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福利經濟學怎麼理解

福利經濟學怎麼理解

發布時間:2023-06-16 03:36:09

『壹』 經濟學中社會福利是如何解釋的

就是效用水平
效用函數曲線就是經濟學對福利的量化
經濟學認為國家經濟增長和福利呈正相關,但是實際上兩者的關聯性並不強。因為沒有人是理性人,而且心理學上的福利和經濟學上的福利不一樣,而實際中人們對福利的理解更傾向於心理學上的判斷標准。

『貳』 經濟學中福利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人們的各種慾望或需要所獲得的滿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樂。
收入越高,分配越均等,所以福利越好。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福利,是指企業為了保留和激勵員工,採用的非現金形式的報酬,因此,本系統中列出的福利,與津貼的最大差別就是,福利是非現金形式的報酬,而津貼是以現金形式固定發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險、實物、股票期權、培訓、帶薪假等等,系統中列出的金額是從公司成本角度考慮的,摺合成金額後進行展示的。
拓展資料:
經濟福利是由個人福利和公共福利兩個部分組成,但由於存在著影響兩種福利的外部性因素,所以需要在現有的國民核算資料的基礎上加以調整。
(1)個人收入是決定個人福利的最重要的因素。
個人福利的多少首先取決於個人收入的高低,個人收入高,個人福利的數量就多;反之則相反。其次,根據福利經濟理論,個人收入 內含的福利數量則受制於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如果收入分配處於平等狀態,則個人收入的外在數值與其內含的福利數量等值。反之,如果收入分配存在著不平等的情況,個人收入內含的福利數量則小於個人收入的外在數值。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越高,彼此之間的差距就越大。所以,我們將森的福利指數作為經濟福利指數計算公式的組成部分。
(2)公共福利是政府投資由社會成員共同無償消費的福利,其承載體是公共產品。
在存在環境污染的情況下,有必要進行數值上的調整。這是因為,根據公共經濟學理論,相對於社會經濟系統 ,環境污染作為一種公害,屬於負外部性范疇。消除這種負外部性 ,需要政府投入一定數量的公共產品,使環境質量能夠得以恢復。筆者認為,從GDP或者說從公共產品中扣除的治理污染的成本,不是指現實的已經發生的環保費用 ,而是指潛在的為治理現存污染而需花費的費用。
經濟福利指數={[報告期人均實際收入×(1-基尼系數)]×人口數量+報告期公共產品(1一治理污染的潛在成本占公共產品數量的比重)}/基期經濟福利

『叄』 如何理解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

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市場競爭能夠通過價格機制有效調節經濟活動,從而達到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

實現條件:完全競爭、無外部性、無交易成本、完全信息、無規模經濟

通俗解釋:

在一個完全競爭、完全信息、無交易成本、無外部性、無規模經濟的世界裡,每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會促使整個社會達到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狀態。即:自由競爭的市場是帕累托最優的。

政策導向:崇尚自由競爭,反對政府幹預。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自由競爭市場可以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每個人的福利狀態取決於他初始資源擁有狀態。政府要想調節社會間的福利水平,應該對每個人的原始資源配置狀態進行干預和調整。

舉個例子

直接上圖:

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的差別是:

第二定理是在第一定理上的深化,加入了一個論點:即初始資源配置狀態決定最終資源配置狀態。

理論前提是第一定理。

『肆』 怎樣理解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

一般均衡理論是理論性的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尋求在整體經濟的框架內解釋生產、消費和價格。一般均衡是指經濟中存在著這樣一套價格系統,它能夠使

當經濟具備上述這樣的條件時,就是達到一般均衡,這時的價格就是一般均衡價格。

一般均衡是經濟學中局部均衡概念的擴展。在一個一般均衡的市場中,每個單獨的市場都是局部均衡的。

一般均衡的目標是經濟效率最優,即經濟福利最優。


福利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產業變動論》、《財政學研究》中提出了「經濟福利」的概念,主張國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數論等。

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社會經濟運行的目標,或稱檢驗社會經濟行為好壞的標准;實現社會經濟運行目標所需的生產、交換、分配的一般最適度的條件及其政策建議等。


福利經濟學的特點及實際作用: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也就是根據已確定的社會目標,建立理論體系;以邊際效用基數論或邊際效用序數論為基礎,建立福利概念;以社會目標和福利理論為依據,制定經濟政策方案。

庇古是資產階級福利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他把福利經濟學的對象規定為對增進世界或一個國家經濟福利的研究。庇古認為福利是對享受或滿足的心理反應,福利有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之分,社會福利中只有能夠用貨幣衡量的部分才是經濟福利。

庇古根據邊際效用基數論提出兩個基本的福利命題:國民收入總量愈大,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國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他認為,經濟福利 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國民收入的數量和國民收入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情況。因此,要增加經濟福利,在生產方面必須增大國民收入總量,在分配方面必須消除 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紀30年代,庇古的福利經濟學受到羅賓斯等人的批判。羅賓斯認為,經濟理論應當將價值判斷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個人間效用可比較性不能成立,福 利經濟學的主張和要求沒有科學根據。繼羅賓斯之後,卡爾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納等人從帕累托的理論出發也對庇古的福利經濟學進行了批判。同羅賓斯不同的是,他們認為福利經濟學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爾多提出了福利標准或補償原則的問題。此後,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對福利標准或補償原則繼續進行討論。他們主張把價值判斷從福利經濟學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實證研究;主張把福利經濟學建立在邊際效用序數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邊際效用基數論的基礎之上;主張把交換和生產的員優條件作為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反對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卡爾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納、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論基礎上的福利經濟學被稱作新福利經濟學。

『伍』 經濟學里,福利的概念是什麼~

經濟學里福利的概念
福利,是指企業為了保留和激勵員工,採用的非現金形式的報酬,因此,福利與津貼的最大差別就是,福利是非現金形式的報酬,而津貼是以現金形式固定發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險、實物、股票期權、培訓、帶薪假等等,系統中列出的金額是從公司成本角度考慮的,摺合成金額後進行展示的。
http://ke..com/view/545670.htm

『陸』 名詞解釋,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welfare
economics福利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產業變動論》、《財政學研究》中提出了「經濟福利」的概念,主張國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數論等。

『柒』 什麼是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家從福利觀點或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予以社會評價的經濟學分支學科。

福利經濟學作為一個經濟學的分支體系,最早出現於 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1920年,庇古的《福利經濟學》一書的出版是福利經濟學產生的標志。

福利經濟學的出現,是英國階級矛盾和社會經濟矛盾尖銳化的結果。西方經濟學家承認,英國十分嚴重的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變得更為尖銳,因而出現以建立社會福利為目標的研究趨向, 這導致了福利經濟學的產生。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以後,英美等國的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福利經濟學進行了許多修改和補充。庇古的福利經濟學被稱做舊福利經濟學,庇古以後的福利經濟學則被稱為新福利經濟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福利經濟學又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正在經歷著新的發展和變化。

邊沁的功利主義原則是福利經濟學的哲學基礎。邊沁認為人生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總量。幸福總量可以計算,倫理就是對幸福總量的計算。邊沁把資產階級利益說成是社會的普遍利益,把資產階級趨利避害的倫理原則說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則,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標榜為功利主義的最高目標。

帕累托的「最優狀態」概念和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是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這樣一種狀態,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得更好而不使別人的境況變壞。按照這一規定,一項改變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增進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進而其他的人福利不減少,這種改變就有利;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減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減少,這種改變就不利。

馬歇爾從消費者剩餘概念推導出政策結論:政府對收益遞減的商品征稅,得到的稅額將大於失去的消費者剩餘,用其中部分稅額補貼收益遞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費者剩餘將大於所支付的補貼。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和政策結論對福利經濟學也起了重要作用。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也就是根據已確定的社會目標,建立理論體系;以邊際效用基數論或邊際效用序數論為基礎,建立福利概念;以社會目標和福利理論為依據,制定經濟政策方案。

庇古是資產階級福利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他把福利經濟學的對象規定為對增進世界或一個國家經濟福利的研究。庇古認為福利是對享受或滿足的心理反應,福利有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之分,社會福利中只有能夠用貨幣衡量的部分才是經濟福利。

庇古根據邊際效用基數論提出兩個基本的福利命題:國民收入總量愈大,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國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他認為,經濟福利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國民收入的數量和國民收入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情況。因此,要增加經濟福利,在生產方面必須增大國民收入總量,在分配方面必須消除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紀30年代,庇古的福利經濟學受到羅賓斯等人的批判。羅賓斯認為,經濟理論應當將價值判斷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個人間效用可比較性不能成立,福利經濟學的主張和要求沒有科學根據。繼羅賓斯之後,卡爾多、希克斯、勒納等人從帕累托的理論出發也對庇古的福利經濟學進行了批判。同羅賓斯不同的是,他們認為福利經濟學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爾多提出了福利標准或補償原則的問題。此後,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對福利標准或補償原則繼續進行討論。他們主張把價值判斷從福利經濟學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實證研究;主張把福利經濟學建立在邊際效用序數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邊際效用基數論的基礎之上;主張把交換和生產的員優條件作為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反對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卡爾多希克斯、勒納、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論基礎上的福利經濟學被稱作新福利經濟學。

新福利經濟學主張效用序數論,認為邊際效用不能衡量,個人間效用無法比較,不能用基數數詞表示效用數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數數詞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經濟學根據效用序數論反對舊福利經濟學的福利命題,特別是第二個命題,反對將高收入階層的貨幣收入轉移一部分給窮人的主張。

新福利經濟學根據帕累托最優狀態和效用序數論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題:個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斷者;社會福利取決於組成社會的所有個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個人的境況好起來,而沒有一個人的境況壞下去,那麼整個社會的境況就算好了起來。前兩個命題是為了迴避效用的計算和個人間福利的比較,從而迴避收入分配問題,後一個命題則公然把壟斷資產階級福利的增進說成是社會福利的增進。

新福利經濟學家認為福利經濟學應當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經濟效率問題才是最大福利的內容。勒納、霍特林等人對經濟效率問題作了論述。經濟效率指社會經濟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所需具備的條件,包括交換的最優條件和生產的最優條件。

補償原則是新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新福利經濟學認為,帕累托的最優狀態「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於用來為資本主義辯解,為了擴大帕累托最優條件的適用性,一些新福利經濟學家致力於研究福利標准和補償原則。

卡爾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經濟理論,受到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於1938年發表《福利經濟學某些方面的重新論述》一文,提出研究社會福利函數的「新方向」,認為卡爾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經濟學把實證問題和規范問題分開、把效率問題和公平等問題分開的企圖完全失敗。繼伯格森之後,薩繆爾森等人對社會福利函數作了進一步論述,形成了福利經濟學的社會福利函數論派。

社會福利函數論者認為,社會福利是社會所有個人購買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關變數的函數,這些變數包括所有家庭或個人消費的所有商品的數量,所有個人從事的每一種勞動的數量,所有資本投入的數量等等。社會福利函數論者通常用多元函數來表示。

社會福利函數論者認為,帕累托最優狀態不是一個而是有許多個。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種狀態下社會福利是最大的。他們認為,要達到唯一最優狀態,除了交換和生產的最優條件,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這就是福利應當在個人間進行合理分配。

經濟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條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條件。社會福利函數論者根據假定存在的社會福利函數作出一組表示社會偏好的社會無差異曲線,並根據契約曲線作出一條效用可能性曲線。社會無差異曲線和效用可能性曲線相切的切點,代表受到限制的社會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羅繼續研究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提出的社會福利函數。在1951年出版的《社會選擇與個人價值》中,阿羅認為,社會福利函數必須在已知社會所有成員的個人偏好次序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程序把各種各樣的個人偏好次序歸納成為單一的社會偏好次序,才能從社會偏好次序中確定最優社會位置。

阿羅定理在福利經濟學中被稱作「不可能定理」。阿羅本想通過大量的論證對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的社會福利函數修殘補缺,但客觀上卻證明了不可能從個人偏好次序達到社會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會經濟所有方面的社會福利函數。

近年來,西方經濟學家著重對福利經濟學中的外部經濟理論、次優理論、相對福利學說、公平和效率交替學說、宏觀福利理論等領域進行了討論。這些「新」理論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可以通過政府幹預調節價格和產量,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的分配製度雖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變,則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為的改善分配狀況和增進福利的措施都是無效的。

其它經濟學分支學科及流派

經濟學概述、宏觀經濟學、比較經濟學、財政學、發展經濟學、激進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勞動經濟學、數理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經濟計量學、城市經濟學、服務經濟學、福利經濟學、技術經濟學、價格經濟學、農業經濟學、人口經濟學、教育經濟學、奧地利學派、邊際效用學派、供給學派、劍橋學派、制度學派、新制度學派、重農學派、貨幣主義

閱讀全文

與福利經濟學怎麼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梁講故事哪個台播出 瀏覽:603
美女為什麼要少吃鹽 瀏覽:799
幸福里和搜房哪個好一點 瀏覽:37
經濟法學課程學什麼 瀏覽:883
河南種什麼果木樹經濟價值高 瀏覽:556
叮咚配送員辦理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944
小軟健康多少元一個 瀏覽:753
不去事業編面試了怎麼說 瀏覽:554
女人想要幸福要離開什麼樣的男人 瀏覽:511
數學繪本的故事性怎麼體現 瀏覽:348
公用事業費指哪些 瀏覽:835
幸福寶沒有安居碼怎麼搶紅包 瀏覽:178
整形後的姑娘為什麼事業都變好 瀏覽:23
伊通幸福家園在哪裡 瀏覽:716
沒看過愛情公寓是什麼梗 瀏覽:569
美女早上好問你在中山哪裡 瀏覽:304
抖音故事視頻怎麼找素材 瀏覽:602
事業單位考試行測要背多少題 瀏覽:803
麻涌中心幼兒園健康證編號是什麼 瀏覽:694
松果怎麼去旅遊的故事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