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經濟生活的知識說明科技創新如何推動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有利於利用新技術新工藝,生產適銷對路的優質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有利於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競爭力,有利於整個經濟體生產力發展。
科技創新,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企業勞動生產率、經濟效益的提高。
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
❷ 如何發揮江蘇科技創新優勢加快經濟轉型
創新驅動是江蘇轉型發展的核心戰略
國際上一種經濟學觀點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大致要經歷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等階段。一般來講,在要素驅動階段,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廉價的勞力、土地、礦產等資源。投資驅動階段,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大規模投資帶動。然而,隨著投入量的增加,投資效益呈遞減趨勢。要破解這一難題,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唯一途徑是推動經濟發展進入更高層次的創新驅動階段。一些創新型國家,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以上,科技進步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30%以下。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是,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在不同發展階段,支撐經濟增長的動力不同,要素配置的方式不同,具體發展的特點也不盡相同。當發展達到一個新水平,原有的優勢會逐步削弱,發展路徑受到明顯制約,必須調整結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發展轉型。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朝著更高的發展目標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的經濟發展曾經歷了兩次重要轉型,現在正處在新一輪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第一次轉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以發展鄉鎮企業為標志,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變。這一階段主要是要素驅動,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加快經濟發展。第二次轉型,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經濟國際化,這一階段是投資驅動階段,主要依靠擴大投資,增加出口,帶動經濟增長。新一輪經濟轉型,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轉型,核心是實現經濟發展由資源依賴、投資拉動、出口帶動為主向創新驅動轉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新一輪轉型與前兩次相比,難度更大。江蘇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個比較大的規模,過去船小好掉頭,現在塊頭大了,轉身就不會那麼輕松,進一步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困難更加突出:一是資源和環境的制約日益加劇。在全國各省、自治區中,江蘇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資源最少,單位面積承載的環境壓力最大。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能源資源約束不斷強化,環境壓力日益增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換來高增長的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二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層次偏低。製造業大多處於產業鏈中低端環節。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少,核心競爭力不強。三是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更為嚴峻。江蘇是外貿大省,外貿出口額佔全國的16.5%,外貿依存度達到70%左右,國際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波及經濟正常運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無論是高新技術產品市場,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市場,競爭都越來越激烈,依靠出口大幅增加帶動經濟增長受到了明顯制約。另外,據有關部門分析,江蘇對外技術依存度60%左右,許多關鍵設備、關鍵技術主要靠引進,對外技術依存度過高,影響經濟競爭力的提升。
綜觀國際經驗和江蘇的省情,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刻不容緩。根本的途徑是,把創新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使創新成為發展的主要驅動力。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提出了建設創新型省份的目標,出台了三個重要文件:一是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決定,二是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三是促進科技創新創業的政策意見。這些文件既提出了目標任務,又有明確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起到了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作用。2007年召開的全省工業大會,進一步提出要以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2008年以來,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全省上下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創新發展、科學發展的道路。「十一五」以來,是江蘇科技進步最快的時期,也是經濟發展質量和穩定性、協調性顯著提高的時期,不僅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的好勢頭,而且為未來發展積蓄了強大後勁。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企業強,則市強、省強。「十五」時期以來,江蘇著重從三個方面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第一,推動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調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積極性。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大財政科技投入,落實稅收減免政策,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行貼息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信貸支持,發展風險投資等。近十年尤其是「十一五」以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科技投資都有大幅增長。2012年全省財政科技經費和企業研發投入分別達到257.24億元和1080.26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7.2倍和5.1倍。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80%以上。
堅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進自主創新,是創新型企業的主要經驗。例如,崑山好孩子集團,曾經是一個瀕臨倒閉的校辦工廠,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最大童車製造商。他們每年用於研發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4%。現在擁有300人的研發團隊、累計5000多項專利,平均每天有兩個新產品問世。主導和參與了童車行業80%以上國家標準的制定,參與了30多個國際標準的制定。由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仍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五年來,年均增長12.9%。2012年,在國內市場佔70%以上的份額,美國市場佔有率超過50%,歐洲市場佔有率24%,全世界有4億左右家庭使用「好孩子」產品。
第二,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
過去,研發機構主要集中在大學和科研院所,企業研發機構數量少,規模小,創新能力弱。2005年,我們做過一次調查,全省只有25%的大中型企業設有研發機構。省委、省政府採取措施,實行創新政策向企業傾斜,引導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科研機構進入企業,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十一五」以來,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新增3082家,建有率達到75%。與此同時,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222家,引進外資研發機構410家。全省涌現了一批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企業。
第三,推動企業成為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集成環節。一項科技成果順利「破繭化蝶」,產品「風行市場」,不僅有前期的發明、設計,而且包括了試制、批量生產、市場銷售等過程,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市場的培育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些環節都需要企業來推進。如果企業不能成為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再好的技術成果也只能束之高閣。
為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成果應用主體,江蘇加強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科研選題突出企業需求。鼓勵高等學校、院所的科研人員深入到企業一線從事技術創新工作。二是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力度。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向企業傾斜,吸引省內外的科技成果來江蘇落戶轉化,形成科技成果應用先發優勢。三是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長性高、市場潛力大的項目,努力做到支持一個項目,突破一項關鍵技術,培育一家創新型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引進和轉化科技成果,形成了新的增長點。
大力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
產學研結合是高效配置科技創新資源的重要機制,是協同創新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相融合的突破口。江蘇科教人才資源豐富,是大學和在校大學生最多的省份,也是科研機構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但是,長期以來,由於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不少科技成果「養在深閨人未識」。其主要原因是「三缺」:缺少有效的合作機制,缺少足夠資金支持,缺少創新服務平台。推進產學研結合,關鍵是必須解決這「三缺」的問題,打破各種有形和無形的阻隔,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通俗地說,就是要採取「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大贏家」的模式。循著這樣思路,江蘇從三個方面探索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路子。
第一,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積極推進開放型創新,面向省內外配置科技資源,構建長期合作、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協同創新的戰略同盟,在實踐中形成了三種主要的合作形式。
一是各級政府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立技術創新戰略同盟。江蘇分別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使江蘇科技創新站到更高的起點。江蘇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項目有1218個,中國科學院已有100多家院屬單位、6000多名科研人員活躍在江蘇創新創業第一線。中國工程院幫助江蘇開展多個重大項目的科學論證,鼓勵和支持院士參與江蘇科研攻關項目。清華大學與江蘇合作的項目有700多項、北京大學與江蘇合作的項目有100多項。各市縣政府也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例如,蘇州市與省內外50多所高校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無錫市與中國科學院和省內外七所重點大學構築「7+1」政產學研合作框架,在微電子、軟體、電氣工程、生物醫葯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項目,有的項目納入了國家863、973重大科技項目。南京與東南大學合作共建「無線谷」,打造通信與網路技術創新基地和產業高地,已經有1500多名科研人員進駐。連雲港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建能源動力研究中心。這些合作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二是開發區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共同建設創新基地。「十五」時期以來,各類開發區進入二次創業階段,省委、省政府提出,開發區不僅要成為產業高地,而且要成為創新高地、人才高地。按照這一要求,開發區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創建了一大批產學研聯合體。全省各類創新載體在孵企業2萬多家,居全國第一。例如:蘇州工業園區與中科院共建納米技術研發和產業基地,已經集聚了5500名專業人才、160多家納米企業,形成了微納製造、納米節能環保和納米生物醫葯3個優勢產業。無錫工業設計園,原來是傳統工業小區,由加工製造向設計創造轉型,已引進250多家工業方面設計機構,聚集設計研發人員3000多人,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000多件。崑山開發區與清華大學合作,共建清華科技園崑山分園和崑山工業研究院,既出科研成果,又帶動了產業的發展。清華大學研發的OLED技術在崑山開展中試,並建成生產線成功投產,該項目獲得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常州科教城園區堅持「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理念,實施「金鳳凰計劃」,創辦和共建研發機構100多家,引進和孵化高科技企業500多家。泰州國家醫葯高新區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學和醫葯研發機構50多家,成為醫葯科研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三是企業與大學和科研單位「無縫對接」。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對市場需求、新技術應用最敏感,在產學研合作中處於關鍵環節。推進產學研合作,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協同創新的合力。江蘇出台多項政策,支持各類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實現科研與生產無縫對接。截至2012年,江蘇企業與省內外97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326家,博士後工作站500多家,結成各類「技術聯盟」7000多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60多個,年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3萬多個
第二,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制約
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產品,再走向市場,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科技成果轉化出現「梗阻」,缺少資金是重要原因之一。為解決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制約的瓶頸,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財政撥款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2004年起步就撥款3億元,以後逐年增加,2008年增加到每年10億元。為用好這筆資金,專門成立項目評審委員會,由科技、金融、工業等多方面的專家組成。凡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產業化前景好、江蘇發展需要的項目,無論是來自省內還是省外、國企還是民企,都給予支持。這些專項資金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催化劑」,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應,帶動全社會科技投資1088億元。自2004年至2012年,共支持839個項目,這些項目共獲得授權專利5407件,其中發明專利1702件,在物聯網、新能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納米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葯等領域突破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形成了一批產業鏈配套的重大項目群,80%的項目居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部分進入世界先進水平。二是促進金融信貸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省里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以信用擔保的形式,引導銀行支持中小科技型企業發展。目前,全省已有39個縣(市、區)實行了科技轉化風險補償資金的辦法。三是積極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全省擁有各類創業投資機構超過450多家、管理資金規模1200多億元,成為全國風險投資機構和管理資金最多的地區。蘇州沙湖股權投資中心,管理資金規模近400億元,累計投資高科技企業300多家,已有16家企業成功上市。
第三,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人事管理體制,鼓勵科技人員走出科研院所和高校創新創業、興辦企業。允許在校大學生休學創辦企業。在政策激勵下,一大批科技型企業應運而生。南瑞集團是南京自動化研究院科技人員創辦的企業,現有員工18000餘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3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員工3400多人。公司創辦以來,有6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獲專利授權577項,大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繼電保護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2012年銷售收入達到270多億元,已經成為繼電保護設備生產全球五強之一。
發展新興產業與自主創新互動並進
世界經濟發展實踐表明,每一次產業革命都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關。當前,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和興起,突出表現在能源革命、生物技術進步、新材料開發和信息技術突破,必將引發一批高速度、長周期增長的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也將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前一輪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產業革命中,江蘇主要靠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實現快速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產業鏈中低端環節,掌握的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少,競爭力不夠強。新的一輪產業革命,我們與發達國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面臨難得的機遇,只要抓住有利時機,就有可能贏得主動,實現跨越發展。
「十一五」以來,江蘇選擇具有一定基礎的六大新興產業,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不僅構築產業先發優勢,而且搶占技術制高點。
新能源產業,圍繞光伏、風電、智能電網等關聯產業,突破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打造新能源研發、製造和應用基地。光伏產業,重點在提高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核心裝備製造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全省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00多項,是全國光伏發明專利擁有量最多的省份。風電產業,著重突破較大功率機組製造技術,構建從關鍵配套件到兆瓦級整機的產業鏈,關鍵零部件占國內市場50%的份額,整機生產能力佔全國的30%的市場份額。自主研發製造的6兆瓦機組是我國目前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標志著風電裝備製造業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智能電網領域,成功突破電網安全穩定在線分析預警、電網調度自動化、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繼電保護等關鍵技術,高電壓輸變電工程式控制制與繼電保護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新材料產業,擁有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8個國家和省屬研究院所、20個國家級產業基地,每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近千件。近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年均增速達到59.2%。在納米材料、碳纖維、硅材料、精密合金、光纖等領域,取得一批重要技術創新成果,並形成一定產業優勢。納米技術研究和應用總體處於全國先進水平,累計申請專利1500多項,有些技術創新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碳纖維領域,攻克生產設備和碳化工藝兩大難關,高性能碳復合纖維實現國產化,打破了發達國家的壟斷和封鎖。硅材料領域,著重圍繞提高純度、提高轉換率、降低能耗,攻克核心技術。目前,在節能環保、低成本製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半導體關鍵材料、新型建築節能材料、電磁功能屏蔽材料等領域研發也取得多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