為「辨銅」。三官錢今天還有很多,古幣收藏家手裡都有。這種五銖錢製作精美,工藝精良,遠非私鑄者能及,這時貨幣的混亂狀態算是徹底剎住了,桑弘羊厥功甚偉。
2、實行鹽鐵專賣。冶鐵、煮鹽和鑄錢是當時最大的三項財源,鹽鐵一則為軍需,一則為民間必需品,直接影響物價,市場管理自然非國有化不可。鹽比較簡單,由國家來專營專銷,凡為鹽農,皆有登記,國家配發統一工具,即「牢盆」,牢者,邊緣特高,品質特佳之意也。國家規定,鹽不在「牢盆」中生產,即為非法,鹽農生產完畢,國家統購統銷,全國設三十七個鹽官分別管理。鐵的作法也一樣,全國設鐵官四十多處,自開礦、鍛冶、加工到發售,一概歸國家經營,所贏之利,悉數遞交國庫。鹽鐵之法,自創立後代代相循,到今天我們也還是如此。這可以看出古人的眼光,鹽鐵之法甚至在當時受到的攻擊和今天也一樣,擁有所有國營企業的毛病,貪污腐敗,效率奇低,官僚作風,這能在當時的史籍中查到很多,自然,革除此弊病就遠非經濟領域能完成了,故而不談。總之,對鹽鐵實行官營專獻,由此朝廷增加了巨大的財政收入。
3、徵收財產稅--算繕錢。緡錢就是商人的本錢,算繕錢就是向商人徵收的財產稅。具體徵收方法如下:對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二千錢徵收一算,即一百二十錢;手工業資本稅率較商業資本減半;商人的車輛每輛征稅二算,普通人的車輛每輛徵收一算。商人的資本由商人自報,如有以多報少,就要沒收財產,罰令守邊一年。當然,富商大賈不會不進行反抗,漢武帝又鼓勵「告絡」,就是對商人所報不實的,可以向政府告密,通過這種方式,漢武帝沒收了商人「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
4、實行「均輸」與「平準」,這是桑弘羊在中國經濟史上的創舉,他的崇高地位,絕非易得,兩項創造至今仍福澤後人。「均輸」與「平準」,就是運輸和貿易實行官營。漢武帝在各郡設均輸官,在京城設平準官。均輸官在地方負責收購和運輸貨物,平準官則收羅各地的貨物,調劑有無,平抑物價。「均輸」,「均」者均勻,「輸」為輸送,簡單地說,是從交通上調節物資,完成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功能,以前,人民交納賦稅並非全以貨幣形式,尤其是鹽鐵國營之後,實物佔一大部分,有糧、有鹽、有鐵,若全部押送京城,人馬費用加入成本又太高。均輸即國家在各地設立國庫,就地收納實物賦稅,今天看來,理應如此,對當時以天子為中心的觀念而言,是純經濟論的革新。專制制度向來講究「政府意義」,缺乏科學的成本計算,桑弘羊的作法,屬於冒險。「平準」制度是均輸制度的進一步發展,某地缺鐵,有哄抬物價現象,政府調集物資充實市場,平抑物價。某地鬧災,政府調集周邊地區糧食資助,某地豐收,谷賤必傷農,政府大量吃進,待荒年再吐出,一進一出之間,政府能控制全國物價,根除囤積居奇的現象出現。這兩項內容我們今天看不會覺得高明,只要想想,那是在近兩千年前,政府剛剛從粗線條的規劃中穩定下來,就能深化到對物價的精密控制中,這樣就不能不感嘆,桑弘羊實在是武帝一朝的經濟大師,武帝改革的成功也奠定了戰爭的財政基礎,一個光炳千秋的朝代當由此開始。
和封建統治階級的許多進步措施一樣,這些經濟措施,加強了封建朝廷的統治力量,削弱了地方豪強和某些與朝廷關系不大的一部分商人的勢力,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鞏固,但是,人民卻從中得不到多少實際利益。相反的,反而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如鹽鐵專賣,價格昂貴,質量低劣,而平準均輸,運輸貨物時所用人工,實際上作為徭役,加到了農民頭上。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望採納,謝謝!
③ 漢武帝時的哪些改革舉措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呢
一、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1、政治上,實施推恩令,削奪諸侯爵位,建立刺史制度;
2、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經濟上:鹽鐵專賣,將鑄幣權統一收歸中央。
4、軍事上:征討匈奴,解決邊疆隱患。
二、推恩令實施的原因。
推行的原因。兩股勢力導致社會秩序混亂,一是諸侯王勢力,二是地方地主豪強勢力。
因而接受主父偃的建議,實施推恩令。
三、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
推行的原因,一是統治者奉行無為而治,二是諸子百家的學說影響中央統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正統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稱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
在長安興辦太學,將儒家的《詩》《書》《禮》《易》《春秋》作為教材。目的是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影響是從此以後,儒家學說稱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四、鹽鐵專賣。
推行的原因一是私人鑄幣權沒有完全禁絕,二是富商控制了國家重要的經濟命脈。
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官營、專賣;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鹽鐵專賣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我國封建社會出現第一個鼎盛局面。
五、軍事上攻打匈奴,穩定邊疆。
武帝即位之後,決心設法解決匈奴的外患問題。從元光六年(前129年)開始對匈奴作戰。經過衛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北伐後,三次大破匈奴,匈奴再也無力對抗西漢,部分匈奴開始南遷,西漢西北邊境上的威脅暫時解除,也為邊境的和平和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礎。
(3)漢武帝經濟改革怎麼樣擴展閱讀:
除了上述課本里的提及的舉措外,漢武帝還有很多對西漢有力的舉措。
一、政治上。
1、完善監察制度
漢武帝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即完善監察制度,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打擊地方豪強。京師七郡則另外設立司隸校尉監察。
漢武帝將全國地方劃分為13個監察區,是為冀、兗、豫、青、徐、幽、並、涼、荊、揚、益、朔方、交趾共13州(京畿附近7郡為司隸校尉部作為一個單獨的監察區)。
每州派遣一名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監察地方官員和強宗豪右,歲終至京師向御史中丞稟報。此時的刺史為監察官,秩六百石,較郡守的秩比二千石為低。
2、設立察舉制
察舉制為中國古代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極大。主要用於選拔官吏。它的確立是從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的。
察舉制不同於以前先秦時期的世襲制和從隋唐時建
④ 漢武帝時期在經濟上有什麼政策
1、改革幣制
漢武帝統治時期,由於對外征伐不斷,中央財政從此前「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的豐盈一變而為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榖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富商大賈富可敵國,恰與窘困的中央財政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財政收入外,「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並兼之徒。」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打擊大商人,此即漢武帝幣制改革的初衷。
故漢武帝即位後,為了中央政府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
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中央。六次改革後三官五銖的發行一舉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較大成功。
2、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自漢代延續到現代,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這項制度實施,使國家獨占國計民生意義最重要的手工業和商業的利潤。
(4)漢武帝經濟改革怎麼樣擴展閱讀:
漢武帝的軼事典故-名字來源:
漢武帝幼年曾以彘為名的說法出於志怪小說《漢武故事》:
劉徹初名彘,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三歲時,景帝抱於膝上,試問劉彘:「樂為天子否?」對曰:「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劉彘信口而應的回答,使劉啟不得不對這個兒子另眼看待。
劉彘有驚人的記憶力,求知慾特別強,尤愛讀書中古代聖賢帝王偉人事跡,過目不忘。景帝深感詫異。劉彘「訟伏羲以來群聖,所錄陰陽診候龍圖龜冊數萬言,無一字遺落。至七歲,聖徹過人」,景帝遂改劉彘名「徹」。「徹」字表示充滿智慧,達到聖德的要求。
《史記·孝景本紀》和《漢書·孝景紀第五》寫明,劉徹被立為膠東王前,名字已經是徹了,根本沒有使過彘字。即使是後世的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卷第十六·漢紀八》,也沒有採信《漢武故事》的說法。其實,漢代彘徹同音,說漢武帝本名劉彘是同音致訛。
⑤ 漢武帝在經濟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漢武帝時期的經濟措施:
經濟方面,採取重農抑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⑥ 漢武帝時期的經濟政策是怎樣的
本文來自:網路知道日報
我們知道,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出現在西漢初期,為後來漢武帝保證近十四年北伐匈奴的基本勝利,實現了「外事四夷」的目標。
實際上,漢武帝時期,除了繼續實施文景兩帝時期的經濟政策,還順應歷史潮流,運用了一系列經濟控制政策對國家進行調控。
那麼,這些經濟政策是怎樣的呢?
改革幣制
為了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打擊大商人,穩定經濟,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發行了五株錢。
要知道,西漢初期的私人的可以鑄錢的,直到景帝時開始禁止,但是武帝登基後,還有很多地方私鑄銅錢。
於是,武帝除了加強中央壟斷鑄幣權,規定盜鑄者一律處死外,在前113年又徹底廢止各級地方政府的鑄幣權,統一由中央的「上林三官」鑄造。
前119年的幣制大改革,更是增加了以銀、錫為材料的「白金」幣和以鹿皮為材料的皮幣,並強制性地將其與銅錢的兌換率規定得畸高。雖然武帝對外宣稱:為了打擊大量貯藏銅錢的富商大賈和諸侯王的勢力,但是最主要還是為了解決財政困難。
鹽鐵官營
說白了,就是政府及國企控制鹽鐵生產銷售,使國家壟斷國計民生意義最重要的手工業和商業的利潤。
前119年,武帝「使孔僅、東郭咸陽乘傳舉行天下鹽鐵,作官府」,就是將私人壟斷的冶鐵、煮鹽業改為國家獨占經營,在全國產鹽鐵的地方設立鹽鐵專賣署,並任命當地的大鹽鐵商為鹽官或鐵官,管理鹽鐵事宜,還規定對私鑄鐵器和煮鹽者處以刑罰,沒收全部生產工具。
一時間,西漢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大增加。
但是,武帝的這種做法卻留下了一大「禍患」--任命當地的大鹽鐵商為鹽官或鐵官,管理鹽鐵事宜。
這樣一來,鹽鐵專營其實就是官商勾結對鹽鐵高額壟斷,雙方共享利潤,卻苦了老百姓。
前98年,武帝又「初榷酒酤」,即將酒作為專賣的對象,這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
設置平準官、均輸官
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前110年,武帝採納桑弘羊的建議,在全國實行均輸平準政策。均輸,就是調劑運輸;平準即平衡物價。
政府需要的物資原本都是臨時搶購的,這樣一來勢必會引起物價上漲;地方上交中央的賦稅、貢品,除了來往麻煩外有時價值還趕不上運費;大富商囤積居奇、操縱物價。
於是,武帝命大農令(相當於如今財政部長)統一在各郡、國設均輸官,負責管理、調度、征發賦稅物資,並向首都或各地輸送。,此外,首都設平準官,總管全國運來的財物,除去供皇室貴戚所用外,作為政府資本經營商業。
其他的政策還有重農抑商、整頓財政等。
總之,漢武帝運用經濟控制政策,使政府獲益匪淺,保證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
太初四年(前101年),西漢政府征伐大宛,結果「宛舉國以降,效其器物??烏孫之屬駭膽,請為臣妾。匈奴失魄,奔走循逃??」在此基礎上,武帝下令把亭障從玉門關向西延伸,加強在西域的軍事滲透。在渠犁、輪台屯田,就地解決糧食問題。漢武帝的開邊政策仍在繼續,直到征和三年(前90年),大規模的戰爭才逐漸停止。從元光二年(前134年)至征和三年(前90年),四十多年的時間里為「外征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