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林業經濟與林業的區別林業發展模式與林業經濟的發展模式區別林業產業選擇與林業經濟的產業選擇區別
能和經濟掛鉤的林業就是林業經濟,如:生態林就不屬於林業經濟的范疇。生態林的發展是林業的發展,而不是林業經濟的發展,不知對不對,自己是這樣理解的。
B. 林業經濟學是什麼
(forestry economics)
(王長富,吳靜和)
研究林業部門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的規律及其應用的學科。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林業部門的物質生產范圍包括培育和經營森林,採伐森林及加工利用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它兼有農業和工業的部門特點;林業還有非物質生產范圍,如提供休憩、旅遊場所,保護自然環境等,又具有服務部門的特點。林業是技術和經濟兩方面的統一體。林業經濟學是研究林業生產的經濟方面,即研究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下生產關系發展運動的規律,包括林業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成,人們在林業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交換和分配關系等;同時還從經濟和技術的相互關系中研究林業生產力的發展運動,以及生產力諸要素的合理組織和開發利用。林業經濟學除與一般經濟學相關外.與林業技術科學如森林生態學、造林學、森林經營學等也有密切關系。
發展歷史
林業經濟學起源於林政學(林業政策學)。早在19世紀初期,德國哈爾提希(G.L.Hartig)即開始研究林政學,1813年出版他的專著。在相當長的期間內,林業經濟是包括在林政學體系之中,且內容不多,並未引起重視。其後隨著林業事業的發展,林政學開始分出林業經濟學。1920年有德國的胡佛勒(G.Huffel)的專著問世,1926年又有高德貝爾遜(R.(Godbersen)的專著出現。1945年後,除蘇聯、美國、日本有較多的專著出版外,林業經濟學又逐步發展分出林業經營經濟學、山村經濟學和森林生態經濟學以及環境經濟學等。中國在1949年前有林政學、林業經濟學專著,但林業經濟學作為獨立的部門經濟學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林業經濟科學研究、教育工作,起步於1955年,首先在東北林學院開辦了林業經濟研究生班和師資培訓班,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林業經濟研究生和師資;1960年在東北林學院和北京林學院成立了林業經濟專業,現已發展成為林業經濟系,並增設了財務會計專業。1983年福建林學院也成立了林業經濟系。其後,南京林學院、西北林學院、西南林學院的林業經濟系也相繼成立。I960年設置了林業經濟研究所,不少省、自治區成立了林業經濟研究所或研究室,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也建立林業經濟研究室。1980年先後成立了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和全國林業經濟研究會,同時出版了《林業經濟》、《中國林業經濟學會通訊》和《全國林業經濟研究會通訊》等刊物。
主要內容
①林業經濟發展史:對古代、近代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林業經濟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進行系統概括,對社會主義林業體系的構成及其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論述。②森林資源再生產:世界和中國森林資源分布概況,森林資源擴大再生產的特點、指標體系,以及森林資源擴大再生產的主要途徑。③林業經濟結構:林業經濟結構的內容、特點,影響經濟結構形成的諸因素,及建立合理林業經濟結構的途徑和計量方法。④林業生產布局:林業生產布局的意義、原則,分析中國林業生產布局的現狀,實現林業生產布局合理化的方法。⑤林業計劃:林業計劃的性質、特點、任務、種類、指標體系,以及林業計劃的編製程序和具體編制方法。⑥林業勞動:林業勞動性質、特點,林業勞動生產率指標及其計算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林業勞動定額的制定,林業勞動報酬以及勞動組織、管理等。⑦林業資金:各種林業資金如固定資金、流動資金、林業預算資金及林業專用資金等的性質、特點和管理。林業經濟核算的性質和具體方法。⑧林價:林價的經濟實質、林價構成、林價水平、林價計量方法,以及林價制度的建立和實行。⑨林產品的銷售;木材以及其他林產品的流通、流通體制及其政策。木材市場的性質、類型和結構。⑩林業技術經濟效果:林業技術經濟效果的特點、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及評價方法。?林業政策:林業政策的特點、種類,制定林業政策的依據,國內外林業政策研究,政策的分析和評論等等。中國林業經濟學正在成為包含多門類的一個獨特的體系,它包括林業企業管理學、林業技術經濟學、林業經濟活動分析、林業經濟地理、林業經濟史、林業規劃、森林生態經濟學,以及作為研究林業經濟問題手段的林業統計學、林業會計學和系統工程學等。
研究方法
總的要求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正確運用這種方法,有助於解決定性分析和綜合的問題。為了認識經濟現象和過程的本質,需要佔有詳盡的實際材料,藉助特殊方法,對材料加以分析,綜合設立假說和檢驗假說。這些方法有經濟統計法、經濟數學法、專題法、實驗法、抽象推理法等。它們是相互補充的,要根據課題內容和性質的要求選擇研究方法,並把各種方法結合使用,不斷總結經驗,有所創新。
展望
中國林業經濟學與其他部門經濟學相比起步晚,而現實的林業建設中急待解決的林業經濟問題卻很多,如林業發展戰略和林業長期預測、山區經濟問題、林業經濟效果評價、林業商品生產和流通、林業資金的籌集和使用等都需要深入地調查研究,這是當代中國林業經濟工作者的重要的歷史使命。
C. 林業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在中國,林業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林業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及林業經濟管理體制;林業中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及其他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林業生產部門的結構、林業生產布局與林業區劃 ;林業規劃和計劃;林業投資效果的分析和評價;林業產品貿易與價格,林業財政、信貸及貿金的運用;林業中產品和收入的分配及林業職工的生活消費;森林生態及社會公益經濟效益等。
當前,加強林業經濟學的研究,根據客觀經濟規律正確處理林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各方面的經濟關系,正確處理技術和經濟的關系,運用社會主義的經濟手段,協調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各個環節,使生產者的責、權、利結合兼顧,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D. 林業經濟的林業經濟的定義
是指林業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組織管理,包括正確處理林業生產和再生產中各方面的經濟關系。 是對林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物化勞動消耗和活勞動消耗及其經營成果進行記載、計算、分析和比較,考核其是否經濟合理。
E. 林業經濟結構是什麼
(economic structure of forestry)
(吳靜和)
林業部門在培養森林和取得林產品的全部經濟活動中形成的各主要經濟成分或要素的構成情況及其相互關系。合理的林業經濟結構能比較充分而又有效地利用一切生產資源,使林業再生產各環節、各主要經濟成分協調發展,特別是使培養森林和採伐利用森林協調發展,實現森林生態系統和林業經濟活動良性循環。研究林業經濟結構在於建立合理的林業經濟結構及調整不適應國情、不利於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合理結構,促使林業生產持續穩步增長,取得生態的和經濟的良好效益,以滿足人民對森林和林產品不斷增長的需要。
主要內容
①所有制結構:如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全民所有制林業、集體所有制林業以及個體林業的相互關系。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公有制兩種基本形式的內部又採用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構成。②生產結構:如林業生產過程的營林、採伐、加工各生產階段的構成;森林資源結構;林產品中木材與非木材產品,以及加工方式和加工程度不同的各類生產組成;林產品作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消費構成;林業中培育森林、各類林產品加工以及森林公園、旅遊服務等各類產業的比重;集體林區林產品的自給部分和商品部分的構成等。③經濟組織結構:如林業企業大型、中型、小型等不同規模企業的比重;各類林業基層生產組織,國營林業局(企業)、國營林場、合作林場、家庭林場等的構成;林業企業的專業化和聯合經營的組織結構,林場林工商的經營結構;林業勞動力結構等。④技術結構:如林業中現代科學技術結構和傳統技術結構;機械化、半機械化手工作業的比例關系;不同森林經營集約度的構成;勞動者的技術裝備構成等。⑤交換結構:如林業中各種流通渠道的構成;林產品價格結構;木材與主要農產品比價,木材的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關系;林產品進出口結構等。⑥分配結構:如林業基金在林業再生產中的分配構成;營林、採伐和加工各部分投資結構;新建企業和改造原有企業投資分配;各類人員勞動報酬的分配構成等。以上每個結構都由若干經濟要素構成,形成多層次的結構系統。林業經濟結構以林業生產結構為基礎,研究生產結構要十分重視與林區社會結構、生態結構的相互影響。
特點
①具有農業和工業兩重性質:林農結合、林牧結合、林副結合的復合生產體系,形成以林為主、多種經營的林業經濟結構類型,有利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林工結合,綜合利用木材,增加木竹製品、林化產品和其他林特產品品種,形成以林為主、綜合利用的林業經濟結構類型,使森林資源得以充分利用。②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森林分布在廣闊的國土上,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最穩定的部分,在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不同類型的林業經濟結構。如天然林區和人工林區,多林地區和少林地區,山區和丘陵、平原地區等不同的林業經濟結構類型。在研究地區林業經濟結構時,要重視發揮各地優勢和保持地區的生態平衡。③具有多層次:林業經濟結構按其所包含的范圍不同,可分為林業部門經濟結構、林業企業經濟結構,以及林區或地區林業經濟結構。林業經濟結構分類有各式各樣,並互為交叉,要根據所研究問題的需要,從不同角度加以選定,進行專門研究。研究時要把各構成部分的內容給予科學的規定,使分類口徑具有一致性,以便正確地揭示不同類型經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
影響的因素
一定類型的林業經濟結構,是在一定范圍、一定條件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不同的條件和發展階段,會形成不同類型或不同形態的林業經濟結構。在中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影響林業經濟結構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是:①林業生產力和林業資源,其中特別是森林資源;②社會對森林和林產品的需要;③社會生產力和國民經濟發展水平:④林業方針政策的正確與否、體制是否合理等。這四個方面同時對結構發生影響,有時某一方面也可能處於支配地位。就整體來說,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力,但森林資源狀況又起著極重要的作用。林業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變化,是由科學技術的發展引起的,如林木育種和木質纖維的利用,使林產品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由人們對森林認識提高引起的,如各類保護林的擴大,使林種結構發生變化。在資本主義國家,特別重視林產品需求結構、市場結構和競爭結構。
合理結構的要求
林業經濟結構要適應一定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和森林資源狀況。合理的林業經濟結構主要標志是:①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特別是森林資源;②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③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物質收支平衡,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④促進各構成部分的協調發展,取得最優的綜合經濟效果,促進林業和森林資源擴大再生產,不斷提高林業生產力。衡量林業經濟結構合理化程度,應該用數值來表示、比較和評價。科學的方法是運用系統方法對結構的組成因素進行正確的分解,用投入產出法進行計算分析。
參考書目
馬洪編:《經濟結構與經濟管理》,人民出版社,1982。
F. 林業經濟有哪些特點
林業經濟是林業生產建設活動和林業再生產各環節(生產、分配、流通)經濟關系的總稱。包括培育森林,木材、多種林特產品的生產和加工等生產建設活動及其經濟關系。 林業經濟的特點是:培育森林近似農業種植業,以土地為基本的生產資料,培育森林的生產過程,是人的勞動過程與林木生長發育的自然過程相互交織;而木材生產則是林木的採伐和運輸過程;木材及林特產品加工,又是加工工業的性質。培育森林是林業生產建設的基礎。木材及多種林特產品的生產與加工利用,都直接或間接受它的制約。培育森林生產時間長而勞動時間短,勞動過程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作業之間的相互繼進性。培育森林多在山地、灘塗等農業難以利用的土地上進行。在森林環境持續保持的條件下,具有生產木材產品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雙重功能。木材商品非標准化。木材流通和市場交易規范性差,木材市場價格信號對培育森林樹種、材種規格的調節作用不明顯。 (摘編自《中國資源科學網路全書》)
G. 中國林業經濟的介紹
本刊由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東北林業大學主辦,國家林業局全國木材行業管理辦公室業務指導。中國林業部經濟學會林業企業管理研究會、中國龍江森工(集團)總公司、中國吉林森工(集團)總公司、中國內蒙古森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共同承辦的全國性林業企業管理方面的雜志。
H. 林業包括哪些專業
如果是本科的話,林業類專業主要是林學、林產化工、森林工業、木材科學、森林遊憩、林業經濟。
I. 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情況
一級學科:1203 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120302林業經濟管理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林業經濟管理) :北京林業大學
J. 林業經濟的介紹
《林業經濟》由國家林業局主管,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主辦,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承辦。辦刊宗旨:探討林業科學發展規律,跟蹤林業改革熱點,反映高層決策動向,交流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經驗。內容及特色: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發展理論與實踐,致力於發表研究林業改革,林業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林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過程中多種深層次問題的具有原創性高水平的理論文章及案例解析報告,以推動中國現代林業建設和中國林業經濟學科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