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現象如何影響文化

經濟現象如何影響文化

發布時間:2023-06-10 17:55:41

❶ 舉例說明商品經濟發展對思想、文化的影響

宋朝以來,商品經濟有了極大的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經濟上的變化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文學、藝術的發展。
一、商品經濟對思想的影響
1、明清之際思想批判主要背景
商品經濟的沖擊和程朱理學喪失活力,是明清之際思想領域發生巨大變革的根源。明清之際思想批判的出現,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2、經濟思想主張
(1)李贄的義利觀念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逐利拜金風氣盛行,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猛烈沖擊。尊奉禮教的士大夫們鼓吹「存天理,滅人慾」,從思想上扼殺這些叛逆理學的「異端」意識。
李贄極為痛恨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維護傳統禮教的衛道士,指斥他們借道學這塊敲門磚,為自己謀取高官厚祿。
他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秉賦之自然」。每個人都可以順其「自然之性」,「各從所好,各騁所長」,使個性得到自由發展,而不應該被強迫順從統治者的利益和願望。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倡導「工商皆本」
明末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工商業地位日漸突出。「重農抑商」的傳統思想受到了尖銳的挑戰。明末進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張。
「工商皆本」主張的提出,反映了市民階層發展經濟的要求,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帶有初期的民主思想的色彩,具有進步作用。這是一種適合經濟發展需要的正確思想,但在當時並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3)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根本原因
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二、商品經濟對書法的影響
1、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
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樣,文風很盛,又因當時理學的發展,使人們在文藝審美上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強調表現心境和意趣。
2、明代——呈現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趨勢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蘇杭等地不僅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還成為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文人書法在此時受到重視,他們大都有較深的文化素養,在繼承優秀書法傳統的基礎上,更追求個性化的改造,力求書法能夠抒發個人情懷。
三、商品經濟對繪畫的影響
1、民間風情畫
宋代以來,一方面社會生產力水平大為提高,在農業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業繁榮,傳統政治城市的經濟職能和娛樂服務色彩空前加強,並形成了大量純粹的經濟市鎮;另一方面,由於科舉制度的日益發展完善,以及印刷術的發明,導致了書籍的普及和民間文化水平的大大提高;加之戲曲的形成和興盛,民間世俗文化得以日益繁榮。
2、明清時期
文人畫全面佔領畫壇,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時代的變化,社會的動盪」實際上指的是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和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和發展、傳統社會秩序的松動和價值觀念的變化、明清變革帶來的沖擊,以及異族統治下的思想文化專制。因此,這一時期出現了眾多風格獨特、不拘成法的畫家和畫派。
四、商品經濟對宋詞(詩歌)的影響
宋代城市生活的日趨繁榮吸引了大批士子。他們於山水田園之外,更加迷戀都市歌舞宴飲的生活。
五、商品經濟對小說的影響
1、宋代話本——把中國小說推向新階段
產生背景主要包括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興起和說書在宋代的流行。
2、明清小說——空前繁榮,成為當時文學的主流
(1)繁盛的原因
①大批工商業市鎮興起,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崛起。
②印刷業的發展
③明清時期社會識字率的普遍提高。
(2)特色
①通俗文學蓬勃發展,達到成熟階段
②浸染著拜金逐利的社會風氣
③帶有批判現實的色彩
六、商品經濟對戲曲的影響
1、中國古代戲曲的形成——宋代南戲
宋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經濟發展促進中國古代城市格局發生變化。原先城市中封閉的坊市制格局在宋代遭到廢弛。出現許多集市,還出現了大型綜合娛樂場所——瓦舍(北宋都城汴梁最大的瓦舍可容納數千人,而南宋都城臨安城內有瓦舍20多處)。各種通俗文化,尤其是戲曲便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很大發展。南戲就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形成了。
2、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元代雜劇
戲曲是綜合藝術,它的發展需要一定物質基礎。元代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的局部繁榮是導致元雜劇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元代,蒙古族統治者,征服中原,連年的戰爭使中原經濟遭受嚴重摧殘,但蒙古族貴族追求生活的奢靡,將大批工匠集中到城市。而流離失所的人口也不斷涌進城市謀求生計,這也導致某些城市出現畸形繁榮。如元代的都城大都,城市商業活動頻繁,人口極度膨脹。城市的繁華以及市民階層的壯大為元雜劇的興盛提供了大批演員、觀眾與活動場所,促成元雜劇興盛。
3、中國古代戲曲的鼎盛——京劇
京劇這一劇種孕育、形成於北京,與北京其時在全國所處的特殊位置有關。明清兩朝,北京作為帝國的都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不僅聚集著人數眾多的皇族貴胄、文武百官,而且吸引著各地的商人蜂擁而至。
各地商人來京後紛紛設立商業會館、商號,各大會館除了設有祭神的設施外,一般都有戲台。逢年節喜慶之日,會館即集資邀請戲班來會館演出。
在這種情形下,四方藝人紛紛雲集北京,以滿足京城皇室貴族、官員、商人以及廣大居民的文化娛樂需要,北京自然成為休閑文化的一大中心。

❷ 傳統經濟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怎樣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是各個時代的文化精華通過不斷的沉澱、積累,因而對經濟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在我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個時代的文化精華通過不斷的沉澱、積累,形成了我國的文化傳統。我國傳統文化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哲學文化傳統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儒、佛、道三位一體建構的中國傳統哲學雖然歷 經先秦諸子、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及宋明理學幾種典型的哲學形態,但其中的精華卻體現出了繼承性,這些便構成了中國的哲學傳統,具體而言,主要有:
1.以求善為主導,強調人與天的合一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一個根本區別在於:中國文化在於求善,西方注重求真。在求善哲學的指引下,孔孟提出了「仁政」說,性善說,這些學說對後世哲學及統治階層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求善基礎上,中國古代乃至當今中國人都強調天與人的合一。這里的「天」與自然意義的「天」有著根本的差別,前者更在於突出完善的道德屬性及它與人的根本性存在的本體性關系。它有點類似於西方文化中的「上帝」,能化育萬物,公正賞罰人間,天命是世間一切道德禮法的最高根據。「獲罪與天,無所禱也 」(《論語·八佾》)及宋明理學家提出的「居敬」「立誠」「格物致知」的修養法則都體現了人性與天理的溝通、融合、統一。總之,在中國的哲學傳統中都潛存著這樣一個邏輯進程:做人之始,當以德為本,修養身心,以成就聖賢,一旦得道,即與宇宙萬物合為一體,上通天道,下化萬民。這一信念,是為中華民族理想信念的核心部分。
2.以道德為根本,強調寡慾中庸。中國哲學傳統的另一大特點,是它始終以倫理觀念、道 德修養為主線。在古代,周天子提出了「敬德」,「保民」,孟子以「仁、義、禮、智」四端界定人性之本,這些均強調了德的根本性地位。在實現這一理想的途徑選擇中,中國人大都趨向於寡慾、去欲。孔子強調「克己復禮為仁」,董仲舒提出了「正視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在宋代,那些理學家們更是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律條。我國哲學克己寡慾的價值取向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徵:內向、含蓄、中庸調和、注重平衡。
3.在人生態度上,強調出世與入世的互補。中國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出世與入世。出世主要為佛家與道家所推崇,強調修心養性;入世則主要為儒家所宣揚,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世與入世的價值取向互相補充、融合,成為中國大多數人的人生選擇。中國傳統哲學文化源於社會的政治、經濟,同時又通過對經濟、政治等經文化形態的影響來制約經濟的發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哲學文化傳統決定下的民族的潛意識心理,它在哲學文化傳統間接作用經濟發展中充當著鏈條的角色。
二、傳統文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文化主要是人們的經濟價值觀念體系和人們的經濟活動方式。一般而言,它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制度經濟文化,公司或企業文化,居民經濟文化。

❸ 中國古代傳統農耕自然經濟是如何影響中國文化的

自古男耕女織,就是社會文明不斷發展的基礎,在中國的遠古時代,人們便學會了種植作物來維持生計,這是農業社會發展的雛形,也是那時人類智慧的結晶,很多人認為,農耕時代是人類發明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傳統的耕作方式推動了中國自然經濟的發展,並且在此基礎上還衍生了很多類似於種植棉花、開發刺綉等文化,這些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都是植根於原始的農耕時代,並且不斷創新而成的。

男耕女織的時代,為整個自然經濟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刺綉工藝被不斷開拓,成為了自然經濟下的文化,而棉花也被人們廣泛種植,並形成了機械化批量生產種植,人們也在不斷創新生產採摘技術,通過采棉機等機器來進行採摘。

❹ 經濟發展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影響有哪些就三個方面來闡述

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向世界傳播,更好走向世界經濟發展給世界各國文化帶來了平等交流的機會,世界各國文化都有優勢的的以免,落後的一面,互相交流,相互進步。

經濟發展也可以改變人落後的思想,例如改革開放,例如在現在的社會很少看見裹小腳的人,或者拐賣婦女等等惡習,雖然在某些地方還是存在,但是相對於多年前,社會隨著不斷變化,很少再出現明面上,買賣媳婦的事情。經濟增長,社會不斷發展,促使人們的思想發生變化開始意識到法律,意識到做事情要有規章制度等等。
有利於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內容和形式方面實現更好的創新,也有助於促進我國傳
統文化的轉型,從而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彰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打開了人們的視野,為不同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關闊的平台。中國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形成的,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具有一定的體系性。
但是,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我國傳統文化曾由開放走向了閉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脫節的現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也越來越高,這為我國傳統文化吸收外來先進因素重新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同時也為剔除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其能夠更好地接受洗禮。
倆者相輔相成,中國傳統文化對經濟也有相對的積極影響和作用,例如不同地區的特色文化帶動當地發展,旅遊業。近幾年的土家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用自身文化特點,美麗的景色,有韻味的故事,吸引著眾多人千萬一探究竟,欣賞這美景,除了吸引本國的,也吸引了不少國外友人,遠赴千里來看看。

與經濟現象如何影響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人或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不交稅 瀏覽:319
三個美女一起睡出自哪個 瀏覽:594
幸福的因子是什麼 瀏覽:254
黑龍江和福建哪個經濟更好 瀏覽:371
愛上你我很幸福什麼歌 瀏覽:340
婚姻中如何做一個懂老公的女人 瀏覽:415
健康范是什麼意思 瀏覽:557
旗袍美女圖配什麼音樂 瀏覽:99
孟非關於人生戀愛婚姻怎麼相處 瀏覽:843
什麼樣的皺紋預示身體健康 瀏覽:64
首都經濟圈怎麼樣 瀏覽:332
運動健康數據如何同步歸並 瀏覽:478
南沙健康理療費用多少 瀏覽:882
成都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有哪些 瀏覽:105
百草園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58
微信掃哪裡會有健康碼 瀏覽:750
漳州市婚姻糾紛代理律師哪裡找 瀏覽:205
江西企業如何申請健康碼掃碼管理 瀏覽:7
紅色家書背後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351
殘疾人辦理健康證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