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紹興的經濟
唐代以前,會稽一直是浙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所產的越國青銅劍,漢代到三國的銅鏡,唐及其以後的陶瓷、茶葉,隋唐開始聞名的絲綢,南宋時進入全盛期的紹興黃酒等,質量、產量都曾名揚海內外。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紹興府茶葉總產量達38.5萬多斤(《宋會要輯稿》)。明末清初,平水鎮逐漸成為浙東重要茶葉集散地。清末,每年從平水鎮運銷外洋的茶葉約為880萬斤,運銷國內的180萬斤(《會稽縣勸業所報告冊》)。同期,紹興黃酒每年釀造達30萬缸,計300萬壇(約7.5萬噸)。民國時期內憂外患,天災人禍,生產停滯,民生凋敝。據《中國實業志》記載,21年(1932),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5縣茶葉總產量僅為16.71萬擔,紹興黃酒108萬壇(約2.70萬噸),蠶繭13.93萬擔,生豬飼養量6.22萬頭,糧食106422萬斤,其中紹興縣49390萬斤。紹興人口眾多,糧食不能自給,每年從蘇、皖、贛及省內金華、蘭溪、建德、桐廬等地運入2億斤左右。工業生產則更為薄弱,以當時較發達的紹興縣為例:」機制工業惟麵粉、碾米、電燈、絲襪四業,共12家,職工663人」(民國38年《紹興概況調查》);手工業6798家,從業人員24907人(酒坊203家從業人數無記載)。主要產品產量未見記載,而出口數為:錫箔320萬塊,紹酒108萬壇,茶葉12萬擔,腐乳13萬壇,各種綢緞(含官紗)19.5萬匹。據《浙江經濟年鑒》記載,至民國36年,工農業生產進一步萎縮,5縣糧食產量僅7.75億多斤,茶葉8.4萬擔,酒11285噸,錫箔90萬塊,春繭(收購量)8663擔。到解放前夕,紹興已陷入生產落後、百業蕭條、人民困苦的境地。1949年,全地區工農業總產值3.42億元,年人均僅153.4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2億元,佔76.52%,人均117.4元;工業總產值0.8億元,佔23.48%,人均36元。糧食總產量48.54萬噸,畝產114公斤,人均218公斤。發電量100萬千瓦時,黃酒1.26萬噸,棉布43.6萬米,綢緞54.29萬米,日用陶瓷7.87萬件。
紹興所屬五縣(市)全部進入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行列。2012年紹興市工業經濟先抑後揚,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增加值1738億元,比上年增長9.9%,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9億元,增長2.8%。生產總值(GDP)達到3620億元,比上年增長9.7%,人均GDP為73304元,增長9.4%。居民收入也實現較快增長,農村增速高於城鎮。
2012年,紹興市有效投資總體回穩,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23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工業投資881億元,比上年增長18.4%,總量居全省第一。基礎設施投資284億元,增長17.9%。社會消費穩重趨升,紹興市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全年旅遊總收入506億元,接待遊客4935萬人次。
201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967億元,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3億元,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2002億元,增長1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8億元,增長13.8%;外貿出口279億美元,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618元,分別增長9.6%和10.8%;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城鎮登記失業率2.9%;人口自然增長率0.05%。;預計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為2.1%。其中,生產總值增幅低於預期0.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分別低於預期0.4和0.2個百分點。 新石器時期,越人使用骨耜、木耜和木鋤,從事稻作生產,開創境內水稻栽培歷史。
夏代,「大越海濱之民,獨以鳥(島)田」(《越絕書》),「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吳越春秋》),開墾沼澤平原和丘陵旱地,種植水稻、麥黍等糧食作物。
春秋戰國,越王句踐採用范蠡、計倪之策:「兵之要在於人,人之要在於谷」,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強國之本。糧食作物擴大到粢、黍、赤豆、稻粟、麥、大豆、穬7類。東晉、南北朝,「墾起湖田」(《宋書·孔季恭傳》),出現一批地主庄園(別業),糧食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唐代,元稹在越州「命吏課郡人,冬築陂塘,春貯雨水,夏溉旱苗」,大量開發糧地。南宋,「仲秋種麥,春種八谷」,糧食種類增多。「處處稻分秧,家家麥登場」,全面推行麥稻兩熟制和麥肥(苜蓿)輪作制,糧食產量進一步增長。明萬曆年間(1573~1619),引入玉米、甘薯;清乾隆年間(1736~1795),引入馬鈴薯,旱糧迅速發展。民國時,糧食播種面積擴大。30年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為491.19萬畝,常年糧食總產量為1178.64萬擔,播種面積畝產240斤。但「紹興人口眾多,五穀出產雖豐,尚不能自給,豐年僅及全年需要額(供應量)之半,若遇荒年,則二三折不等」(民國22年《中國實業志》)。40年代初,日軍侵紹,農業生產遭受破壞。40年代後期,糧食生產恢復緩慢。 1949年,5縣耕地276.58萬畝,其中水田229.84萬畝,糧食播種面積425.18萬畝,總產量48.54萬噸,全年糧食畝產183公斤,播種面積畝產114公斤。50年代,以改革耕作制度為中心,形成三熟制為主體的耕作制度。1959年,糧食畝產331公斤,總產86.58萬噸,比1949年增長78.34%。60年代初,提倡復種指數越高越好、種植越早越好、播種越密越好,違反糧食作物生育規律,導致糧食減產。1962至1966年,開展群眾性科學實驗,實行科學種田,紹興縣東湖農場創造「良田、良制、良種、良法」四良配套經驗,被湖南省農業廳副廳長李炎巨譽為「遂成就東湖農學特色,在全國農業領域中獨樹一幟」。80年代,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農業技術分級培訓到戶,年培訓20萬左右人次,農民科學種田水平迅速提高。1990年,開展噸糧田工程建設,52.75萬畝畝產超噸糧,佔全省首位;增產糧食7.6萬噸,佔全省增產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紹興市糧地222.4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537.15萬畝,總產量186.20萬噸,畝產833公斤。紹興市是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蔬菜作物內容豐富,品種多樣的綜合農業種植區,又是以水稻生產為特色,雙季稻為主體的三熟制地區,擁有紹虞水網平原、新嵊盆地、三界—章鎮盆地和諸暨盆地「四大糧倉」。
2012年,紹興市農作物播種面積494.69萬畝,比上年增長0.9%,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7.23萬畝,增長0.5%。蔬菜、生豬、茶葉、淡水產品、花卉苗木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總產值126.84億元,占紹興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6.2%。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紹興市擁有各級各類農業龍頭企業1266家,同比增加58家,其中超億元企業64家,同比增加9家。至年末,紹興市農產品共有中國名牌產品12隻,中國馳名商標26隻,浙江名牌產品48隻,浙江著名商標65隻。現代農業和綠色農業發展取得較大成果。2010年有10個現代農業綜合區、27個主導產業示範區和39個特色農業精品園被批准列入省級現代農業創建點。新增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9.81萬畝,累計達到89.07萬畝。新發展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149家,總數達1808家。紹興市共建立各類農業標准化示範區165個,示範推廣面積67萬畝;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63隻、認證A級綠色食品53隻、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409個,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面積116萬畝,其中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68個,新認證綠色食品9隻。 春秋時期,越國境內已有銅錫開采、兵器鑄造、釀酒、繅絲、綢織、麻織和陶瓷等業。東漢時期,境內成熟青瓷的燒製成功,奠定了會稽作為我國青瓷發祥地的地位;銅鏡製作工藝的 迅速提高,使會稽成為江南鑄鏡中心,並在三國時期達到全盛階段。晉代,會稽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造紙、陶瓷業加快發展。隋代,越州絲織品列為貢品。唐代越州所產之越羅、剡藤紙、越窯青瓷,名重朝野。越窯青瓷以其「類冰」、「類玉」質地,達到生產鼎峰期。 宋代,紹興府制葯業、食品加工業日趨興盛,釀酒業更為聞名,酒肆遍布街頭,「蓬 萊春」等名酒譽滿江南。明代,紹興府出現一批釀酒、醬園工場,腐乳開始銷往海外。清代,釀酒作坊增加,規模擴大,黃酒最高年產量達7萬多噸,一批大釀坊紛紛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開辦批發零售業務,同時銷往東南亞國家。平水珠茶以其優良品質,大批加 工出口歐美及東南亞地區。紹興城區南街和華舍、齊賢等農村集鎮盛產的官紗、綢、緞,紹興柯橋周家橋一帶出產的黑白紙扇,新昌、嵊縣的工藝竹編等,陸續銷往國外。
紹興的近代工業始於清末。光緒二十一年(1895),使用機器的開源永絲廠在會稽縣白 米堰(今中塘鄉)開業,為浙江省近代首批工業企業之一。民國初年,紹興城區金恆豐鐵工廠、建新修理機器鐵工廠、華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諸暨、嵊縣小型火力發電廠的建成,以及在此推動下發展起來的機器碾米、化工、印刷業,為紹興地區的現代工業奠定了基礎,並且促使傳統工業的改造和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紹興地區各縣(市)人民政府一面盡快恢復生產,一面陸續新 辦紹興茶廠、新華印刷廠、新建染織廠、紹興酒廠、雲集酒廠,嵊縣新建機械修理廠,諸暨人民電廠,上虞利民米廠,新昌縣生產救濟院糧食加工廠等30餘家公有制工業企業,為以後的工業發展打下基礎。同時引導勢單力薄的私營小企業,實行私私合並;對火柴、肥皂、食油、毛 巾、棉布等生活必需品私營生產企業,從生產原料、資金及產品銷售等方面予以扶持,幫助克服困難,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穩定社會。
1979年起,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先後建成紹興彈力絲廠、浙江滌綸廠、諸暨毛紡織廠、浙江建築衛生陶瓷廠、新昌毛紡織總廠、華越微電子有限公司等一批現代化企業。至1990年,紹興市已擁有紡織、食品、機械、冶金、化工、建材、電子等20多個工業部門,初步形成以輕紡工業為主體,釀造為特色,紡織、機械、食品三大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2010年,紹興市工業經濟以開展省級工業轉型升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全力推進工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取得明顯成效。紹興市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623.86億元,比2009年增長21%。其中:554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97.39億元,同比增長23.17%;完成銷售收入6993.85億元,同比增長23.08.73%;實現利稅588.87億元,其中利潤405.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88%和35.77%,呈現效益增長高於產銷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完成出口交貨值1225.54億元,同比增長20.79%,繼續維持穩健增長勢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6.45%,比2009年提高0.65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總體處於」較為景氣區間」。 紹興市主要開發區及新區紹興高新區管委會 袍江新區 鏡湖新區 嵊州經濟開發區紹興生態產業園 柯橋經濟開發區 紹興縣濱海工業區 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諸暨經濟開發區 上虞經濟開發區 上虞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 參考資料來源 紹興地區貿易起源甚早,代有盛衰。早在戰國時期,大越城內就出現商事活動。范蠡經商「積著〔貯〕之理」,影響至今。秦漢時,城內商事活動已見記載,在郡城都亭橋有大市,越人於此為市,相傳即薊子訓賣葯處。東漢永建四年(129),吳、會分治,山陰成為會稽郡治,從此商業發展迅速。永和五年(140),會稽郡守馬臻主持修築鑒湖,為發展經濟奠定了基礎,加以漢代實施減賦政策,提倡「食貨並重」,境內商貿活動益見繁盛。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八月,孫權「遣校尉陳勛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雲陽西城,通會(稽)市,作邸閣」。其時,會稽郡為全國最重要的銅鏡、青瓷器交易中心,越布、絲綢市場海外有名。唐代,國家盛平,經濟發達,越州城不僅是一州首府,又是浙江東道節度使駐所,儼然一大都會。其越瓷、交梭、白紗、花紗、輕容、吳絹等聞名全國,暢銷各地,有「杭州在唐,繁榮不及姑蘇、會稽兩郡」之說。南宋,建都臨安,紹興當時與金陵不相上下,成為首都以外的全國兩大城市之一。宋高宗在此駐蹕逾年,城市擴大,市容繁華,街衢整齊,交通便利,商業發達,茶葉交易已居全國第一。元、明、清時期,紹興手工業發展迅速,促使商業繁榮,尤其是絲綢、釀酒等業,在全國已居重要地位。
鴉片戰爭後,紹興市場開始出現洋貨,民族工業興起,商品種類增加,行業擴大,專業分細。清宣統三年(1911),城內有行棧290家,其中米行60家、棉花行27家、煤油行7家;有商店1719家,計74個行業,如米業、酒業、醬業、茶食業、南北貨業、百貨業、綢布業、鍾表業、金銀業、油燭業、茶漆業、銅錫業等。民國前期,商業又有所發展。民國25年(1936),紹興城區商業有103個行業,計4887家,資本總額940.1萬元,年營業額4828.8萬元。據37年7月21日《紹興工商報》載,紹興商會調查統計,時有商店2471家,從業4518人。
1956年,紹興市被批准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有45個行業、5837戶、1.14萬人;直接過渡為國營商業的有98戶、331人;實行定股定息公私合營的有531戶、4325人;組織合作商店15個、79戶;合作小組361個、4713戶。此外,尚有416戶仍獨立經營,占總數的7.13%。
1978年起,改革商業管理體制,還權於企業;改革計劃體制,擴大非計劃商品供應;改革價格體制,開放商品價格。
1990年,紹興市社會農副產品收購總額212626萬元,比1978年增加8.21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58915萬元,比1978年增加6.3倍。紹興市零售商業機構48444個,為1978年的7.32倍;商業人員85605人,為1978年的3.59倍。紹興市商業零售機構中,國營和合作社商業佔6.44%,集體商業佔4.64%,個體商業佔88.92%。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國營和合作社商業佔56.96%,集體商業佔11.51%,個體商業佔31.53%。
交通
2012年,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額93.25億元,增長14.6%,投資額完成年度目標的124.33%。年末紹興市公路通車里程9081公里,同比增長0.02%。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投入資金8692萬元,完成農村聯網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設目標任務。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實施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紹興市更新農村客運班車94輛,農村客運通達率99.2%。公路營業性客運量17314萬人次,周轉量45.88億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7%和1.4%;公路營業性貨運量7890萬噸,周轉量70.75億噸公里,兩者均比上年增長3.7%。
郵電
2012年郵電業務收入48.87億元,增長3.2%。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含小靈通)201.80萬戶,固定電話主線普及率45.98號線/百人。年末行動電話用戶數(通話用戶)436.45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9.44部/百人;互聯網用戶數(不含手機上網用戶)87.70萬戶。特快專遞業務發展迅速,全年特快專遞184.29萬件,同比增長11.8%。
金融
2012年年末紹興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948.32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945.72億元,增長14.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934.27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短期貸款2839.61億元,中長期貸款951.88億元,分別增長18.1%和29.9%。
外貿
2010年,紹興市外貿出口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達210.89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3.80%,出口額佔全國總量的1.34%,佔比較2009年提高0.03個百分點。出口額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8位,增幅排名第6位;在地級市中排名第7位,增幅排名第4位。
紹興市共引進外資項目235個,新增合同外資14.4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53.56%;實到外資9.53億美元,同比增長17.52%,完成預計目標8.41億美元的113.30%。其中,市區新批外資項目34個,新增合同外資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3.36%;實到外資1.47億美元,同比增長6.47%,完成預定目標的83.70%。除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外,紹興市其他縣(市)、開發區均超額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其中上虞市實際利用外資達3億美元,居各縣(市)之首。
紹興市新批境外投資企業164家,總投資額29885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為28169萬美元,比2009年增長52.80%。紹興市已運營的107家境外投資企業總營業額106594萬美元,帶動出口9891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1.90%和87.50%。紹興市新簽承包勞務合同額52764萬美元,營業額50260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31.30%和18.50%。其中,實際境外工程營業額10095萬美元,同比增長11.70%。紹興市外派勞務49人次,期末在外人數309人。
❷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綠色生態文明
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適應人類健康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發展狀態。發展綠色經濟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為主要內容,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推動人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國早在「九五」計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發展綠色經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來看,當前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首先,發展綠色經濟的觀念認識不足。受傳統發展觀和思維模式的影響,一些地方官員、企業生產者還未深刻認識到發展綠色經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重要性。其次,缺乏制度保障。雖然我國不斷提倡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但在具體的制度體系建設上還不配套,相關的制度保障有待進一步建立健全。第三,綠色新興產業發展起步晚,傳統產業綠色化推進緩慢。第四,綠色消費還未形成。追求奢侈消費、超前消費以及鋪張浪費的現象較為普遍,公眾節約環保和綠色消費意識有待增強。
發展綠色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全過程。當前,我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各級政府要增強使命感緊迫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努力建設綠色城鎮、文明城鎮、美麗城鎮,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要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全面推進美國中國進程。同時,生態文明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需要依靠構建綠色化、循環化、低碳化三大發展體系來建設,發展綠色經濟在體系中處於統領地位,因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積極推進綠色經濟發展。
制定戰略規劃,完善綠色法律法規。在宏觀層面,國家要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國情制定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規劃,明確發展理念、原則、目標。地方政府應在中央的規劃指導下,因地制宜就節能減排、污染治理、生態建設、結構調整等制定詳細的規劃與發展措施。在法規政策體繫上,修訂與完善一系列關於生態保護、資源節約、清潔生產、節約消費的法律法規,明確政府的領導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公眾的參與責任,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利用經濟手段,培育綠色經濟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循環農業、生物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興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等綠色新興產業,推動綠色產業集聚,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逐步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制定綠色標准約束,明確細化技術標准,從技術層面加以規范。對部分產品強制實施能效標准。對節能產品實施認證,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產品。對低碳產品制定政府采購清單,采購優先。制定綠色經濟政策,通過採取綠色政策支持,推動綠色經濟產業發展。對低碳經濟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同時考慮開征環境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對綠色經濟產業的投資傾斜和財政支出傾斜,構建政策支持分階段退出機制,推動綠色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渠道,將資金投入向綠色發展的相關產業傾斜,為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提供有效的金融政策服務。通過系列經濟手段,引導企業綠色生產,推動綠色生產體系的形成。
鼓勵自主創新,構建綠色創新體系。綠色科技創新是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支撐和保障。通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綠色發展經驗和理念,強化綠色技術與設備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增強綠色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養生態、生物、環保、經濟等各類與發展綠色經濟相關的人才,建立支持綠色產業的產學研合作體系和綠色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建立以綠色技術為核心的創新體系,推進綠色技術的擴散,將環境因素引入技術研發過程中,增強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的綠色科技協同,完善企業綠色創新激勵制度,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突破綠色技術壁壘。
構建文化氛圍,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從文化入手,提高公眾對綠色發展的認識水平,促進綠色文明行為的養成,構建社會綠色文化體系。其一,充分發揮政府的引領和示範作用,通過廣播、影視、報刊、網路、手機等宣傳媒介,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開展有關綠色經濟知識的普及、教育和宣傳,培養公眾的綠色文化意識,逐漸改變公眾的消費方式,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消費模式,建設綠色消費體系,推動綠色生產體系與綠色消費體系的均衡發展。綠色消費體系的建立也有利於擴大國內綠色消費需求,帶動綠色產品開發和綠色產業的發展。其二,加強各級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提升其綠色發展意識,將綠色發展理念自覺融入各項工作中去。其三,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對青少年進行綠色發展教育,從小培養綠色發展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文化氛圍。
❸ 象山怎麼樣,經濟環境,以後發展好嗎
一、問題提出
象山縣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居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象山歷史悠久,環境秀美,素有「海山仙子國、東方不老島」之美譽。
經濟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最初的時候,象山縣作為一個典型的港口城市以傳統的漁業為主,傳承著「靠海吃海」的模式,同時也存在著自給自足的農業。漸漸地,針織業和機械鑄造業慢慢興起,並逐漸成為了象山縣的主導產業。顯而易見,這些都是污染嚴重的工業。近些年來,隨著政府和社會對綠色經濟,對環保的重視,象山縣的旅遊業發展迅速,全縣初步形成「一帶、三區」的大旅遊發展格局。同時,以旅遊業為依託的其他服務業也興起得相當迅速,如餐飲業。
雖然目前看來,象山縣針織服裝、汽車零部件、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食品加工、裝備製造及關鍵機械基礎件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格局仍將維持,從長遠來看,服務業對這些產業的威脅不可小覷。
從一個農業城市到現在的逐步走向綠色經濟城市,象山縣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很多需要我們思考的地方。
二、理論展開
我認為要理解象山縣的經濟發展,可以用以下理論進行分析:
1、羅斯托的經濟起飛理論認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可以分為傳統社會階段、起飛准備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高額消費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等六個階段。這六個階段的劃分是以「動態生產理論」為基礎的。1
羅斯托認為,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經濟起飛,必須根據各國情況,選擇某些需求彈性大,技術先進、增長率高,在經濟增長中其主要 作用的部門,作為「主導部門」,優化發展,通過主導部門的「前瞻」、「後顧」、「旁側」等影響來帶動其他部門和地區的發展。2
2、佩魯的地區不平衡發展理論:佩魯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計劃時,應側重主導部門和所有創新能力的行業聚集的地區或者大城市的重點發展。建立「發展極」,並通過發展極的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3
3、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出:經濟發展要和環境、資源、社會、人口的協調發展,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以犧牲在子孫後代的利益為前提。4
三、分析框架
根據以上所學的理論,我們建立以下分析框架:
第一,目前象山縣逐漸將旅遊業轉化為象山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這與象山的基本現狀相一致。
第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大勢所趨。綠色經濟要求象山縣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對象山縣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旅遊業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是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象山縣的旅遊業要想長遠發展就必須揚長避短。
四、問題分析
首先,通過分析羅斯托的經濟起飛理論和佩魯的地區不平衡發展理論我們不難發現,要想實現經濟起飛,經濟發展,就必須找到該個地區最有可能成為主導產業的產業。象山依託著象山半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溫潤的氣候和優美的景色,旅遊業自然久首當其沖。同時,旅遊業的發展又可以帶動象山縣其他部門的發展,比如,通過對投資環境的美化實現對紡織部門發展的促進,此外,其他的服務部門也可以大規模發展。
其次,可持續發展理論要求象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協調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以及社會、人口發展的關系。
象和海的關系密不可分,象山人民對環保也越來越重視,象山漁民的「藍保」行動,不僅影響了國內沿海漁區,而且在太平洋瀕海國家也產生了積極影響。2006年,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批准在象山設立中國青年志願者藍色護海行動基地,這是我國第一個青年志願者行動基地。在這種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引導下,象山縣的工業發展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象山縣污水處理廠的擴建便是一個很好地證明,同時,環保型生產已經成為了全縣主導產業發展的方向。
再次,政府的政策支持對象山的發展影響很大。近年來,象山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深入實施「十一五」服務業發展規劃,深化服務業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我縣特色服務業,取得顯著成效。
象山依託其獨特的濱海生態旅遊資源,積極發展濱海旅遊,2007年上半年接待遊客13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近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5%和46.1%。同時,象山餐飲業快速發展,去年餐飲業的營業額超過16億元。5
最後,象山縣要想發展旅遊經濟必須正視的問題:
依託現有的生態資源發展特色的旅遊經濟是目前象山縣經濟發展的方向,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裡面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於象山縣沒有著名的景點,有的只是沙灘和矮山,而且由於旅遊開發起步較晚的緣故,一些古跡的破壞程度較大。同時,對景點的維護也存在一定紕漏,導致了幾個主要的景點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象山景點的質量。
五、理論啟示
通過對羅斯托的經濟起飛理論和佩魯的地區不平衡發展理論以及從象山縣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到,縣域經濟或農村經濟要想發展必須找到這個縣域或農村的優勢所在,比如說農村有一村一品,農村應該好好發展這一品並將其擴展為一個產業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六、對策
象山縣的旅遊經濟要想長遠發展就必須揚長避短,這包括:
第一,對象山縣現存的古跡要盡可能地保護,比如石浦的老街、塔山文化遺址。
第二,加強對景點的維護,尤其是對松蘭山海灘等主要海灘環境衛生的維護。
第三,在鞏固並發揚象山縣現有的特色節日,如石浦皇城沙灘的「三月三,踏沙灘」、「開漁節」、「 國際海釣節」、「海鮮節」的同時,挖掘創意節目,「以節促游」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第四,保護並弘揚象山縣的民間特色工藝,比如說竹雕。
第五,我們要充分依託良好的濱海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全面提升旅遊開發水平,擴大旅遊綜合效應,建設濱海休閑目的地,推進形成科學文明的休閑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協調發展。努力將象山縣從觀光景區打造成為休閑景區,使休閑象山的觀念深入人心。
❹ 紹興和崑山哪個發達
崑山市,畢竟是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浙江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陸域總面積為8273.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紹興市常住人口527.0977萬人,城鎮人口335.33萬人,城鎮化率66.6%,常住外來人口達79萬人。2021年,紹興市實現生產總值(GDP)6795億元,增長8.7%。
紹興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南臨台州和金華,西接杭州,北隔錢塘江與嘉興相望,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4]、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紹興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紹興魯迅故里、沈園、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崑山市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
2019年,崑山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2020年社科院發布《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一。
2020年,崑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6.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被評為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❺ 紹興有什麼基礎產業
紹興,紹興市在2018年的經濟總量雖然較之2017年,增幅不小。但5416億元經濟總量確實與溫州之間有了一定的差距。但如果要論人均GDP的話,紹興市較之溫州,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另外,紹興市的地理位置是遠遠好於溫州市的。至於城市基礎建設,有著發達高架與地鐵的紹興,也是好於溫州的。並且紹興市是一座歷史極為悠久的城市,基礎產業鏈發展較好。上市企業的數量也較多。只是因為紹興市略為低調的原因,導致紹興市的知名度並不如溫州大。你覺得紹興市的未來發展潛力如何呢?上述兩座城市相比較而言,你覺得誰在未來的發展潛力更好一點呢?未來十年,你覺得誰才是能夠坐穩浙江省第三城的最終勝利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