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
1、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而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規模經濟反映的是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
2、規模經濟產生的原因:
(1)專業化,從亞當·斯密的著作開始,人們認識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規模越大的企業,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詳細的
(2)學習效應,隨著產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練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擔研發費用等
(4)運輸、訂購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經濟性
(5)價格談判上的強勢地位
3、規模不經濟產生的原因:
(1)管理效率低
(2)生產要素價格與銷售費用增加
(3)外在競爭激烈,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
拓展資料:
實現規模經濟的對策建議
企業在追求企業規模擴大,取得規模經濟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這樣的一個道理,即:要想上規模,先得上管理。要解決發展中的規模不經濟問題,實現規模經濟,應從以下五個方面人手:
(一)需要企業的領導者從觀念上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在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著重加、強企業的管理建設,弄清企業處於什麼階段,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企業管理變革,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企業要做大規模,就必須把企業的運作建立在可復制的科學規范的管理平台上,建立一套適合本公司行業和企業特點的管理模式,培養一批職業經理。
(三)進行業務流程再造,整合與企業相關和可能相關的一切資源,構建流程通暢的價值鏈,建設資源高效共享的產業結構,盡一切可能最及時最全面最准確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潛在期望,為利益相關人創造最大利益,通過對企業和產業流程的梳理、精簡,來實施流程化管理。
(四)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為企業上規模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五)採用新型的組織結構,如矩陣式組織結構,在企業內部形成競爭機制,以提高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六)從社會上聘請專家為公司出謀劃策。當然,規模不經濟產生的原因還很多,比如政府對規模的偏好,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盲目追求有形資產的擴展,把有限的資金都花在圈地、蓋房、招工、引進流水線上,忽略了技術升級、市場拓展、人才整合和企業文化建設。
B.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的原因
在理論上,西方經濟學一般把規模經濟定義為由於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形。它反映了企業的生產規模與產品成本之間相關的某種規律性,其實質是企業合理的規模作業所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具體來講,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可以使勞動分工更加合理化,並提高其專業化程度,同時可以使用更好的技術、工藝和生產設備,實現資源有效率的優化組合與配置,這一切都將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從而降低生產的長期平均成本,我們稱它為企業內部規模經濟。
如果這種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是主要來自企業內部,而是由於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相互密切協作,規模比例協調,對資源和其它生產要素進行綜合利用,提高公共設施的使用效果,從而使產品成本下降,獲得規模效益,我們稱之為企業外部規模經濟。但這里我們主要討論企業內部規模經濟。
規模不經濟指的是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不能帶來產品單位成本下降的非經濟性。規模不經濟有兩種:一種是企業規模過小,達不到所屬行業要求的最低規模;另一種是企業規模擴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產品產量的增加幅度小於生產規模擴大的幅度,這兩種現象都稱為「規模不經濟」,這里主要討論企業由於生產規模過大而導致長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形。
規模不經濟並不是單純由企業規模的過大或過小引起的。那麼規模不經濟究竟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張維迎認為,任何企業只要規模超過一定范圍,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原因有三:
一是生產技術極限;
二是管理體制極限,信息傳遞交流的不完整和失真、信息流量處理;
三是管理能力極限。從企業自身角度考慮,本文認為規模不經濟主要由於企業生產規模過大使得管理無效率或低效率,從而造成管理人員之間信息溝通緩慢、內部官僚集權主義、決策失誤、鋪張浪費、對競爭對手和市場反應遲鈍等現象,所有這些都會造成長期平均成本的上升,從而使企業進入規模但不經濟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規模不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