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怎麼認識和評價計劃經濟

怎麼認識和評價計劃經濟

發布時間:2023-07-31 17:37:26

⑴ 你怎樣看待計劃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體制,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是原蘇聯形成的喚虛模式。1936年召開的第八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蘇聯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它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它的政治基礎是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也標志著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建國初期我國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蘇聯模式的影響;二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傳統理解;三是同舊制度決裂的思想反映;四是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的經濟封鎖。因此,我國也學習了蘇聯的模式。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漸恢復,社會主義改造拉開了帷幕。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提前順利完成,至此,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最終確立。直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這種體制一直統領著中國全部經濟社會生活,並且一直未被突破過。可見,建國初期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對我國的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建國初期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具有歷史必然性。理論上,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傳統理解;實踐上,是對蘇聯的學習與仿效。客觀上,是由於建國初期中國國內一窮二白的國情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封鎖和禁運;主觀上,是對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的選擇。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計劃經濟體製成為建國初期的必然選擇。

計劃經濟體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徵:
(1)公有制經濟在所有制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我國的公有制經濟中,按照公有程度不同,城市工業經濟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農村則主要以土地國家所有和農村集體所有制為主,但必須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指令性的農產品統購計劃和相應的生產計劃,並不具有完整的集體產權。農村土地在國家所有的基礎上,由集體管理,農民對土地僅有使用權。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後,1956年我國國民收入中,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曾經高達90%以上。
(2)國家對經濟活動採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計劃經濟體制的一個主要標志是國家或中央政府成為經濟運行中的核心主體,而企業由於只執行既定的生產計劃成為政府的附屬物。國家主要通過一定階段的經濟發展計劃實施對經濟運行的調控和管理。通過組建專門的經濟計劃部門制定發展計劃,並對企業通過指標、計劃參數、實際評價等實行全面的控制。
(3)經濟決策權高度集中。國家不僅要負責宏觀方面的資源配置,甚至對微觀的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計劃,以實現資源在微觀主體間的配置。導致在國家和政府之外並不存在實際的微觀經濟主體。
(4)社會資源的計劃配置。在中央計劃經濟體制下,市場通過價格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被壓低到最小的范圍。在經濟運行的各個層面都充斥著政府的計劃和指令。資源流向的指令剛性導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資源都被按照政府意願配置,資源的利用結構極不合前鏈豎理。
(5)交易活動的非價格特徵。市場經濟的核心特徵在於通過價格機制來實現交易,而計劃體制下慧大的交易活動則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對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
(6)分配方式上採取按勞分配。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方式應當以按勞分配為主。這種分配方式的核心在於,根據單個勞動者的貢獻大小決定其分配數額,按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有勞動能力卻不勞動者不得的原則,在社會主義公民之間進行分配。多數按勞分配實際都是一種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法。這導致苦樂不均,勞動者積極性下降,搭便車行為普遍化。
(7)經濟結構呈現明顯的城鄉分化和二元結構。由於計劃經濟體制出於戰略考慮採取趕超型發展戰略,對城市工業和重工業發展投入較大,但由於多數前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初期積累不足,經濟總量較小,並且屬於典型的傳統農業國家,因此都採取「 抽農補工」的做法,試圖優先發展重工業。這種違背結構均衡的發展戰略,導致計劃經濟下的經濟結構呈現明顯的「核心——邊緣」結構。政府投資和資源配置等優先保證城市和重工業發展,造成城市對農村的擠壓,以及工業對農業的抑止。
(8)對外封閉型經濟。社會主義政權的誕生由於處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漲階段,兩大社會制度的沖突從計劃經濟體制產生之前就明顯存在。盡管新政權都表示希望與包括西方在內的國家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並提出過「自力更生為主,外援為輔 」的指導方針,但由於國際冷戰格局的形成,多數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經濟體制本質上都是封閉型的。

應該說,計劃經濟體制促進建國初期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短期內高速發展;使我國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否定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貨幣關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經濟。發展到後來,越來越僵化,以致被推向極端,阻礙和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存在一些弊端:
1、 片面強調計劃和集中管理;
2、體制運行逐漸呈現低效率、高成本;
3、促成無限政府;
4、阻礙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
5、忽視社會成員個體合理的利益需求與價值意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進一步提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等經濟體制的改革方案,使人們逐步擺脫了只有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基本特徵的觀念,並最終根據鄧小平關於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本質區別的論斷,在黨的十四大上作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從那時至今14年的實踐表明,由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全符合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歷史時期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性進展和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嶄新的創造性發展。從1979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家庭承包制的推廣、鄉鎮企業的興起和經濟特區的建立這三個方面取得了成績。正是這些沖擊的結果,導致了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失去陣地,最終不得不趨於解體。

⑵ 怎樣評價計劃經濟體制

應該說在建國初期那樣的特殊年代裡對國家經濟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同時在經濟基本恢復後由於各種因素嚴重遲滯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計劃經濟制度本身不能說是好是壞,關鍵是計劃制定得好壞收人為因素影響太多,極容易背離離經濟發展規律從而對經濟造成破壞

⑶ 計劃經濟的優缺點

一、定義

計劃經濟,也稱指令性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

二、計劃經濟優點

1、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有工作,能保證國計民生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

2、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的合理化。

3、有利於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4、能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

三、計劃經濟缺點

1、容易脫離實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對微觀經濟活動與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難以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容易產生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相互脫節。

3、不能合理地調節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容易造成動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現象。

4、形成特權階層和被奴役階層不可避免。消極怠工成為勞動者的必然選擇,束縛了企業的手腳,企業缺乏生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5、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

6、容易導致供求脫節及宏觀經濟比例重大失調。

⑷ 計劃經濟到底是什麼

因為數據的獲取,一個國家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有可能被我們發現。在沒有發現X光和CT機之前,中醫是沒辦法把肚子打開來看一看,所以中醫的號脈,望、聞、問、切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指揮系統,但是X光和CT機出來以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相信在數據時代,我們對國家和世界的經濟數據的明確掌握,就像我們擁有一個X光機和CT機那樣。。。。。。進入數據時代以後,請大家記住,數據就是對未來的研判。信息IT是對昨天的總結為主,而數據是對未來的研判和預判。『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我們必須學會上醫治未病,未病就是可能出現的問題。

所以,馬雲口中的「計劃經濟」,跟前蘇聯和中國在1992年之前的「國家計劃」並不是同一回事,它指的是一種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能讓資源得到更高效配置的經濟機制。

⑸ 如何認識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和影響

計劃經濟(Command economy),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政府的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作用,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強調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結合。以計劃管理為主,同時重視市場管理。在計劃管理上實行多種計劃類型。比較注重宏觀調控,綜合平衡。
當前,盡管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實現了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軌,但計劃經濟時期社會福利制度的影響卻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客觀評價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探析其積極貢獻和消極影響,對於深化中國社會福利改革,構建中國特色社會福利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科學確立評價的前提和依據
1.評價的前提:計劃經濟體制有其歷史的貢獻
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肯定,並不意味著對計劃經濟的徹底否定。正如有學者指出:「任何留戀計劃經濟體制的想法都缺乏理論與事實根據,任何試圖恢復計劃經濟體制的做法都違背絕大多數人民的意志。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建國初期選擇計劃經濟體制就錯了,幾十年來對計劃經濟的探索就毫無意義了;更不意味著計劃經濟只有束縛經濟活力的弊病而沒有改變國家落後面貌的巨大作用,只有憑主觀意志辦事的失敗教訓而沒有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成功經驗。」 [5] 對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評價,不應該簡單地「肯定」和「否定」,而應該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從正反兩方面客觀地分析當時的經濟體制,才能對當時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作出客觀的歷史的評價,其中也包含當時的社會福利制度。實踐證明,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使百姓的民生問題得以初步解決,也確立了當時社會福利發展的前提,使人民追求福祉的需要獲得了體制與制度上的根本保障。
2.評價的依據:當時的社會福利制度與經濟體制相適應
西方經濟學家對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社會福利作出這樣的描述:「(1)所有工人的工資都是相同的,很低的;(2)工資當中充滿了慷慨的各種津貼,例如,養老保險、食物補貼、住房甚至取暖費,並且通常由企業來提供;(3)工作有保障,實際上職業是終生的。」 [6] 這種描述既充分顯示了當時的社會福利制度已成為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說明,當時的社會福利制度是與計劃經濟體制適應的,是在當時「經濟秩序下產生的具有系統性必然性的產物」。 [6] 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等資源完全由國家統一來配置,勞動者的就業和福利保障也是由國家統包統管。一方面,這種由國家來統一行使資源配置職能的「計劃性」體制,使國家得以作為福利的責任主體,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作用,讓勞動者的福利得以保證;另一方面,這種比較普遍的、對勞動者的福利給予了充分關注和重視的福利體制,對新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比較健全的福利制度與政策也成為人民擁戴、依賴當時的經濟體制的重要成因。因此,當時的福利體制是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並對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起到了穩定器、平衡器的作用。當時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是相對於當時經濟體制的最優選擇。(二)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社會福利制度具有不可磨滅的積極貢獻
最近二十多年來,理論界對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有不少批評意見,但筆者認為,從全局來看,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社會福利制度和政策具有不可磨滅的積極貢獻。
1.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起相對穩定和制度化的國家社會福利體系
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很早就有對社會福利問題的關注。近代以來,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中,「民生主義」成為社會福利思想的重要體現和追求。新中國成立後,建立起自己的社會福利制度。盡管當時的社會福利制度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烙印,但它畢竟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起體系比較健全、結構比較合理、符合當時我國實際的、趨於制度化的社會福利制度和體系。通過城鎮職工的單位福利保障、以集體經濟為基礎的農村福利保障和惠及特殊社會群體的福利救濟政策,在社會主義中國基本實現了覆蓋范圍比較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安排。這種福利體制的建立和制度安排,對當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對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建國初期,我國城市的失業人口、遊民、需要救助的孤老殘幼人員以及遭受災荒侵襲的農民,在我國人口總數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不解決好這些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新生的國家政權難以鞏固,而社會福利制度對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1949年,全國受災面積約1.4億畝,受災人數約4555萬人。 [7] 此後幾年,水災不斷,受災農民的生活極其困難,基本的吃糧問題得不到保證。城市中的失業人員也在增多。1950~1951年,武漢、廣州、長沙、西安、天津等14個城市緊急救濟人口達100多萬人。1952年,全國152個城市常年得到定期救濟的人口達120多萬,得到冬令救濟的約150多萬人,有的城市享受社會救濟的人口已達20%~40%。 [8] 這只是建國初期社會福利救濟的一個側面。正是由於城鄉建立了社會福利制度,使災民、困難群眾、弱勢群體的吃飯、養老、醫療等問題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徹底改變了舊中國貧富兩極分化和絕大多數社會成員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悲慘局面。因此,盡管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還存在水平不高、運行機制不健全等弊端,但我們必須看到,這樣的福利制度較好地解決了全體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幫助城鄉最脆弱的社會成員擺脫了生存危機,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3.為構建未來社會福利制度體系提供了積極經驗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福利是中國社會福利制度的一項寶貴遺產,值得認真總結。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除了對遭遇困境的弱勢群體進行特殊救濟之外,還普遍關注更多的民眾,這是當時社會福利制度的優勢。企業職工享受到了比較全面的生活、住房、勞動保險、教育、醫療等福利項目和保障。這些福利面向企業所有員工而不是特殊群體,它對企業全體職工生存、發展權利的關注和保障,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福利思想和制度的理念,而且對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福利制度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社會福利帶有明顯的「普惠制」色彩,這種福利制度致力於對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關注與保障。以此為出發點來建構未來我國社會福利制度,也符合「發展型社會福利」 ① 的取向。
(三)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社會福利制度具有很大的歷史局限性
在肯定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一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還存在很大的歷史局限性。
1.「國家—單位」福利模式存在嚴重的梯次差異
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社會福利制度是「國家—單位」的運行模式。這種由國家擔負福利保障制度的主體責任、由所在單位具體實施管理的社會福利制度,具有很大的封閉性,也增強了人們對單位的依賴性。由於人們的各種福利待遇主要由所在單位來完成,企業效益的不同、農村集體收益的不同造成了不同企業、不同社隊成員福利待遇的不平等。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嚴重差別,形成了二元結構的福利體制。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的福利保障存在著嚴重的梯次差異。
2.社會福利制度的「社會化」特性幾乎沒有顯現出來
計劃經濟時期,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幹部與職工、不同所有制職工之間因待遇的差別而嚴重阻礙了人員交流。福利享受者首先是「單位人」而不是「社會人」。它們之間彼此沒有交叉,嚴重影響了勞動力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部門之間和區域范圍內的正常流動,阻礙了生產的社會化,也阻礙了勞動力市場的形成。此外,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單純強調社會福利的公益性,忽視了效率;單純強調國家對社會福利的責任主體作用,造成政府和企業完全把社會福利包下來,使社會動員嚴重不足,行業組織、民間組織等中介組織缺失,社會福利的「社會性」沒有顯現出來。
3.社會福利與政府和企業緊密依附,造成了政府和企業的沉重負擔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福利與國家、企業緊緊相連,國家成為唯一的福利提供者。對社會福利資源的壟斷,突出表現在民政部門對社會福利的「直屬、直辦、直管」。政府幾乎包辦了社會福利的全部經濟和服務供給責任,福利機構的維持和發展完全依賴政府撥款,體制和機制都比較單一。
福利支出是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發展的沉重包袱,而企業的職工福利則是決定職工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這一點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初期。1982年,職工家庭92%的支出用在日常生活消費品和必需品上,其中僅僅食品一項就佔了58%。家庭開支中5.2%用於住房、水電、交通、醫療。而在美國的家庭開支中,這些項目佔去45%,日本佔去21%。家庭開支比例反映了國家對國營企業職工的高額補貼。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上述補貼額超過了工資總額。換句話說,國營企業工人生活費用中的1/3強來自於直接分配或得到補貼。 [4](pp.65,68) 4.社會福利恩賜色彩濃厚,忽視了對公民權利的關注
計劃經濟時期的兒童福利院、老年人福利院等福利機構,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特殊人群的關心,被視為「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收養人員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恩思想濃厚,而「福利本色」則比較淡化。社會福利本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性幫助的權利」。國家為保障公民的這些基本權利,必須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否則,將社會福利同人的權利割裂開來,極易造成社會福利政策定位不準,從而影響社會福利事業持續發展的力度。

閱讀全文

與怎麼認識和評價計劃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生健康狀況承諾書怎麼下載河北 瀏覽:872
為什麼街上看不見抖音的美女 瀏覽:549
安陽三里屯辦健康證在哪裡辦理 瀏覽:388
故事會都有什麼板塊 瀏覽:391
對老婆的最好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933
騰訊健康綠碼是什麼 瀏覽:894
經濟運動標准模式跟d1有什麼區別 瀏覽:682
哪些肉菜好吃又健康 瀏覽:106
學歷不匹配的婚姻會怎麼樣 瀏覽:116
事業工資待遇包括哪些方面 瀏覽:556
dop是什麼經濟指標 瀏覽:12
教你如何畫故事書 瀏覽:679
李幸福現在在干什麼 瀏覽:125
純綠色健康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564
涿州婦幼健康證什麼時候辦 瀏覽:211
252代表什麼愛情含義 瀏覽:854
愛開始的婚姻為什麼以無愛終結 瀏覽:547
一年多了厭煩婚姻怎麼辦 瀏覽:4
婚姻線長與短有什麼分別 瀏覽:257
教師工資和普通事業單位工資是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