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疫情過後民營經濟如何發展

疫情過後民營經濟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3-06-11 07:37:01

① 如何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1.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2.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讓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共同發展
3.民營經濟平等使用經濟資源,獲得市場機會,平等受到保護。
4.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加強宏觀調控,利用財稅、貨幣等政策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所面臨的融資難等問題
5.民營企業自身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誠信經營,充分利用好國家的 政策發展自己。

② 怎樣發展民營經濟

一、推進全民創業,大力發展民營中小企業
(一)推進全民創業。加強政府引導,充分調動群眾辦企業的積極性,形成千軍萬馬、千家萬戶創新創業的態勢。對企業下崗職工、大中專畢業生、轉業軍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辦或領辦民營中小企業的,可按國家規定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對吸納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中小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其稅費、小額貸款擔保、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等,執行國家對下崗職工的有關優惠政策。鼓勵具備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化升級為微型企業,引導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轉化升級為中小民營企業,實現集約發展,增強吸納就業能力。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綠色通道,為項目推進、群眾創業創造寬松、便捷的市場准入環境。
(二)放寬創業條件。鼓勵各類資本在我市投資、參(控)股發展民營企業。降低門檻,放寬注冊資本限制,注冊資本達到3萬元以上即可申請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貨幣出資可降至注冊資本的30%;對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上新設立的公司(除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外),可實行注冊資本分期到位制,首期實繳的注冊資本可降至注冊資本額的20%(不低於3萬元),其餘注冊資本可在2年內分期到位。
(三)支持發展優勢特色企業。對凡在內江市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為大項目協作配套、開展資源綜合利用、開發資源節約型產品的各類中小民營企業,對被列為市上重點企業及優勢特色中小民營企業,在安排新徵用地、項目立項、資金支持、技改項目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土地政策實行一事一議,享受國家、省、市有關優惠政策。
(四)扶持創業發展。各銀行機構要積極落實國家創業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簡化貸款審批手續,放寬對勞動密集民營小企業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幫扶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投資項目,在爭取上級項目貸款貼息或資金補助的同時,市、縣(區)可在工業發展資金中安排資金補助。
二、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引導民營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指導具有比較優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質量好、消費者信譽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民營企業依法申請中國馳名商標、四川省著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四川名牌,著力打造一批名牌產品或馳名(著名)商標。對首次獲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50萬元;對首次獲得國家免檢產品、國家出口免檢產品、中國出口名牌的企業,獎勵10萬元;對首次獲得四川名牌產品、四川省著名商標、四川出口名牌的企業,獎勵5萬元。對被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5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獲得經鑒定的國家級自主創新產品(重點新產品)、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自主創新產品)給予30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承擔制定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企業獎勵30萬元、10萬元;對重點戰略產品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每件給予2萬元補助。對首次獲得「國家出口基地」稱號的工業企業,獎勵30萬元,對其它行業首次獲得國家級基地的獎勵可參照執行。以上獎金由受益財政承擔。
(二)加快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好我市現有信息技術研發資源,加快建立行業創新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突破產業信息改造中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提高產品工業水平和市場的響應速度。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深化信息技術在企業設計、製造、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的應用,著力抓好計算機輔助技術的應用。積極開展網路營銷,通過發展電子商務,降低企業營銷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開拓能力。積極推進工業園區信息化建設,改善區內服務環境,提高區內企業競爭力,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和吸引力。
(三)促進提升民營企業管理水平。積極推進中小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推動企業在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體系、管理內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實施股份制改制,規范資產權屬,為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打好基礎。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推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把引入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內部培養相結合,建立管理團隊,實現科學決策和管理。進一步健全企業自律機制,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引導民營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依法建立黨團組織、工會組織,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和用工管理制度,依法簽定勞動合同,維護企業和職工合法權益,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民營企業家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四)大力實施人才戰略。積極引進培育一批高素質企業家,加快培育企業經營者市場,建立企業經營者人才庫,建立健全職業經理人制度,努力引進一批外來經營者。拓寬培訓渠道,不斷提高企業家的綜合素質,堅持正確導向,創造有利於企業家成長和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充分調動企業家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在加強現有人才的教育培訓、用好現有科技人才的同時,積極引進培育一批高層次科技開發人才,鼓勵企業引進和聘請外來高科技人才,幫助企業進行創新活動。通過人力資源開發,積極培養一批高級產業技術工人,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人力支撐。積極開展民營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組織參加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和省、市組織的各種培訓,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經營者素質,加大對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力度,轉變發展觀念,堅定發展信心,形成整體合力。
三、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進一步加強融資服務。
1、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對優質民營企業上市的指導服務協調工作,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上市培育和政策支持力度,對成功上市的民營企業,按照省、市相關政策予以獎勵扶持。積極支持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的發展,加快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建設一批小額貸款公司,拓寬城鄉創業主體融資渠道。積極推動村鎮銀行試點工作,提高對農村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水平。探索發行民營企業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集合票據和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開展股權融資、項目融資和信託產品等直接融資。引入各類風險投資、私募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投融資機構投資民營企業。
2、創新金融服務。銀行業機構監督管理部門要引導銀行業機構積極支持其分支機構所在社區、區域的經濟發展,有效加大對民營、特別是對民營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認真落實信貸傾斜政策,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信貸額度的授信工作,重點支持有市場、有技術、有發展前景、信用良好的民營中小企業,各銀行業機構縣域一級(或以下)分支機構在當地發放貸款余額至少應達到其在本地吸收存款余額的60%以上。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銀(社)團貸款外,農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一律不能流出本縣(區)。要不斷完善民營中小企業擔保抵押貸款方式,加快發展創業貸款、聯戶聯保貸款,以及知識產權、應收賬款、訂單合同、集體土地使用權質押貸款等業務,充分運用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遠期外匯等各種表外金融工具,不斷滿足民營中小企業差異性融資需求。各金融機構要積極創造條件設立專門為民營中小企業服務的信貸部門,配備專人負責中小民營企業信貸業務,根據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短、頻、快」的需求特點,制定服務民營中小企業的專門授信管理辦法,開辟「中小民營企業貸款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操作流程,形成從市場調研、客戶篩選、營銷安排、客戶開發、客戶維護到貸後管理的「一條龍」服務模式。
3、積極推進政銀企合作。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與銀行間的交流、合作,每半年舉辦一次駐內江銀行與民營企業銀企合作專項洽談會,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平台。建立完善市級中小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和激勵機制,對中小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形成的風險,按照金融機構、擔保單位誰損失誰受償的原則,按不超過銀行當年新增民營企業貸款總額的0.3%給予風險補償。資金來源由同級發展資金列支。
4、發揮調劑資金「搭橋」作用。為解決全市中小民營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臨時、急需的資金需求,按照《內江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調劑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中小民營企業,根據「政府推動,部門聯動,政策促動、金融機構合作帶動」的原則,以調劑解決中小民營企業在季節性原料采購、申報貸款、項目補貼過程中,由於程序性等原因影響中小民營企業資金鏈時,由市國資公司通過協作金融機構以委託貸款方式提供給企業作為短期性周轉資金,確保企業資金鏈不斷裂,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不受影響。
5、推進信用建設。加快推進民營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民營企業信用信息徵集機制和評價體系,提高民營企業的融資信用等級。依託人民銀行和工商徵信系統,不斷完善個人和企業徵信系統,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詢服務。構建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的信用約束機制,增強民營中業信用意識。大力實施千戶誠信民營企業培植計劃,組織開展信用宣傳、信用培育、信用徵集、信用激勵、信用評級工作,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加第三方信用評級。實施重點企業信貸客戶培植計劃,每年選擇60家以上符合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合法誠信經營的民營企業,加強輔導培植,完善信用檔案,開展信用評級,把評級結果納入信貸審批流程,重點給予信貸支持。
(二)切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嚴格落實國家、省、市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稅額低於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經認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一個納稅年度內,民營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對鼓勵類產業工業投資項目,國家政策規定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屬於上繳中央和省的部分,按收費標準的下限收取;屬於市、縣(區)收取部分,行政性收費全免,事業性收費按收費標准下限的50%收取,經營性和中介服務性收費按成本價收取。對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土地款)在5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免收市、縣(區)的全部行政事業性收費。鼓勵外商及港澳台商獨資或參股、控股(國家規定不允許投資控股的行業除外)在我市創辦民營中小企業,並給予政策扶持。
(四)政府采購優先支持。在政府采購活動中,要按照有利於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在技術、服務等指標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本地的節能、環保和自主創新產品,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對以綜合評標為主的招標項目,要增加自主創新評分因素並合理設置分值比重。
四、大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加強服務指導,成立內江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建立民營企業發展督導制度和行政問責制度,加強對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辦事效率。建立民營企業發展優秀企業家表彰獎勵制度,制定符合民營企業發展特點的文明單位創建辦法,促進民營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
(一)健全民營及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民營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功能,大力開展針對民營中小企業的專業服務。按照市場化運作,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為民營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籌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咨詢、市場開拓、人才培訓、國際合作等領域的服務。積極推進內江市民營企業信息網建設,建立覆蓋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中小企業公共信息服務平台,逐步建立民營企業項目庫、人才庫、產品庫、政策法規庫、技術專利庫等,為民營企業在互聯網上發布各類需求信息,開展電子商務、網上交易提供便利;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充分利用省、市行業協會,中介等機構及市內外各類技術創新和科研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推進建立區域性技術服務中心和科技企業創業孵化器,指導和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中小企業和園區建立技術研發中心;鼓勵和幫助民營中小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為民營中小企業應用新技術提供咨詢、診斷、論證等服務;建立人才服務體系。積極做好各類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與推薦工作,建立健全企業各類人才培訓、評定、使用、交流機制。建立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培訓體系,形成政府引導、社會支持和企業自主相結合的培訓機制,不斷提升民營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素質。按照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原則,發展商業性中介服務機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商會在非公經濟發展中的協調服務、行業自律、橋梁紐帶等作用。
(二)優化生產要素保障。針對民營及中小企業存在的融資難、招工難、用地難、用氣難等突出問題,各級相關部門要多渠道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切實做好水、電、煤、氣、運等生產要素的協調保障工作,有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需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深化政銀企對接,努力擴大信貸規模,創新金融服務,做大做強政策性擔保公司--內江市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以及省上備案的5戶縣級擔保公司,逐年增加資本注入,擴大資本金,有效放大擔保比例,確保全市全年新增擔保貸款同比增長30%以上,著力緩解民營及中小企業「融資難」;加強本地勞動力資源保護利用,加大職業技術學校人才的培育平台建設,突出實際操作運用能力,使其培育出來的技術人才順利走上適宜的工作崗位。同時,要密切關注東部沿海一帶技術人才、專業技術工人迴流,組織專業力量為他們開辟常態招工渠道,要不失時機地開展園區企業用工服務活動,全力化解入園企業和大企業「招工難」;進一步加大園中園建設,為本土中小企業急需的發展用地創造發展空間。強化老廠房改造,集約利用土地,努力擴充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質量,全力破解「用地難」。積極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內江地區的管網改造。要向上爭取我市工業用氣指標,切實解決工業企業「用氣難」,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服務支持。
(三)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繼續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嚴禁對民營企業亂代理、亂指定、亂評比。不準要求企業提供贊助,不準指定中介機構提供服務。嚴格執行涉企檢查、檢測、檢驗(簡稱「三檢」)備案審批制度,從嚴控制對民營企業的各種檢查和評比活動,凡舉辦全市性評比活動,必須經市政府批准。繼續加強維權保護工作,紀檢監察部門應當進一步完善對重點民營企業的掛牌保護制度。對民營企業的行政許可事項或投訴事項,要按照職責分工和規定時限及時辦理,並告知申請人或投訴人。民營企業要依法維護和尊重員工的合法權益,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保證雙方權利與義務對等;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
(四)加強監測與分析。健全民營中小企業統計體系,加強預警監測,及時掌握中小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趨勢。市統計局、市經信委、市中小企業局等部門要加強對我市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狀況的事前調查、事中研究和事後形成結果的分析研究,及時、准確、全面反映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③ 如何促進民營經濟實現新發展,新提升

一要全面落實國家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扶持力度。要按照中央部署,進一步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財稅扶持力度,繼續擴大中央財政安排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進一步落實民營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加快出台政府采購扶持民營企業政策,提高政府采購民營企業生產提供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比例;進一步減輕民營企業負擔,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清理、減少和合並行政審批事項。
二要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首先,要通過支持吸納就業和科技型的小微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支持力度,加強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其次,要加快信息技術在民營企業的普及推廣和深化應用,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配套,走「專精特新」和產業集群的發展道路。此外,還要堅持把民營企業結構調整作為提高成長質量的主攻方向,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力爭到「十二五」末在優化產業分布結構、優化企業規模結構、優化企業產品結構,以及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三要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著力突破服務瓶頸。要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機製作用,調動和優化配置服務資源,推動形成以民營企業服務機構為核心,以行業協會和專業服務機構等為依託,各類服務資源開放共享的民營企業服務體系。

④ 中國民營企業現在面臨什麼困境

1、遭受擠壓的民企盈利

以工業企業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民營企業利潤總額占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從2016年起開始出現下滑,由2015年的36.54%下降至2018年前8月的25.96%,下降超過了10%。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利潤佔比不斷降低的趨勢從2016年起開始出現反轉,從今年6月起佔比已經超過了民營企業,截止今年8月已經達到了33.48%。

2、成本提升影響民企經營

除了前述的由於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外,仍有其他多種因素推動民營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為民營企業的日常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3、人工成本不斷提高

民營企業在創造就業崗位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也使得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和最低工資標准兩年一次的調整對民營企業人工成本的負面影響尤為明顯。



(4)疫情過後民營經濟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未來社保征管改革的正式實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民營企業的用人成本負擔。根據我們此前的測算,社保征管劃轉之後,傳媒、計算機、生物醫葯等行業用人成本漲幅居前,而這些行業也是民營企業佔比較高的行業。

最近十餘年來我國宏觀稅負高速增長,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12.55%上升至2017年的17.45%。在宏觀稅負增加的同時,由於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下游,基本不具備上游企業的稅收轉嫁能力,因此在我國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結構下,民營企業稅負痛感較為強烈。

我國的社會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2017年企業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金額僅占社融的2.3%和4.5%。由於發行債券和股票需要滿足較高的要求,民營企業通常更加傾向於選擇銀行等間接融資渠道,或者內源融資。

⑤ 國家怎樣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一、放寬市場准入和企業登記限制,促進平等有序發展


二、充分運用財稅支持政策,提高全民創業和結構優化能力

三、建立金融服務機制,拓展企業融資渠道


四、完善政府與社會化結合的服務體系,創造寬松和諧的企業生態環境


五、加強領導和監管,保證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


補充:

民營企業是民間私人投資、民間私人經營、民間私人享受投資收益、民間私人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

⑥ 統一戰線如何壯大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它的發展關繫到整體經濟發展大局。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何在新時期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引導民營經濟應對危機,走出困境,實現平穩快速可持續發展,是當前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民營經濟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一些民營企業獲取相關政務信息的渠道還不夠暢通,不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法律法規和地方規章制度,一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往往流於形式,落實不到位,反饋不靈敏,不能結合實際。
2、民營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普遍起步較低,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同時,大部分民營企業管理體制嚴重落後於企業規模發展,制約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3、許多民營企業家缺乏有效的知識培訓,對市場經濟知識、現代企業管理知識、法律知識還比較匱乏,並且缺乏創新意識和全局觀念。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發揮統一戰線優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措施
統一戰線工作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適應新形勢,發展好統戰工作的優勢,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聚各方面力量,努力推動民營經濟平穩健康快速發展,這也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職能。
1、發揮團結各階層,凝聚新力量的優勢,為民營經濟發展凝心聚力。
充分調動起一切統戰資源、動員起一切統戰力量,開展企業統戰,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和統戰對象特點,開展「結對幫扶」等活動,抓好統戰對象的教育培訓和各類聯誼工作,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戰鬥力。作為基層統戰部門,要特別關注各企業發展狀況,經常溝通,加強聯系,讓統戰成員團結起來,通過各種途徑,投身到民營經濟建設中來,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作用。
2、發揮統一戰線政治優勢,為民營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廣大統戰成員具有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政治優勢。引導統戰成員積極參政議政,是黨的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為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獻計出力的重要方式。要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知識創新、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和優勢,引導他們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轉型發展戰略,通過提案、議案、座談會等形式,抓住一些具有戰略性的關鍵問題,通過深入調研和探索提出真知灼見,為民營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3、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鼓勵和幫助建立行業協會和社團組織,建立健全服務機制,組織優秀的學者和技術骨幹,深入企業生產車間,主動幫助民營企業家解決經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企業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市場信息、職工培訓等方面提供智力服務,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助推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民營經濟全面發展。
統戰成員來自不同的行業部門,有許多是行業和部門的精英,有著廣泛的人際關系和專業才能,可以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及時發現人才,積極創新培訓模式,打造一支具有較強的政治把握能力、創新發展能力的民營企業家隊伍,更好地為民營經濟發展服務。

⑦ 2050年以後私營經濟如何發展

第一,認清大勢,抓住機遇。未來依然是戰略機遇期,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主旋律。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須依託創新。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競爭性政策的基礎地位」,這與國際慣例相一致。過去產業政策多是採取各種補貼、優惠,「十四五」期間的產業政策重心將轉向促進公平競爭,不同市場主體都是建設者,擁有平等競爭的權利。到2025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5%,2035年接近75%,這將拉動投資和消費。製造業將向著產業鏈的高端化、現代化發展。還有民生領域,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都存在巨大商機。到2025年,中國人均GDP有望達到1.3萬美元,這意味著我國14億人口整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0年,中國GDP總量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所有這些,對民營經濟來說都是發展機遇。

第二,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十四五」期間,在基礎科研的稅收支持、推進高校科研機構改革創新方面,國家將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民營企業家,要堅持合規經營、誠實守信、履行社會責任,特別要聚焦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必須依靠創新。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疫情催生數字經濟,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等正在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尤其在5G技術應用場景創新、工業互聯網應用、碳達峰、綠色發展以及新型城鎮化等方面,民營經濟應發揮積極作用。過去幾年,很多民營企業已成為創新領域的領頭羊。要抓住機遇,深刻理解黨和國家新政,用足相關政策,把自身業務發展和國家戰略有機結合起來。

第三,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優勢,推動自身體制機制的創新。在人才政策方面,民營企業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部分民營家族企業中,內部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封閉性。近期大批海歸人才回國,正是擇優選用人才的良機。在激勵機制方面也要創新。要「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利用自身機制靈活的優勢,留住優秀人才。同時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指引,自覺加大研發的投入,不急功近利。在新一輪全球競爭過程中,相較於國有企業可能遭受西方國家的某些偏見,民營企業反而有很大的靈活性。民營企業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第四,加強學習,全面提升民營企業家的素質。現在,粗放經營已行不通了,舊的商業模式也不合時宜。未來企業經營,需要精耕細作,特別要有創新意識,提升自身能力,以適應全球產業變革和創新發展的需要。有遠見卓識的民營企業家,都應具備政治眼光及全球視野,緊跟時代前沿,同時提高政治站位。過去幾年,由於對現實機遇把握不當和風險控制不力,一些民營企業家付出了代價。應吸取他們的教訓,提高風險意識。如疫情沖擊下,房地產業重新洗牌,不少中小開發商的業務遭受挫折。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加強了監管,提出三條紅線。民營企業應自覺遵紀守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總之,民營企業要認清大勢,順勢而為。未來發展趨勢向好,無論是「十四五」的發展,還是2035年乃至2050年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對於民營經濟都是機遇。要乘勢而上,但也要量力而行,尤其不要把杠桿放得太大。把控風險,守住風險底線,這樣才能行穩致遠。

閱讀全文

與疫情過後民營經濟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愛情里最值得珍惜的 瀏覽:134
幸福院開院賀什麼好 瀏覽:358
長沙市健康行程碼在哪裡看 瀏覽:638
滿臉幸福如何形容 瀏覽:92
經濟發展提出了什麼的八字期許 瀏覽:236
新生嬰兒不健康占健康的多少 瀏覽:259
昆明全年經濟收入多少元 瀏覽:877
小幸福在哪裡啊 瀏覽:492
冬天美女去哪裡玩好 瀏覽:35
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為什麼出軌 瀏覽:723
上海幸福樓哪裡好 瀏覽:164
美女包的是什麼包 瀏覽:295
西北大學數理經濟實驗班本科生就業怎麼樣 瀏覽:885
最奇怪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158
怎麼樣才能不沉溺愛情 瀏覽:561
溫蒂女巫是什麼故事 瀏覽:78
如何學習事業一路暢通 瀏覽:894
為什麼婚姻內可以殺人不判死刑 瀏覽:515
河南省有多少家事業單位 瀏覽:904
講故講故事怎麼寫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