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解決家鄉柏鄉縣經濟落後的幾點想法
我是一個學工科的的大學生,三十多年前就上學離開了家鄉,大學畢業後在一事從工業管理工作。工作假日,也經常回來看一看。家鄉柏鄉縣的經濟確實落後,同事們對柏鄉縣的經濟狀況話說得很刻薄,我覺得丟人,但也沒辦法同,因為經濟落後總是事實。聽說有個柏鄉吧,上來看了看,大家的討論也聽了不少。對於柏鄉的貧窮和落後,我也發表自己的一點看法,與有識之士進行討論。 什麼叫窮,理論上講。即這個社會單位缺少對資金的支配權,或對將來的資金支配權。以一個縣的邊界為界進行計算,這個縣的資金是流出的,流出為窮。要想一個縣富,這個縣就要大量的輸出商品、技術、勞動力和服務,並把這些輸出變現成資金流回本縣。資金多了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搞建設,而現在的情況是,咱們柏鄉的商品、技術、勞動力和服務的輸出不足,而我們的生活所需商品要不斷從縣外進到本縣,資金流是負的,還能不窮嗎。 窮的原因: 窮在那裡,我看主要是沒有工業,按理說,每個行業都能帶來收入,但農業生產周期長,受天氣影響大,不穩定,收入低,而工業生產周期短,資金流動快,所以工業生產相對農業收入高且不受天氣影響。柏鄉工業小而農業也不大,資金外流,形成了柏鄉的窮。當然,這個窮不是一屆政府造成了,也不是一代人形成的,有領導的原因,也有老百姓的原因,老百姓的原因主要是這方水土造成的原因。領導的原因是歷史上的某些政府領導錯過了發展的機會。 在計劃經濟年代,聽說二十冶金公司,天津紡織公司,還有一個大學,都曾想落房到柏鄉縣,因為那時糧食緊張,當時領導怕外地人來了後,擠佔了柏鄉人的糧食指標,所以沒有支持外地的企業落戶到柏鄉縣,錯過發一個發展的機會。當時要是不怕糧食緊張的話,現在柏鄉的工業技術人才可能要多得多。工業何愁不發展。 二、在計劃經濟年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管經濟的領導在用人上,社會資源分配上,存在著重政治,而不重人才不重效率的問題。在社會經濟總量的分配上,都存在著效率不高的問題。不能充分發揮人的能力,能人在柏鄉得不到利用。柏鄉人在服從政治潮流上是個模範,但是在發展經濟是個蠢才。當計劃年代,高邑縣和隆堯縣都能突破當時政策限制,發展生產,而柏鄉在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上本事就大了。生產能力得不發展。人的思想得不到解放,所以人們不敢突破牢籠。當時農民自己搞一點棉花,我們的鄰縣高邑和隆堯都有偷軋花的,磨面的,干私活的,柏鄉縣就不能有這些項目,至少誰要是偷干,起碼要受到批判。在則改革開放時,外地都放手大幹了,柏鄉人還在那裡觀望。那能不落後呢。 三、同樣一個化肥廠,柏鄉化肥廠就以政治掛帥搞得好,結果發展得慢,而同樣寧晉縣化肥廠就以經濟效益為第一,很少有虧損,改造得大膽,改造得快,在破產中又很有頭腦地甩清了債務,成了全邢台市保留下來的化肥廠。而柏鄉在全邢台市首先買了大壓縮機,但自己不用,轉給了隆堯縣山口化肥廠,使隆堯化肥廠成了事,等後來柏鄉人醒過來味,又購了大壓縮機,進行改造,但錯過了時機。在破產中,本來化肥廠本來可以活得很好,但柏鄉的某些領導人,以賣的名義把化肥廠送給了高邑的一個人,這個人發了個財,把一個好好的柏鄉化肥廠,設備至少值一個億,賣了一千多萬元,讓外地人拆了個凈光。把一個上億的化肥廠賣了一千多萬元,柏鄉人也真有「本事」,這事怪誰,有一個人擔責任嗎?誰吃虧,還不是柏鄉的老百姓嗎? 四、我們柏鄉有糧食,和南和、任縣一樣,吃飯不靠天,這是一個優點,但是柏鄉人在這個問題是是吃了虧的,即小農思想嚴重,大家有飯吃,就不外出,覺得柏鄉最好,不到外地去找商機了,所以柏鄉人很少有人走出去,所發眼光就不遠,只看到自己的一個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柏鄉人不出去,外面的商機不會找到柏鄉人。清河人在外地找出羊絨這個大行業,找到了耐火材料、硬質合金、密封件、摩托車拉線等在行業,把清河人搞富了,平鄉人在一個八級鉗工和八級油漆工的帶領下,發展起了自行車,電子元器件等大行業,一個個窮縣都變富了。沙河人、內邱人、臨城人、邢台縣人,能挖礦,富了,隆堯人方便麵,酒、水泥等大行業,也富了,就連任縣、南和這樣的縣都有製糖機,蜂窩煤機、制銼、粉條,制板、制銼等行業,寧晉人更不用說了,電線起家,服裝起家,單晶硅起家,澱粉起家,成了好幾大行業,成了最有發展後勁的財富大縣、、、、、這樣的例子不再舉了,我們柏已落後到全邢台市最後一二名了,我們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大行業。沒有做為龍頭的大企業,我們最窮了。最可怕的是,我們在最窮的情況下,也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我聽了許多人的意見,大家對柏鄉經濟落後,誰也拿不出好的辦法。甚至有人說,取消柏鄉縣吧。 一、擴大柏鄉商品生產和出售商品的能力、擴大柏鄉人出售服務的能力,大家都想法出售自己的服務,出售柏鄉人的智力,技術,為柏鄉掙資金,另一方面就是節省消費,減少資金外流現象。各行各業,各個部門都要為這個目標做貢獻,只有大家的心齊了,勁用齊,柏鄉才有希望。 二、搞什麼樣的產品呢?在增大柏鄉人商品生產能力方面,我們希望改變目前柏鄉幾個不好的現象,選擇生產方向,一定要減少污染,一定減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一定要盡可能的採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擴大凈產值的能力。柏鄉縣的造紙行業,不要再發展了,因為造紙行業是一個高污染高耗水的行業,不治理污染不行,治理污染就會把利潤耗完。顯然,選造紙小區是錯誤的。 1、關於走出去的建議: 我想柏鄉政府要派幾十名三十歲左右的公務員,派到經濟先進的地區去打工,縣里只發基本工資,時間是一年,這些人到先進地區打工,掙得錢就是自己的,但是每個人每個月要向縣寫二篇經濟分析文章,找出柏鄉發展的思路,或找出柏鄉的產品銷路,或找出適應柏鄉選擇的商品路子。一年以後,這些人可能成為有眼光的柏鄉經濟能人,可能有部分人成為柏鄉經濟的帶頭人,也可能出現幾個大老闆,當然,有少數人可能到外地不回來了,這也不要緊,只要是柏鄉人,到什麼地方掙錢了,也要寄回柏鄉。這些柏鄉人的精英到了全國各地,擴大了眼界,看到了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經濟發展脈博,這對柏鄉的發展經濟的思路是大有好處的,五十個人到外地打工,經濟上肯定也是有收獲的。 2、請進來的建議: 3、柏鄉還要三條路,一是合資企業,與外資合作,與外地合作,二是發展柏鄉人自己的股分制企業,三是是調整農民種植結構,改種高附加值的農作物,提高農民的收入。 4、柏鄉吧,大家把致富的希望寄託在縣領導身上,我說,這個希望是不實際的,著先,現在的領導機制,縣領導是向市黨委負責,他可能考慮的是怎樣執行黨的指示,怎樣更穩定,而不是把一個柏鄉搞富。因為致富是要艱苦奮斗的,是要吃苦的,幾個外地的幹部,都是想通過柏鄉這個跳板向上升遷,致於怎樣致富,他考慮的不可能那樣多。我們只盼望他給一個好的環境,好的政策,不要給柏鄉人民致富下拌子就不錯了。我們柏鄉人,要自己奮斗,外引,內聯,改變思想,發展工業事業,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奮斗,才能把柏鄉搞富。短期內是變不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