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經濟地理論文
國際經濟地理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國際經濟地理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國際經濟地理論文篇1
淺析國際貿易專業經濟地理課程改革
一、經濟地理課程的基本情況
目前,廣西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以服務泛北部灣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通過產學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創新,為中國—東盟經濟第一線培養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知識,具備專業素質,實踐技能強、富於創新精神和職業素養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經濟地理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利於加深學生對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熟悉通行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更全面、系統而有針對性的完善知識結構。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除了講授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等系統知識,還引入經濟環境的概念,闡述國際、區域經濟及政治格局的發展,使地理科學研究和經濟理論研究相輔相成。為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學生掌握經濟地理基本知識與一般規律,學會運用經濟學思維去分析和解決經濟地理問題,強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高職院校在國際貿易專業中專門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其教學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切合當前國際、區域經濟建設實際。
二、經濟地理課程的主要特點
第一,涉及面廣,課程綜合性強。經濟地理課程內容涉及地理學、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國際政治與經濟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學科。因此該專業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需要建立多學科基礎理論的概況,在綜合性思維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
第二,實用性強,針對專業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經濟地理課程的設置是針對性培養和增強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的國際經貿能力,提供實用的各經濟區域知識和理論,使學生能將相關理論和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課程學習,還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加知識結構的縱深,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培養和加強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對各種經濟行為效應的分析能力。
三、經濟地理課程現存問題
目前經濟學科綜合性和實踐中綜合素質受到重視,廣西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都逐步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但隨著教學實踐的開展,一些問題也逐漸顯露。
(一)缺乏有針對性的教材
首先,現階段主要採用的教材多為地理概述,分析問題的視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識的陳述,與經濟類理論知識結合較少;其次,教材內容缺乏科學性,知識結構欠合理,導致教學實踐環節薄弱,教學實踐任務不明確、不系統,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實踐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養學生經濟地理實踐能力的實施方案。最後,教材的知識模塊與相關課程重復較多,同一內容在教材總論和分論中重復較多,學生重復學習,既浪費寶貴時間,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二)教學條件、方法單一
經濟地理課程屬於綜合類學科,在教師配置上,既具備經濟學理念和知識,又具備扎實的地理學知識的教師數量較少,往往只能選擇偏重其中一項的教師擔任授課,教師無法很好地把握課程的深度與廣度等;在教學手段上,多採用“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
(三)學生重視程度不足
由於缺乏針對性的教材,師資不足,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對經濟地理課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還有的學生單純地從字面上去理解學科內容,片面認為這是一門單純的地理課程,因此忽視課程的學習。
三、經濟地理課程教學的改革
(一)明確教學思路,重設課程教學
1.合理定位教學思路。
經濟地理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具有基礎理論性、綜合交叉性、典型區域性、實踐應用性等特點。基礎理論性要求我們主動吸收學科發展新成果,主動借鑒相關學科的最新理論;邊緣交叉性要求我們不斷借鑒歷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理論研究方法;典型區域性要求我們主動根據特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手段和方式,讓課程教學和經濟產業走向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教學的針對性和應用性。經濟地理課程與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理論等課程一樣,是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知識,應該受到重視,合理安排教學,不能簡單的作為輔助類學習或者興趣類學習。
2、優化教材與教資。
經濟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不能單純的使用地理環境概述、經濟環境概述類或者寫實類紀錄性作品作為教材,經濟學專業教師與地理學專業教師應共同開發新的教材以適應該學科教學的需要。同時,應注重選擇既具備良好的經濟學類理論和實踐經驗,又具有豐富的人文素質和理知識的綜合性人才任教。
3.豐富教學內容。
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中需要學習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經濟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理論的運用。因此,經濟地理教學就需要教師在講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知識的同時,巧妙地引入上述相關理論,使學生更深刻地把握課程教學的內容。
(二)多手段相結合,強化課程教學
地理知識的修養可以增加知識厚度,經濟的思維可以強化分析、處理問題能力。高質量的經濟地理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思辨能力和創造素質,使他們更加全面客觀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師應該以多種手段強化教學。
1.以講授法夯實基礎知識。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運用講述、講解、講讀等方式,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信息密度大,學生接受知識效率高,教學可控性強的優點。同時,通過對世界經濟發展分析及相關基礎理論的教學,教師可以使用講授法最大限度地將國際政治經濟基礎理論,如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學習。
2.以多媒體教學豐富知識載體。
通過多媒體教室的硬體條件,藉助視頻、音頻、課件等軟體條件,以其圖、形、聲、色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為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創造條件。如在介紹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五國地理知識時,引入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同飲一江水》,讓學生對該地區的人文、物產有更加直觀的認識。講述紛繁復雜的交通線路時,可以引入3D立體影像,將眾多交通線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現象更加生動的反映出來,讓學生一目瞭然。
3.以案例實踐增進課程互動。
案例教學的出發點是激發學生個體的探究興趣和動機,適合教學內容的案例所創設的情景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主動尋找答案。國際貿易是一項復雜的經濟活動,它涉及法律、法規、慣例等,有很多經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鑒。在講授專業課時,可引用典型案例進行詳細分析,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以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實踐。
國際貿易行業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單純依靠書本理論知識和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是遠遠不能反映該行業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注重採用體驗式教學法,確保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訓練,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2004年以來,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廣西南寧市,不僅大力發展地區間經濟貿易往來,也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實際項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項目的實踐,親身參與博覽會,研究東盟各國,研究東盟經濟貿易區,置身於一系列真實案例中進一步去掌握區域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還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對經濟地理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呂虹.經濟地理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探討[J].教育科學,2011(12)
[2]劉存明.與時俱進,拓展高職中國經濟地理教學新思路[J].職業與教育,2011(7)
[3]陳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今日南國,2009(6)
國際經濟地理論文篇2
淺談新經濟地理與國際貿易
【摘要】20世紀末,經濟地理引起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的關注。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們打破了傳統的國際經濟學中的國家界限,從區位的角度討論規模收益遞增、外部性、比較優勢等對產業的區位分布產生的影響。本文總結了新經濟地理近年來取得的主要成績,並著重分析了新經濟地理在國際貿易理論方面的發展和應用情況。
【關鍵詞】新經濟地理 關聯作用 聚集力
一、新經濟地理的主要理論基礎
1、新貿易理論
傳統的貿易理論是在完全競爭和要素不可流動的條件下由李嘉圖模型發展而得,認為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是國際分工和貿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資源稟賦的國家會生產並交換不同的產品。傳統貿易理論只能解釋具有不同資源稟賦的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而對於產業內貿易則失去了理論意義。新貿易理論則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基礎上,為了解釋產業內貿易而發展起來的,它在傳統貿易理論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國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是為了利用其收益遞增的優勢;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歷史條件的影響,具有“路徑依賴”性;由於不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遞增,各國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貿易政策,創造比較優勢,改變專業化模式。
2、區位理論
1826年馮・杜倫(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國》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層布局論,奠定了區位理論的基礎。100年之後,在繼承和發展馮・杜倫理論的基礎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區域經濟學》提出了“中心區位理論”。但是對新經濟地理影響最大的還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區位理論方面的貢獻。 哈里斯(1954)認為製造商會選擇接近市場的地方建立工廠。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他利用“市場潛力指數”測量美國各縣接近市場的程度,該指數實際上是與各縣附近市場購買力的加權平均,其權重取決於該地區與市場的距離並與距離成反比。結果表明:美國工業集中地區都具有較高的市場潛力,而且生產的聚集能夠自我加強。廠商選擇離市場較近的地區進行生產;但同時接近市場的地區也是其他廠商會選擇的地區。普雷德(1966)則關注於地區經濟增長的動態變化,他採用了 “基礎乘數”分析法。他認為收入中用於當地支出的份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取決於當地市場的規模,那麼隨著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市場會大到足以支撐一個高效的規模企業,從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圍的商品和服務變得有利可圖,如此反復,便會啟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積累過程。
3、規模經濟和外部性
新經濟地理和傳統的經濟地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規模經濟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經濟地理,就要從規模經濟和外部性開始,其中影響最甚的當然要數馬歇爾模型。該模型將規模經濟看作是外部的,是由於勞動的專業化分工而引起的。馬歇爾認為廠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種不同的原因:首先,廠商的集中形成了勞動市場的集中和共享;其次,產業的集中能夠降低投入品的獲得成本;最後,集中還會帶來技術的外溢。馬歇爾的外部性理論被克魯格曼用來解釋產業地方化的動機,而這種解釋也漸漸被後人所接受。因此我們在新經濟地理的許多文章中都能發現,其實所謂的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正是這種外部性理論的延伸。
二、新經濟地理的基本理論
克魯格曼(1991)第一次試圖用經濟學的模型來解釋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觀點。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個最簡單的兩個地區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只存在兩個行業:農業和製造業,農業是規模報酬不變的,製造業規模報酬遞增;農產品沒有貿易成本,而製造品的貿易存在運輸成本。為了簡化模型,他將生產要素分為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專門從事製造業生產的工人,並且限制農民不能在兩個地區之間自由流動,工人則是可以自由流動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過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影響。“向心力”是指使得製造業集中於一個地區的作用力,其作用與外部經濟相似。向心力主要來自於規模經濟、運輸成本和要素的流動性三個方面的互相作用。簡單的說,規模經濟和運輸成本的存在使得廠商總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場和供應商的地方進行生產;但同時靠近市場和供應商的地方也是別的廠商選擇的地方。這樣的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就造就了經濟中的“聚焦”現象。而“離心力”則是那些阻止廠商聚集在一塊兒的力量,例如農業生產受地理限制。
當運輸成本較高的時候,很少有區域間貿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決於當地的競爭,隨著工人人數的增加,收入減少。此時的均衡就是製造業人口均勻分布於兩個地區。當運輸成本很低的時候,一個典型的廠商會在兩個地區都銷售其產品;但是如果它位於人口較多的地區,就會更加接近市場,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資;反過來,工人由於接近市場,其工資能夠轉化成高的購買力。因此,在低運輸成本的情況下,實際工資會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時,生產集中於兩個地區的任何一個都是均衡的,因為工人不會有離開的動機。除此以外,人口在兩個地區均勻分布也是一種均衡,因此,運輸成本較低時存在三個可能的均衡。當運輸成本中等程度的時候,離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當。
如果兩個地區的差異較大,向心力占優勢;而當兩個地區條件相似的時候,離心力占優勢。因此,在運輸成本中的時候,存在五種可能的均衡狀態。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穩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當經濟中具有很高的運輸成本時,均衡只有一個――製造業在兩個地區之間平均分布;若運輸成本逐漸降低,經濟會達到一種臨界狀態,這時對稱分布的均衡不再穩定。只要某個地區的製造業少許增長就會導致幾乎全部製造業集中於該地區,最後該區成為了製造業的“中心”。經濟的這種自發調節過程,可能只依賴於一件十分偶然的歷史事件,但歷史並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預期也會影響經濟的走向。克魯格曼對歷史與預期給均衡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歷史與預期究竟哪個起決定性作用,取決於三個參數:貼現率、外部經濟的影響力大小和調整速度,如果貼現率很大、外部經濟作用小或者調整速度很慢,歷史會起決定作用,克魯格曼的這些理論給經濟學家們留下了引路石,後來的研究雖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結構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響。
三、新經濟地理和國際貿易
目前,新經濟地理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方面以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為主要目標,研究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為代表的國際經濟學家,致力於將新經濟地理模型引入到國際貿易的研究中,分析國家之間差異的形成原因,聚集對經濟的影響等等。
1、基本模型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逐漸加快,際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來說明國際貿易還是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1995)的模型。這個建立在克魯格曼(1980)和伊希爾(1982)基礎之上的經濟地理模型,既不同於傳統的國際貿易模型,也不同於克魯格曼的模型(1991)。為了體現國家和區域間的區別,該模型取消了勞動力具有流動性的假設,而加入了中間品貿易。這樣一來,導致產業活動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廠商和工人之間的聯系,也不是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而變成了廠商和廠商之間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又進一步被解釋為成本關聯和需求關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個地區擁有較大的製造業部門,該地區便能為中間品提供較大的市場,這就使得這個地區能夠吸引來更多的製造業廠商,這是所謂的需求關聯(其含義類似於後向關聯)。另一方面,如果這個地區能夠生產較別地更多的中間產品,那麼該地區的最終產品生產成本就要比別處低,這是成本關聯(其含義類似於前向關聯),這兩種聯系使得廠商越來越多的聚集於該地。當運輸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經濟就會自發的形成以製造業為中心,非工業化地區為外圍的產業分布。
他們還進一步解釋:如果製造業部門足夠大,還會造成國家之間的工資差異。前向關聯和後相關聯會使得工業化地區的勞動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區的工業逐漸衰落則會降低該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這樣一來,成為製造業中心的地區實際工資會上升,而非工業的外圍地區實際工資下價,全球的經濟一體化導致了不平衡的發展。但是如果運輸成本繼續下降,廠商會逐漸失去由於接近市場和供應商所帶來的前向關聯和後相關聯的優勢。同時,外圍的非工業化地區,由於具有較低的工資率從而具備了較低的生產成本。當運輸成本降低到足夠低時,外圍地區低成本的優勢將足以抵消遠離市場和供應商帶來的不便。此時,製造商將搬出中心地帶,到外圍地區進行生產,從而使得中心和外圍地區的工資率差距逐漸縮小。所以隨著貿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漸增大,各國的工資差異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再變小的過程。
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1995)採用了更極端的模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地區不再是可分的斷續的數值,而是完全連續的。他們認為,一個“平坦的世界”――所有產品和要素均勻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穩定的。勞動力的分布若發生些微變化,整個世界就會自發的形成一個個具有一定規模和一定距離的中心-外圍結構。在這樣的結構中,參數的變化將會導致“斷續均衡”,即一旦區域專業化結構建立起來,即使經濟體中的條件發生改變,在一定時間還是會繼續存在下去的。但是當條件的改變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專業化結構就會變得不穩定,從而出現另一種經濟地理結構。
2、聚焦與經濟增長
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1995)邁開了經濟地理邁向國際貿易的第一步,他們建立起了產業聚集和國際貿易之間的橋梁,這篇文章被後來的學者們認為是經濟地理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帕格和維納布爾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產業的均衡方面又進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他們從工業化的角度出發,分析產業聚集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他們將製造業的發展作為聚集的一個動力,而不再僅僅局限於運輸成本的降低。我們已經知道,不完全競爭、運輸成本和投入――產出關聯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刺激廠商在接近市場和供應商的地方生產。而這種聚集使得某些國家的工業化程度提高,同時也具有了較高的工資。如果工業化國家的製造業繼續膨脹,會使得該國的工資過高,刺激廠商從該國轉移到非工業化的外圍進行生產。如果產業繼續膨脹,外圍國家也會逐漸變為工業化國家,進而廠商會繼續向更加落後的國家轉移。這種過程不斷重復,工業化就猶如一股浪潮,從中心國家逐漸波及外圍國家。在不同的行業中,產業間關聯較弱的行業,處於上游位置的行業或是勞動密集度較弱的行業,在工業化的蔓延中會先行調整,然後再波及到其他行業。
鮑德溫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藉助內生增長理論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種新的地理和貿易模型。這個模型中的循環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動而是要素的積累,擁有較大市場的國家往往會進行較多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又進一步擴大了該國的市場。
3、貿易政策與經濟福利
新貿易理論認為,單邊貿易壁壘的提高,有助於降低該國國內產品的價格。鮑德溫(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並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強化了貿易保護的降價效應。然而這種效應是從一系列簡化的假設結果。雖然單邊貿易保護政策,從提高本國工業生產份額這個意義上說,可以促進本國工業化的發展,但這也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的,這需要一定的條件,其實貿易自由化也可以促進工業化的發展。帕格和維納布爾斯(1997)首次對貿易自由化促進工業化發展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指出單邊自由貿易政策與進口補貼雖然在吸引外資的效果上較為接近,但是前者能夠產生更高的經濟福利。
鮑德溫和福斯里德(2002)詳細分析了自由貿易協定所帶來的經濟影響,他們指出全球經濟自由化有利於大國而不利於小國。在多邊自由化過程中,最小的國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業,隨著自由化的推進,其他國家依市場規模小於平均市場規模的程度,依次變為“邊緣”國家。當貿易完全自由化時,所有工業將集中於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如果這些國家之間取消貿易壁壘,就會形成很大的市場,從而引起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效應。而自由貿易協定的成立會使成員國的居民實際收入增加,非成員國的經濟利益受損。而貿易集團的形成,也會產生一種自我強化的作用,從而導致一種“多米諾”效應,導致貿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擴散。
地理和貿易本來是密不可分的,新經濟地理打開了一扇大門,為貿易理論的研究引進了區位的分析方法。而經濟學家們在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問題,而不是解答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經濟學家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地理的重要性,並且應用到了模型中去。
【參考文獻】
[1] 藤田昌久、保羅・克魯格曼、安東尼・J・維納布爾斯著,梁琦主譯:空間經濟學――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 保羅・克魯格曼著,張兆傑譯:貿易與地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間經學原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1. 國際貿易地理論文
2. 國際經濟論文
3. 經濟貿易地理論文
4. 關於國際經濟的論文
5. 關於國際經濟的論文免費下載
B. 2017世界國際經濟形勢論文範文
我國在經濟全球化的感染下,經濟、社會、科技、信息技術、 文化 各方面都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而近年來世界經濟形式變得相對平緩,發達國際如美國等受債務的累積負債使得財政相對比較緊縮,其失業率也相對高於之前的經濟水平狀態。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國際經濟形勢論文,供大家參考。
國際經濟形勢論文 範文 一: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及對我國的影響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已經掙扎了將近6年。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充滿變數,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潛在通脹的壓力較大,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轉型調整期。這一判斷意味著,不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國際經濟環境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一、世界經濟繼續呈現“弱增長”格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聯合國在2013年的世界經濟形式展望 報告 中雙雙調低了經濟增長預期,這表明全球經濟徹底擺脫金融危機影響仍有待時曰,總體上並沒有明顯好轉,全球經濟復甦步伐依然沉重經濟增長速度仍將保持低迷的態勢。
美國經濟延續復甦勢頭。整體來看,美歐日經濟中,美國相對來講還算不錯,2012年經濟增長率為2.2%,2013年可能是2.0%左右。一個原因是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在不斷改善。但目前美國的主要問題是企業投資各種數據顯示美國企業現在手裡有上萬億美元的錢放著不投資,而且政府投資也開始下降。
歐元區在經濟復甦中掙扎。歐洲的情況不那麼樂觀。2012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為-0.6%. 2013年的情況相對好一些,但還是負增長,可能在-0.5%至0之間。這和它的政府支出縮減有很大關系。
日本的情況爭議比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安倍上台以後推行了所謂“安倍經濟學”的政策。2013年年初,安倍政權便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由此拉開了“安倍經濟學”的序幕。隨後,日元自由落體式的貶值和日本股市火箭式的暴漲,讓人們一度相信“安倍經濟學”能夠成為拯救日本經濟的靈丹妙葯。但自進入5月以來,日元暴跌和日股瘋漲的勢頭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日本媒體恍然大悟地哀嘆,“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箭很有可能已經淪為海外對沖基金和國際投機資本家手中的“玩物”。不幸的是,被拴在這支箭上的是日本經濟的未來和日本國民的福祉。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安倍經濟學解決不了日本經濟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企業競爭力問題、結構改革問題,這些都不是通過注入流動性就能解決的。
多數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發達國家速度下降,受外需急劇下降以及國內經濟調整的影響發展中國家也放緩了經濟增長的步伐。在金磚國家中,印度2013年全年增速應該在6%左右。但印度經濟也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是通貨膨脹。巴西、俄羅斯、南非增長率全年大概也就是3%;東盟國家這幾年的經濟情況都不錯,2013年第一季度增速達到5.6%。全年很可能是6%。
總之,當前的經濟形勢表明,國際金融危機已由“急症”轉為“頑症”,演變成為二戰後最為嚴重、漫長的經濟危機。雖然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不容樂觀,但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目前美日歐三大經濟體正趨於走上不同的復甦進程,呈現多元化趨勢:美國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都較為穩健;日本因實施“安倍經濟學”,虛擬經濟開始回升,但能否拉動實體經濟還是未知數;歐元區尚未擺脫主權債務危機,無論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都尚未展現復甦跡象。
二、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不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國際經濟環境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1.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世界經濟格局變遷,有助於提升我國話的語權
國際金融危機作使越來越多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已經緊密地融入到
全球國際分工鏈條當中,開始在協調全球應對金融危機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我國的地位、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發言權和影響力已有較大躍遷,基本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外圍到核心、從配合討論到參與決策的角色轉變。
2.外需收縮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沖擊我國出口
世界貿易增長下滑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大幅回落。最關鍵的是,每當世界經濟處於低迷不振的時候主要發達國家就會祭出貿易保護的大旗,各種貿易投資壁壘明顯增多。當前以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呈現常態化、復雜化趨勢貿易摩擦將貫穿我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全過程,應對貿易摩擦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3.創新競爭力有被拉大的風險
金融危機後,為了重振本土工業,美歐等發達國家將“再工業化”作為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推出了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鼓勵科技創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政策和 措施 。然而,面對全球以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我國創新能力不足,與歐美發達國家在高端技術領域的差距面臨再次被拉大的風險。
三、我國應對 方法
黨的提出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國際環境變化倒逼出的新機遇,這些論述為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今世界形勢和我國發展環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歷史 經驗 證明,幹事業、做工作,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則事半功倍;形勢不明、逆勢而行,則鮮有成就。在世界經濟深度轉型調整期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我國具備較強應對能力和其他國內有利因素,可以抵消或者減弱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外資帶來了大量中低端技術,促進了我國技術進步。
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中趨利避害、順勢而為,關鍵在於抓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首先,堅持擴大內需,保持合理的投資增長速度並優化結構,特別是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在推進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建立消費需求增長的長效機制。其次,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培育我國商品和服務國際競爭新優勢,特別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配套加快形成我國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國際經濟形勢論文範文二:國際經濟形勢論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與中國對外政策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期。今後5年~10年,世界經濟發展速度將快於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先後崛起,將加速國際經濟關系調整與格局演進,多極化趨勢將日趨明顯。美國經濟“雙赤字”,使世界經濟發展失衡。美元貶值、油價飆升,使全球經濟風險加大,但世界經濟整體趨勢依然向好。
去年,世界經濟增長近5%,為近30年來最好。今年,受歐元區和日本經濟疲軟的影響,全球產出增幅將放緩。
美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引擎。國際機構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將持續穩健擴張。雖然受到高油價沖擊,又面臨財政和貿易“雙赤字”,但美國經濟的內生性強,增長勢頭不會改變。原因是:1、企業投資強勁復甦,居民消費持續增長。2、低利率時代雖然結束,但宏觀環境依然寬松。3、“新經濟”雖然缺乏新動力,但活力再現。加之奧巴馬政府的持續減稅、弱勢美元和油價適度回落等等,均有利於美國經濟持續擴張。
日本受福島核危機,經濟衰退復甦步履維艱。去年,國際機構普遍看好日本經濟。今年上半年日本經濟處於停止狀態,下半年可能恢復增長。然而,日本經濟復甦依靠的不是內需而是外貿。因為,目前僅靠內需尚難支撐日本經濟復甦。可見,當前日本經濟基礎依然脆弱。一是油價飆升對經濟影響開始顯現;二是國內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出口。
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但復甦勢頭尚能維持。歐元區經濟在連續兩年低迷後,去年增長2%,雖低於IMF估計的2.2%但仍是近4年來最好的歐元的被動持續升值。油價居高難下,開始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
亞洲經濟增長觸頂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區。該地區宏觀經濟基本穩定,區內合作效應凸顯,互利共贏格局正在形成,發展趨勢是:東亞地區將持續較快增長,“四小龍”則適度擴張;東南亞經濟將穩步復甦,越南成為佼佼者;南亞經濟增長勢頭不弱,印度成為地區領頭羊;中亞經濟恢復性高增長,但資源型經濟風險將增大。在未來數年中,亞洲將在全球經濟中保持較高增長,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增長中心。
發展中國家經濟將進入穩定增長期。國際機構對發展中國家經濟中長期前景普遍樂觀。目前,發展中國傢具備空前良好的發展機遇:
1、宏觀經濟環境普遍改善。
2、國際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3、南南經貿合作明顯加強。亞洲與拉美、亞洲與非洲,亞、非、拉區域合作步伐加快,帶動發展中國家間的泛區域、區域和雙邊合作蓬勃發展。
4、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等發展中大國經濟加速發展,在區域經濟中起著空前的示範效應和領頭作用。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以及對我國的影響:
1、世界經濟保持增長,我國外貿市場空間仍較大
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對我加工貿易影響顯著,一般貿易保持高速增長。。
3、主要經濟體失業率高企加劇了世界經濟摩擦的風險,歐美等國對我發起的貿易摩擦多由失業部門發起。
4、油價高企加劇了我國的進口成本,可能導致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5、順應世界FDI大潮,調整引資政策重點。將重點轉向有針對性地發展部分服務行業,優先發展為生產服務的服務貿易以及重點發展與貨物貿易相關的運輸和商業分銷服務業等出口導向性服務業。
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五個突出問題:
——糧食進一步增產、農民進一步增收的制約因素仍然較多。糧食收購價格繼續上升的空間有限。化肥等農資價格居高不下。洪澇災害偏重發生。
——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仍然較多,投資結構仍不合理。由於產生投資膨脹的體制性原因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投資增長仍然過快。
——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有所回落。行業效益出現明顯分化,煤炭、石油開采、黑色和有色金屬等採掘業利潤增長較快,建材、石油加工、交通運輸設備、化纖行業利潤下降較多。
——煤電油運總體形勢仍然偏緊。由於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能源、資源約束的矛盾仍然突出。
—— 安全生產 形勢仍比較嚴峻。頂風違規生產的現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頻繁發生,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事故多發。
節能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
我國人口眾多,能源資源相對不足,人均擁有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氣人均剩餘可采儲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國又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能源資源的消耗強度高,消費規模不斷擴大,能源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今後,隨著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能源需求還會持續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瓶頸,直接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節能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我國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資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內可以滿足與千萬噸數量級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過煤液化合成油實現我國油品基本自給,是目前最現實可行的途徑之一。煤可經直接或間接液化兩種方法轉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條件苛刻,對煤種的依賴性強。煤間接液化是將煤首先經過氣化製成合成氣,合成氣再經催化合成轉化成汽柴油。煤間接液化的操作條件溫和,幾乎不依賴於煤種。
核裂變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關技術日臻完善,是未來百年內解決能源緊缺問題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設、運行、維護核裂變電站及對核材料的開采和核廢料的處理等將在未來百年內形成巨大的產業鏈。核裂變能源的利用受制於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蘊藏量和人類對核廢料處理的艱難和危險。利用核聚變能可能是人類最終解決能源問題的一種最重要途徑。太陽光即是太陽中的氫核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核聚變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蘊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產物是惰性氣體氦,因此,核聚變既無原料短缺問題亦無核廢料或核泄漏等污染問題。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和平與發展是主流,但是影響和平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恐怖主義,地區沖突,核武器擴散,自然災害,跨國犯罪,疾病,走私販毒等。因此要加強國際合作。
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做出判斷,應酬好與大國的關系,對我國的外交有重大的意義。當前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之間呈現出合作與競爭,依賴與牽制等關系。國際局勢的總體穩定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但是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依然存在,我國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我國要處理好與大國的關系,尤其是與美、俄、歐盟、日的關系。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受挫,正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但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並未改變。我國一方面要擴大合作,增加兩國外交中的積極因素;另一方面,要堅持原則,維護我國利益。
北約不斷東擴,嚴重影響了俄在歐洲的擴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亞洲。同時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能源供應與邊境問題上對我國有重要的意義。
歐盟在積極加強與美國的戰略合作,加強與中國的對話,在大國問題上謀求與中國的協作,同時也看到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
由於日本不能正確面對歷史問題,同時在積極擴展和建立其大國地位,積極配合美國牽制中國。中日抗衡比較明顯,處理好中日關系決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關系的長期僵硬將不利於我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