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群經濟和趣味營銷,社交電商該怎麼玩
一個是群雄並起且白熱化的電商,一個是披著神話外衣的社群經濟,二者的結合能否打開電商領域的一個切口?不論是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還是魚貫而入的創業者,無不在積極試水。
日前,移動社交電商平台萌店完成了品牌形象的全新升級,社群經濟和趣味營銷成為兩個重要的關鍵詞。而從易觀智庫的數據來看,2015年移動電商的規模約為2.1萬億。對於被微商「先入為主」的社交電商而言,萌店品牌升級的背後傳遞出了哪些信號?
社交電商頻遭洗牌,關鍵在哪?
對移動電商甚至社交電商抱有野心的不在少數,除了創業者,國外有開通購物功能來改善盈利模式的Facebook和Twitter,國內既有當當、京東等積極轉型的玩家,也有微博、微信等布局電商的社交巨頭。
回顧2015年各大社交電商玩家的動作來看,先是蘇寧號召員工開通微店,而後微博聯合阿里等推出了微博櫥窗,微信新增了微店店鋪功能。隨後微盟將旗下的V店更名為「萌店」,正式布局移動社交電商領域。與之同時,京東則關閉了拍拍微店,央視等媒體對微商進行了一系列的負面報道。此時的社交電商可謂冰火兩重天,大量的微商創業者因聲名狼藉而紛紛倒閉,即便是宣稱「顛覆淘寶」、「逼死第三方」微信小店,最終除了奪人眼球的營銷便無人問津。另一方面,微盟、蘑菇街等社交電商平台卻獲得了數億元的融資,不可謂不風光。原因何在?
這里有兩個典型的案例。一個是入駐了天貓和QQ網購的當當網,另一個是毒化了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前者在定位上太過廣泛,未能激發消費者的興趣點,或許初衷有蹭社交入口的嫌疑,可微信這種具有超級入口的平台都難有作為,一定程度上給一些玩家敲響了警鍾。後者則因為缺少用戶成長體系和信用體系,還面臨著更普遍的規范問題,比如產品品質、售後、支付等問題,野蠻式的擴張和各種不確定的風險遭遇的多是「覆沒」的殘酷結局。
不難發現,很多勢弱的社交電商,多是依賴微信等社交平台,這種近乎封閉形態的強關系並不具有強影響力,只能夠為電商帶來長尾後端的小流量,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不同的是,從萌店全新的品牌形象可以窺見的是,繼承了「移動社交+聚合營銷」的購物理念,而社群經濟就是萌店打造社交電商的「方法論」。
社群經濟時代,電商的三個出發點
對於社群經濟,吳曉波、《羅輯思維》等「理論家」視之為創業的風口,但對經歷了失敗的社交電商來說,還需要實踐來證明。從萌店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自2015年3月上線以來,萌店平台用戶數已超過2500萬,B端入駐商家超過4萬家,總SKU數突破500萬。而隨著萌店的品牌升級,其在電商領域似乎瞄準了三個出發點。
其一是趣味營銷。正如前文所說,社群的本質是基於相同價值觀或者具有共同喜好的人組成的,品牌升級後的萌店選擇了專注於美食與生活消費領域。從萌店的平台特性來看,一元購、超級團、秒殺團、海淘團這四類拼團營銷,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萌店社交分享的特點,比如說通過社交分享的形式分享至好友、朋友圈等,邀請更多好友進行拼團,進而享受優惠於單人購買的「拼團價」。且萌店公布的「吃貨」嘴型Icon和「朋友圈的美味生活」的全新slogan,貼合社交的趣味營銷恰是萌店吸引年輕用戶群的手段之一。
其二是用戶口碑。2015年下半年開始,微商經歷了坍塌式的業績下滑,很多未能形成品牌和穩定用戶群的玩家被迫離場。相信對經歷過微商開發的微盟來說,深諳用戶口碑的重要性。在新的品牌形象中,萌店正在深化品牌的影響和用戶口碑的積累,並以此來詮釋對社交的理解。傳統的微商是基於熟人關系的,從社交到買賣,這種熟人關系能夠持續多久,核心便是用戶口碑。定位於移動社交電商的萌店勢必要避免熟人社交的弊處,用戶口碑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其三是生活品質。用戶口碑是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的直接體現,但對於電商尤其是社交電商,影響用戶的生活品質無疑是一個「上兵伐謀」之舉。萌店的做法是,一方面是精選優質商品、引進優質品牌商家,在基礎層面實現品質化;另一方面社群本就更容易滲透到生活細節中,做好以內容為依託的互動關系、用戶的消費體驗、分享帶來的良好口碑等至關重要。
總結下來就是,新形態下的社交電商已經不適用於「大而全」的全品類模式,如何找准合適的領域,發掘用戶的興趣點以及藉助商品、內容等來提高用戶的生活品質,大抵是社群經濟時代進軍電商的入門門檻。
電商的3.0時代?
前面所說的都是社交電商在用戶層面的價值。如果說淘寶的C2C模式是電商的1.0時代,天貓、京東等B2C模式是電商的2.0時代,社交電商會是3.0時代的電商嗎?我們不妨從供應鏈層面來分析一二。
不得不承認,微商所建立的強大分銷體系對整個電商體系都是一種創新,萌店等所帶來的以「微信群」為形式的拼團營銷將這種創新進行了升級,並且擺脫了線上的局限性。說白了,社交電商希望打造B2C2C的模式,去中心化和社群理所當然的成了新模式的關鍵詞。就萌店來說,B端入駐商家有4萬多,平台用戶數達到2500萬,相比於消費者層面的營銷和運營,供應鏈管理才是能否夯實電商3.0時代說法的關鍵。
在此次品牌升級中,從Icon的設計配色到slogan,不僅有很好的視覺舒適度和趣味性,又貼合女性和年輕消費者,無不傳遞出了萌店提升品牌認知、擴大消費群體的意圖。但供應鏈的管理如何應對消費群體的增長和用戶體驗的保障,卻是對社交電商看不見的考驗。從萌店的模式來看,在B端選擇差異化和成長中的品牌,以此來實現SKU的差異化,保障產品品質並擁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在C端不同於淘寶、天貓、京東等平台模式,萌店的社交屬性以及分享機制在去中心化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此外,社交電商存在的前提是實現銷售轉化,目前大多數社交電商也是從內容入手的,向用戶推送剛性需求來完成最終的銷售。漫長的鏈條決定了社交電商集中在「長尾市場」,用內容來維護熟人關系、提高品牌影響和用戶粘性也就成了多數平台的選擇。從萌店的策略來看,目前已建立了自有社區來做PGC和UGC的承接,並定期在微信號進行內容推送,再加上萌店APP的「購物號」功能,商家可以由此將內容推送給自己的用戶群,本質上還是在挖掘自身的社交優勢。如何刺激商家產生優質的UGC內容並進行有效的互動,仍是左右B2C2C模式成敗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樣,從巨頭的態度和社交平台的空前繁榮來看,社群經濟和趣味營銷開始成為關注的焦點,電商的3.0時代終將到來。B端和C端的活躍用戶將成為社交電商平台的一大壁壘,也是創業者能否拿到這張電商門票的重要因素。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體、O2O、手機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2. 社群經濟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一、用戶參與的生產模式
「產消者」其實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身份的融合,而社群成員則具有消費者、生產者以及傳播者的三種身份。用戶參與和生產的這種機制正好符合移動互聯網的競爭需求,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越來越趨向個性化和精細化,而社群的存在正好恰當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二 、品牌社群的營銷模式
社群所具有的特性重新定義了以往的營銷理論,重塑了企業品牌、社群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1、品牌社群營銷更具實時互動性
通過社群這種連接方式,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更具實時性,可以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實時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還能增強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認同,提高對品牌的忠誠,從而提升品牌價值。
2、品牌社群營銷注重參與性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營銷傳播就是口碑傳播,社群成員正是這些口碑傳播者。因此企業要不斷激活用戶進行口碑傳播,激發成員的積極性,滿足用戶需求,才能為成員帶來傳播的動力。讓粉絲參與產品的開發與傳播,不斷升級產品來保持粉絲的參與熱度,實時關注並響應粉絲反饋,打造精細化的產品服務體驗。
三、體驗至上的消費模式
情感體驗和對產品的價值認同等特徵,形成了產品體驗至上的消費模式。傳統的體驗經濟主要強調用戶在消費過程中的服務體驗;而社群經濟則是體驗經濟的發展,將體驗要素滲透到整個產業鏈條的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