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定居哪個經濟圈好
具體定居哪個經濟圈,其實還是要看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從北到南,經濟活力依次增加,從南到北,政治影響力逐漸增大。一個人對於未來的考慮和自己未來到底什麼樣,就取決於你現在的選擇到底是什麼。
京津冀地區離中國最高的權利中心會比較近。也就是說如果你以後有意接近北京或者直接在北京發展,那麼肯定京津冀地區定居會更好。畢竟如果你的人脈圈子都在珠三角一代,自己哪怕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以後想到北京打拚,也不過就是准備好物質基礎以後的重新開始。而作為中國的帝都,想要靠近他只有兩個錢是完全不夠的,一定需要自己還有很好的人際關系,獲得當地的認同感,不會被當做一個外來人。
如果你不需要靠近政治權利中心,而只希望好好的發展經濟物質基礎,那麼肯定珠三角地區會更適合你。那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更純粹,考慮的所有事情就是不斷的創造經濟價值,所以能夠發家致富的機會會更多,自己想要有出息會更容易。
囊括魔都在內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可以說是兩者皆可,兩者兼顧,卻又兩者都不算特別擅長。一個綜合性強的地方是好的,但同時也是不好的,因為他不夠純粹,也就無法給自己帶來那種純粹干凈的發展體驗。
綜上所述,重要的是你希望往哪個方向發展,然後才能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方向,最後才能決定自己到底是哪個地方的人。
2. 中國-三大城市群(經濟圈),哪個潛力最大
中國三大經濟圈,是指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各有規模,定位也各不相同。這三大經濟圈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也擔負著率先實現現代化的重任。
1、長三角經濟圈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蚌埠、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這26市,國土面積 21.17萬平方公里,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19.73萬億元,總人口1.5億人,分別約佔全國的2.2%、19.91%、10.72%。以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市和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南京市為核心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城市群經濟腹地廣闊,擁有現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機場群,高速公路網比較健全,公鐵交通干線密度全國領先,立體綜合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指明,長三角城市群要建設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建成最具經濟活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美麗中國建設示範區。
2、珠三角經濟圈
珠三角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系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
珠三角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清遠、佛山、茂名、東莞、汕頭、中山、揭陽、珠海、汕尾、江門、肇慶、陽江、惠州(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
2019年12月5日,《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19)》在北京發布,珠三角城市群位列2018-2019年度城市群品牌前5強第4位。
2016年,珠三角9個城市共吸納37.33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其中到廣州市最多,有16.32萬人;其次是深圳市,有7.51萬人 。廣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940.7元居全省第一,其次為深圳48695元。
3、環渤海經濟圈
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京津冀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以及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北方內陸地區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區域。一般認為,狹義上的環渤海經濟圈是指以京津冀為中心、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東、遼寧、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加上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
3. 京津冀經濟圈周圍的城市,哪些城市競爭力較大
至於這京津冀經濟圈最後的一座百強城市,則同樣是來自於河北的保定市。保定這座城市發展基礎比較好,雖然近些年受到產業轉型的影響,但入選百強還是不難得。當然排名並不高,排在了80多名之後。對於這三座城市,你都了解多少呢?看好它們的發展嗎?
4. 中國僅有的五個國家級都市圈每一個都很強大,你所在的城市上榜了嗎
目前全國有19個國家級新區,20多個自貿區,其中13個省份既有國家級新區,也有自貿區辦,國家批復的城市圈僅有五個,可見其含金量有多高。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五大國家級都市圈。
國家第一個批復的就是南京都市圈,於2021年2月2日批復。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帶的核心地區。南京都市圈的成員為南京、鎮江、揚州、淮安以及常州市下轄的溧陽市和金壇區,另外還包括安徽境內的滁州、馬鞍山、蕪湖和宣城四座城市,包含了3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和16個縣,總面積達6.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了3596萬,地區經濟總量達到了四點六七萬億。南京都市圈計劃江蘇與安徽兩省是目前五大國家級都市圈中唯一跨省發展的都市圈,也是五個都市圈中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連接南北,承東啟西,長三角帶動中西部發展的重要傳導區。南京都市圈體系完整,實力雄厚,科教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在國家經濟戰略中擁有重要的地位。
第五個是西安都市圈,於202年3月21日批復,是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批的都市圈。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第一大城市,西安都市圈的成員包括與咸陽兩座城市是目前五大都市圈中參與城市最少的一個,兩室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萬,經濟總量約一點三萬億。西安與咸陽兩座城市是我國市區離得最近的兩座城市之一,隨著近些年的同城化發展,兩室的城區幾乎完全融合。西安都市圈的獲批,未來定會成為我國西北地區城市發展的高低。如今批復的五大都市圈,未來無疑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那麼現在你在哪個都市圈發展呢?
5. 中國哪個城市經濟好又有歷史底蘊
我認為應是蘇杭倆地,南京也算一個。我不知道你說的經濟是什麼時候的,但是我可以肯定,蘇杭(包括南京)的經濟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名列前茅,不是有句俗話嘛,「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可不是吹得。
歷史底蘊,蘇杭與南京也是有得。
杭州市,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武林等,中國華東地區特大城市。杭州是中國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最大都市也是長江三角洲「滬寧杭」經濟圈兩個副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經濟、政治、科教、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自秦設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五代吳越國和南宋都在此定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而且白娘子與許仙在西湖凄美感人的愛情傳說更令杭州徒增神秘色彩。
蘇州(Suzhou),中國華東地區的特大城市之一,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十大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之一。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古稱吳郡。蘇州古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的吳王闔閭時期,建城史逾2500年,又因城西南有山曰姑蘇,於隋開皇九年(589年)更名為蘇州。蘇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馳聲海內,秀麗、典雅且有「甲江南」聲名的蘇州園林,小橋流水環繞姑蘇城內,令人心馳神往。蘇州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北翼重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蘇州作為一座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樞紐,同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之一。
南京,簡稱寧,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和金融中心,國家交通樞紐、通信樞紐和科技創新中心。
南京歷史悠久,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南京是國家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產業城市,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2014年,即將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以上我在網路找了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純手打,有問題,請追問。
6. 中國五大經濟圈吸金力,哪個實力最強
珠三角經濟圈是中國五大經濟圈中實力最強的。香港、廣州和深圳是珠三角的三個核心城市。香港是世界第三和中國第一個商業、貿易和經濟大都市(紐約、倫敦、香港、迪拜,新加坡、東京)
中國的五大經濟圈是珠三角、長三角(上海、南京、杭州)、渤海灣(山東半島、京津唐、遼寧中南部)、鑽石經濟圈和中心三角。
珠江三角:以香港、廣州、澳門、深圳、珠海、東莞為中心的經濟區
長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南通為中心的經濟區
環渤海:以北京、天津、青島、煙台、沈陽、大連為中心的經濟區
鑽石經濟圈:以長安、成都、重慶、昆明(陝西、四川、雲南)為中心的鑽石經濟圈。
7. 中國的幾大經濟圈目前哪個競爭力強
中國三大經濟圈就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規模,三大經濟圈定位也不相同。中國三大經濟圈就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規模,三大經濟圈定位也不相同。
珠三角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系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珠三角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實現了富饒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導入式」為主的發展模式;呈現出以農村城鎮化為主導的「爆發式」城市化;表現出多中心、高強度、聚集式的城市群發展形態;勾勒出內、中、外三個圈層的「圈層式」經濟與城市發展特點;在城市與鄉村的連接地區出現了一種「既非城市又非農村」的特殊空間結構形式。
長三角緊臨東海,為我國最大的內河長江的出口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八個城市和浙江省六個城市,共計十五個城市,以後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即所謂的「15+1」。它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浙江的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共15個城市及其所轄的74個縣市,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以及多條鐵路為紐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長江的黃金通道流經29個主要城市,把長三角引向內陸腹地,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重要門戶地區。長三角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三角的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綜合性產業基地;城市化呈現結構性大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圈層特徵明顯;城市與城鎮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大物流條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實力雄厚,高層次人才密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較富裕,全國領先。
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通過京津唐城市帶引向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由京津領銜的環渤海灣經濟區產生於1986年,一般認為,狹義上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其目標是打造以北京、天津為雙核的世界級城市。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遼寧、山東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北京和天津兩個市。環渤海地區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大型城市群;區域規劃發展的起步較晚,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明顯落後;開始全力構建環渤海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新平台,建立「多贏」的區域協調和合作新機制。
長三角的優勢是商業貿易氛圍良好,商業環境好,國際化程度高,有強大的品牌消費市場,民營經濟強大,同時一頭兩翼(中心--上海,南京、杭州為副中心)結構最合理,國內經濟學家更是提出了溫州模式和蘇南模式兩大概念;珠三角的優勢是思想觀念開放,和在香港台灣的投資商溝通相對比較容易,地域上比較方便,建立了和市場經濟相匹配的制度和文化條件,以深圳一些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珠三角企業成為了中國最優秀的最有投資價值的藍籌公司;環渤海的優勢是自然資源豐富,離國家的政策和決策中心最近,有著強大的重工業基礎,房租便宜。據經濟學家分析三大經濟圈中長三角的增長速率最低,環渤海最高,但是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2006年長三角已經超過了以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是整個東北亞地區(日本韓國,包括港澳和新加坡)這個區域最大的經濟區,到2020年長三角的經濟規模會是關東經濟圈的兩倍同年珠三角會超過關東區。長三角雖然富裕,但包容性最欠缺,在江蘇有著蘇南蘇北之爭,浙江有浙東浙西之斗,而龍頭上海更是以排外「聞名」,而且蘇浙滬的語言溝通上有一定困難。相對而言深圳的包容性就高的多,因為深圳很多都是移民,但語言也是一大障礙,環渤海應該是包容性最大而且語言交流最容易的。現在環渤海已經成了新的創業溫床,隨著山東的GDP超越江蘇已經有人提出環渤海正以驚人的成長速度直逼長珠三角。當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創造轉型時中國已經不再是國外大型跨過公司的首選地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地位也漸漸被印度所替代,因此跨國公司投資熱也會漸漸降溫。而這時國內企業的發展就成了關鍵,不管是工業,製造業,服務業還是IT等新興產業,比的就是把握機會的能力了,究竟誰強誰弱還無法也不能下結論,因為三大經濟圈各有特色,環渤海的重工業,長三角的製造和服務業,珠三角的新興產業,但只要能找好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好時機,都會有所作為!
8. 四川21個地級市哪些經濟最好
四川21個地級市可以根據2021年全省各市州的生產總值來進行排名,具體排名如下:
1、甘孜藏族自治州,153002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是中國第二大藏區——康巴的主體和腹心地帶。其州府所在地康定,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高原名城,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2、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84242平方公里,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北部,是全國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尺侍李州。
3、涼山彝族自治州,60400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通往雲南和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
4、綿陽市,20248.4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是四川第二大經濟體和培育壯大的七大區域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
5、達州市,16591平方公里,地處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和商貿中心。
6、廣元市,16319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北部,自古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國故地,入蜀要塞,三國重鎮,廣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璀璨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7、雅安市,15046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中部,川藏、川滇公路交會處,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結合過渡地帶、現代中心城市與原始自然生態區的結合過渡地帶,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
8、成都市,14312平方公里,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談基原東緣,四川省省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9、宜賓市,13283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南部,處於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陵遲金沙江、岷江、長江匯流地帶,是國家確定的沿江城市帶區域中心城市,是四川培育壯大的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
10、樂山市,12720.03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
11、南充市,12500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成渝經濟圈中心城市之一,川東北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
12、巴中市,12292平方公里,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是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中心城市、原川陝蘇區中心城市。
13、瀘州市,12232.34平方公里,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江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兩千多年歷史文化。
14、攀枝花市,7440.4平方公里,地處中國西南川滇結合部,位於四川最南端,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15、眉山市,7134平方公里,古稱眉州,是千年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是國家級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16、廣安市,6344平方公里,位於四川東部,是一座千年城市,也是偉人鄧小平同志的故鄉。
17、德陽市,5910平方公里,別稱「旌城」,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地處龍門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
18、資陽市,5757平方公里,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是陳毅元帥的故鄉,也是「中國西部車城」「三賢故里」、中國長壽之鄉。
19、內江市,5385.46平方公里,古稱漢安,位於四川東南部、沱江下游中段,歷史上以生產蔗糖、蜜餞聞名,素有「甜城」美名。
20、遂寧市,5322.18平方公里,別稱斗城,四川省轄地級市,成渝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成渝經濟區和成都平原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1、自貢市,4381平方公里,因鹽設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