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的經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1、鐵路是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之一。 毫無疑問鐵路是非常重要的。鐵路為經營大規模商業運作的新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創造了一個為未來商業所使用的藍圖。鐵路成為了大規模商業企業。
2、18世紀,工業革命從北方開始,到19世紀初期時,迅速席捲了整個美國。
3、到19世紀中葉,美國的購買力水平已經超過沙俄、普魯士,並幾近與法國或印度相平。
4、到1860年,美國的製造業空前發達,生產收入達到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5、南北戰爭結束之後迅速發展的美國經濟奠定了現代美國工業的基礎。1880年代,美國超越英國成為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1)美國資產主義如何推動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1、根據目前的統計顯示,美國人民已經達到世界很高的生活水準。美國經濟制度曾經多次受到責難,可是它的確刺激人們開發土地上的資源,並且鼓勵他們去尋找更新更好的途徑。
2、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在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3、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
4、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⑵ 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6-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
第二階段:美國獨立後積極進行領土擴展,美國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1865年開始了重建時期,逐步廢除奴隸制,1877年,南部進行民主重建,制訂了民主的進步法令,標志著民主重建的結束。
資本主義改為農業工人到農業資本家的農場幹活,之後拿錢離開,不掌控土地。資本主義里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是僱傭關系。資本主義指資本主導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意義,並無准確定義,不同經濟學家有不同定義。
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達到政企一體的政治制度。即金融巨頭通過聯合的方式推選自己的代言人組成政府,跨國經濟巨頭則可以通過選舉、戰爭等方式控制其它國家,從而擴展勢力范圍。
⑶ 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時如何形成的這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產生了什麼影響
1.一方面,美國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掌握了國際金融控制權。另一方面,又通過《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形成了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訂,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這三大支柱的出現,是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的反映
2.最基本的是兩個:區域化和全球化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⑴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指國家之間通過設立一套機構,在經濟方面打破國界,實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調節,使各國在生產、流通、分配等領域向著結成一體的方向發展。
⑵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動力。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經濟關系跨越自身疆界的顯著變化,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
⑶ 世界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①國際投資的迅速增長,帶來了資本的國際化。②對外貿易成為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環節和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促進了市場的國際化。③國際金融交易大大超過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服務貿易,成為國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國際化。④戰後跨國公司大量涌現,並在全球經營,帶來了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⑤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⑷ 正確認識世界經濟全球化。①世界經濟全球化是戰後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大發展的產物,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②世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速自己的工業化進程,使自己產業結構不斷改善;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能夠引進更多資金和技術,促進本國經濟繁榮。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還意味著挑戰和風險。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國家意志制定的國際經濟規則的約束和制約,為此要付出一些代價;國民經濟對外依賴程度日益提高,將使發展中國家易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迅速開放國內市場,使外國貨物大批湧入會強烈沖擊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國際短期資本大量湧入,也大大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大量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有被跨國公司和國際經濟組織控制的危險等。③發展中國家必須積極參加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孤立於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之外是沒有出路的。④但發展中國家在參與世界經濟全球化過程時,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巨大風險和安全問題有充分的認識,積極採取各種措施,趨利避害。尤其要加強和擴大南南合作,爭取國際經濟運行規則向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方向調整。⑤解決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對少數國家有利,對多數國家不利的問題的基本出路,在於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⑸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是並行不悖的。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最終實現經濟全球化的具體步驟和途徑,是經濟全球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活動國際化加深和國際經濟競爭加劇的產物。它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爭奪世界市場成了國際競爭的熱點。現在主要是按經濟實力分割世界市場,得失標志已經不是佔領多少領土或勢力范圍,而是對市場佔有的廣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地是依賴資本輸出。
⑹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反全球化」的運動在世界崛起,近年來愈演愈烈。來自發達國家的勞工、環境保護主義者同某些發展中國家一道構成了「反全球化」的主力。2001年小布希入主白宮後,美國的單邊主義滋長,並在國際舞台上大行其道,嚴重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前美國經濟不景氣,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在遭受恐怖主義襲擊後,加強了對邊境的控制等,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展。
⑷ 美國實現主導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措施
A 美國新霸權主義推動下的壟斷資本主義全球擴張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新殖民主義、新干涉主義等為內容的美國新霸權主義,推動著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全球性擴張。新霸權主義在繼續沿用舊霸權主義諸如入侵、顛覆和破壞等野蠻手段的同時,還設法將自己偽裝成所謂"仁慈的霸權",稱美國是"第一個非帝國主義的超級大國",在實施方式上增添了所謂"人道主義干預"等花招。然而,這種方式上的"改良"並不能改變其根本性質。作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一種特殊發展形態,美國新霸權主義的最終目的是企圖建立以壟斷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和西方價值觀念為主流的政治體系,進而實現壟斷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
1、新霸權主義加速跨國資本全球流動,為壟斷資本主義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條件
冷戰期間,國際壟斷資本的聯合主要在資本主義國家間進行。冷戰結束後,由於金融市場的開放,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金融資本走向全球性的戰略性聯合,並且由於發展中國家金融資產或私人資本的加盟而不斷得到加強,從而形成了全球范圍內對國際壟斷資本的依存關系。這種依存關系成為合作的基礎,同時也是美國新霸權主義賴以生存的土壤。通過這種關系,依存的國家使自己成為霸權體系的一部分,它們在這個體系中的地位將取決於它們對霸權體系和霸主的態度,它們獲取權力和威望的大小基於對霸權的支持度。所以,依託於這個霸權體系的諸多國家,不得不對美國新霸權主義抱有一種非常復雜的態度,在利用它的同時,有時在某些方面反對它。
2、新霸權主義利用新型國際經濟分工,使壟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范圍占據了主導地位
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美國已經實現了從勞動密集型經濟向技術密集型經濟的轉變,並正在向知識密集型經濟轉型。為了使世界經濟適應這種新型經濟結構,美國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謀求建立世界統一大市場,逐步建立起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新型國際分工。在這種主要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新的國際分工中,美國由於其優勢的壟斷資本和對高新技術的壟斷而擁有了先機之利,占據了國際分工的主導地位。與通過貿易而確立的以國家為經濟單位的傳統國際分工相比,這種以跨國公司為載體的新型國際分工更具隱蔽性和欺騙性。資本輸出所固有的剝削和掠奪本性被跨國公司內部的計劃性投資方式所掩蓋。特別龐大的跨國公司甚至成為國中之國,它們追求公司的主權,來抗衡東道國的國家主權,導致這些國家的主權不斷遭到侵蝕。
事實上,當美國對本國經濟進行干預時,其干預行為將通過跨國公司的渠道波及到子公司的東道國,使這種本來屬於美國國內經濟干預的問題自然地、也更加直接地全球化了。也就是說,國際經濟干預以及因此而引發的政治和軍事干預,將會隨著跨國公司的全球化而更加普遍,范圍也更廣。
通過新型國際分工,美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已經到了寄生於世界經濟之上的地步。世界經濟對於美國經濟在某種意義上正發揮著當年殖民地對於英國的作用,只是角色有所不同。那時,英國是世界的工廠,殖民地是英國的市場;現在,美國是世界經濟的頭腦,而世界成為美國的工廠。
3、新霸權主義製造金融危機,成為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壟斷資本主義掠奪的新方式
以貿易形式通過價格差對生產落後的國家進行剝削是舊霸權主義國家的基本手段,而美國新霸權主義則在進行貿易剝削的同時,又增加了金融手段。如果說美國對拉丁美洲國家採取的是債務手段,即通過債權變股權的辦法攫取財富,對歐洲是通過科索沃戰爭迫使歐元大幅貶值及歐元區資金大量流向美國,那麼它對東亞則是通過金融危機的辦法牟取暴利。
金融資本的運作具有流動速度快、流向靈活、流動量大的特點,因而具備足夠的力量扭曲實體經濟周期,達到在短期內掠奪財富、資產易主和資本轉移的目的,甚至能給不同地區和國家的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沖擊。
新型國際分工的建立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前提,而利用新型國際分工去製造金融危機的關鍵是建立一定的機制。為保證美國金融資本順利地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著力建立和完善新的全球金融機制。如果不能建立確保其國際金融資本在全球自由流動的機制,其龐大的壟斷資本將會迅速膨脹;倘若急劇膨脹的金融資本無法以經濟方式在全球流動,例如直接投資、間接投資或進行貿易活動,它將可能以武器的形式在全球流動,並轉化為軍事力量。
5、新霸權主義主導壟斷資本主義全球經濟體系,為全球政治霸權奠定了經濟基礎
美國著力推進壟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化,其最終目的就是建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為中心、以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美國的援助國為外圍、以發展中國家為邊緣的新型"中心-外圍-邊緣"全球壟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這樣的全球經濟體系決定了21世紀國際政治發展的重要趨勢。國際關系格局將可能形成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為核心、以其受援國為幫凶、以美國認定的敵人為對手的新型政治結構。美國通過新型的國際分工和新型的全球經濟體系及其機制,推行新殖民主義經濟政策。這種政策不以控制領土、自然資源、人口和貿易為主要內容,而是以控制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生產要素為主要特徵,這些要素包括人才、知識、資本、機制的決策權、信息等等。由於這種政策有時在客觀上表現出"利他"的一面,因此使得新霸權主義往往具有多重性、隱蔽性和欺騙性。
這樣的全球經濟體系和政治架構所構成的美國霸權體系,在框架結構上是開放的,准備接納任何國家,但在本質內容上又是排外的。它要求所有融入這個體系的國家在經濟上必須是美國模式的,以便於加入新型國際分工供其盤剝;在政治上必須與美國是同質的,即接受美國的價值觀,從而組成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安全共同體",實現"美國治下的霸權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