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有哪幾個區,哪個區經濟最發達
上海最發達的區是浦東新區。浦東新區的gdp和人均收入在上海常年都是第一。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浦東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面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島隔長江相望。全區面積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萬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2009年5月,原南匯區並入浦東新區,使得浦東新區成為上海市第一大的行政區。
拓展資料
浦東新區為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因地處黃浦江東而得名。浦東南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區隔長江相望;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偏少;
浦東新區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現轄12個街道、24個鎮。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浦東新區常住人口5681512人] 。
2013年1月29日,入選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2017年,浦東新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9年,浦東新區全年生產總值12734億元,增速7%。
2019年6月25日,上海市政府加大放權力度,浦東新區被賦予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5] 。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
地形地貌
浦東新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3.5—4.5米,平均高程3.87米。地表層的土質,因成陸時間的先後,老護塘以西為黃泥土,老護塘以東為輕黃泥土,欽公塘以東以夾沙土為主。
氣候
浦東新區地處北亞熱帶南緣東亞季風盛行的濱海地帶,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較足,溫度適宜,年平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約1100毫米,雨日約131天。
2017年,浦東新區平均氣溫17.7℃,比常年平均16.3℃偏高1.4℃;全年降水量1899.9毫米,比常年1244.4毫米偏多五成多,為浦東195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之最;年降水日156天,比常年129天偏多27天;年日照1694.8小時,比常年1974.4小時偏少279.6小時。
水文
2016年,浦東新區遭受3次台風外圍影響,25次天文大潮,長江口高橋站最高潮位超藍色警戒線,杭州灣蘆潮港站最高潮位超黃色警戒線。年內,高橋站年平均潮位2.22米,實測最高潮位4.93米,實測最低潮位0.01米,高潮位超藍色警戒線4.90米1次。蘆潮港站年平均潮位2.07米,實測最高潮位5.03米,實測最低潮位-0.91米,高潮位超藍色警戒線4.60米37次,超黃色警戒4.85米10次。
全區內河年平均水位2.71米,最高水位出現在「9·15」特大暴雨時的蘆潮港引河閘站,達3.79米。全年各水位站平均超警戒線次數3次,局部地區超4次。長江口引水口門咸潮入侵天數2天,比上年減少28天。全區總取水量308224.24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取水量308194.88萬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29.36萬立方米。
總用水量295726.29萬立方米。全區城鎮污水產生量47132.08萬立方米,污水處理量43236.8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91.74%。全區河(湖泊)水體水質好於上年,汛期水質好於非汛期。水功能區考核河道水質達標率87.5%,比上年上升37.5%。影響河道(湖泊)水體水質的評價參數主要是氨氮、總磷和總氮等。
⑵ 四川五大經濟區怎麼劃分的
1、成都平原經濟區:包括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眉山、資陽、遂寧、雅安8市。
2、川南經濟區:包括自貢、瀘州、內江、宜賓4市、28個縣(區)。
3、川東北經濟區:包括廣元、南充、廣安、達州和巴中5市、34個縣(市、區)。
4、攀西經濟區:包括攀枝花市和涼山州2市(州)、22個縣(區)。
5、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包括甘孜州和阿壩州。
四川五大經濟區是四川省政府印發的五大經濟區發展規劃,主要包括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生態經濟區。
2016年9月,四川省政府印發的五大經濟區發展規劃,強調圍繞區情特點和發展潛力,提出戰略指引和發展重點,為各個經濟區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
規劃目標
成都平原經濟區: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2.68萬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19126億元)。
川南經濟區:GDP年均增長7.5%左右2020年經濟總量75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5221億元)。
川東北經濟區: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69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979億元)。
攀西經濟區: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31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2240億元)。
川西北生態經濟區:GDP年均增長7%左右2020年經濟總量67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78億元)。
四川省政府官網
未來五年 四川五大經濟區怎麼建?
⑶ 誰知道現在中國有幾個經濟特區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後設立了: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5個經濟特區;
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
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大都位於沿海地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
(3)2020年經濟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創辦經濟特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根據鄧小平的倡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順應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新趨勢,在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步驟。今年是經濟特區創辦30周年。
因此,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創辦經濟特區的歷史與經驗,對於促進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向前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⑷ 中國經濟中心是
中國經濟中心為上海。
上海(Shanghai),簡稱「滬」,有「東方巴黎」的美稱,中國第一大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最大,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經濟實力相當雄厚,是我國第一個躋身進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長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2020年上海將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昨天(29日)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就此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出,到2020年,上海將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經濟中心(economic centre)是指在一定經濟區域內自然形成的生產和交換比較集中,並對周圍地區產生較強經濟影響的地方。是一個特定區域范圍內,在國民經濟生活中居重要地位,並與其它城鎮和廣大農村經濟聯系密切、且能影響其經濟發展的城市或鎮。
⑸ 國家級新區排名是怎樣的
國家級新區排名: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大連金普新區、福建福州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廣州南沙新區。
1、上海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浦東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面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島隔長江相望。
處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內,處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旅遊景點有青島藏馬山鄉村(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
⑹ 我國的經濟區有哪些
我國七大經濟區介紹:
環渤海經濟區。以北京、天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石家莊、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為核心,坐落於東北亞的中心,是國家政策引導發展的重點區域。
①區域優勢。一是明顯的區位優勢,該區地處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沿海對外開放的中北段,又處東北亞中心,為該區帶來極強的經濟輻射潛力;二是明顯的人才優勢,這里科技、教育水平高,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最理想的地區之一;三是交通優勢,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交通網路和獨特的港群(大連、營口、唐山、天津、黃驊、煙台、威海、青島等港口),沈大、京津、濟青、京石、太舊、濟德等高速公路,也將使該區有希望最先在中國建成區域性高速公路網地區;四是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樣,石油、鐵礦、煤炭、海洋資源在全國均占重要地位。
②專門化部門。該區具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石油、石油化工與海洋化工、鋼鐵、機械、電子、輕紡及棉花、水產品在全國占重要地位。今後除發揮現有工業潛力之外,宜充分利用智力資源,大力發展微電子、光學、計算機、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在農業開發上集中力量建設河北、山東的糧棉果和海水捕撈與養殖基地,加快北京、天津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2.東北經濟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盟市。
①區域特點。東北區地處東北亞開放地帶,石油化工、礦冶機電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在全國居突出地位。這里資源豐富而且地域組合條件好,石油鐵礦、煤炭及糧食、甜菜、原木、畜產品均在全國占較大比重,水資源在我國北方也屬豐裕。擁有比較發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
②專門化部門。東北區是以石油化工、鋼鐵、礦冶機電設備、汽車製造、森林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和糧食、原木、甜菜、畜牧產品的重要基地。今後的方向除了加速現有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體制改革外,充分利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部的有利地理位置,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3.長江三角洲及沿江經濟區。包括長江三角洲14個市和沿江28個地市,面積約33×104平方千米,人口1.68億。
①區域特點。全國最大的經濟技術核心區,這里礦產資源不足,但農業發展水平和商業化程度較高,水資源比較豐富,地理位置和交通運輸條件優越,藉助長江和江河湖海相通的優勢,成為內聯中、西部的中國與亞太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地方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建立起以輕紡工業為主、輕重工業均較發達的綜合經濟區。該區在科技文化水平、內外貿易的發達程度上都居全國領先地位。
②專門化部門。長江三角洲地區以製造業為主體,重化工業比較發達,汽車、鋼鐵、石化等產值佔全國同類行業的1/3~1/2;沿江地區以紡織、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比較發達。在城市化進程中,該區第三產業發展加快,是全國最大的對外開放基地。今後的方向宜積極開拓光導纖維、激光、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新技術,重點發展微電子、汽車、造船、發電設備、通訊設備、儀器儀表、乙烯及後續加工材料和深加工、輕紡產品等,並積極發展第三產業,使之成為重要的人才培養中心與金融、貿易、信息中心。
4.中部五省經濟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面積87.12×104平方千米,人口3.13億。
①區域特點。地處中國中部地帶中段,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帶向西部的過渡帶和上海、連雲港、廣州三個對外開放「窗口」的連接地帶。水土光熱等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有色金屬、水能、鐵、非金屬等資源比較豐富;經濟和科技力量比較雄厚;交通運輸條件便利。
②專門化部門。該區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水稻、棉花、淡水產品、油菜籽等主要農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冶金、機械、化工、紡織等部門已成體系,今後的重點是以大運量、高耗水工業為主體,建立由冶金、紡織、汽車、化工等組成的沿江工業地帶,擔負起我國經濟開發中「承東啟西」的橋梁和基地作用。
5.東南沿海經濟區。目前包括廣東、福建兩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區,今後可將港、澳、台劃入。目前該區面積29.93×104平方千米,人口9800萬。
①區域特點。該區位於東南沿海,與港、澳、台毗鄰,海外僑胞眾多,在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方面有著特殊的有利條件,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特區集中的地帶。地處熱帶、亞熱帶,水熱條件良好,是我國熱帶經濟作物產地;錳及有色金屬、水能資源比較豐富。經濟已有相當基礎,是中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區。
②專門化部門。地方資源為該區奠定了良好的輕工、食品、橡膠等工業發展的條件,加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該區宜重點發展電子、日用化工、高檔消費品、食品和熱帶經濟作物加工工業,同時積極發展貿易、旅遊、信息等第三產業和糖料、鮮活農產品等創匯農業。
6.大西南經濟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廣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廣東西部的湛江、茂名、肇慶。
①區域特點。除耕地資源外,資源組合條件良好,礦產、水、能源、可開發的土地、生物、林木、旅遊、勞動力等資源均很豐富,其中水電可開發資源佔全國一半以上;但資源開發程度低,交通通信條件較差,經濟相對落後。地處長江上游,生態環境狀況對整個長江流域影響重大。雖以內陸為主,但漫長的邊境線使之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開放的前沿。
②專門化部門。以地方資源及資源組合優勢為基礎,重點發展高耗能的重化工業,成為鋼鐵、有色金屬、磷化工、機械、輕紡、食品等的工業基地。
7.西北經濟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西部盟市。
①區域特點。氣候條件較差,生態環境脆弱,但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礦產、可開發利用的土地等資源豐富,經濟總體水平偏低,區內經濟主要集中在一些經濟密集區。地處我國大西北,通過新亞歐大陸橋,成為我國通往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重要門戶。少數民族集中,是新疆、西藏、寧夏、內蒙古四大民族自治區的聯結部。
②專門化部門。利用資源優勢和亞歐大陸橋的紐帶作用,以水電和石油開發為基礎,建成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化工、鹽化工、機械製造等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