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目的是什麼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即社會的生產方式,不僅包括社會生產力,而且包括社會生產關系。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客觀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有不同類型,有適應一切社會形態的經濟規律,有在幾個社會形態發揮作用的經濟規律,也有隻在一個社會形態中發揮作用的經濟規律。 政治經濟學是一門古老的經濟學科。政治經濟學在我國之所以能保持其主流經濟學地位,根本原因是它的與時俱進,是隨著實踐的發展常青的經濟學科。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有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特定的研究對象、特定的研究任務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政治經濟學,廣義地說,是研究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中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的科學。
在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濟世」、「經國濟民」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中,最先使用「經濟」(Economy)一詞的是古希臘思想家色諾芬。在他那裡,Economy一詞是指「家庭管理」。
在19世紀下半葉,日本學者把西方著作中的Economy譯作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後來,中國也採用這種譯法。
14—15世紀,隨著貿易特別是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產生了重商主義思想。重商主義的研究視野集中在流通領域,研究商業和對外貿易,論證商品貨幣關系,對當時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起了重要的作用。法國重商主義代表人物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表明了他所論述的經濟問題已經超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圍,涉及國家的經濟管理問題。
真正的近代經濟科學,是在理論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的時候開始的。首先把研究對象由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的是法國的重農主義,其代表人物是布阿吉爾貝爾和魁奈。他們的研究范圍限於農業生產領域,把農業看作是創造純產品(剩餘價值)的領域。這是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第一個系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