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路為重要載體、以數字技術應用為主要特徵的經濟形態。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強化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間的紐帶,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通過激發內需市場動力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打通消費堵點。以傳統電商平台為載體的數字消費衍生了大量消費信息,利用數字技術抓取、挖掘和分析這些消費信息,可以更精準快捷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以需求為導向的數字經濟迅猛發展,能夠激活內需市場擴張能力。藉助通信工具與消費者進行充分的信息交互,形成如直播帶貨等創新場景消費模式,可以激發新的消費潛能。第二,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提升消費層次。數字經濟對社會經濟活動各個領域的滲透,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能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進而促進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增加居民有效需求,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提升消費層次,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市場規模擴大。第三,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優化國內市場環境。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將使市場環境更加公開透明,促進要素在產業間、城鄉間加速流動,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通過增強國內產業支撐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先進技術的快速擴散、集成應用有利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創新發展為新發展格局構築產業支撐。第一,數字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通用和賦能技術,能夠幫助傳統產業跨界融合、重構組織模式,進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並拓展創新路徑。第二,依託虛擬網路,可以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拓寬中小企業嵌入產業集群的渠道,促進各地區合理分工,專注於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增強競爭力,延伸國內產業鏈,暢通國內產業循環。第三,數字經濟產生的網路連接效應,有利於國內企業深度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進而為國內經濟大循環提供動力。高技術水平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和示範效應,有助於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
通過強化對外貿易紐帶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中各技術模塊的融合、集成應用有利於優化貿易各環節及其運行過程,促進實現內需和外需、供給和需求聯動發展,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奠定良好基礎。比如,通過對貿易數據的實時抓取與深度挖掘,可以降低信息搜集費用、時間及風險,有利於克服貿易信息壁壘;數字技術與物流服務融合,實現貨物倉儲、分揀運輸智能化,可以降低運輸空載率以及運輸成本。又如,通過實時分析貿易數據實現決策處理自動化,可以提高出口企業運行效率;推動公共服務信息化進程,可以縮短貿易時間、提高貿易效率。再如,發展數字經濟不僅可以促_國內供給能力提升,而且可以通過數字經濟平台擴大進口規模,強化對外貿易紐帶,推動國際經濟大循環。進口規模擴大,又可以促進國內消費升級,進而加速產品更新迭代、促進國內產業升級,為出口貿易創造條件,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來源:農產品市場
Ⅱ 如何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數字化技術可以穿透國民經濟的各個環節,在供給端拓展生產邊界,在需求端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實現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匹配。它為經濟發展實現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提供推動力,對助力脫貧攻堅、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具有戰略意義。
發展數字經濟,要積極推進新基建。新基建涵蓋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包含推動民生領域發展、助力消費升級的支撐系統,以及依託數字化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完善生活服務新基建是破解生活服務業發展瓶頸、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其重點領域包括:服務場所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智能取餐櫃、智能快遞櫃、智能自助服務系統等智能服務終端,以及智能支持設備、多功能智能充電終端等。不過,我國生活服務類企業大都是中小商戶,進行新基建投入的意願不強、能力不足,需要各級政府開展試點示範,加大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我們可以用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量佔GDP的比重超過34%,我國開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但短板也很明顯:目前主要解決的是產業數字化問題,數據分析技術、數字科技創新、工業互聯網、AI促進製造業創新等方面還未獲得足夠發展,以5G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體系剛剛起步,數字治理體系仍不健全,數字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仍處於探索初期,制度障礙亟待突破。
最近,「網約配送員」(外賣騎手)作為國家認可的新職業被正式納入中國職業大典。根據美團平台大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美團外賣平台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比2018年增長了23.3%。2020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美團平台新注冊且有收入的騎手共45.78萬人。疫情期間,美團外賣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像外賣騎手這種靈活就業形態就是「互聯網+服務業」和「智能+物流」的關鍵環節。
發展靈活就業需要解決一些新問題:平台工作模式改變了傳統勞動關系下的工作基準,勞動收入按單計算、勞動場所不固定、工作時間自主,與當前勞動法律制度存在不匹配問題;就業人員和平台之間的關系不是傳統的強從屬和管理關系,而是一種合作互利關系。從求職到培訓,從就業到社保,皆因勞動關系認定障礙而導致無法同等享受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目前扶持新業態用工與靈活就業發展的傾斜性政策還比較少,例如培訓補貼、穩崗補貼等無法全覆蓋,不利於提高就業質量。今後,應探索建立適應新業態用工與靈活就業的勞動標准體系,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政策,滿足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就業補貼、就業指導、技能發展等訴求,增強就業穩定性。
需注意的是,新崗位、新業態里有就業增量,但更多是存量流動。要解決目前巨大的就業壓力,關鍵不是靠數字產業本身,而是數字經濟發展可讓智能製造業、數字服務業發展空間得到充分釋放,實現產業在空間上的重新布局,從根本上解決就業結構問題。
數字經濟有效發力,關鍵是政府部門對產業規律與經濟增長規律能夠有效把握。為什麼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緊密度需進一步加強?這與國家政策有關,比如不同行業存在稅制差異,地方政府可能更加關注地方財政的問題,而相對忽視製造業與數字服務的整合。至於提高相關產業人才質量,則取決於高校人才培養。我們要培養一大批從事數字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人才,培養從事數字科技創新的技術人才和創業人才,這方面的缺口還很大。
隨著科技革命的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從技術探索到產業應用的階段,數字經濟強調培養學員的復合能力,是經濟學、數據科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的結合,是一種跨界培養,是「思辨+管理+賦能」相結合的具體實踐。
UCA—DDE項目旨在締造數字科技獨角獸,成就數字經濟領軍者,培養擁有商業資源同時具有影響力的業界翹楚,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入學標准
相關專業碩士文憑,具備至少兩年公司總監及以上高層管理經驗;
非相關專業碩士文憑,具備至少五年公司總監及以上高層管理經驗;
具備至少8年以上大型企業副總裁級別以上或中小企業董事長、總裁管理經驗;
#未具備以上條件的管理工作經驗者,請想考項目辦公室提交補充附加材料特殊申請
如果您對DDE項目感興趣,歡迎私信了解獲取更多詳情~~~~
Ⅲ 數字經濟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
降低生產、經營等成本降低勞動力。
在數字時代,算力就是生產力。比如客人自己掃碼點餐,飯館就能省下一個服務員的成本,這就是算力在發揮作用。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數字經濟的特徵表明
在知識的創新階段,知識應用的范圍越廣泛,涉及到的客戶越多,就能創造越多的價值。在知識的普及階段和模仿階段,由於時效性問題,知識在發達國家的邊際報酬下降。在發展中國家卻能維持很高的邊際報酬。
因為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些知識仍然是最新的、最具時間價值的。信息技術進入21世紀以來正處於普及和模仿階段,向發展中國家擴散符合發達國家的最高利益,這可以大大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信息化速度。
Ⅳ 數字經濟如何助力中國經濟新增長
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古鎮烏鎮,因世界互聯網大會而備受世界矚目。而若提起剛結束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受關注、熱度最高的則當屬「數字經濟」。
今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納入「數字經濟」這個關鍵詞。事實上,「數字經濟」已在中國蓬勃發展。此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指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佔GDP比重達30.3%,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力量。
Ⅳ 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網路基礎設施建方面。
光纖寬頻用戶加速推進,截至去年底,我國光纜總長度達4358萬公里,4G網路覆蓋持續擴大,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凈增1.69億戶,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取得突破,IPv6規模部署提速。
二、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方面。
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的基礎資料庫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央和國家機關62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
三、就業新空間方面。
數字經濟下,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而生,帶動配套服務業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靈活就業機會。
(5)數字經濟如何促進國內居民消費擴展閱讀:
數字經濟是新時代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積極布局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主要國家的共同選擇,全球數字經濟正在以超出預測的速度呈指數比例地擴張。主要國家依靠數字經濟搶佔全球競爭制高點的態勢更加明顯:
一、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2016 年美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11萬億美元,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3.8萬億美元,日本為2.3萬億美元,英國為1.43萬億美元。
二、數字經濟比重不斷提升。
2016 年美國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為59.2%,英國為54.5%,日本為45.9%,中國為30.1%。
三、數字經濟發展速度高於GDP增速。
2016 年美國數字經濟增速高達6.8%,同期GDP增速為1.6%,日本數字經濟增速為5.5%,同期GDP增速為0.9%,英國數字經濟增速為5.4%,同期GDP增速為2%,中國數字經濟增速高達16.6%,顯著高於同期GDP6.7%的增速。
Ⅵ 如何理解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和機遇挑戰
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和機遇挑戰是中國經濟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換道超車的寶貴機遇,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8%,數字經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可幫助我國數字經濟的GDP佔比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以製造業為內核的實體經濟也會實現提質增效發展。
比如,汽車業是一個標準的追趕型產業,但汽車與數字技術結合後帶來的無人駕駛等新技術,以及汽車業向服務業延伸,都為中國汽車業的追趕帶來機遇。又比如,對領先型的家電產業,則可以利用數字化提升價值鏈,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通過數字產業的發展壯大,提高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直接帶動效應。
通過數字經濟賦能五類產業,以數據和數字技術加速落後產業追趕,保持領先產業的優勢,為新時代新征程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動能。此外,在以大數據、人工智慧、互聯網應用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方面,中國不僅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且在數據資源、人力資本和市場體量方面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
一是數據優勢。大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被稱為「21世紀的石油」,中國有超過10億網民,產生了海量數據資源。
二是人才優勢。中國是人力資源大國,創新型人才絕對數量高,在研發上有人才優勢。
三是市場優勢。中國有最齊全的產業配套,不僅是數據大國、人口大國,也是市場大國、應用場景大國,這些優勢結合起來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