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球經濟低迷,失業人口增加。什麼時候經濟才會開始回暖
估計也需要2年左右
目前全球疫情嚴峻,以美國為例,這幾天美國疫情人數平均3萬人,情況不斷的嚴重,疫情導致嚴重打擊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零售業,旅遊業和運輸業等,以美國航空運輸業為例,由於各國的實施的邊境管制,航空公司只好削減班次,目前平均每班美國國內航班的乘客為 23 人,整體運輸量掉了 94%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人口,也就沒有了實力。外國特別是非洲國家,包括印度。人口都還在無序的增長。人口的增長超過了就業機會的增加。形成了就業壓力和糧食危機。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表示,疫情導致全球各國各地區發展活動暫停,全球經濟今年恐萎縮至少6%
所以經濟要恢復正常預計需要2到3年
⑵ 世界經濟什麼時候復甦
全球經濟復甦的時間可能會比人們預計的要早。 2009年年中金融市場就可能出現強勁反彈,到2010年世界經濟就會開始呈現上升趨勢。 在金磚四國中,印度明年的表現將是最佳的;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望保持在7%-9%;巴西明年的經濟增速在2%-3%;俄羅斯可能面臨壓力。雖然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達到1%,但美國、英國和歐元區國家將會出現衰退。 美國政府也許會出台更大規模的刺激經濟計劃。奧巴馬將在2010年面臨國會中期選舉,屆時將再次面對選民的考驗,因此,對刺激經濟方案的政治需求也是巨大的。
⑶ 經合組織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2.2%,何時才能重回高增長
我認為這個情況至少需要持續三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有可能會持續5年時間。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經濟的恢復本身就需要時間。在此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問題,同時也需要解決很多地方的能源危機和債務危機。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以化解的話,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奢望經濟重新回到高增長的區間當中。換而言之,我們首先需要應對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的現象,同時也需要進一步解決加息周期所面臨的各種經濟問題。在此之後,如果全球范圍內進一步降息的話,這才意味著我們的經濟會重新恢復高增長的狀態之下。
⑷ 預計在什麼時候世界經濟會復甦
當前經濟衰退的嚴重性反映在程度深和范圍廣兩個方面。
報告預測,全球經濟今年下降1.3%,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程度最深的衰退。這一預測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作出的今年全球經濟增長0.5%的預期形成巨大反差。報告解釋說,穩定世界金融市場,促使信貸重新向消費者和企業自由流動所需時間很可能比先前估計的更長,而做到這一點是美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走出衰退的必要條件。
就範圍而言,報告預測,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今年都將出現負增長,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更將創下1946年以來的最大降幅。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也會顯著減速,其中,中東歐、獨聯體和拉美經濟今年將明顯收縮。換言之,佔全球經濟四分之三的國家的人均產出都將下降,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增速都大大低於2003年至2007年的水平,凸顯「全球同步」下滑的特點。
復甦步伐慢於以往
報告認為,這次危機過後的經濟復甦步伐會顯著慢於以往。報告估計,全球經濟明年將逐步復甦,全年將增長1.9%。這一增長率較以往經濟復甦要疲軟得多。報告說,明年美國經濟為零增長;德國和英國經濟繼續收縮,但幅度會有所減小;其他國家如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和墨西哥等會恢復增長,但步伐大都不快。
得出復甦步伐顯著慢於以往的結論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人員對21個發達經濟體自1960年至今發生的經濟周期變化開展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通常意義上的衰退時間短,且復甦強勁;而全球同步發生的衰退則往往時間更長、程度更深;如果金融危機與全球同步經濟下滑結合在一起,那結果就可能是「異常嚴重和長久持續的衰退」。研究人員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即屬這種情況,因此,此次衰退很可能更持久,危機之後的復甦也很可能比通常情況更為疲軟。
不過,從報告對明年各經濟體增長率的預測來看,多數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復甦步伐要比發達經濟體快得多。
報告指出,當前經濟前景仍然非常不明朗,風險依然偏於下行。
主要因為,金融局勢緊張與經濟形勢進一步疲軟之間的惡性循環尚未打破。盡管不少國家在穩定金融市場和遏制經濟下滑方面採取了廣泛的積極措施,但成效有限,市場信心指數依然很低。
報告估計,2007年至2010年,所有金融機構源於美國的資產減記數額將為2.7萬億美元,超過今年1月估計的2.2萬億美元;如果計入源於其他成熟市場的資產,則全球資產預期減記總額將達到4萬億美元,約三分之二將由銀行承擔,其餘由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和其他中介機構承擔。目前,金融領域的問題遠未解決,且不排除繼續惡化的可能。
報告說,在危機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銀行幾乎都在限制信貸發放,且可能繼續這么做,企業融資困難,這種狀況阻礙了經濟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結果,宏觀經濟政策在降低衰退嚴重性和促進復甦方面可以發揮「重大作用」。報告據此呼籲國際社會採取更大膽的強力措施,以恢復金融系統健康,支持經濟復甦。
報告主張,第一,推進金融部門重組是眼下當務之急。這會為鞏固經濟復甦提供必要條件,將顯著提高貨幣和財政刺激的效果。短期內,應確保金融機構能夠獲得流動性,確定和處理不良資產,並對薄弱但有生存力的機構進行注資。
第二,放鬆貨幣政策,以幫助發達經濟體克服通貨緊縮風險,支持新興經濟體應對不斷惡化的增長前景。尚有貨幣政策空間的經濟體應進一步降低利率。
第三,實施財政刺激政策。過去的經驗表明,財政政策在縮短金融危機造成的衰退方面特別有效。如果明年不擴大財政刺激措施,那至少也應該保持。
報告敦促國際社會密切合作,協調行動,以使相關政策措施發揮更大效力,並要求各國抵制保護主義措施的誘惑。報告還指出了今後的一項關鍵挑戰,即要以「正確速度」撤銷當前正在實施的特別貨幣刺激措施。如果行動過快,則可能破壞脆弱的復甦;如果行動過慢,又可能造成經濟過熱,導致出現新的資產價格泡沫。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查爾斯·科林斯在報告發布會結束後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亞洲國家對外資的依賴程度較世界其他國家輕,經濟發展前景相對較好。他認為,倚重出口產業的發展中國家應擴大國內需求,培育國內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