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周期如何發生的

經濟周期如何發生的

發布時間:2023-06-13 17:17:49

❶ 經濟周期的成因

對於經濟周期這一個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經濟學家們提出了多種解釋,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和外生經濟周期理論兩類。

1、內生經濟周期理論

內生經濟周期理論認為是經濟體系的內部因素導致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這類理論並不否認經濟體系外部因素對經濟的沖擊作用,但它強調經濟中這種周期性波動是經濟體系內的因素引起的。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包含許多理論。

(1)乘數—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數—加速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該模型在試圖把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結合在一起對經濟周期作出解釋的同時,特別強調投資變動的影響。假設收入增長時,人們會購買更多的產品和勞務,從而整個社會的產品和勞務銷售數量增加。銷售量的增長會促進投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而投資的增長又使國民收入增長,從而銷售數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環往復,國民收入不斷增大,於是使社會處於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

然而,社會的資源總是有限的,收入的增長遲早會達到資源所能容許的峰頂。一旦經濟達到經濟周期的峰頂,收入不再增長,從而銷售量也不再增長。銷售量增長的停止意味著投資量的下降。由於投資的下降,收入減少,從而銷售量也因之而減少。又根據加速原理,銷售量的減少使得投資進一步地減少,而投資的下降又使國民收入進一步下降。如此循環往復,國民收入會持續下降。這樣,社會便處伍啟於經濟周期的衰退階段。收入的持續下降使社會最終達到經濟周期的谷底。這時,由於衰退階段的長時期負投資,生產設備的逐年減少,仍在經營的一部分企業會感到有必要更新設備,這樣,投資開始增加,收入開始上升,上升的國民收入通過加速原理又一次使經濟進入擴張階段,於是,一次新的經濟周期又開始了。

(2)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周期是一種純粹的貨幣現象。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大和緊縮信用所造成。在發達的市場體系中,流通工具是指銀行的各種信用工具,商人運用的資本主要來自於銀行信用。當銀行體系降低利率、擴大信用時,商人就會向銀行增加借款,從而增加向生產者的訂貨。這樣就引起了生產的擴張和收入的增長,而收入的增長又引起對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價上升,經濟活動繼續擴大,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是銀行擴大信用的能力並不是無辯橘嫌限的,當銀行體系被迫停止信用擴張,轉而收縮信用時,商人得不到貸款,就會減少訂貨,由此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進入了蕭條階段。在蕭條時期,資金逐漸回到銀行,銀行可以通過某些途徑來擴大信用,促進經濟復甦。根據這一理論,其他非貨幣因素也會引起局部的蕭條,但只有貨幣因素才能引起普遍的蕭條。

(3)投資過度理論

該理論認為,由於各種原因的存在,導致了投資的增加,這種增加會引起經濟繁榮,繁榮首先表現為資本品(即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以及資本品價格的上升。這就更加刺激了對資攜手本品的投資,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引起了消費品生產的減少,從而形成結構的失衡。而資本品生產過多必將引起資本品過剩,於是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進入了蕭條。也就是說,過度增加投資引發了經濟周期性波動。

(4)消費不足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中出現蕭條與危機是因為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供給,而消費需求不足又引起資本品需求不足,進而導致生產過剩危機。消費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國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窮困人口購買力不足和富裕人口的過度儲蓄。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理論,主要用於解釋經濟周期中危機階段的出現以及生產過剩的原因,並沒有成為解釋經濟周期整個過程的理論。

2、外生經濟周期理論

與內生經濟周期理論不同,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認為是經濟體系外部的因素導致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這種理論並不否認經濟中的內在因素(如投資、貨幣等)的重要性,但它們強調引起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體系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外生經濟周期理論有創新經濟周期理論。

創新經濟周期理論源於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實行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即把一種從未有過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流轉。那麼如何才實現生產要素的新的結合呢?有兩條途徑:一是進行技術創新,導致生產要素比例變化,如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二是進行制度創新,通過制度創新來激發生產要素的生產潛力,如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實行年工資制度等。

這種理論首先用創新來解釋繁榮和衰退,這就是,創新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創新者帶來了盈利,引起其他企業仿效,形成創新浪潮。創新浪潮使銀行信用擴張,對資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經濟繁榮。隨著創新的普及和盈利機會的消失,銀行信用緊縮,對資本品的需求減少,這就引起了經濟衰退,直到另一次創新出現,經濟再次繁榮。

但經濟周期實際上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創新理論用創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來解釋這一點。在第一次浪潮中,創新引起了對資本品 需求的擴大和銀行信用的擴張,這就促進了生產資本品的部門擴張,進而又促進了生產消費品的部門擴張。這種擴張引起物價普遍上升,投資機會增加,也會出現了投資活動,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應,然而,這兩次浪潮有重大的區別,即第二次浪潮中許多投資機會與本部門的創新無關。這樣,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誤和過度投資行為,這就在衰退之後出現了另一個失衡的階段——蕭條。蕭條發生後,第二次浪潮的反應逐漸消除,經濟轉向復甦,要使經濟從復甦進入繁榮還有待於新的創新的出現。

熊彼特根據這種理論解釋了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他認為,重大的技術創新(如蒸汽機、煉鋼和汽車製造等)對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影響,這些創新引起的繁榮時間長,繁榮之後的衰退也長,從而所引起的經濟周期就長,形成了長周期。中等創新所引起的經濟繁榮及隨之而來的衰退則形成了中周期,那些不很重要的小創新則只能引起短周期。

我們面對經濟波動,真的無能為力嗎?其實也不盡然。和1929年大危機相比,我們現在應對危機的能力和知識已經強大很多。我們對經濟運行機制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於危機的規避和危機發生的應對也早已大大強過從前。企業和個人更加了解經濟周期的規律和各類資產在周期中的表現,可以做出使自己受經濟波動影響更小的決策,政府在更加了解經濟周期規律,也可以進行更為有效的調控政策。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不確定性和理性局限兩個基本的事實仍舊無法迴避,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經濟波動依然不可避免。就像約瑟夫·熊皮特1939年說的,「周期並不像扁桃體那樣,是可以單獨摘除的東西,而是像心跳一樣,是有機體的核心」。

經濟周期雖然逃不開,但我們也無需因此悲觀。「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周期中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現在或者可能很富有,『巍然屹立』,或者可能非常貧窮。但是,無論處於種境地,我們都會更加明智」。

❷ 經濟為什麼呈現周期性

分類: 資源共享 >> 文檔/報告共享
問題描述:

我們老師說不管什麼社會制度下經濟呈現周期性的繁榮和蕭條

著是為什麼?

解析:

一、歷史上經濟周期理論

經濟周期為何會產生?長期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在凱恩斯主義形成之前的一些主要經濟周期理論有:純貨幣周期理論、投資過度周期理論、創新周期理論、消費不足周期理論、心理周期理論和太陽黑子周期理論等等幾十種。這些經濟周期理論,從對回答經濟周期根源來說,可以分為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與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兩大類。

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認為,經濟周期的根源在於經濟之外的某些因素的變動。例如,創新理論認為是創新引起了經濟周期性波動。太陽黑子理論認為是太陽黑子的變化影響了農業生產與整個經濟而引起了經濟周期性波動。非貨幣投資過度理論認為是新領土開拓、技術發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資過度導致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政治性周期理論則認為 *** 出於政治目的的(如選舉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貨膨脹或用通貨膨脹來消滅失業引起了經濟周期。此外,還有用戰爭、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來解釋經濟周期的。這種理論並不否認經濟中內在因素(如投資等)的重要性,但它們強調引起這些因素變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體系之外,而且,這些外生因素本身並不受經濟因素的影響。

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在經濟體系之內尋找經濟周期自發地運動的因素。 這種理論並不否認外生因素對經濟的沖擊作用,但它強調經濟中這種周期性的波動是經濟體系內的因素引起的。因此,每一次繁榮都為下一次蕭條創造了條件。這些經濟體系內的因素自發地運動就引起了周期性波動。例如,貨幣理論認為,經濟周期是由於銀行貨幣與信用交替地擴大與緊縮所引起的,而這種貨幣與信用的運動,又是一個經濟本身所形成的自發過程。貨幣投資過度理論認為,是過度的投資引起了繁榮與蕭條的交替,而投資過度的根源又在於貨幣與信用的擴張。心理理論認為,人的樂觀或悲觀的預期是周期性波動的原因,而引起這種心理預期變動的則是經濟因素。消費理論則把經濟周期,特別是生產過剩危機的發生,歸因於由於收入分配不平等而造成的消費不足,等等。

二、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概況

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來解釋經濟周期。

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所以就把經濟周期理論作為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動態化。凱恩斯主義學派的經濟周期理論有這樣幾個特徵。

第一,國民收入的水平取決於總需求,因而引起國民收入波動的主要原因仍在於總需求。以總需求分析為中心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的特徵之一。

第二,在總需求中,消費占的比例相當大,但根據現代經濟學家的理論與經驗研究,消費在長期中是相當穩定的。消費中的短期變動,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費變動,對經濟周期也有影響,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 支出是一種可以人為控制的因素,凈出口所佔的比例很小。這樣,經濟周期的原因就在於投資的變動。所以說,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是以投資分析為中心的,都是要分析投資變動的原因及其對經濟周期的影響。

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周期理論都是由凱恩斯關於國民收入決定的分析出發的,但分析的方法與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例如,英國經濟學家N·卡爾多從凱恩斯的儲蓄-投資關系出發,分析了事前投資、事後投資、事先儲蓄和事後儲蓄之間的差異如何引起經濟周期。美國經濟學家P·薩繆爾遜的乘數-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論則分析了投資與產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動,等等。

除了凱恩斯主義之外,貨幣主義與理性預期學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經濟周期理論。貨幣主義者強調了貨幣因素的作用。從貨幣量變動對經濟的影響,解釋了經濟周期。理性預期學派則強調了預期失誤是經濟周期的原因。此外,激進政治經濟學派、新自由主義者等都提出過經濟周期理論。

這些經濟周期理論之間盡管千差萬別,但有兩點是相同的。第一,強調了內生因素,即經濟因素引起經濟周期的關鍵作用。即使是外生因素給經濟帶來沖擊,這些外生因素也要通過內生因素才能起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是內生經濟周期理論。第二,強調了在市場經濟中經濟周期存在的必然性。

第三節 乘數—加速原理

在現代經濟周期理論中,乘數—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經濟周期理論是最重要的一種經濟周期理論,這里作一介紹。

一、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是凱恩斯的繼承者們對凱恩斯投資理論的重要補充和發展。他們認為,投資是影響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但凱恩斯只考慮到投資對於收入和就業所產生的影響,而沒有進一步考慮到當收入和就業增加以後,反過來對投資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後凱恩斯主義主流經濟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漢森認為,投資增長通過乘數的作用會引起總收入或總供給的增加,而總收入或總供給增加以後,將引起消費的增加,消費品數量的增加又會引起投資的再增加。這種由於收入變動而引起的投資就是 「引致投資」。漢森指出,不僅如此,而且這種投資增長的速度要比總收入或總供給增長的速度快,收入或消費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資若干倍的增加,而收入或消費需求的減少必然引起投資若干倍的減少,這就是所謂「加速原理」的含義。

可見,在國民經濟中,投資與國民收入是相互影響的。乘數原理說明了投資變動對國民收入變動的影響,而加速原理要說明的是國民收入變動對投資變動的影響。所以說,加速原理是論證投資取決於國民收入(或產量)變動率的理論。

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就是用這種乘數和加速數的交織作用來解釋經濟周期現象的。當然,這只是對經濟周期進行的多種解釋中的一種。

❸ 中國歷史上封建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中國歷史上周期性經濟波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自然災害的周期性發生是經濟周期性波動的重要原因。
2、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社會制度的倒退。
3、周期性的土地兼並和農民戰爭。
4、小農經濟的固有特徵。

❹ 中國經濟周期是由什麼引起的 具體點 我要考試了 下午有考試 要寫500字以上 謝謝 馬上採納

自行刪減、說出要點即可

一、中國的經濟周期波動狀況
經濟周期是國民經濟擴張與收縮、波峰與波谷不斷交替的運動,具體包括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用以反映國民經濟在動態的增長中運行的起伏狀態。它通常分為古典型周期和增長型周期兩類。古典型周期是指經濟總量水平的周期波動,也就是產量絕對值指標的波動;而增長型周期是指依經濟增長率上升或下降而定義的經濟周期波動,表現為增長態勢下速度的加快與放慢。

二、中國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經濟理論中,關於經濟周期的解釋多種多樣,它們從不同方面對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做出了說明。傳統的經濟周期理論認為經濟中存在引起波動的內在力量;實際的經濟周期理論認為波動不過是隨機的和未預期到大沖擊的結果;貨幣主義者和新古典經濟學家把波動主要歸結為錯誤導向的貨幣政策的結果;而新凱恩斯主義者把波動看作來源於經濟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原因,不過他們認為現代經濟的內在特徵擴大了一些這樣的干擾,並使其作用持續存在。〔2〕
應該說,經濟周期的形成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純地強調起源動力而忽略系統影響,強調沖擊因素而忽略傳導機制,是無助於正確理解經濟周期波動的。因此,我們必須把經濟周期波動的因素區分為內生和外生兩種,從內在傳導機制和外在沖擊兩方面進行系統分析。
內在傳導機制是指經濟系統內部結構特性所導致的對沖擊的反應。這是一種內部緩沖機制或自我調節機制,反映了經濟周期的「內生性」。一般來看,經濟周期波動是大工業生產與大規模投資相互推動機制和供求約束機制這兩種互為因果、相互作用的過程。大工業的巨大擴張能力是形成經濟周期波動的物質前提,它與大規模投資緊密相連。一方面,它既為大規模投資的進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其建立與發展又反映了大規模投資的結果;另一方面,大規模投資所產生的巨大需求又是引起大工業生產急劇擴張的重要動因。因此,大工業生產和大規模投資兩者的相互作用,是形成經濟周期波動的首要原因。同時,經濟周期波動還與大工業的擴張力所遇阻力密切相關,這種阻力是由供求平衡狀況形成的,或來自市場需求約束方面,或來自資源供給約束方面。因此,供求平衡約束是形成經濟周期波動的另一個物質性的原因。
外在沖擊機制,是指系統外的沖擊通過系統內部傳導而發生的經濟活動,對來源於外生變數的自發性變化,可以是隨機的或是周期的。外在沖擊主要包括:貨幣供給性沖擊;以投資和消費、財政和貨幣需求性的實際需求沖擊;由於農業重大自然災害或石油供應等而導致的實際供給沖擊;體制變動沖擊;國際政治和經濟沖擊等。
外在沖擊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初始原因,內在傳導則是系統內部對沖擊的自我響應和調整。幾乎所有的外在沖擊都要通過內在機制而最終對經濟過程產生影響,因此,引起經濟周期的基本原因來自於經濟體系內所特有的推動力和抑制力。內在傳導機制決定著經濟波動的周期性和持續性,決定著經濟周期的基本形態,而外在沖擊只是通過內在傳導機制對其產生疊加影響,使基本波型發生變形。經濟的周期波動是經濟內在的傳導機制和外在沖擊共同發生作用的結果。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落後,農業成分比重大,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因此,我國經濟周期波動有其特殊原因及傳導機制。
1、 固定資產投資的周期波動是造成國民經濟周期波動最直接的內在原因之一。從周期波動看,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波動與經濟波動有顯著的相關性。投資波動決定著經濟波動,並大於經濟波動幅度。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波動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乘數——加速數機制而形成,同時又受供求機制約束。在擴張期投資的急劇擴張帶動著工業生產的急劇擴張,引起需求的急劇膨脹,帶動社會各種需求連鎖地旺盛起來,從而進一步帶動工業生產以及整個社會生產的急劇擴張。經濟擴張最終會受到供求約束,從而依照擴張時的傳導鏈條,相應導致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的萎縮,國民經濟增長也就出現了波動。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粗放式的,固定資產投資成為決定投資波動的主要方面,一直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主要工具。而政府部門的投資直接服從於政治目標,往往會作出擴張經濟和投資規模的決策。因此,政府投資的波動一直是我國經濟波動的主要震源。隨著政府調控政策工具的增多以及決策的科學化,波動周期明顯變長,波動幅度相應減小,這就反映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正在轉變。
2、農業波動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基礎。 這是由我國農業經濟占很大比重和二元經濟結構的現狀決定的,農業對經濟波動雖不構成最直接和最顯著的影響,但卻對經濟增長具有最根本性的影響。工業波動是最易覺察也最易被認可的波動,但它僅是一種表層的波動。既然國民經濟各部門是有機聯系的,經濟發展由農業而至工業是其一般規律,那麼,農業就不可能獨立於經濟循環之外,它離工業波動愈遠,對經濟波動的影響就愈深刻,從而也就愈難以糾正。我國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產量增長率的波動,往往導致隨後的經濟增長波動。它的波動幅度雖然沒有社會總產值波動大,但它往往是後者波動的先導,有著明顯的「超前性」和「擴張性」,比後者先行1—3年。農業波動對國民經濟周期波動作用的傳導機制是:農業波動影響投資波動,投資波動影響工業波動進而對國民經濟波動構成影響。農業波動對投資及工業的影響是通過糧食、原材料、勞動力、市場這四條渠道進行傳遞的:糧食可儲存性較強,對投資的當期影響較小,滯後期一般為1—2年;原材料對投資的影響,雖不象糧食那樣直接,但對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輕工業部門構成威脅;當農業景氣時,農民會自動將資金和勞動力轉移至工業或其他非農產業部門,從而促進經濟繁榮,反之,作用則相反;農業波動將直接影響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業人口的收入水平,從而影響到消費品市場,特別是工業品市場的購買力。
3、產業結構的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重要因素。第一、二、 三次產業增長率的波動,構成整個經濟增長率的波動。一定時期內各次產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變化,決定著該時期經濟周期波動的基本狀態特徵。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波動幅度較小,但易受自然條件影響,很不穩定;第二產業波動幅度較大,經濟的周期波動本來就源於現代機器大工業;第三產業波動幅度較小,又不易受自然條件影響,較為穩定。我國產業結構的獨特性表現為:農業基礎脆弱,後勁不足;工業結構向加工工業傾斜,生產能力大量閑置,而基礎工業發展緩慢;第三產業嚴重滯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加大了供求約束的作用,結果造成經濟波動的擴張期不能持久,很快就因「瓶頸」部門制約而進入收縮階段。
4、外貿依存度的變化。 外貿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往往是與大規模投資和生產的擴張相互發生作用。由於中國的經濟擴張主要不是受需求約束,而是受供給約束,因此,當投資需求大大提高,生產迅速擴張導致社會總供給不足時,短期內最有效緩解「瓶頸」產品短缺的辦法就是進口,從而相應延長了經濟波動的擴張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規模顯著擴大,外貿依存度顯著上升,使我國調節經濟波動的能力有所增強,從而使經濟波動有所減緩。可以預見,隨著加入WTO 後我國外貿依存度的進一步上升,世界經濟周期波動將更直接影響我國的進出口變動,從而進一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波動。
5、人為因素對經濟波動的影響。這里主要指經濟政策、 經濟體制等因素。與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中國經濟周期性波動受政府方面影響更大,因而,與其說是一種經濟周期,不如說是一種政治周期。改革前,我國宏觀調控的指導思想是,不斷地追求和推動經濟的粗放型、外延型的超高速擴張,勢必人為地造成「大起大落」;改革後宏觀調控指導思想發生了轉變,加強了「逆周期」調節,從而使經濟波動趨於平緩。

閱讀全文

與經濟周期如何發生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掃哪裡會有健康碼 瀏覽:747
漳州市婚姻糾紛代理律師哪裡找 瀏覽:203
江西企業如何申請健康碼掃碼管理 瀏覽:3
紅色家書背後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348
殘疾人辦理健康證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901
有哪些公司是事業部制 瀏覽:679
張偉住在愛情公寓哪裡 瀏覽:831
如何解除戶口本上的婚姻關系 瀏覽:642
邊疆哪些愛情電視劇 瀏覽:196
太原經濟房在哪個位置 瀏覽:558
三個佛像的故事講的什麼道理 瀏覽:85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麼是愛情 瀏覽:112
美女飛天圖片代表什麼 瀏覽:538
事業編自己想調動怎麼辦 瀏覽:943
什麼人不高考也能事業發達 瀏覽:992
紅色牌匾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瀏覽:873
被家暴的婚姻是怎麼回事 瀏覽:902
健康有營養的食品有哪些 瀏覽:888
哪裡能獲取附近的美女 瀏覽:921
什麼企業才是事業單位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