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兩次經濟危機哪個最好

兩次經濟危機哪個最好

發布時間:2023-07-15 12:49:13

❶ 歷史上經歷了哪幾次全球性經濟危機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低迷。
1929-1933年是經濟大危機。持續時間特別長,影響范圍特別廣,破壞性特別大。二戰就與此有關。
19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美歐及東南亞各國,及中國香港都廣受影響。
還有現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
只知道這么多。以下是別人的。感覺不錯。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又發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戰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1973~1975年的危機和1980~1982年的危機,這兩次危機都是在「停滯膨脹」 的背景下發生的。80年代初的危機更具有新的特色,這是一次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危機的時間非常接近。1979年7月英國首先爆發危機,加拿大於同年10月工業生產出現下降,美國於1980年 2月陷入危機,其他國家在1980年爆發危機的有比利時(2月)、日本(3月)、聯邦德國(4月)、荷蘭(4月)、法國(5月)、義大利(5月)、愛爾蘭(6月)。

❷ 梳理世界上幾次知名的經濟危機

世界上只有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經濟危機,第一次是在1919年發生的經濟大危機標志,是金融危機2020年。

❸ 兩次經濟危機的比較

從危機起源看,兩次危機都是廉價的資金成本加上金融法規的開放,導致投資風氣大盛,刺激股市和房地產價格飆漲。
同時,最終均有政府介入。當私營部門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金融危機時,政府出面主導包括注資、成立特別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銀行資本再造等是最後的「解葯。

就不同點而言
政府在拯救金融危機的時機和具體措施上差別很大。大蕭條時美聯儲緊縮政策以及後來的保護措施讓國際貿易完全停滯。日本銀行危機爆發後,日本政府態度搖擺不定,致使金融危機耗時10年。

因此當政府處理的態度越明確,或是應變速度越快時,越能縮小市場震盪的陣痛期,同時對於社會成本的負擔也會愈小。
大蕭條時各國政府各自為戰。相比較這次危機,各國聯手拯救金融體系,避免了其走向崩潰。

還有,大蕭條時股市崩盤前夕,美國實體經濟指標已經出現了下滑。去年夏天次貸危機爆發時,美國經濟主要指標還在增長,直到今年第二季度其GDP仍為增長狀態。

當然,這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體系危機仍在蔓延之中,尤其是接踵而來的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日益加大,這一場「百年一遇」的危機未來走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❹ 列舉二十世紀以來發生的兩次經濟危機並指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一戰後美國經濟經歷了長時間的高速增長,製造業飛速發展,成為美國實體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主要引擎,但是製造業同時帶來了大公司的誕生和勞動力的工資差異,加劇了收入的不平等。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此次危機是由次級債券危機引發的,但歸根到底還是在於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過度繁榮以及長期不健康的發展。危機爆發前,美國金融市場信貸泡沫嚴重,最明顯的表現是房地產行業大量的高風險、非傳統的抵押貸款。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產品積壓,企業倒閉,生產下降,失業增多。在現代經濟危機中,生產過剩往往與財政金融危機並發,商品滯銷與通貨膨脹交織。

(4)兩次經濟危機哪個最好擴展閱讀:

在實體經濟衰退,整體經濟下行的基本面下,一旦美國轉變貨幣政策,國際資本迴流,貨幣貶值壓力加大,這種發展模式就會難以為繼,此期間積累的各種風險也會爆發出來,中國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如果繼續放水刺激,任由貨幣貶值,物價飛漲,老百姓的積蓄將化為流水;如果迫於壓力加息,則將刺破泡沫,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二十世紀以來,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打擊的大危機,都是在美國爆發。在這兩次大危機發生前,美國經濟都已經歷了長時期的繁榮發展,實體經濟因處於經濟長周期末端而增長動力不足,金融市場則因長期的寬松貨幣政策而一派繁榮,資產泡沫飛漲,最後為了抑制泡沫而不得不逆向加息,終於刺破泡沫,引發金融危機,進而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

❺ 從美國的兩次經濟危機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首先,是對自由經濟制度的反思。由於在危機之間以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蘇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工業成就,危機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進入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各國對經濟進行了全面的調控。以美國為例,知道里根政府時期,才重新回歸自由經濟模式。同時,自由經濟的回歸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其次,為全球工業的技術進步提供了契機。大蕭條階段全球工業生產能力大規模萎縮。使用舊技術、舊生產模式、舊管理制度的企業大規模倒閉。只有使用新型技術的企業才能夠生存。危機末期各國都對本國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美國、德國)為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好了准備
最後,是資本家對剩餘價值剝削的隱蔽性進一步加深,對殖民地由直接剝削變為間接剝削。由於危機導致各國工人階級力量不斷加大。戰前兩個世界主要國家的工人階級取得了本國的政權(蘇維埃俄國和國家社會主義德國)戰後迎來了國際共運和民族獨立的高潮。帝國主義國家開始以剪刀差剝削新生民主國家。
啟示:(1)危機與繁榮相關,居安思危。
(2)國際經濟關系協調極為重要,保護主義損人不利己。
(3)危機具有兩重性:一是表明資本主義末日加速來臨;二是迫使政府改革調整的信號。

❻ 世界近代兩次經濟危機發生在什麼時期,如何化解的

第一個: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
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是比較大的一次危機。對近代資本主義影響較大。股票不斷高升,人們紛紛把錢投入股市,造成了物極必反的現象。國民失業,商品滯留。比如說:一隻成品羊的成本是1美元,而運費是1.1美元。導致生產商們把牛奶,橙子傾入大海。糧食都爛在地里也沒人管。
美國時任總統胡佛因其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而遭到民眾唾棄而被迫下台。羅斯福藉此上任,頒布 羅斯福新政 。就是通過政府來干預經濟。對市場進行監管。

還有!你的問題有點不大對了,近代只有這一次危機了。因為這個危機影響深刻,所以資本主義國家都對此進行應對和改革,都是小心應付,所以近代沒有第二個經濟危機了

❼ 1929-1933年經濟危機與08年危機之比較

2008年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比較及對中國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首先是金融危機,實體經濟未受很大影響.而1929年是實體經濟發生衰退後,才爆發危機.

1929年金融危機重要原因是金本位制度弱點,不完善的制度和各國之間不合作下(一戰之中各國之間怨恨和統治階級更換造成治國能力下降使各國很難合作),金本位國家發生通貨緊縮. 1929年危機發生在金本位國家,而銀本位國家,例如中國未受很大影響.這次危機是美元作為主導國際貨幣,沒有防波堤,因此危機會蔓延到全世界,如果應對不好,是更大災難.這次金融危機不同在於,沒有貨幣造成通貨緊縮,而是信貸緊縮.

1929年大危機,世界各國沒有聯合對抗金融危機,沒有國家出來領導,30年代英國和美國還發生了金融戰爭,羅斯福政府計劃形成銀本位集團.這次危機,為了使救助方案獲得通過, 保爾森甚至向眾議院議長下跪! 但是,方案通過後,市場反應很消極. 因為市場發現, 因為政治上原因, 各國對金融危機處理仍然會矛盾重重.歐洲內部達成一致更困難.美國的救助計劃起了領導作用,如果成功,其他國家會跟隨,所以關鍵看美國.現在國各央行聯合降息,以避免熱錢不正常流動,注入了流動性.

30年代英國和美國金融戰爭之中,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中國在英國幫助下發行法幣,為中國未來惡性通貨膨脹埋下伏筆.在抗戰中,英國在金融上能支持中國,在日戰區維持了法幣,美國對中國援助不是很夠.中國金融抗日戰爭,也以此為背景.如果,中國能繼續維持銀本位制,國民黨在抗戰結束後,可能不能靠通貨膨脹發動內戰.

兩次危機也有相同之處.

929年大蕭條, 按照伯克南分析, 主要原因是金融系統陷入混亂,信貸

緊縮打擊實體經濟,使得危機持續. 現在,世界金融系統已經陷入困境,陷入了信用緊縮,美國信貸市場已經凍結.影響到實體經濟, 維持了很長時間後,美國股市終於不支.

1929金融危機的另一個原因, 過高的杠桿, 金融機構經營變得不謹慎,現在與1929年大蕭條一樣.

因此與1929年危機一樣,首先要使金融系統恢復正常,通過購買不良資產恢復流動性,但是金融系統恢復正常還要一段時間,因為金融系統情況很復雜,資本金和壞帳數額龐大.美國商業銀行資產估計有一半問題資產, 按照資本充足11.3%(2006年),資產中5.65%是問題資產(比如抵押債劵,還有雷曼之類的債劵).按照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購買30000億美元問題資產,將減值3/4左右,這樣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8%.投資銀行杠桿比例很高是商業銀行一倍,20倍,對沖基金杠桿比例達40倍.隨著把這些金融機構納入商業銀行系統管理,為達到資本充足率,急需彌補資本金。為彌補資本金不足,美國政府要吸引大量私人投資者,來彌補銀行資本金損失.各金融機構還有巨大壞帳損失, 侵蝕資本金,也需要補充.據專家估計美國金融部門可能必須減少5萬億美元到8萬億美元債務,來降低杠桿率。美國的不良資產也差不多有幾萬億美元這已經使得資金大量流向美國.要讓金融系統很快恢復正常不可行,為了應急,美聯儲已經直接購買企業商業票據.

這次金融危機,是在住房市場和債劵及其衍生工具市場,因此關鍵看住房市場能否恢復. 股市市場長時期不倒,與住房市場和信貸市場資金流入股票市場有關.

美元上漲, 與美元大量流回美國有關. 而金融危機一個原因,熱錢突然流出,像東南亞金融危機一樣,日本資金大量流出泰國.現在,東亞國家美元大量流出,匯率下調.

這次危機對中國影響. 美國家庭消費靠信貸, 這次信貸市場受損,消費大受打擊.對中國產品直接打擊不會很嚴重,但是生產高檔品的國家,因為出口減少, 經濟下滑,還是會影響中國出口.中國靠出口導向取得經濟增長戰略會大打折扣,今後要轉向內需市場,完善社會保障和教育.

如果美國救助計劃真有實效,中國會購買美國大筆國債.

東亞一體化進程會加速,東亞國家將建立共同貨幣基金和債劵市場,在東南亞經濟危機中美國阻止了這一進程.

❽ 求 初中歷史 兩次經濟危機專題

1929年—— 1933年的經濟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繁榮,法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經濟增長,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脆弱而缺乏競爭力的日本在接二連三的危機中震盪,相反,德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國內社會動盪,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種極不平衡的繁榮終於以一場大蕭條告終。

第一、簡述此次金融危機的特點

2008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的嚴重性完全顯現出來,它的景觀大家已從新聞報導上看得很多,不再贅述。
此次金融海嘯的根源在於濫用金融信用。2008年初著名的金融大鱷索羅斯就寫了一篇文章來分析:《六十年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他認為過去美國政府應付危機的傳統方式是「注入流動性」,也就是擴大財政赤字發行債券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反而為下一次危機的到來積累了更大的隱患,同時金融工具變得越來越復雜,連監管機構也無法有效地監管了。
1929年的經濟危機的根源也是由於濫用金融信用:當時美國開始進入汽車時代,美國人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信心;進入21世紀後人類社會大步進入信息時代(所謂「新經濟」),美國人也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信心。此次危機甚至沒有1929年那次那麼嚴重——因為經濟學發展了,解決危機的手段增加了。
兩次經濟危機有何不同?和1929年相比,美國解決危機的手段大大受限——環境變了,它解決危機的手段正是它產生危機的方式。下面再詳細闡述兩次危機的區別。

第二、1929年以後美國應對經濟危機的方式

一、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主要有兩項:1、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凱恩斯主義;2、建立社會福利體系——社會主義式的(只是福利這部分)。這兩項措施都需要將財政機器發揮到極致。
當時美國正進入汽車時代,而州際公路網還遠遠跟不上;美國也開始進入電器時代,電視等電器越來越普遍,而電力供應也遠遠跟不上。基礎設施建設能發揮很好的效果,比如著名的胡佛大壩就是在那時建設的。
在國際上,歐洲受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勢微,尤其是英國;世界其他地區基本上還處於爭取民族獨立狀態,經濟活動佔世界總量可說微不足道。

二、二戰後。
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1938年的34.9%增長到1948年的53.9%,而此時整個非西方的製造業所佔份額還不到25%。在這種情形下全世界必須信賴美國的信用,也確實值得信賴。所有的國家都願意持有美元,以美元進行交易,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當時的美元就相當於黃金——金本位制。
但從那時開始美國的衰落就開始了——這是亨廷頓說的,但由於沒有別的力量足以抗衡美國,所以20世紀後半葉它的衰落還表現不明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許多國家地區逐漸完成民族解放運動,走上世界經濟舞台。而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產業逐漸「空心化」,它的低端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為了更低的生產成本也大量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從此美國開始了長期的貿易逆差。七十年代爆發了石油危機,這可以看作是非西方國家勢力的一次展示,隨後美國廢除了金本位制——美元的價值已不能和黃金相比。但世界大宗貿易還是使用美元來結算,例如「石油美元」。
美國仍繼續使用美元的優勢挽救它的經濟,在里根上台後尤其如此。里根堅決地使用赤字財政,規模之大令人瞠目。誰來買單?外國。美國聯儲局只要開動印鈔機印鈔票,財政部只要開動印刷機印債券,各公司只要開動印刷機發行股票就能保證美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美國對外國說:把你們的商品、勞務給我享用,我給你們美元、債券和股票,我總會還你們的,未來是美好的!有貿易赤字不要緊,美國出口的是「金融產品」!
這就是所謂美國「傳統」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手段,即所謂的「金融產業」,用「金融創新產品」來換取各種資源。這種情形下,美國經濟的佔世界的比重被「放大」了。「放大」了多少?不好計算,也許40%,也許20%。
但是,欠債遲早是要還的。

三、後果
從1989年開始,華爾街就樹起了一座顯示美國國債總額的時鍾——國債鍾。截至去年10月,美國國債總額接近10.2萬億美元(10.2兆美元),平均每個家庭分擔的債務總額達到8.6萬美元。隨著這一突破,華爾街上的國債鍾顯示數字出現了困難。原來設計只是顯示13位數字,現在前面那個「1」必須佔用「$」的位置。今年准備更換的國債鍾將可以顯示15位數字。
就像一個酒鬼酗酒醒來感到頭痛惡心,卻忍不住喝「解醉酒」來減輕痛苦一樣,美國已經深深陷入這種慢性毒葯,難以自拔了。
美國人佔世界人口6%,卻消耗了35%的世界資源。長期以來,美國人都是以大手大腳,超前消費著稱。相形之下,歐洲人和日本人的環保、節能意識強得多。不是歐洲人和日本人天然的如此,而是他們沒有開動印鈔機就能獲得資源的這種便利。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金融創新」異常活躍,「金融衍生工具」異常繁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的幾年,美國金融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達到40%!看看那些此次倒閉的投行CEO們,他們的年收入可是以億、千萬來計算的。無怪乎美國即將步入社會的高材生們都高呼:我們不去底特律(汽車城),我們要去華爾街!
房屋凈值貸款是美國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工資收入外的重要補充,他們用這些貸款支付子女的學費、醫療賬單等等。因為美國人養成了這種心理習慣:只要發行一些紙(美元、債券、股票),財富和資源就能滾滾而來。外來的資源讓每一個美國人都感受到好處。
次貸危機是此次金融海嘯的導火索,不嚴格審查資產和信用的品質,通過復雜的金融工具和N次換手又能將它們「洗」得很「優質」。但它發端於何處不要緊,因為它契合美國人的傳統心理機制。
美國一再濫用它的信用,放任美元的貶值——離黃金那一端越來越遠,離紙的那一端越來越近,終於全世界對美國信用再難以信任了,於是,金融海嘯洶涌而來。

第三、奧巴馬可能的新政

據美國媒體報道,奧巴馬的新政計劃耗資可能在1萬億美元以上。
和羅斯福新政相比,基礎設施建設很少提及。因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已近於飽和,投在上面的效益很小,這和羅斯福時代不同,也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同。
奧巴馬願意援助實體經濟,比如汽車產業。奧巴馬表示,美國汽車工業非常重要因此不能任其「消失」。
奧巴馬作為民主黨人也會樂意加大對福利事業的投入。
不管是投在哪個方面,我們要問:錢從哪來?龐大的開支計劃將進一步加大美國政府的財政負擔,並壓縮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的空間;另外,創紀錄的財政赤字將對美元幣值構成壓力,如果由此導致美元貶值。上面提到索羅斯的文章《六十年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他文中的一句話才是關鍵:「不僅如此,世界其他國家不願積累更多的美元儲備也限制了美國政府刺激經濟復甦的能力。」沒什麼人再願意為美國買單了。

衰退有三種:V字型、U字型和L字型衰退。
V字型衰退就是經濟下跌後很快迅速反彈。如今時間點早已過了,不可能了。
U字型衰退就是下滑一段時間,接著止步,然後較逐漸反彈。羅斯福時代是這種類型。
L字型衰退就是日本那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日本從未認真復甦過。當然,日本仍然是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占較大份額。美國有可能是L字型衰退。

在羅斯福時代,可以通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拉動經濟,而基礎設施建設能給經濟帶來長久的效益;奧巴馬時代美國的基礎設施已接近飽和。
在羅斯福時代,發展福利事業改善了勞工的狀況,提高了人民的消費力;奧巴馬時代勞動力成本高昂、退休醫療支出負擔沉重。
在羅斯福時代,美國雖然遭受很大的打擊,但當時的國際環境仍是美國獨大;奧巴馬時代美國GDP佔世界經濟份額下降為20%左右。
在羅斯福時代,全球工業產生半數以上集中在美國;奧巴馬時代工業已分散在全球各地,還要繼續分散下去。
這就是根本的區別。上面已經說過美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被高估了。就像一個貪吃的人,撐壞了胃,現在不得不吐出來一點。

第四,新形勢下各國的應對與全球力量對比的改變

布希在任在八年是美國新保守主義(政治上的叫法,經濟上叫「新自由主義」)完整實踐的八年(本文是對美國經濟的分析,稍後我還會寫一篇美國新保守主義在八年來實踐的分析)。新保守主義的政策基本上就是要採用激烈手段繼續維護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效果如何呢?
美國國家安全問題專家弗雷德·卡普蘭評論說:「布希總統的愚蠢加速了美國影響力的衰落,但衰落並非始於布希。」布希若不發動伊戰、虧空國庫則此次危機會減輕一些,但避免不了危機,因為美國的經濟機制沒有變。本世紀初的網路泡沫的崩潰已經為金融海嘯進行了預演。
飲鴆止渴的政策。
事實上,冷戰掩蓋了美國的衰落。冷戰時期,「盟國經常會讓步於美國的利益,哪怕這有損於它們本國的利益,因為步步緊逼的俄國熊構成的威脅更大。」冷戰後越來越多的國家不願聽命於美國,也減少持有美元,而願意自行交易。

歐元的出現可以被看作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歐元打破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地位,短短幾年之間,歐元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份額已佔到四分之一。歐元區擴大後,60%的歐佩克石油出口到歐盟國家,因此越來越多的歐佩克成員不斷呼籲使用歐元為石油交易定價。
中國的人民幣也具有這種潛力,但需要時間不可操之過急。
中國是典型的幫助美國運用「傳統」方式解決經濟問題的國家。中國耗費了大量資源和人力,造成大量社會問題來供給美國廉價的產品。中國對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大部分都用來持有美元債券——也許只是一張紙。但中國畢竟由此發展了自己的實體經濟。中國要發展民生和提高民眾消費能力了,這樣才能擺脫對美國出口的依賴。
中國等新經濟體的完全崛起需要一定時間,美國的衰落也需要一個過程(衰落到它應佔有的份額),但金融海嘯確實是美國衰落的標志。

閱讀全文

與兩次經濟危機哪個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稻草人童話故事告訴你什麼 瀏覽:314
用紙做的故事書怎麼裝訂 瀏覽:516
哪裡有經濟學人的閱讀賬號 瀏覽:662
屬虎鼠女人的婚姻如何 瀏覽:102
一建經濟列入當期費用的有哪些 瀏覽:684
愛情規劃師有哪些職業 瀏覽:831
如何培養自己的事業心 瀏覽:105
海州幸福南路是什麼時候建成的 瀏覽:419
美女上班遲到被經理罵是什麼電視 瀏覽:716
收入最大的經濟來源是哪些行業 瀏覽:384
激情十承諾屬於什麼愛情 瀏覽:726
幸福樹怎麼吃嫩枝 瀏覽:638
以竹開頭的詩句有哪些形容美女的 瀏覽:743
你理想的婚姻怎麼樣的 瀏覽:436
世界多極化有哪些經濟影響 瀏覽:238
秋季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主題有哪些 瀏覽:777
太和鎮在哪裡辦健康證 瀏覽:624
事業單位人員上崗工資是多少 瀏覽:960
如何才能讓老婆在婚姻里順心點 瀏覽:901
美女問乞丐一天收入多少錢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