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蕭條時,採取何種財政手段與政策才能使經濟復甦
經濟蕭條的時候,應該採用刺激經濟促進生產發展的財政手段。
一方面是財政收入,政府減少財政收入,促進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活動
另一方面是財政支出,政府應增加財政支出:可以創造就業崗位(以盡量抵消蕭條帶來的失業和失業帶來的消費減弱等問題,手段可以是近期中國採取的給企業發放就業補貼之類);可以增加促進社會公平的支出,既可以讓窮人「過冬」,又可以促進社會底層群體的消費(他們的消費需求多為剛性需求,是必須滿足必須實現的);可以政府直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也能促進就業崗位的實現);可以直接促進消費(如近期台灣地區的措施發放消費券這樣的方法);政府直接救助支持重要企業(如美國政府給花旗銀行注資等方式,維持重要企業的生存)
具體財政支出的手段是各式各樣的,要看具體國家的具體情況。但是總體宗旨是促進消費和投資需求,保護企業,保護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發展。
『貳』 中國放緩經濟是如何實現的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市場相對變冷,是與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的,是受到世界經濟,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經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的。這其中,出口嚴重受阻,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並不是在其他國家經濟形勢都很好、增速都很快、市場都很熱的情況下獨「惡」其身。「唱空中國」者,除了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8」以內這一現象之外,主要依據的是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用電量和製造業指數不景氣等幾個所謂的硬指標。
正常情況下,這些指標確實是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依據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依據之一,但卻不是絕對和唯一的依據。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指標,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很多指標。
其中,國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是不可忽視的指標之一,不僅如此,用電量等指標的好壞,除數據本身之外,還要看有沒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有沒有非指標本身因素的影響等。
(2)經濟放緩的形勢應該採用哪些手段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放緩達到均衡點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由於中國過去是靠投資驅動的,所以必須讓投資軟著陸。
第二,要找到一個有效的制度辦法徹底解決過剩產能。
第三,要讓新增長動力成為主導力量。
一位經濟學家指出,研究中國經濟,應從真實世界來了解背後的理論,而不是根據現有理論來看真實世界。回顧剛過去不久的國慶黃金周,不少人注意到了兩個有意思的消費數據:在北京,眾多老字型大小餐館的午餐翻台率在2次以上,晚餐翻台率甚至達到3次以上。
一些重點監測企業,大屏幕高清電視銷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洗干一體機、凈水器、健康空調、智能馬桶蓋銷量同比增長一至兩倍。餐飲服務消費依然火熱,優質商品銷量穩中有增,「身邊經濟學」不僅是對「消費降級」的有力反駁,也從正面說明,中國經濟引擎依然動力十足。
無需否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必然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然而,中國經濟有足夠強的韌勁、有足夠大的迴旋餘地、有足夠多的政策工具,來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沖擊。
更需要看到的是,即便中國經濟總量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從不到3700億元增長到如今的超過82萬億元,體量已經如此巨大,但仍有極大的增長潛力。一時間增加的礁石險灘,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這條大河奔湧向前的大方向。
『叄』 1.面對世界經濟增長普遍放緩的形勢我國應如何做
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維持溫和增長態勢,但動能有所減弱,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增長、通脹水平、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等方面出現明顯分化。同時,世界經濟風險隱患明顯上升,突出表現為特朗普政府保護主義和新興經濟體債務高企。我國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嚴峻,經濟持續平穩增長難度加大。應著力應對經濟增長壓力,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補好發展短板,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上半年世界經濟維持溫和增長態勢,但動能有所減弱,主要經濟體出現明顯分化
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總體維持去年以來的復甦向好態勢,仍處溫和增長軌道。但與去年下半年相比,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均出現不同程度放緩,美國挑起貿易摩擦、美聯儲持續加息、義大利政治危機、中東地緣沖突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國際貿易增速下降,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動盪加劇,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家長期積累的金融風險爆發。同時,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增長、通脹水平、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等方面出現明顯分化。
經濟增長態勢分化。在發達經濟體中,美歐仍保持相對強勁增長。今年1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增長2%,是近3年同季度增速最高值;4-5月美國工業生產同比增長超過3.5%,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均保持在55以上。6月美聯儲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測中值上調至2.8%,較3月提高0.1個百分點。1季度歐元區實際GDP同比增長2.5%,明顯超過去年同季度的2.1%,其中德國、法國經濟同比分別增長2.3%和2.2%。5月歐元區失業率降至8.4%,為歐債危機以來最低點。但日本經濟1季度按年率下降0.6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8個季度的正增長,居民消費和私人住宅投資萎縮成為主要原因。在金磚國家中,印度經濟1季度同比增長7.7%,為近7個季度以來最高值;巴西、俄羅斯經濟同比增速分別為1.2%和1.3%,明顯超過去年同期增速,擺脫衰退、復甦向好態勢繼續鞏固;但南非經濟環比折年率下降2.2個百分點,且失業率仍高達26.7%,形勢比較嚴峻。
通貨膨脹水平分化。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美歐通脹壓力上升,其中美國尤其明顯。今年5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8%,達到2012年2月以來最高值。6月美聯儲將今年美國私人消費支出通脹率的預測值上調至2.1%,超過2%的目標通脹率,這將為美聯儲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提供支撐。6月歐元區通脹率預計為2%,是2017年2月以來最高值,達到歐央行的目標通脹率。而5月日本通脹率僅為0.7%,較年初1.4%的水平明顯下降,離日本央行2%的目標通脹率也更加遙遠。今年以來,俄羅斯、印度、巴西等主要新興市場通脹率基本穩定可控,徹底擺脫高通脹壓力。
貨幣政策取向分化。美國繼續推進「加息+縮表」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上半年美聯儲兩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到1.75%-2%的水平,美聯儲官員加息預測的點陣圖顯示,今年或將再加息兩次,政策利率中值或升至2.4%。歐央行維持三大利率和每月購債規模不變,且明確表示2019年夏天之前不會加息,超出市場預期。日本央行維持超額准備金-0.1%的負利率,將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保持在0左右,且維持全年80萬億日元的資產購買規模。
金融市場走勢背離。今年以來,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上漲8.68%,成為全球成長最好的股市之一。而新興經濟體股市普遍下跌,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較年初下降8.7%,其中新興亞洲指數下降7.23%,新興歐洲指數下降10.47%,新興拉美指數下降12.9%。美銀美林近日對市場交易員的一項調查發現,認為美國擁有全球最優投資前景的比例接近2/3,創17年高位。同時,美元明顯升值,6月底美元指數升至124以上,較年初升值4.7%。而新興市場貨幣則普遍貶值,其中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今年以來已累計貶值50%和18%,貨幣危機與債務危機若隱若現。
世界經濟的風險隱患明顯上升,突出表現為美國政府保護主義和新興經濟體債務高企
『肆』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應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在金融危機下,中國採取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貨幣政策:1下調利率。
2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3暫緩發行定向央票,國債等。
4下調銀行之間的隔夜拆借利率。
財政政策:1提高很多出口產品的退稅率。
2對農民加大了補貼力度。
3對高新科技產業進行稅制的優惠改革,刺激出口。
4對中小企業開的各項綠燈,包括解決融資難問題。
5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刺激農村消費。
6發行消費券,旅遊券等,刺激國內消費。
7四萬億投資計劃,拉動投資和內需。
8十大行業振興計劃,電網改造,新能源,新農村,醫改等等
9房貸利率七折優惠,刺激房地產市場。
等等等
針對國外,我們在穩定美元方面貢獻很多,繼續增持美國國債,雖然這很大層面也為我們自己的資產不縮水,不過在穩定美國經濟也起了不少作用。還有積極參加各國峰會,中美對話等等,還有中央政府牽頭到歐洲進行的大采購,和很多國家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等等都是為擺脫世界經濟危機而做的貢獻。
『伍』 經濟衰退時期,政府採取的主要貨幣工具手段有哪些
在經濟衰退時期,全社會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徵是生產過剩。當出現生產過剩時,大量的商品滯銷,企業就降低開工率,解僱工人;隨著居民收入下滑,消費需求萎縮,進而使得大批企業破產倒閉,失業人數進一步增加。概括地說就是:企業投資意願下降,居民消費意願下降。
此時,政府通常會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進行干預。貨幣政策主要手段有三個:一是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減少,可以擴大貨幣供給,二是進行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政府債券(最理想的工具是短期政府債券),增加了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可以起到擴大貨幣供給的作用。三是降低再貼現利率。降低了再貼現利率後,相當於減輕了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貼現票據的成本,使得商業銀行原意進行票決貼現,申請中央銀行貸款,進而增加了貨幣供給。
除去上面提到的三大法寶之外,中央銀行還可以選擇消費信貸控制,如降低購房首付款比例,降低證券保證金比率,進行窗口指導,等等選擇性的政策工具。
『陸』 當經濟衰退和蕭條時,政府應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治理
你好!當經濟衰退和蕭條時,政府應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來治理。
一、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減少收入、擴大支出來增加總需求。採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稅率擴大投資規模、增加財政補貼、實行赤字預算和發行公債等。財政政策是政府針對一定時期的經濟目標,依據特定的財政理論,為指導財政工作和調節財政關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則和措施。財政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徵:較強的法治性、相對的穩定性、關聯的系統性。貨幣政策目標,是由操作目標,中介目標和最終目標這三個漸進層次組成的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我國現階段財政政策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物價相對穩定;2.經濟可持續均衡增長;3.收入合理分配;4.資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二、在總需求不足、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乏力甚至出現經濟衰退時,中央銀行應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即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應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長。可供選擇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貨幣發行量、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貼現率、在公開市場上購進政府債券等。貨幣政策是指國家通過金融系統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和需求量,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取的控制、調節和穩定貨幣的措施的總和。它的最終目標如下:1.穩定物價;2. 充分就業;3.經濟增長;4平衡國際收支。
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區別:1.概念不同: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財政政策是為實現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對財政收支關系進行調整的指導原則和措施;2.制定者不同;3.採用工具不同;4.內容不同:貨幣政策與利率、信貸相關,財政政策與財政收入和支出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