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中dd曲線與DD曲線 分別指什麼什麼時候相交
dd曲線與DD曲線分別是壟斷競爭廠商的主觀需求曲線(dd)和客觀需求曲線(DD)。
壟斷競爭廠商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時,dd曲線與DD曲線是相交的,因為如果dd曲線與DD曲線不相交則沒有達到均衡狀態。
是曲線!
有些特例是直線,而有些書上為了簡化,就把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畫成直線。
沒有這個說法,只有溢價率,而且也不是經濟的,是指商品的交易價格大於實際價值的比率
市場供給曲線是企業供給曲線的加總。一般來說,只有完全競爭市場中才有市場供給曲線,而在有壟斷勢力的市場中,如壟斷競爭市場中,不存在市場供給曲線,只有企業供給曲線。
經濟學里,曲線的水平相加垂直相加分別指什麼?
那要看你是什麼圖了。
水平相加就是相同量的積累,比如消費量的積累可以得到年消費量。這個是相對於時間的積累。
垂直相加是量的疊加。比如某公司某年各個不同部門的收入就是公司的年總收入。這個是同時期的不同部分的量加和。
短期影響AVC,長期兩個都影響
spreading effect,擴散效應是指所有位於經濟擴張中心的周圍地區,都會隨著與擴張中心地區的基礎設施的改善等情況,從中心地區獲得資本、人才等,並被 *** 促進本地區的發展,逐步趕上中心地區
固定成本包括維修廠房費用,電費啊等等,短期肯定是不變的。但是如果是長期,擴充套件效應肯定會帶來地區經濟發展,那麼很多固定成本都有可能下降。
短期內可變成本會受擴充套件效應影響,比如中心地區的基礎設施的改善導致原材料供應商的物流成本降低,表現在廠商就是原材料的采購成本降低,AVC下移
它是在給定的假設條件下,最大可能的產量組合的軌跡,它一般凹向原點,隱含著機會成本遞增法則成立。它是指隨著黃油(x)的產量增加,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黃油產量所需放棄的槍炮(y)產量呈遞增的趨勢,或者說,黃油的機會成本隨其產量的增加而遞增。
為什麼成本遞增法則能夠成立呢?關鍵在於,在多數情況下,經濟資源並非完全適應於其他可供選擇的用途,即資產專用性。當然,如果資源能完全適應於生產黃油和槍炮,或者說,資源具備完全替代性,那麼,機會成本便為某一常數。生產可能性曲線就為一條斜率為負的直線了。
在產品市場上,國民收入決定於消費C、投資I、 *** 支出G和凈出口X-M加合起來的總支出或者說總需求水平,而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響,利率則由貨幣市場供求情況決定,就是說,貨幣市場要影響產品市場;
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上所決定的國民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從而影響利率,這又是產品市場對貨幣市場的影響.
IS模型是描述產品市場均衡的模型,根據封閉經濟中的等式:
Y(國民收入)=C(消費)+I(投資)+G( *** 購買,經常被視為恆值)
其中C=C(Y),消費水平隨收入正向變化;I=I(r),r為利率,則可獲得收入Y與利率r在產品市場均衡時的影象,斜率為負,斜率大小受投資與利率敏感度及投資乘數影響,曲線位置受自主性支出決定.
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均衡的模型,根據等式:
M/P=L1(Y)+L2(r)
其中,M為名義貨幣量,P為物價水平,M/P為實際貨幣量,Y為總產出,r為利率,L是貨幣需求。通常將M/P視為由中央銀行確定的定值,利率和貨幣量呈反向關系,而收入和貨幣量呈正向關系,從而得出一條收入Y與利率r,斜率為正的直線,斜率大小由實際貨幣量對利率和收入分別的敏感度決定,而位置由實際貨幣量決定。
將IS-LM移至同一圖上,二者交點便反應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對於分析巨集觀經濟問題很有意義。
概念:
產量曲線Q=f(L,K) 對應的有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成本曲線C=f(Q) 對應的有邊際成本先減後增規律,規模報酬等概念
供給曲線Q=f(P) 是產品價格和產量的關系
聯絡和區別
產量曲線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決定了成本曲線的形狀是斜率先減後增。
完全競爭廠商的供給曲線是邊際成本曲線大於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那一節,非完全競爭市場上沒有此規律。
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廠商可以調整全部的生產要素,原有廠商可以退出,新廠商入。廠商短期內獲得超額利潤,在長期中,由於新廠商的加入或原有廠商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得價格下降,需求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移動相切,超額利潤消失。如果短期內出現虧損,在長期中,一些廠商退出或縮小生產規模,需求曲線和平均成本線移動並相切,虧損消失。
總之,通過廠商間的競爭,使廠商長期內在保證獲得正常利潤(價格=平均成本即需求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相切)的情況下實現均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