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地理學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經濟地理學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3-07-07 21:34:34

Ⅰ 經濟地理學有什麼用處呢

1. 理解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自然系統。

自然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然而自然環境的破壞也給地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旁鎮化、臭氧層空洞、熱帶雨林破壞、水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問題,這些正在不斷蔓延。
2.學習場所的區位特徵,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肆啟腔從而更好的發揮這些場所在日益相互依賴的世界系統中的作用。

區位是經濟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無論是在農業文明還是在科技文明,我們都在關注區位的重要性。如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交通的便利、市場的廣闊、科技人才、環境生態、裂衫信息溝通、政策優惠、制度支持等,這些都在影響這個變化日益迅猛的社會。
3.理解過往歷史的地理性,以及地理如何影響人類生活、觀念、場所和環境的演化。

這里說的是地理的時間性。從宇宙的起源到人類的進化、從大陸漂移到經濟全球化、從涉獵時代到信息時代,從農村到城市,從追求物質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所以學習地理,不僅是要關注未來,也需要不時回顧歷史。

Ⅱ 經濟地理學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章 緒論】
一、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是什麼?
1、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空間結構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
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側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經濟地理學側重研究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或區位)
(2)經濟地理學側重研究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 (3)經濟地理學側重對人地關系的研究
2、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經濟地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 (5)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
(2)產業部門與重大建設項目的區位研究。(6)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3)產業部門之間的協調發展研究。 (7)經濟全球化與國家之間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
(4)區域間經濟協調發展關系的研究。 (8)公司(企業)區位決策與空間擴張研究。
二、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與地理學的關系?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要素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以及人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兩大類,前者由氣候、岩石、土壤、水文、動植物等所組成,後者由人口、科學技術水平、經濟基礎、民族、宗教等所組成。由於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地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的分支學科,通常分為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技術地理學三大類。
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中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之一,而且是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中最重要的分支學科。因為在地理學研究過程中,技術地理學提供研究的手段,自然地理學提供研究的基礎,人文地理學才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與目的。在人文地理學所研究的各種人類活動中,經濟活動又是最重要的,因為人口、城市、政治、民族、宗教等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的發展變化,都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
【第二章 經濟活動區位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什麼是區位?什麼是區位理論?
區位是人類活動所佔據的場所。
區位理論是關於人類活動所佔據場所的理論。區位論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類如何選擇其活動場所,二是在一定的空間中如何使各種人類活動有機地組合起來。
二、什麼是區位條件?什麼是區位因子?兩者有何區別?
區位條件是區位(某一場所)所持有的屬性與資質。區位因子或稱區位因素,是指影響區位主體分布的原因。
區別:區位條件指的是在不同的場所生產條件方面存在的差異,而區位因子指的是對於生產者而言,在區位條件的影響下表現出的生產費用或利益的差異。如一個區域勞動力豐富廉價,這是這個區域的區位條件,如一個企業布局在該區域,企業在勞動力費用上的節約則是影響該企業的區位因子。
三、影響人類經濟活動區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要素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資本、勞動力等方面因子的影響。
2、市場條件。包括市場規模、市場戰略、市場特性等方面的影響。
3、區域環境。包括產業環境、政府行為與政策環境、環境因素的影響、可進入性的影響。
4、交通運輸條件。包括運費、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四、土地因子對經濟區位有何影響?
1、土地一般以兩種基本方式參與經濟活動。一是作為勞動對象,如農業用地。二是作業經濟活動的場所與空間,如工業、交通與城市建設用地。前者土地的自然特性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非常突出,後者土地的區位影響非常突出。
2、由於地價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地租(土地收益)不同,城市內部的利用在空間上出現圈層分化。
3、大規模的工業(大型企業)要求面積大、平坦且承壓力高的土地,多在郊區布局,如鋼鐵、生化、汽車等工業企業。而城市區位型工業,用地少,收益高,市場在城市內部,多布局在城市內部,如服裝、出版、印刷等企業。
城市區位型工業指那些空間收益隨著距離城市中心的距離增加而急劇下降,只有在距離城市中心較近的區域布局才有可能獲利的工業部門。
《讀圖p19》:由於地價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地租(土地收益)不同,城市內部的利用在空間上出現圈層分化。如圖所示,商業與輕工業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創造的收益最大,但隨著區位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圍轉移,收益迅速下降。工業用地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創造的收益最低,但隨著區位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圍轉移,收益下降最慢。住宅用地創造的收益與收益隨著區位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圍轉移而下降的速度居於商業用地與工業用地之間。由於商業、住宅、工業用地收益大小不同,收益因土地區位變化引起的變化不同,從整體效益出發,商業用地多選擇大城市中心區域,工業用地多選擇在城市外圍區域,住宅用地選擇在商業用地與工業用地之間。
五、原材料因子對經濟區位有何影響?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過原材料的可運性、運費大小、可替代性、自身價值及其在產品成品中的構成狀況對經濟活動區位施加影響。)
1、原材料按原料來源分為初級原料和加工原料兩大類,前者指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或人工培育的原料,後者是指經原材料工業加工後形成的原料。使用初級原料的企業因原材料分布的不均衡性及開采成本的差異,將造成不同的區位生產成本不同。使用加工原料的企業其區位受原材料加工企業區位的影響很大。
2、按加工過程原材料重量向產品的轉化情況,原材料分為純原料與減重原料。從節約運費的角度考慮,使用減重原料的企業區位應盡可能地接近原料地。使用純原料的企業區位選擇在原料地或是主要市場地,運費的差別不大,應根據其他因素來確定企業的區位。
3、不同種類的原料,運輸難易程度不同。有些原料易變質、易燃易爆、具有腐蝕性,不便運輸。使用這類原料的企業,其區位應接近原料地。原料容易運輸,產品不易運輸的情況下,企業的區位則應接近主要市場區。
4、使用多種原材料的企業,布局在港口與交通本樞紐等原材料集散區位可降低原料獲取成本。
5、技術密集型產品具有價值大、重量輕、消耗原料少等特點。這類產品原材料成本、運輸成本在產品總成本所佔的比重低,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受原材料因素的影響很小。
供應商園——在如汽車製造等零部件需求種類繁多、且要求即時供應的廠商周圍,形成一種新的組織原材料供應的地域綜合體。
六、能源因子對經濟區位有何影響?
1、能源的分類: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常規能源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是經濟活動的基礎。不同的區位能源供應價格的差異將造成企業生產成本的差異。
3、產品耗能不同,影響經濟活動區位選擇。高耗能工業,如電解鋁、電治金要求布局在能源供應充足廉價的區位。
4、企業的能源利用效率及產品的節能性能會影響企業的形象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

七、為什麼發達國家把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其環境標准比較低,因此同是高污染產業,在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將環境污染的成本內部化的代價較小,因而產品的總成本低,在與國外同類產品的競爭中有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增強,所以它在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其環境標准越來越嚴,將企業環境成本內部化的代價也高,這就意味著企業的污染處理費用越來越大,產品成本也越來越高,這樣產品的競爭力在不斷下降。根據比較優勢理論,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他們在這些產業處於比較劣勢,為了追逐利潤,降低成本,他們的企業必將高污染產業轉移出去,這樣既能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到低價的產品,從而增加公司的利潤,又可以不對環境污染負責,減少環保方面的支出。
八、資本的構成: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不同產業部門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不同,投資的周轉速度與投資回收期有很大差異。流動資本所佔比例大的行業,資本周轉快,投資回收期短,如輕工業部門;而固定資本所佔比例大的行業,資本周轉慢,投資回收期長。
九、資本因子對經濟區位有何影響?
1、資本分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
2、固定資本存在地理慣性原有固定資本的沉澱區對企業有巨大的吸引力。
3、固定資本,特別是工業用地費用不同的區位差異很大。
4、成熟產業、大型企業的融資易於得到金融業的支持。
5、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的融資受風險資本市場的完善程度影響很大。
6、資本是生產要素中流動性最大的要素,資本總是流向最具獲利機會的地區。
十、勞動力因子對經濟區位有何影響?
1、勞動力的數量:需要大量勞動力的企業要求布局在人口密集地區。
2、勞動力的素質:現代產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產業要求布局在科技與教育發達的區位。
3、勞動力成本:不同的區位勞動力成本存在著差異,勞動密集型產業投入的勞動力數量多,勞動成本在產品總成本中的比例大,因此要求接近勞動力廉價的區位。
4、勞動力的移動:從落後的國家與地區進行勞務輸入,能夠維持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從而對企業發展產業吸引力。
勞動力的遷移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1)勞務輸入與輸出: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利於解決國家之間、國內各地區之間勞動力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對經濟不發達地區而言,可減輕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對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而言,勞動力資源不足問題等到解決。其次,從落後的國家與地區進行勞務輸入,能夠維持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從而對企業投資產業吸引力。第三,勞務的輸入與輸出,可以促進管理經驗、技術與文化在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傳播。第四,由於大量勞工的湧入,城市產生交通擁擠、城市環境惡化、城市基礎設施壓力增大等問題。
2)人才流動:人才流動在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一方面通過提供優厚的生活待遇、優越的發展平台是很多企業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主要策略。另一方面企業區位接近教育發達區域和技術工人的集中分布區也是有效的途徑。例如,日本九州島成為日本最大的集成電路生產基地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九州島擁有因傳統重化工業衰退而形成大量的、廉價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資源。
3)智力倒流:智力資源由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向經濟發達國家與地區流動力的現象稱為智力倒流。戰後南亞、東南亞、東亞的經濟發展中國家的大量高級知識分子流向北美、西歐、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我國自80年代以來,高級知識分子大量的流向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帶。
十一、市場對經濟活動區位有何影響?
1、市場規模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第一,巨大的市場規模有利於組織大規模的生產和形成產業部門的集聚,產生規模經濟,包括內部規模經濟與外部規模經濟,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第二,市場規模與市場范圍的大小,直接影響經濟活動的類型。
2、市場戰略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第一,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通過低價銷售產品來擴大市場,——要求生產的低成本化——尋求生產要素最廉價的區位——區位條件發生變化時,企業的區位會發生變化(如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第二,市場需求日益的個性化條件下,使經濟活動的區位趨向信息業發達的市場區,這樣有利於與客戶聯系。
3、市場特性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市場特性指的是不同區域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偏好與消費習慣,從而形成不同的市場需求特點。如不同的收入階層有有同的消費層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習慣。滿足各市場我特性的需求,擴大市場要求企業實現產品的多樣化,及時掌握各地市場信息。
4、其他市場條件:包括市場競爭環境、市場秩序與管理、市場意識。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的市場秩序與法制環境、市場意識強的區位對企業,特別是外來企業與外資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
十二、區域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的一般影響
(一)產業環境(集聚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有何影響?
第一、產業集聚區有利於產業間的協作與聯系。
第二、產業集聚區產業間的互補產品會產生需求拉動作用。
第三、有利於專門化服務設施和機構的發展。如學校、醫療等機構。
第四、產業的集聚可以改善信息環境。
(二)政府行為與政策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有何影響?
第一,政府是一個消費者。
第二,政府通過規劃與對特定地區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引導經濟活動的區位。
第三,政府通過政策、法規規范經濟活動行為,保證自由競爭環境的形成。
第四,政府通過稅收優惠以及財政補貼的經濟政策,調節經濟活動的區位。
(三)環境保護因素對經濟活動區位有何影響?
首先,不同的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程度與方式不同,其區位選擇應根據部門特點來進行。
第二,合理的區位應充分利用環境的的自凈能力,減輕對環境的損害。
第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環境質量標准。污染大的企業選擇在不同的國家生產在,成本不同,發達國家趨向把污染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
第四,優美的環境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重要區位條件。
(四)可進入性對經濟活動區位有何影響?
可進入性指的是企業與外界聯系的方便與快捷程度。包括地理可進入性、經濟可進入性、制度可進入性、社會可進入性。
地理可進入性指的是場所對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取決於地理位置與距離。
經濟可進入性指的是對外交往成本的高低,它取決於運費與通信費。
制度可進入性指的是由制度因素決定的場所對外生產要素與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社會可進入性指的是由社會因素(語言、文化因素等)所決定的場所對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可進入性好的區位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十三、交通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麼?交通線、交通流、地域。
什麼是交通網?怎樣評價交通網的發達程度?
交通網是同點、線組成的相互聯系的網路。交通網的發達程度可以用下列指標進行評價:
1、交通密度:單位面積交通線的長度。
2、交通網連結度:指交通網中邊的數量與頂點的數量之比。連結越高交通網越發達。
3、交通網的通達度:表示交通網中點之間移動的難移程度。可用通達指數與分散指數來表示。通達度指的是交通網中從一個頂點到其他所有頂點的最短路徑。分散指數指的是交通網中總的通達程度與聯系。
十四、交通運輸對經濟活動的區位有何影響?(P50圖)
1、運費方式不同,運費不同。公路、鐵路、水運各具特點。
2、定價制度不同,運費不同。運費定價制度分為比例定價、區段定價、遠距離遞減定價、均一定價。區段定價與遠距離中遞減定價制度下,選擇端點區位可節省運費,降低成本。
3、需要採用兩種運輸方式時,則中轉站是理想的區位。
4、航空運輸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航空運輸一特點:速度快、運價高。適宜於長距離旅客運輸、高新技術產品的運輸以及對時間要求及時快速產品的運輸。(機場產業分為兩大類:一是與機場業務關聯的產業,二是利用空運的產業。)
【第三章 農業與工業區位理論】
一、杜能圈的結構及形成機制(P61圖)
(一)地租形成機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響因素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P—農產品的市場價格;C—農產品的生產費;Q——農產品的生產量(等同於銷售量);K—距城市(市場)的距離;t——農產品的運費率
兩點結論:在「杜能條件下」,同一產品的地租只與Kt(運費)有關;運費不能無限制增加,否則要改變經營方式。
2、地租曲線:指在市場(運費為零)點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極限(范圍)連結的曲線。每種作物都有一條地租曲線,其斜率大小由運費率所決定,不容易運輸的地租曲線一般斜率較大,相反則較小。由此,形成了經典的杜能圈層式農業土地利用結構(如圖6.1)。
(二)杜能的農業生產空間配置模式
1、配置基本原理:在城市近處種植相對於其價格而言笨重而體積大的作物,或生產易於腐爛或必須是新鮮產品。而隨著距城市距離的增加,則種植相對於農產品的價格而言運費少的作物。
2、配置模式:以城市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為自由式農業、林業、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畜牧業的同心圓結構。
1)第一圈——自由式農業圈:距市場最近,生產易腐、難運的產品,集約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鮮奶等。
2)第二圈——林業圈:內層生產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層生產建築用材。
3)第三圈——輪作式農業圈:六年一輪回,沒有休閑地
4)第四圈——穀草式農業圈:七年一輪回,有休閑地,生產較粗放
5)第五圈——三圃式農業圈:三年一輪回,休閑地增加,生產更粗放
6)第六圈——畜牧業圈:距城市遠,運費高,生產不易腐爛或直接養活畜,穀物只能自給。以外則為無人荒地。
討論——杜能帶的分布說明土地利用、集約程度、穀物比重等的變化有什麼規律呢?
二、原料指數:產品重量與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產單位產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P71圖文)運費最小企業區位的討論:
(1)考慮一個市場和一個原料地時的區位:
原料指數>1(區位質量>2)時,區位指向原料地;
原料指數<1(區位質量<2)時,區位指向市場(消費地);
原料指數=1(區位質量=2)時,區位指向自由區位(原料地、消費地均可)。
(2)考慮兩個原料地和一個市場時的區位:
當兩個均為遍在原料(或一個為遍在原料,一個為局地純原料或均兩個為局地純原料)時,區位指向市場;當兩個均為局地原料時,採用區位三角形確定企業指向。
(3)考慮多個原料地與多個市場時,用區位多邊形或范力農構架確定企業指向。三、勞動系數——每單位區位重量的勞動費,其值越大,表示遠離運費最小區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則表示運費最小區位的指向強。或者說,勞動系數越高,工業就會更加向少數勞動廉價地集中。
四、韋伯區位論的應用研究
1、運費指向論的應用 :原料指數大於1的工業:鋼鐵業、水泥業、造紙業、麵粉業、葡萄酒釀造業、製糖業和乳制業等;原料指數小於1的工業:啤酒釀造業、清涼飲料製造業和醬油釀造業等; 原料指數大致等於1的工業:石油精煉工業、機械器材組裝工業、醫療器械製造工業等。
2、勞動成本指向論的應用:實際上,勞動力成本指數和勞動系數大的紡織業和精密機械零件行業的區位、是典型的勞動力成本指向性產業。如:紡織業、電子產品裝配業、服裝生產行業等。
3、集聚指向論的應用:偶然集聚或純粹集聚。二戰後,日本「三灣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中化學工業集聚帶,一由這一集聚帶靠近日本消費地,二由這些工業的原料基本依賴進口,大的港口成為了原料供給地,即使原料運費最小化。

Ⅲ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

定義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
研究對象
1.經濟活動內容
2.經濟活動區位
3.經濟活動空間組織
4.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關注重點
認識與模擬、規劃與調控
學科性質
經濟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決定於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
關於經濟地理學的學科性質存在3種觀點:
觀點一:認為經濟地理學屬於社會科學,因為產業布局規律是一種社會現象。
觀點二:認為經濟地理學屬於自然科學的地理學中的技術經濟科學分支,因為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經濟環境,具體地說是生產力的地域組合。
觀點三:認為經濟地理學是介於自然、技術、經濟3者之間的邊緣科學,因為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發展受這3方面的因素所制約。多數學者同意第3種觀點。
學科特性
經濟地理學的特性表現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區域性)和綜合性。
地域性 是經濟地理學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間。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對象都必須落實到一定的地表空間上,即落實到地域上,這就是地域性。
經濟地理學地域性的核心問題是地域分異規律。
綜合性 經濟地理學的綜合性具有3層涵義:
涵義一,經濟地理學學科性質要求對自然、技術、經濟等條件進行綜合;
涵義二,經濟地理學的地域性要求對特定地域內的諸多條件進行綜合,也要求對地域之間的差異與分工進行綜合;
涵義三,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歷史性和發展性,要求對產業布局的歷史、現狀與發展方向進行綜合。

Ⅳ 區域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學有什麼具體的異同點,兩個專業研究的側重各在哪方面考研的話各有哪些好學校

樓主也應該是學習經濟學的,那我先說一下概念吧:
經濟地理學:從地理學的角度,運用綜合方法和區域觀點,從自然、技術、經濟的相互聯系中,研究生產力布局和地區生產綜合體的形成條件與發展規律的科學。它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邊緣學科。
區域經濟學:一門運用經濟學的原理,對資源不均質分布且不完全能自由流動的社會經濟空間中多種區域經濟現象進行描述、分析,並揭示其內在規律的經濟科學。
所以簡單說:經濟地理學研究經濟活動(包括微觀、中觀和宏觀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而區域經濟學研究區域(中觀尺度的空間)的經濟活動,因而側重是中觀經濟學。
關於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還未形成統一的觀點,目前,主有三種觀點:
(1)區域經濟學為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產業經濟學一起構成中觀經濟學;
(2)區域經濟學為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3)區域經濟學為交叉學科,為經濟學與地理學的交叉學科。

Ⅳ 經濟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

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5)經濟地理學主要關注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經濟地理環境的研究目的:

經濟地理學研究任何一個地區,不論其地域范圍的大小,都要考察它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與周圍地區的相互聯系,和在總體中的位置。重點是結合這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來研究它與周圍地區在原材料供應、生產協作、產品市場、金融信貸、客貨運輸、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聯系,具體地闡明它在地區經濟聯系中的地位。

與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緊密相關的經濟聯系是研究經濟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以外,該地區在政治、軍事、文化生活中所處的地位,及其對經濟地理位置的影響,也是研究經濟地理位置需要考慮的內容。

研究經濟地理位置的目的不同,所涉及的內容和地區范圍亦將有所不同。例如,中國沈陽市可以作為省會來研究它在遼寧省的經濟地理位置,也可以作為地區經濟中心來研究它在東北地區的經濟地理位置。同一個研究對象放在不同的地域范圍之內,闡明其經濟地理位置時所包含的內容則不相同。

經濟地理位置是一個歷史性的范疇。要和地區經濟發展歷史聯系起來進行考察。上海的經濟地理位置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幾百年前只是長江口附近的一個漁村,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

此外,自然資源的重大發現、生產力分布的變革、新的交通干線的建成、國際形勢的演變等,都會使一些地區的經濟地理位置相應地發生變化。

Ⅵ 經濟地理主要研究什麼

主要關注區域和城市發展的傳統經濟地理問題,專注於應用和發展經濟地理學的定量方法,以及在新經濟地理學和機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領域推動學科的發展界限。其中一個研究重點是房地產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監管及其與環境外部/公共產物(如教育和犯罪)和基本城市經濟理論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經濟地理學主要關注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北省和遼寧省哪個經濟更發達 瀏覽:893
地攤經濟時代新手如何考察 瀏覽:165
什麼環境適合拍攝美女 瀏覽:903
健康保險要怎麼買才最劃算 瀏覽:593
有利健康瓶裝白酒代理做哪個好 瀏覽:126
樊城區幸福路在什麼位置 瀏覽:608
婚姻中的丈夫是什麼心態 瀏覽:558
經濟艙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693
閃婚女人怎麼提升幸福 瀏覽:892
美女被男子傷害了怎麼辦 瀏覽:192
你和對象最幸福的是什麼 瀏覽:375
樂清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鄉鎮 瀏覽:924
經濟管理處是干什麼的 瀏覽:334
什麼地方容易偶遇愛情 瀏覽:440
區分幸福和快樂有什麼用 瀏覽:420
如何破局婚姻制度的關系 瀏覽:852
海邊攝影師美女怎麼工作的 瀏覽:759
免費經濟錢從哪裡來 瀏覽:673
打王者如何讓自己的經濟快速發展 瀏覽:59
王安石變法在經濟軍事方面有哪些舉措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