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升個人經濟學素養
首先,提升經濟學素養,和提升數學素養,物理學素養,社會學素養,以及許多其他學科的素養,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同,就是多讀(讀書,讀人,讀事),多思考。
其次,完成具有一定經濟學素養這個目標,具體的路徑可能有很多種,無非是保持持久的興趣,堅持看經典好書,多多思考理論與經濟事實。不要妄想走捷徑,想著看一篇文章就能有什麼「經濟學素養」。
方法就是如此,接下來我就談一談我個人認為的培養經濟學素養的三重境界吧。
相關性:非經濟學專業出身,但是大學期間閱讀過很多經濟學,金融學,財務學教材與經典書籍;工作的時候,也曾經與名校畢業的金融學碩士,傳統意義上的風投,互聯網風投談笑風生。。
第一重境界:構建經濟學的知識體系
這就是純粹學習經濟學知識與理論所應該達到的境界。
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知識體系,和其他的學科所建立起來的學科知識體系,沒有什麼區別。它可以是一個典型的樹形結構,金字塔結構,也可以是你自己總結出來的邏輯圖形結構。
另外,假如你讀過曼昆的的《經濟學原理》這本很好的經濟學入門讀物,你還可以構建出一個由它的十大原理支撐起來的知識體系。在該體系中遊走的時候,可以把這「十大原理」當作是思考的線索。
在這里也附上曼昆的十大經濟學原理: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人們為了獲得一件東西,必須放棄另一件東西。決策需要對目標進行比較。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決策者必須要考慮其行為的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理性的決策者當且僅當行動的邊際收益超過邊際成本時才採取行動。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當成本或收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發生變動。
5.交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交易使每個人專攻於他或她最擅長的領域。通過和他人的交易,人們可以購買更多樣的產品和服務。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在市場中相互影響的家庭和企業實施行動,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們來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此相反的是在政府指導下的計劃經濟。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當一個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政府可以通過公共政策改變結果。例如反壟斷和污染的法規。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一個國家的工人單位時間內能生產大量的商品和服務,那麼這個國家享受較高的生活水準。類似的,當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提高,那麼它的平均收入也會提高。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當一個政府發行了大量該國貨幣,貨幣的價值下跌。因此,價格的上漲,使得需要更多貨幣來購買商品和服務。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降低通貨膨脹往往伴隨著失業率的暫時上升。這種此消彼長的現象是理解稅法,政府支出和貨幣政策的變化短期效應的關鍵。
當然,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只適合入門,我這里拿它拿它舉個例子而已。
我另外推薦一種交叉閱讀方法,也是我一直在提的一種方法。那就是,對於一門學科的了解,可以多讀幾本書,交叉來看原理是如何被表達的。
比如讀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之後,還可以閱讀: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斯蒂格利茲的經濟學;楊小凱的經濟學,以及其它已經被證明是經濟學經典教材的經濟學書籍。(高鴻業的,我覺得就不咋地。)
然後,我覺得你應該讀一下經濟思想史,經濟史方面的書籍。
比如汪丁丁的經濟學思想史講義;蘭德雷斯的經濟學思想史,以及楊小凱的百年中國經濟史筆記等等好書。
(PS:我這里不建議讀斯坦利.L.布魯的《經濟思想史》,這本書雖然也很好,但是我覺得不適合學生讀,因為我覺得他的行文有點隨心所欲,有些東西寫的並不通俗易懂。我推薦另外一本基於這本書,但是讀起來相對好玩兒一點的書:經濟思想史的趣味,當然,這本書不能用來當做了解經濟思想史,或者經濟學思想史的書籍,因為它雖然有趣,但是並不成體系,不太嚴謹。)
再然後,你就可以讀一些大師的經典著作,比如哈耶克文選,弗里德曼的自由選擇(PS:這本書不難,可以當做入門讀物。),乃至馬克思的資本論等等。
再再然後,你就可以閱讀一些研究具體經濟發展狀況,或者某個支脈的經濟學著作了。
比如說:楊小凱談經濟;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讀懂中國改革;
以及:貨幣金融學;證券分析;演化經濟學
第二重境界:理解作為復雜系統的經濟系統
首先,境界之間的區分並不是機械的,你不用把上面的書都讀完,就能夠隱隱感覺到自己的思想水平在提升,對經濟學與經濟現象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體系化的看法。
把標題展開來講,所謂理解作為復雜系統的經濟系統是個什麼意思?
其實,對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有一個歷史性的轉向,那就是研究以復雜系統為導向來重新定義對於這些學科的研究。而經濟學作為一門「定量研究社會」的學科,應該是跟隨這個導向,使自己的研究得以深化的。
就算是對於我們這些非研究者而言,從復雜系統的高度來重新審視經濟學,也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從復雜系統的高度來審視經濟學,具體是怎樣的呢?
這個話題太大,我個人的一些想法還不太成熟,我覺得重要的幾個認識的點包括:
1.復雜系統的概念與範式
復雜系統意味著,靜態上來說,在一個系統內部,構建系統的元素是多元的,元素間的聯系、互動也是十分復雜十分麻煩的,元素間往往形成了復雜的耦合關系;動態來講,在一個復雜系統內部的決策,也會產生非常復雜的漣漪效應與系統效應,系統本身也具有自己的生命特徵(奧地利學派,演化經濟學等等)。
這里講的很初步,建議閱讀相關著作,多加感悟。比如兩本《復雜》:復雜;復雜。以及其它的關於復雜系統的著作,將其思維方式帶入到經濟學的思考過程中。
(補:復雜系統的支撐學科包括老三論(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與新三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等)
2.重新審視經濟學概念,方法與學科
從復雜系統的角度來審視經濟學,舉一些例子來說:
概 念
外部性:在一個復雜系統內部做出的決策,會產生漣漪效應,連鎖效應,或者系統效應,這個效應不只是正負兩個維度這么簡單;
稅收歸宿:稅收往往並不會最終降臨到收稅的群體上,而是由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承擔,具體分配結果取決於各自的彈性。這在系統內,可視作系統對於外部反映的一種自我內部整合;乘數效應與擠出效應的對抗性:政府投資不一定使得經濟按照預期增長,而是呈現出一種正反的對抗性,對於這種對抗性,僅僅說是「凡事有利又有弊」是膚淺的,而應該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待,即一種決策或者行為,在一個復雜系統內,其結果有時候會收斂成一個事件環,決策最終產生的效應取決於外部的時間與其它的環境約束;
方 法
方法,主要指的是線性的研究方法轉向非線性,簡單的動力學分析轉向復雜多元分析,分立的研究視角轉向系統的研究視角。
比如局部均衡分析向一般均衡分析轉型;
比如演化證券分析方法。
學 科
比如博弈論,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系統研究方法,研究多個變數交互作用如何達到(或達不到)均衡狀態,研究信息如何在系統內流轉。(如果從資訊理論的角度來理解博弈過程,會不會有新的感悟?)
比如演化經濟學,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待經濟系統。
之前看到@張英鋒先生的一個答案,寫的非常不錯,從系統的角度來分析經濟危機:為什麼每隔幾年就會產生經濟危機?-張英鋒的回答
第三重境界:超越經濟學
先講一個例子,關於亞當.斯密的「社會分工」。
斯密是西方經濟學的鼻祖,他在巨著《國富論》裡面提到了一條事實,即社會分工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大動力,越來越精細的分工有助於培養熟練工人,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甚至有助於產生機器化大生產。
但是,現代社會對斯密的「社會分工」卻是持批評態度的(可見彼得.德魯克的相關著作),認為斯密的社會分工根本不是真正的社會分工,而是簡單、片面地用「技術分工」來代替了社會分工,即認為工人的勞動模式可以被機械化地劃分,同時也沒有考慮市場存在的動態需求。(這也是為什麼馬克思後來要談他的「勞動的異化作用」。)
斯密的這一思想,還催生了近代的管理學,即泰勒的科學管理。另外,福特的流水線生產,也是來自於斯密的分工的思想的啟發。
這時候,我們就要想一想,為什麼要說斯密的社會分工,在現代社會里要接受批判呢?
簡單來說,答案是:這種分工模式,是反人性的——人不是機器,人有情感,日復一日地做一些重復的工作,是對人的一種摧殘,長此以往,生產效率反而會降低。(從市場存在動態需求的角度,也能講,我就不細講了。)
這時候,我們可以再深入地思考:現代社會尊重人與人性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如果你了解西方哲學的發展,你就會意識到:近代西方哲學的發展,或者思想史,一條隱含的脈絡,就是逐漸建構真正的個人,逐漸加強對每一個體的情感與人格的尊重。(比如,始於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
再再深入地思考:為什麼斯密的分工在他的年代是正確的,這說明了他的年代是有著怎樣的一個歷史心態?這種差別與變化,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過程,從社會學角度來講,現代人的概念是如何建構的?什麼是經濟人?什麼是政治人?
再再再深入地思考:從經濟人與政治人的差別上來思考,什麼是經濟學?它如何從哲學中發展出來的?什麼是經濟學的思考方式?
你看,你的思想就在不知不覺間超越經濟學了。
你看,你需要學習的,不只是經濟學,還有哲學,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當然,還包括心理學,傳播學等等學科。
最終,經濟學對你來說,就不是經濟學了,而是一種思考慣性,你甚至用的是其它學科的術語,甚至不用任何術語,思考與解釋一件事情之時,卻是經濟學的。
2. 普通人除了升職加薪,還有什麼辦法改善個人經濟水平
目前我國的經濟水平提升的很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的也很迅速,基本人均工資上升幅度也增大很多。不過很多人都很困惑,我怎麼這么失敗啊,連國民平均薪資水準都夠不著。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剛畢業的薪資起點很低,有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因為公司不景氣,又不敢換工作,也漲不了多少工資。這些人都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經濟水平,那麼如何用升職加薪以外的辦法增加收入呢?
提升自己經濟水平的方式另一個方面就是節流了。就是省支出,省錢。沒必要買的東西一概不買,吃飯也只吃便宜的,外出活動盡量避免,團建聚餐能不去就不去。吃喝全在公司里,住房租能住的最低標准。上下班只坐公交。這些方方面面都能節流。
3. 如何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
優客,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那你只要是年輕人,怎麼不能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呢,你,什麼東西都是學的,師你,惡人,出生,啥都不會,這個,你這一文化,嗯,你走上社會,你怎麼看,人家怎麼你,有時候,有老師,可以,叫你,你可以跟你說,你這操心,碩,你可以,很快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但是這個,減肥,社會,今年呢。你都可以去搞,你知道有耐心虛心你學習怎麼不可以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啊!
4. 怎樣去鍛煉才能提高一個人的經濟能力
你說的是讓好身體有個用武之地吧,還是要加強個人修養,主動尋求發展機會,積極面對人生,敢拼才會贏啊,學習是必須的,勇敢地去拼更重要,要敢於實踐,敢於走出去,到實際工作中磨礪自己,勵志的書不停地看,找准方向,立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