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區域經濟指哪些

中國區域經濟指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16 11:25:30

㈠ 中國有哪些區域經濟區詳細地介紹一下好嗎

1、環渤海經濟區

環渤海經濟區簡介
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位於中國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占重要地位。 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及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中部地區,共五省(區)二市。全區陸域面積達1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億人。環渤海地區共有城市 157個,約佔全國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區人口超百萬的城市有13個。 也有觀點認為 ,環渤海地區是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經濟區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也就是三省兩市的「3+2」經濟區域。面積51.8萬平方公里;人口2.3億,佔全國17.5%;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萬億元,佔全國28.2%。 雖然兩者關於環渤海經濟區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認為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環渤海經濟區是一個復合的經濟區,由三個次級的經濟區組成,即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寧半島圈。 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將這一地區列為全國開放開發的重點區域之一,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式確立了「環渤海經濟區」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單獨的區域規劃。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為環渤海地區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http://ke..com/view/293545.htm?fr=ala0_1

可以查看一下網路

2、海峽西岸經濟區

[編輯本段]區域簡介
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設想由來已久,當初福建就曾提出過閩東南、閩南三角洲的概念,此後又形成過海峽西岸繁榮帶的設想。根據形勢的發展,上述設想逐漸擴展成海西經濟區的發展戰略,這是歷屆省委、省政府長期探索福建發展之路積累的成果。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是在福建省原有發展戰略,尤其是在海峽西岸繁榮帶戰略基礎上提出的,它既是原有戰略的繼續,又是原有戰略的升華。這個概念在2004年1月初舉行的福建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首次被完整、公開地提出。2006年兩會期間,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字樣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中,計劃通過10年~15年的努力,海峽西岸將形成規模產業群、港口群、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發達區域,成為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台。 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浙江、廣東、江西3省的部分地區,人口約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鐵路「十一五」規劃6000~8000萬人,預計建成後的經濟區年經濟規模在17000億元以上。它面對台灣,毗鄰台灣海峽,地處海峽西岸,是一個肩任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歷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經濟綜合體,因此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截止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擴張,包括福建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龍岩、莆田、三明、南平、寧德以及福建周邊的浙江溫州、麗水、衢州;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梅州、潮州、汕頭、揭陽共計20市。

http://ke..com/view/377230.htm

3、長三角經濟區

這個太熟了

4、泛珠三角區域

【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面積200.6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45698萬,GDP總值52605.7億元(6356億美元)。其中,9省區面積佔全國的20.9%,人口佔全國的34.8%,GDP總值佔全國的33.3%。

5、成渝經濟區是以成都,重慶兩市為中心,主要包括:重慶(市區)、成都、雅安、樂山、綿陽、德陽、眉山、遂寧、資陽、宜賓、瀘州、自貢、內江、南充、廣安、達州、廣元、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廣漢、什邡、綿竹、江油、峨眉山、閬中、華瑩、萬源、簡陽以及重慶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個不同規模、不同等級的城市。

http://ke..com/view/886732.html

㈡ 區域經濟是什麼

現代地理學辭典·區域經濟

區域經濟

特定地區國民經濟整體的總稱。各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因而導致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結構和布局的差異。國民收入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概括性指標,決定著每個地區參加 勞動地域分工的程度、地區生產力發展 的效率及其經濟結構;固定資產是區域 經濟結構的主要部分,其多寡決定它進 一步發展的程度;價格和費率的地區差別是影響區域經濟區位選擇和區域經濟結構的重要因素;增長指數、專業化程 度、直接費用系數、生產部門職能組合結 構等,也是確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地域生產綜合體發展規模及其影響范圍的綜合指標。區域經濟是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學的共同研究領域,其內容主要包括:①經濟地帶和經濟區劃分;②形成區域經濟的最重要因素——勞動資料;③區域可擴大利用自然資源的可能性;④國民經濟發展的地域比例;⑤生產力合理布局的客觀規律;⑥區域經濟發展過程;⑦新區經濟開發戰略;⑧發達地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⑨區域國民經濟綜合體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組織;⑩科技進步對生產布局和勞動地域分工體系的影響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只有科學地組織區域經濟,才能有計劃地配置生產力,達到經濟地利用全國自然資源,合理地利用勞動力資源,確定最佳的生產規模,建立新型的社會生產組織形式的目的。

㈢ 中國區域經濟布局的四大板塊

東部率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
1、遼寧中南地區。重點發展鋼鐵工業和門類齊全的重型機電設備製造業等。
2、京津唐地區。加強機械電子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3、山東半島。重點開發石油和海洋資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產業的發展。
4、長江三角洲地區。加快機械電子工業、石油化工、汽車三角洲地區。加快機械電子工業、石油化工、汽車等支柱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5、閩南三角洲地區。以發展勞動資金密集型產業為主。6、珠江三角洲地區。在目前接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
7 、海南、北部灣沿海地區。具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和一定的資源優勢。
8 、紅水河電力和有色金屬基地。本區域可建成全國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9 、哈爾濱—長春地區。本區主要抓好石化、汽車、機電工業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點開發煤、鋁等資源,也是東部耗能產業的良好接納地。
1 1 、長江幹流中上游沿岸地區。本區水陸交通方便,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發展水電、鋼鐵、有色金屬、磷和鹽化工業。
1 2 、陝西關中地區。重點考慮機械電子工業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是接納東部地區紡織工業向西轉移的理想地區。
1 3 、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幹流沿岸地區。該區為開發新疆石油資源提供鑽采設備,在接納東部地區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轉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區。是東部地區石油加工、輕紡工業向西轉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盤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發展能源、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化肥工業。
1 6 、烏江電力和黔中鋁、磷基地。主要開發水電,發展磷肥、煉鋁工業。 依託產業、人力資源、市場轉移升級,內地將形成新的3個極化核心經濟帶,即:
1. 長江中下游經濟帶:以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區、昌九地區為依託的長江中上游經濟帶;
2. 黃河中游經濟帶:以中原地區、關中地區以及國家能源基地為依託的黃河中游經濟帶。
3環渤海經濟圈:以山東半島、遼中南地區為兩翼,提升和拓展環渤海經濟圈;
4.東海經濟圈:以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國務院關於長三角地區進一步改革發展意見的實施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契機,加速形成東海經濟圈;
5.南海經濟圈:以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經濟圈。 針對國內經濟圈劃分比較盲目隨意,綜合權衡區域經濟發展背景、現狀和發展趨勢,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區域發展的新格局,以城市群為基礎應和核心,形成八大經濟圈。 即:
1. 大長三角經濟圈;以長三角城市群為核心的大長三角經濟圈。包括現在的長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
2. 泛渤海經濟圈;以京津冀、山東半島為核心的泛渤海經濟圈。過去提出的環渤海經濟圈包括遼寧,但根據經濟聯系,遼寧省和吉林省、黑龍江省以及內蒙東部聯系更密切,和山東半島和京津冀的聯系並不密切,因此泛渤海經濟圈未包括遼寧。山西省雖劃分在中部,但是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聯系不如和京津冀更密切。內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山東半島聯系很密切,所以泛渤海把山西和內蒙古中部劃進來。為了跟環渤海經濟圈相區別,所以提出泛渤海經濟圈。
3. 大珠三角經濟圈;以珠三角為核心的大珠三角經濟圈。2003年時提出叫泛珠三角經濟圈,現在提出「9+2」模式,所以改變為大珠三角經濟圈。
4. 東北經濟圈;以遼中南為核心的東北經濟圈。
5. 海峽經濟圈;以海峽西岸城市群和台北為核心的海峽經濟圈。我們要和平統一,所以我們在規劃上首先要統一起來,此外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和台灣的經濟聯系非常密切。所以我們把台灣海峽西岸共同構成海峽經濟圈。
6. 中部經濟圈;以長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為核心的中部經濟圈。中部經濟圈不包括安徽,即江淮城市群。
7. 西南經濟圈;以川渝城市群為核心的西南經濟圈。
8. 西北經濟圈。以關中為核心的西北經濟圈。 城市群有三個特徵:第一是有若干個大都市為核心,第二是交通非常的便捷,第三是經濟聯系比較密切。
根據2007年的數,這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積佔全國的土地面積11%,居住的人口超過了1/3。創造的GDP超過了2/3。這說明我國城市群在國家經濟當中的地位非常高。
現在城市群GDP佔全國的三分之二,但是人口僅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這說明我們的人口和GDP是不相適應的。如果城市群人口能夠成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二,那麼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就比較容易實現。
東部六個城市群
1.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9個城市,實際上有11個城市,另外兩個是香港和澳門。珠三角城市群以香港、廣州和深圳為中心。2.海峽西岸城市群
海峽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市為中心。
3.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南京和杭州為中心,共有16個城市。、
4.山東半島城市群
山東半島城市群有10個城市。包括濟南、青島、淄博、東營、煙台、濰坊、威海、日照、濱州八城市。
5.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10+2」模式,以北京天津為中心。、
6.遼中南城市群
遼中南城市群有10個城市。
中部兩個城市群
7.長江中游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也有12個城市。
8.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有9個城市,以鄭州為中心,
西部兩個城市群
9.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共有15個城市,以成都市和重慶市為中心。
10.關中—天水城市群
關中城市群以西安,天水為中心
其他城市群
「十二五」 正在發展中的其他6大城市群
1. 以長株潭為中心的湘中城市群
長株潭比較特殊,未列入十大城市群是因為:區域人口和城市數量以及經濟的總量未進入前列,其次是因為這三個城市表面上看是三個行政區,實際上距離很近,而且相互之間已經不是獨立的城市個體,是多個組團的一個城市,其未來將形成以長株潭為中心,包括更多的城市在內的湘中城市群。
2. 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
3. 以長春和吉林為中心的城市群(即吉長都市圈)
4. 以哈大齊為中心的黑龍江東南部的城市群
5. 以南寧為中心的北部灣城市群
6. 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天山北部城市群

㈣ 中國有幾個經濟區分別是什麼

中國十大經濟區所指:東北綜合經濟區、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南沿海綜合經濟區、黃河上中游綜合經濟區、長江上中游綜合經濟區、珠江上中游綜合經濟區、內蒙古綜合經濟區、新疆綜合經濟區、青藏高原綜合經濟區。

針對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劃分經濟區方案存在的一些明顯缺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提出,在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發展的情況下。

有必要在「三大地帶」劃分方案的基礎上,重新考慮劃分中國的經濟區,即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經濟區域。

(4)中國區域經濟指哪些擴展閱讀:

一、東北地區及東部沿海地帶分為4個經濟區:

1.東北經濟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重點是建設成為全國重型裝備和設備製造業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製造業基地的地位。

農業以玉米、大豆和甜菜為主,建設成為全國性的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2.北部沿海經濟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4省市。充分發揮人才、知識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優勢地位,建設成為全國最有實力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

以京津冀城市群和山東半島城鎮群為依託,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盡快形成中國又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城鎮群。

3.東部沿海經濟區,或長江下游綜合經濟區:包括上海、江蘇和浙江三省市。

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多功能的製造業中心,特別是輕工業裝備產品製造中心,以及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

4.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廣東、福建、海南3省。

建設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基地,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地,以及全國最大最重要的高檔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基地,具有全國意義的高新技術產品製造中心。

二、中西部地帶分為3個經濟區:

1.黃河上中游經濟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山西與河南5省區。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煤炭開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氣和水能開發基地、鋼鐵工業基地、有色工業基地。

以西安、蘭州為核心進一步聚集生產要素,建成中西部裝備製造業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密集發展區。

2.長江上中游經濟區:包括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設以水稻和棉花為主的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基地,以及建立在農產品基礎上的深加工工業。

建設以鋼鐵和有色冶金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國第三大汽車工業基地(武漢)以及其它交通設備工業基地(重慶的摩托車製造)。

3.珠江上中游經濟區:包括雲南、貴州和廣西3省區。建設成為中草葯和生物製品研發與生產基地,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風光、貴州黃果樹瀑布以及少數民族風情為特色內容的沿珠江旅遊風景帶。

三、遠西部地帶分為3個經濟區:

1.內蒙古經濟區:包括內蒙古1省區。充分發揮煤炭、天然氣和水能等能源資源的優勢,強化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力度,盡快成為全國新的能源生產基地;

積極發展高載能原材料工業;保護和利用好天然草場資源,減少牧民數量,實行集約化的家庭庄園式開發利用,積極發展沙產業,建設若干沙產業基地。

2.新疆經濟區:包括新疆1省區。建設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綠洲農業,建設具有優勢的瓜果、棉花和西紅柿種植業生產基地;

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工業,如葡萄酒釀造業、果品加工業和紡織業;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建設全國石油生產最大的接續地;建立沙產業基地。

3.青藏高原經濟區: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區。主要任務是世界屋脊的生態環境保護。選擇優勢資源(如天然氣、鹽湖資源、有色金屬開采等)開發,並採取保護式的開發方式,避免小規模、分散式的資源開發模式。

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圍欄畜牧業,以及特色民族風情旅遊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經濟區



㈤ 中國地理區劃的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㈥ 我國主要的經濟區域是哪幾個

12.七大經濟區的劃分。1992年,鄒家華考慮到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7個跨省(市)的經濟區的戰略構想,並在國家「九五」計劃和 2010年遠景綱要中得到系統闡述。七大經濟區分別為: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南沿海地區;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東北地區;中部五省地區;西北地區。
16.八大社會經濟區域的劃分。2003年,李善同、侯永志依據空間上相互毗鄰、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結構相近等九大原則,把中國大陸劃分為8大經濟區域,包括東北地區、北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南部沿海地區、黃河中游地區、長江中游地區、西南地區和大西北地區。
20.「五大」經濟區域的劃分。2009年,馬慶林鞍照區域內部、區域之間協調發展的要求,採用外部擾動一致性標准劃分經濟區域,將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劃分為5個經濟區域,分別為北方經濟區、長江流域經濟區、東南經濟區、西南經濟區和西北經濟區。

㈦ 我國三個經濟地帶、四大經濟區、地理區劃,各包含什麼省劃分依據是什麼

按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結合的原則,

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12個省、市、自治區),
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個省、自治區),
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1)東、中部地帶「熱」「冷」差異很大,對宏觀調控的承受能力及反應能力也存在很大差異。盡管中國政府針對不同的地區實施了差別性的宏觀調控措施,但承受能力的差異使得中部地帶對政府宏觀政策的反應要明顯大於東部地帶。
中部地帶國有經濟比重相對較高,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低,企業融資主要依賴國有銀行,不利沖擊對中部企業的影響遠比對東部企業大得多。
東部企業的市場融資渠道多,在緊縮情況下企業融資的調整能力較強。中部企業基本依賴國家資金,一遇緊縮便易發生資金斷檔、生產經營難以為繼。
當宏觀緊縮剛使東部經濟從過熱狀態冷卻下來的時候,中部經濟卻已從正常增長陷入停滯衰退;而調控措施一放鬆,又會出現東部經濟再度趨熱及通貨膨脹進一步蔓延。宏觀調控緊不得,松不得,可調整的空間很小。
宏觀緊縮常常未達到預期效果便中途放鬆,有時不是出於兼顧經濟適度增長的考慮,而是迫於中部企業經營危機的壓力。
宏觀調控在這種情況下放棄緊縮,不是「軟著陸」過程中「緊」「松」搭配的主動調整,而是地區貧富差異及「熱」「冷」差異壓力下的被迫應急措施。

三個經濟地帶指東部,中部,西部三個,這個的劃分基本和地域上的東中西部的劃分一致。
四大經濟區:分為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部。

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這些的劃分基本都是根據不同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戰略等等來劃分的。
在東部地區,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步伐明顯加快,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仍然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
在中部地區,「三個基地、一個樞紐」建設穩步推進,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經濟增速穩居「四大板塊」之首。
在西部地區,優勢能源資源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成渝、關中、天水、環北部灣經濟區正成為西部地區三大「增長極」。
在東北地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加快推進,逐步走向統一市場的東北板塊經濟競爭優勢明顯提升。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外向型經濟一度受到嚴重影響,東部地區許多企業陷入海外訂單銳減、開工不足的困境。

現在的三大經濟帶是東部沿海地帶,中部地帶,西部地帶。
1、東部沿海地帶
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12個省、市、自治區。
本帶經濟發展主要是加強傳統工業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大力開拓新興產業,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高檔消費品工業,使產品向高、精、尖、新方向發展。
東部地帶經濟總量在中國經濟總量中所佔份額巨大(1978-2004年東部地帶GDP在中國GDP總量中所佔的平均份額為54.9%),但其對總體經濟波動的影響卻小於中部地帶。
2、中部地帶
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個省、區。在中國的三大地帶中,中部地帶的經濟波動對中國總體經濟波動的影響最大。
中部地帶國有經濟比重相對較高,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低,企業融資主要依賴國有銀行,不利沖擊對中部企業的影響遠比對東部企業大得多。
3、西部地帶
西部地帶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10個省、自治區。

㈧ 我國分為幾大經濟區域

1.華中:河南、湖北、湖南;

(8)中國區域經濟指哪些擴展閱讀:

1.華西 Huáxī,west China,廣義指的是中國西部,包括中國西部西北部、西部西南部、西部東部,中國西部包括新疆、內蒙古西部、青海(中國西部西北部)、甘肅、寧夏、陝西(西部東部)、西藏、四川、重慶、雲南、廣西(西部西南部)。

2.華南地區,中國大區之一,位於漢族地區南部,簡稱「華南」,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民國時代, 華南范圍涵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及雲南、貴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列入台灣省,合稱「華南六省」,而民間的「華南地區」則有多種說法,廣義自然地理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台灣省。

3.華北地區指位於中國北部的區域。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現時在政治、經濟層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共計5個省級行政單位。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即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和呼和浩特市等三盟(市)。政治上一般上把整個內蒙古都列入華北地區。

4.華東地區,簡稱「華東」。建國初期,華東區曾為中國六大行政區之一,為當時一級行政區,於1954年撤銷,轄區相當於現在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和台灣等地,江西省當時屬中南區。

1961年,華東經濟協作區成立,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等地,1978年後撤銷。

5.中國華中地區,簡稱華中,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華中國土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9%。截至2017年底,華中地區常住人口約2.23億人,生產總值約11.61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約5.20萬元。

參考資料

網路-華西地區

網路-華南地區

網路-華北地區

網路-華東地區

網路-華中地區

閱讀全文

與中國區域經濟指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梁講故事哪個台播出 瀏覽:603
美女為什麼要少吃鹽 瀏覽:799
幸福里和搜房哪個好一點 瀏覽:37
經濟法學課程學什麼 瀏覽:883
河南種什麼果木樹經濟價值高 瀏覽:556
叮咚配送員辦理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944
小軟健康多少元一個 瀏覽:753
不去事業編面試了怎麼說 瀏覽:553
女人想要幸福要離開什麼樣的男人 瀏覽:511
數學繪本的故事性怎麼體現 瀏覽:348
公用事業費指哪些 瀏覽:835
幸福寶沒有安居碼怎麼搶紅包 瀏覽:178
整形後的姑娘為什麼事業都變好 瀏覽:23
伊通幸福家園在哪裡 瀏覽:716
沒看過愛情公寓是什麼梗 瀏覽:569
美女早上好問你在中山哪裡 瀏覽:304
抖音故事視頻怎麼找素材 瀏覽:602
事業單位考試行測要背多少題 瀏覽:803
麻涌中心幼兒園健康證編號是什麼 瀏覽:694
松果怎麼去旅遊的故事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