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商對於個體戶的打擊有多大實體經濟應如何復甦
以往絕大多數個體商戶都只能服務周邊區域,局限性非常大,那麼電商所輻射的客群就非常廣了,目前可以畝鉛說中國在互聯網、物聯網、一帶一路交織成一個比較成熟的生態系統,給現代和未來的人們帶來翻天覆地變化,那麼作為個體工商戶也需要與時俱進,擁抱全新的時代,如果不參與到全新的生態系統中,就會越來越難受,一定是在網線上而不是在網格中。擁抱新時代!
再加一句,改變+創新+勤勞一定是你必勝的法寶,我雖然不是個體老闆,但祝每個個體老闆能夠適應新時代,早日實現新的變革,加油!
Ⅱ 實體經濟什麼時候會好起來
近年來,可以說是我們實體經濟的「噩耗」。隨著電商行業的出現,我國實體經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我國市場中的「蛋糕」本來就那麼大,現在多一個電商來「瓜分」,那麼實體經濟必然會受到一定影響。
近年來,有關電商經濟「殺死」實體經濟的言論,一直流傳著。人們對於電商和實體經濟的「探討」,也一直沒有停過,很多實體店主對於電商是「恨之入骨」。
Ⅲ 2021年傳統實體經濟怎麼突破困境
2021年新「個體」經濟,新媒體運營,新商業「業態」,新業態「生活圈」。
「個體」 實體店要「升級」,電商需「轉型」。
「業態」 傳統個體的「消失」,新個體的「崛起」。
「生活圈」 電商與實體「本是同根生」,虛擬實體「互補」。
無須「規避」現實,互聯網進入我國,電商的出現,是對傳統商業流通環節的一次「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的一場「革命」。
然而資本的「狂虐」,人性的「貪婪」,燒錢補貼「全網最低價」,「無序」的市場競爭,卻造成了商品價格體系的「全線崩潰」。
金融監管,互聯網平台反壟斷
市場經濟「優勝劣汰」,不是「全盤」否定生鮮電商互聯網大佬及其商業模式。
而是規范市場「 游戲 規則」,防止一家獨大,多寡頭「壟斷」市場,資本「主義」形成一種制度控制市場的「苗子」出現。
2021年傳統實體經濟「各經營主體」怎麼突破經營困境?
這是各行各業「包括電商、實體」都普遍面臨的一個生存問題,如何調整思維觀念,適應「新商業」業態生活圈,「因人而異」不盡相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送給你一句話,世界上打敗你的,只是你自己,現代 社會 ,只有自己才能夠救自己!
如有實際困難需咨詢,敬請關注本號系列文章。2020.12.30.上海.青浦.
我估計到明年年底實體經濟會有好轉跡象。原因是,一,隨著民眾的覺醒與國家的出手,電商會越來越規范,雖然電商還會搶占實體的很多市場份額,但整體上會比之前有所好轉。但這需要時間,第二,國家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開始進行需求側改革,從政策上這也會增加市場需求,增強經濟活力。第三,疫情的影響到下半年也會逐漸消退,一切會步入正軌,整個國民經濟會逐漸復甦。總之,明年會逐漸轉好,但是需要時間。
作為實體經濟我們明年應該怎麼辦,在這里,我有幾點建議:1,自己的商品做出特色,縮小競爭,做出差異化。2,注重品牌形象建設,早晚經濟會向品質化方向發展,品牌化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與附加值,這樣才能走出自己的路來。3,我向來不喜歡也不建議打價格戰,做好自己產品的定位,定一個合適的價格。4,增加社區微信等電商營銷渠道,拓展銷售渠道。我相信,過了明年,實體店會越來越好,明年就開始布局吧!
市場已經形成平台化 並不是消費者和商家說了算 這就是本質 跟平台做 流量形成控制 還是資本控制大部分流量 中小商家 吃剩菜大部分是中小商家都是能看明白的 所有不管實體轉平台 都是形成圈子內的一個可控個體 消費者還津津樂道便宜好 也不知道自己口袋的錢從哪裡來的 實體 以店鋪租金為收益 但控制不了流量 和人群 但是平台不同 平台所有都可以控制 價格 人流量 排名 這顯而易見的問題 但不是說必須要砍掉誰就是好事 應該是說 商家與消費者都是可以自由以某種工作方式來得到收益並不由單一方式所控制
如果實體經濟的法律法規和辛巴的法律法規一模一樣的時候,實體經濟就突破困境了
扶持實體店的存在!與電商在平等待遇下競爭?
低質量產業鏈供應鏈結構性問題或將被「商業品牌生態系統」所取代。
最近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在扭住什麼?打通什麼?貫通什麼?補齊什麼?優化什麼?是不是一目瞭然?相信每一個行業領域你都可以找到自身所處的位置,干就完了!
根據《2020互聯網發展趨勢》分析,傳統企業產業鏈的競爭正在升級為商業品牌生態系統的競爭。未來的企業只有兩種命運:要麼成為商業品牌系統的引領者,要麼成為品牌生態系統的合作者。
問阿里
給電商加稅,把所有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統統驅逐出境。那些壟斷巨頭涉及的范圍太廣了,把他們統統拆分。
2021年傳統實體經濟要想突破困境,難度非常之大。本人以為:
第一,2020年底,全球疫情反彈,變異新冠來勢洶洶,待疫情結束,人們可以放心地走上街頭後,傳統實體經濟可能會有好轉。
第二,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反壟斷,重實體,但傳統實體經濟的復甦和回歸還有待時日,或許還需要一兩年的過渡期。
第三,隨著城市的擴容,「一鋪養三代」已成為過去。目前,大多數城市,整街的商鋪緊閉。對商鋪店主來說,過去十年投入買下的商鋪連資金利息都沒收回,不願意低於成本出租商鋪。而對於租鋪的經營者來說,房租、人工、商業水電氣的開銷占經營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電商經濟、地攤經濟更讓傳統實體經濟雪上加霜,再加上而今市面上的歪貨、假貨橫流,傳統實體經濟真正的是在夾縫中生存。
第四,中央雖在2020年疫情期間對實體經濟給予扶持,試問,底層的老百姓又真正得到多少實惠?商鋪大多數歸私人所有,降低商鋪租金等於一句空話。如果地方政府能夠將商鋪的水、電、氣費統一降低,或許能讓商鋪經營者真正得到黨和政府的恩惠。
第五,傳統實體經濟真正能突圍,得靠國家政府的扶持才行。中國人民都是勤勞的人民,每一位傳統實體經營者都願意吃苦,都願意努力奮斗。但要有一個實體經濟活下去的理由吧。
第六,傳統實體經濟經營確實也應該改變過去的經營模式,盡量利用互聯網平台,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變被動為主動,才能扭轉局面。
本人估計,2021年傳統實體經濟比2020年更難。
不患實體困境,患人口資源被實體人工產品劫持!人口資源均分,實體人工就天高任鳥飛了,人口是米,人工是飯,沒米煮不了飯。
Ⅳ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實體經濟該如何生存和發展
實體經濟也是不會被虛擬經濟所代替的,一位虛擬經濟的基礎就是實體經濟,只不過是轉換的,因為是體經濟的基礎,是為虛擬經濟的實體虛擬經濟,卻轉換不了實體經濟,所以實體經濟只需要把握住市場基本東西就行了。
Ⅳ 疫情後時代科技金融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海末庚子之初突然爆發的「黑天鵝」危機出乎所有人的毀搜意料。這是一次對實體經濟、政府治理、企業管理和人民生活的全國性壓力測試。
既然是危機,自然危機也是有機的!丘吉爾首相說,「不要浪費一場危機」。危機過後的機會在哪裡?新冠肺炎發生了什麼變化,什麼沒有變化?今天我特別分享一下後疫情時代金融業轉型升級的機遇。
首先分享一下關於疫情對當前經濟社會影響的四點觀察。
1.新冠肺炎改變了經濟增長的速度,但沒有改變深化改革的方向。
雖然大家都在計算「隔離的經濟成本」。作為事件驅動的事件,新冠肺炎加速了新經濟在以「新基礎設施」七大領域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也幫助傳統的高增長經濟模式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跨越。因此,新冠肺炎改變了經濟增長的速度,但沒有改變深化改革的方向。
2.新冠肺炎改變了企業學校的組織形式,推動了商業教育的進一步雲化。
我們都看到了「雲辦公」、「雲集團建設」、「雲教育」、「雲醫療」為經濟數字化提供了大數據基礎,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和消費者的行為!
3.新冠肺炎改變了政府治理模式,加快了數字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我們還看到,政府治理和社區管理正在迅速電子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疫情信息的實時跟蹤和發布,社區的疫情控制,都實現了上網和數字化。上海的其他城市也頒布了智能管理,以加快數字城市。
4.新冠肺炎改變了線上線下實體的比例,加快了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
居家經濟和非接觸經濟一直被熱議,也確實發生過。我們看到了在這段隔離期內,哪些行業是供不應求的,哪些行業是閑置的。快遞、外賣、生鮮、電商等都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還從其他線下行業招聘閑置員工,產生了「靈活用工」「員工共享」的新模式、新業態,對未來新型勞動關系和勞動力流動市場提出了新課題。實體經濟繼續從線下走向線上!
基於以上四點,在5G和物聯網的推動下,實體經濟的科技發展將在新冠肺炎的催化下進一步加速,使實體經濟走向更加科技化、線上線下融合的時代。但是,金融如何服務新的數字經濟,還需要加快科技產業的轉型升級。
我有三個建議:科技金融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化。
1.技術和金融的數字化
讓我們重點關注一下這次疫情後開放銀行的大機會時期,尤其是手機銀行和小額信貸!
2)小額信貸:IDC還預測,到2021年,45%的銀行將通過使用機器學習、非傳統數據以及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觸達長尾消費者和中小微企業。疫情隔離期,中小企業受害最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清游後,答余銷許多中小企業需要盡快恢復工作和生產。但是,我們也知道,中小企業面臨著現金流緊張或者短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矛盾會因為疫情而更加明顯。在這次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是線下餐飲、零售、旅遊、娛樂等行業的中小企業。在農村,因為物資運輸困難,物流的數字化、電子化也需要為物流領域提供升級的機會。
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在疫情過後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我們看到由於海外疫情控制緩慢,上半年出口可能基本啞火,全年保持疲軟。消費對刺激經濟極其重要!一方面,線上消費場景爆發。隨著疫情的加重,線下流量幾乎消失,迫使線上流量渠道通過線上消費場景的爆發來獲客。另一方面,消費金融技術越來越重要。在這次疫情期間,很多消費金融機構已經開始發揮金融科技的力量,讓用戶獲得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體驗。我們看到,甚至各級政府都在網上發放電子消費券。疫情過後,相信整個消費金融行業會更加意識到金融科技對整個行業的重要性。
後疫情時代,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將加速他們的發展,給支付行業和網路金融的個性化服務帶來更大的跨越式發展!
2.科技金融智能化
這里重點關注兩個機會:智能保險和智能投顧。
2)智能投顧:網上投資交易和智能投顧也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如何智能地將增量資金引入資本市場,如何智能地在線交易和投資,將加快後疫情時代直接融資的生態發展,有效地做好資產風險定價和市場化的資源配置。
3.技術和金融國際化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經濟大潮下,中國線上跨境消費將進一步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消費力回暖,數字化跨境電商和新型網路消費業態將應運而生,發展更加彭勃。這也將帶動全球物流體系的整合和建設!
中國極致的數字用戶體驗,也將為海外抗疫和疫情後回國工作生產提供實踐經驗!CopyChina來自中國的數字經濟模式和經驗復制也會復制到海外。雖然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但國內疫情防控和疫情引發的數字經濟的快速迭代,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海外「中國復制」模式的巨大機遇和「一帶一路」地區科技金融的創新發展空間!
新冠肺炎,出人意料地在鼠年伊始給了我們整個國家一記悶棍,讓整個國家幾乎「悶」在了家裡,卻也帶來了思考和反思,少了許多躁動,多了許多冷靜!暫時的停頓是為了修正航向,更好的起航,重新出發!全世界都需要「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今天是春分,武漢和全國都在迎接。
來「雙零」的新冠增長了!我們期待著春暖花開的日子也迎來中國抗疫的拐點和復工復產的正常化!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也說過,「我們是同一片海中的波濤,同一棵樹上的葉子,同一座花園中的花朵」。在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不能獨善其身,也預祝全球戰疫將順利!我們也相信把金融等傳統產業科技化轉型升級,讓科技金融助力實體經濟復甦回暖,跨越式走入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新軌道,並推動科技金融全球化,才能避免全球滑入經濟衰退的泥潭!
真融寶還是可靠的,真融寶有一套完整的投資安全機制,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的理財模式。目前真融寶投資注冊人數已逼近200萬,而且用戶遍及全國各地,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用戶的好評。當然也要看你選的是什麼產品了,有定期的、活期的,還有快投的,不同的產品收益是不同的,定期的年化收益高達8.5%;活期的預期復合年化收益5.49%;快投的預期年化利率5%+,最多獲翻倍收益。總的來說,真融寶的收益還是比較穩定的。
7月1日開始,金價突然跌了很多,很多人都在微信群里說金價暴跌了,趕緊去買金飾啊,這時候買便宜好多的,是一年中非常合適的時機了。
妻子想要買個古法手鐲很長時間了,年初的時候問過價格,很多知名的黃金品牌是480元左右一克,一條手鐲最輕的也要20多克,她感覺有些小貴,花1萬多元買一條首飾還是有些不能接受。
這次聽到黃金降價了,趕緊去商場里看看黃金多少錢一克了,比年初的時候是不是便宜了呢?
7月1日的黃金價格是多少呢?
到了超市裡的黃金專櫃一問,銷售員都是說價格降了,但是一問價格卻是500元開頭了,其中老鳳祥品牌是508元一克,周六福是508元一克,周大福、周大生都是507元一克,中國黃金和老廟黃金價格一樣是505元一克。
「價格真的降了嗎?元旦的時候不是480元一克嗎?現在怎麼便宜了還500多元呢?」妻子有些不解,不是降價便宜嗎?怎麼比以前更貴了呢?
「是真的便宜了啊,這次有些品牌的黃金降了5元錢一克,有些品牌的掉了2元錢,這是上半年第一次降價啊!」銷售人員耐心地解釋道。
「2023年元旦的時候,黃金價格比較便宜,當時大概是在一克470-480元左右,上半年黃金價格一直在漲啊,漲了5.6次價格了,最高的時候在6月份,有的黃金品牌漲到了530元一克,所以說這次的價格是真的很合適了。」銷售員把黃金價格的行情簡單地說了一下。
妻子從手機上查了下黃金價格的情況,6月份黃金的價格確實不低,6月6日這天黃金價格達到高峰了,周大生品牌黃金價格是530元一克,老鳳祥黃金的價格是520元一克,而其餘的如老廟黃金價格都在515元左右。
「黃金是越來越貴了,就是降價了也比預期的價格高太多了,看來這個黃金鐲子我是買不成了」,妻子有些自嘲地對我說。
為什麼黃金的賣價能到500多元,而回收價格卻只有390元左右呢?
黃金的回收價格只有390元,賣價和回收價格差距120多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我們用了400-500元/克購買的黃金首飾,當拿去回收時卻發現價格只有390元/克左右,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為什麼買不到390元一克的黃金呢?
黃金的回收價格是根據當日黃金大盤金價來定價的,並不會計算購買黃金首飾時的手工費、加工費、品牌溢價等。而且在黃金行情下跌的時候,黃金的回收價格也是會低一些的。
黃金回收價格是低於黃金大盤金價的,黃金回收商家也是要賺錢的,所以賣價越高,回收的價格也不一定太高,其中的差價也是越來越大,個人買的話也是買不到便宜的黃金的。
Ⅵ 電商沖擊下,實體經濟如何崛起
傳統意義上,從原材料到形成產品,拋開工廠的成本,再以5%左右開始計算利潤(此為假設,沒有數據支撐),當然部分高 科技 產品的利潤率肯定會態啟更高,這就是出廠價。
以往,工廠不直接面向消費者,它們把市場分為區塊,每一個區塊發展少量代理腔州商,此為一級代理商,一級代理商往往經濟實力雄厚,很多時候,他們需要先給工廠付定金,定金幾乎都是以千萬起步,某些行業甚至更高,一級代理商也不直接面向消費者,他的發展下線,也就是二級代理商,他們把產品分發給二級代理商,依次,二級代理商再發展三級代理商。有些產品流通環節過多,代理商更多,每一級代理商都有自己的成本,比如倉庫、物流、人工,水電氣,稅務(稅務不確定)等等,所以要維持自己的利潤,只有將產品層層加價這一條途徑,同時,他們也養活了絕大部分從業者,實際上,流通環節加的價相當一部分成為從業者的工資。
由於產品流通環節的減少,行業承載不了如此之多的從業人員,這些人員該幹嘛,這是個問題,如果一些人找不到事情做,對於幸福的感知和 社會 穩定一定會產生影響,電商的洪水猛獸特性初見端倪。
電商盈利,無非通過廣告費、平台扣點、自營收入、平台使用費以及買賣雙方金錢收入時間差等方式,可是,自電商平台搭建完畢,就意味著電商的新增成本較小,所以,搭建電商平台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產品經過不同層級代理商,從事每一級代理行為的人都有錢賺,所以,其成本往往會翻幾倍,而電商平台直接通過工廠拔羊毛,直接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所以,變相壟斷了「中間」的利益,因為是壟斷利益,所以造成了如今其尾大不掉的局面。
虛擬經濟具有高度流動性,高風險、不穩定和高投機的特性,發展虛擬經濟需謹慎。
近期,有一個拼多多賣車的新聞,在江河日下的 汽車 行業,其能夠在短時間賣出6000多輛車,令人驚嘆,其實,拼多多一台車也沒有,那麼,拼多多拿著6000多輛車的訂單和 汽車 廠家談合作。電商逐漸掌握了實體經濟的命脈,加劇國家經濟虛擬化,一旦泡沫破裂,中國經濟必將嚴重受挫。
實體店的購物體驗無與倫比。如今,在電商的沖擊下,實體店的經營每況愈下,但是,由於人們能夠親身感知產品,這樣的體驗,電商很難具備,電商一定主動主動找工廠合作,在部分城市開設線下體驗店,然後通過線上下單的方式經營,這樣的實體店不需要足夠大的門面,不需要足夠精緻的裝潢,只要能夠展示物品就好。
工廠和電商平台合作同時,一定會積極在線下開店,如果全部走線上,那麼,很容易被電商扼住咽喉,在取悅消費者的同時,電商為了追求更大利益,一定會盡力壓縮工廠的利潤空間,這對工廠的發展不利,所以,線下開店是工廠擺脫命運束縛的機會。
總所周知,中國「鬼城」遍地,造了那麼多的房子,沒人去住,醫療、教育、商圈等配套不齊是一大原因,更因為,一生只掙一套房的情況比比皆是,人們的口袋裡拿不出那麼多的錢,當務之急是如何把那些人安頓進城市的空房子里。如今伍閉蔽,要想建構起以前的產品流通體系,顯然不太現實,但因為實體店解決就業問題的卓越能力,國家很可能會出台政策,對部分實體店進行補貼,畢竟,大家都要掙錢,錢從哪裡來?
錢從一個人手中流通到另一個人手中,另一個人再交給下一個人,依次傳遞,每個人都得到了滿足。而電商,直接剝奪了人的這種滿足感,造成金錢流通不暢。國家發行貨幣,是希望以貨幣流通的方式掌控產品生產和流通,電商用自己的方式主導生產和流通,最終絕大多說資本被控制在一部分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