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當國家經濟下滑時,股市卻會上漲
為什麼當國家經濟下滑時,股市卻會上漲?國家經濟下行時,國家會出台各種舉措刺激國內經濟,國家經濟得到了發展,股市就會上漲。當國家經濟下滑時,國家通常會通過擴大信貸以及降息的方法促進經濟的發展,擴大信貸和降息都是刺激經濟經常使用的方式,這兩種方法都是向社會投入資金,而股市的上漲是由資金推動的,擴大信貸會使資金面寬松化,資金面的寬松會給股市提供良好的資金預期,同時資金面的寬松又刺激著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良好的發展前景又會提振投資者對股市的長期預期,所以這些會推動股市的上漲,同時降息意味著資金利息的收入變少了,而股票的股息收入是要高於利息收入的,所以很多投資者會選擇將資金從銀行提出來,投入到股市當中去,希望通過股票投資獲得更高的資金的增值收入,資金流入股市後也推動了股市的上漲,另外,擴大信貸和降息都能使企業的貸款成本變低,低廉的貸款成本可以刺激企業進行投資和擴大再生產,企業發展同時也會促使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會增加各種生產資料的消耗,從而形成上下游消費的良性的循環,這樣就會促使股市全面的上漲。
B. 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在4月11日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由新華網思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新華網海南分公司承辦的思客會在海南博鰲舉辦。其間,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圍繞實體經濟發展與金融力量展開了一場妙語頻發、思想交鋒不斷的深度探討。
「我們金融體系太單薄,現在銀行吸納現金的量非常大,大量的貸款是經過銀行出去的。銀行是一個渠道,我們人為強迫很多貸款必須通過銀行走,只要不通過銀行,就好像你是歪門邪道,就是影子銀行。從這個方面看,我們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打開渠道。」李稻葵強調,這里有一個誤區,很多企業家總覺得上市是唯一的成功標志。坦率地講,不一定所有的企業
都適合上市,上市是美國市場經濟的玩法,其他市場經濟,比如德國,有大量的非上市企業長期都是家族或者投資者控制的,非常穩健,比如輪胎行業做得最好的是米其林,但是它不上市。所以企業應該把大量的資金用來搞研發,才能靠科技領先,變成全球品牌。
長期以來,中國金融業處在一種脫實向虛的局面,吳曉求認為不要把金融業態的創新視為金融脫虛向實的表現,業態的創新是金融創新的必然趨勢,是為了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
金融有它自己的規則,當企業所在的領域信用非常差的時候,一定會出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因為資金的價格和信用是相匹配的。除非是基於大數據平台之後,發現雖然是小微企業但是信用也很好,那它融資貴的問題也能解決,
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不僅僅是提供融資,最重要的是財富管理,又被稱之為風險管理。吳曉求表示金融還要為實體經濟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這需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才能實現。現在人們的眼睛一直盯著金融要為企業提供投融資,而忽視了金融服務這個重要的環節。
C. 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的本質是什麼
一、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的本質:
股市的漲跌取決於市場供求,實體經濟發展好,但投資者對股市的股票需求不足或供過於求,股票難漲;相反,實體經濟發展不好,如果大家有大量冗餘資本投入股市,這個時候股票供不應求股價也會上漲。
所以,股市並不能絕對體現實體經濟,股市只是一個面,但是隨著虛擬經濟在經濟中的分量越來越大,和實體經濟的相關度也就會越來越高。再本質點說,相比實體經濟需要大量的實物生產,虛擬經濟更多的則是貨幣的投機交易現象,所以兩者雖然相關,但卻不是絕對的對等關系。
二、一家公司股價的高低直接反應了該家公司的市值狀況,從而會進一步影響公司的運營狀況。
三、股票市場上股價的高低會對公司的投資方向產生影響,會使公司的投資策略發生變化,從而會影響公司的投資決策。
(3)股市大漲怎麼賦能實體經濟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的功能: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
同時由於股市的交易價格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市也能為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提供價格及數量等方面的參考依據。股票市場的職能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