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濰坊市經濟有哪些變化

濰坊市經濟有哪些變化

發布時間:2023-06-04 20:46:32

① 濰坊市在經濟發展方面以什麼產業為主導


其次,雖然濰坊市在工業與農業上的發展都還不錯。但能夠成為山東省第三個二線城市,主要功勞還是因為濰坊市出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你知道是什麼呢?沒錯,就是濰坊市近年來大理發展的濱海產業。雖說濰坊市在自然環境上沒有青島、威海、日照這些城市好。但依舊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計劃。所以,在2018年濰坊市才會有高達五千億元的經濟總量。這不但是濰坊市這一座城市的經濟突破,對於整個山東省的經濟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你覺得濰坊市的未來發展潛力怎麼樣呢?你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嗎?

② 改革開放以來濰坊的變化,最好具體些。

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綉花女哪漏棗、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開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電子通訊及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葯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大類,5000多個品種。濰坊在八、九十年代更是山東GDP第二,在全國25個國民生產總值過百億城市中第16位。

(一)綜合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初步核算,2011年濰坊市生產總值(GDP)完成3541.85億元,按可比價格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9.28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961.40億元,增長12.3%,其中,工業增加值1760.97億元,增長13.4%;第三產業增加值1221.17億元,增長11.0%。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45、6.85和3.7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到38833元(按年末匯率折算為6163美元),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為10.14:55.38:34.48。

2011年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生產總值完成情況:濰城區167.7億元,寒亭區(含經濟開發區)139.1億元,坊子區91.7億元,奎文區130.5億元,青州市402.3億元,諸城市521.0億元,壽光市542.4億元,安丘市197.1億元,高密市384.5億元,昌邑市263.9億搜念元,臨朐縣162.2億元,昌樂縣191.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30.3億元,濱海經濟開發區160.4億元,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18.3億元。

第四季度反映企業綜合經營狀況的企業景氣指數130.6%,企業家信心指數125.5%,比上年同期分別降低15.5個和18.3個百分點,但均在景氣區間之內。

非公有(民營)經濟發展穩中有升。全市非公有(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194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佔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4.3%上升到54.8%;全市非公有(民營)經濟戶數33.3萬戶,增長12.5%;從業人員171.0萬人,增長4.4%;注冊資金1914.4億元,增長25.5%;納稅額328.9億元,增長23.4%,佔全部稅收比重73.4%,較上年提高0.73個百分點。

2011年,全市累計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836起,死亡386人,同比分別下降15.2%和5.2%。

(二)農業

2011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國家惠農政策,加大農業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業生產運行良好。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14.3億元,按可比價格增長4.2%。

糧食生產連續九年增產,部分經濟作物產量略有下降。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204.3萬畝,增長0.4%;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533.7萬噸,增長2.1%。棉花產量5.1萬噸,減少1.3%;油料產量25萬噸,減少7.4%;烤煙產量3.0萬噸,增長65.3%。蔬菜產量1129.6萬噸,增長3.6%;水果產量88.4萬噸,減少4.2%。

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肉類總產量135.3萬噸,增長9.9%;禽蛋產量26.9萬噸,增長2.6%;奶類產量27.7萬噸,減少0.2%。大牲畜年末存欄42.4萬頭,同比增長0.4%;豬年末存欄450.0萬頭,增長8.9%;家禽年末存欄12008萬只,增長7.5%。生豬年末出欄729萬頭,增長9.9%;家禽年末出欄49487萬只,增長9.5%。

漁業經濟持續發展。全市漁業總產值達到37.2億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2.8%;水產品總產量50.0萬噸,增長9.1%。

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301萬千瓦,增長6%;聯合收獲機達到2.1萬台,增長11%。全年共完成機耕面積702千公頃,機播面積993千公頃,機收面積866千公頃,機耕水平、機播水平和機收水平分別為99%、87%和76%。

農田水利建設成效明顯。全市共完成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24億元,同比增長41.2%;新增改善灌溉面積83萬畝,同比增長43.1%;發展李拆節水灌溉面積38萬畝,同比增長90%。

(三)工業

工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至2011年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57家(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9%,集體企業增長19.9%,股份合作制企業增長26.2%,股份制企業增長1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5.6%。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7.1%,輕工業增長13.1%。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77.9億元,增長28.5%;實現利潤總額530.0億元,增長19.2%;實現利稅總額792.9億元,增長17.1%;實交稅金275.5億元,增長22.2%。全年產品銷售率為98.34%。全市飲料製造業、動力機械業、海洋化工業、紡織服裝業、食品加工業、造紙包裝業、電子信息業六大支柱產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25.6億元,增長27.6%。其中,飲料製造業52.4億元,增長29.5%;動力機械業2000.4億元,增長19.2%;海洋化工業1557.8億元,增長35.6%;紡織服裝業1330.7億元,增長29.6%;食品加工業1225.6億元,增長29.1%;造紙包裝業329.7億元,增長21.2%;電子信息業381.4億元,增長38.8%。

裝備製造業較快增長。全市裝備製造業企業共1109家,工業增加值增長18.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55.4億元,增長22.7%;實現利潤總額206.4億元,增長13.3%,實現利稅總額267.4億元,增長9%。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電子信息企業137家,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79.4億元,增長46.3%;實現利潤總額27.8億元,增長53.2%;利稅總額33.1億元,增長52.1%。

全市統計范圍內的227種主要產品產量,有168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或持平,化學試劑、大型拖拉機、鋼材、鋼化玻璃、軟飲料等產品產量同比增長30%以上。

工業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066.4億元,增長20.6%。1288個在建項目中已有650個項目建成投產。全市計劃投資5000萬以上工業項目820個,其中過億元項目389個,當年過億元項目實際完成投資712.9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7.4%。

節能降耗工作扎實推進。全年共組織實施了節能量500噸以上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102個,總投資52.5億元,項目累計年內可實現節能量93.3萬噸標准煤。在抓技改的同時,加大鋼鐵、造紙、印染、焦炭、水泥等9大行業的淘汰落後產能力度,淘汰380立方米以下的煉鐵高爐4座,產能160萬噸;立窯水泥4座,產能35萬噸;焦爐3組,產能35萬噸;落後印染能力2.4億米,涉及到22家企業的30餘條生產線,年內可減少能耗74.1萬噸標准煤。

③ 濰坊的經濟文化狀況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轄4區、6市、2縣、三個市屬開發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850萬,是世界風箏都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濰坊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境內有濟青、濰萊、東青三條高速公路和膠濟、膠新、大萊龍、益羊、青臨五條鐵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7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公里。有濰坊港、羊口港兩個國家二類開放口岸。濰坊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海口等航線,是全國四大航空郵件處理中心之一。濰坊到濟南、青島機場僅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濰坊物產豐富、資源充足。全市平原和沿海低地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十分適宜開發和建設。北部海岸線長140公里,有4462平方公里的淺海、灘塗和濱海平原,發展重化工業、裝備製造業、海洋漁業等產業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境內已發現礦產資源58種,開采利用42種,藍寶石儲量居全國之最,地下鹵水靜儲量58億立方米,居全國首位。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擁有大中型水庫25座,其中峽山水庫最悔蔽大庫容量14億立方米,為全省之最。濰坊電力主要來自裝機總容量為3000多萬千瓦的山東電網,另有裝機總容量100萬千瓦的發電廠和自備電廠,電力供應充足。勞動力資源豐富,全市現有就業勞動力60多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7萬人,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9.2萬人。

濰坊有著雄厚的產業經濟基礎。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4.5:54.8:30.7。農業是山東省重點產糧區和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全市農產品年生產總量達1920萬噸,加工出口能力900萬噸,有500多種農產品出口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禽肉出口佔全國的40%。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現已形成機械裝備、海洋化工、紡織服裝、造紙包裝、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有45種主導產品生產規模居全省同行業第一,32種產品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流通貿易繁榮興旺,全市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400多處,其中年交頃前租易額過億元的專業市場達80多處,年交易額510多億元。

濰坊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傑輩出。「三皇五帝」中的舜、齊國政治家晏嬰、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等都出自濰坊;孔融、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鄭板橋等曾在濰坊執政理事。近代涌現出了王盡美、陳少敏、王願堅、王統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學家、藝術家。濰坊名勝古跡、人文景觀眾多,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等中外馳名,擁有十笏園、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龍化石、沂山國家森林公園、青雲山、青雲湖等旅遊景點。

二、經濟發展

近年來,濰坊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投入、突出抓招商,著力解決觀念更新、機制轉換、結構調整、環境建設「四個關鍵問題」,突出抓好工業強市、擴大開放、民營經濟、農業「三化」、城市化和科教興濰「六個戰略重點」,集中用好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做強做大現有企業「三大殺手鐧」,取得了改革和建設的新成績。在2003年實現雀兆「一個高於,兩個過千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GDP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過千億元)、2004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以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資「六個兩年翻番」的基礎上,2005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1億元,財政總收入141.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0.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7元。

(一)培植發展「三個一批」,推動結構優化升級。堅持重點抓工業,以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為目標,加強銀企聯合,拓展發展空間,聚集開業規模。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的要求,明確園區功能定位,突出行業特點,注重產業鏈條延伸,著力構築起一批以大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完整的規模化、集約化工業積聚帶和工業園區,使其成為吸引外資的熱點和全市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一是組織實施了中心市區內工業企業「退城進園」。通過「退城進園」,調整了結構,集聚了規模,優化了產業布局,提升了產業產品檔次和水平。二是依託各類開發園區建設大企業工業園。藉助各工業園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配套廠家落戶濰坊,帶動了周邊地區大批中小型配套生產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產品,帶動形成了一批區域支柱產業。三是加快北部沿海地區重化工基地規劃建設。以承接日韓台等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為重點,以重化工為主導產業,通過綜合開發,盡快形成優勢產業隆起帶,構築區域經濟新優勢。以優勢產品為基礎打造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為基礎打造大型企業集團,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依據打造支柱產業,重點培植一批支柱產業、大型企業集團和知名品牌,以此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到去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33家,9家企業銷售收入過50億元,其中3家超過150億元;有4家進入中國企業500強,28家進入全國大型工業企業行列,8家進入全省百強;有10家企業11支股票上市;有12個中國名牌產品,4個中國馳名商標,7個國家免檢產品。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牢固樹立「濰坊以外就是外,藉助外力加快發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要務之要務、重點之重點、中心之中心」來抓,通過有效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引資者、投資者、服務者、領導者四個積極性,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招商引資格局。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建設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機遇,重點引進「大高外」項目,不斷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精心組織風箏會、魯台會、菜博會、花博會、綠博會等節會活動,為招商引資提供了良好平台和載體。去年引進到位市外資金621.1億元,同比增長15.3%;實際利用外資15.9億美元,同比增長56.9%。美國卡特彼勒、日本伊藤忠、瑞士汽巴公司等1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濰坊。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加快發展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去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9.4億美元,增長29.5%。

(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發展活力。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規定,做到了「四個放開、六個一樣」,即放開膽量,放開政策,放開領域,放開發展;把民營企業同國有企業一樣關心,一樣重視,一樣支持,一樣幫助,一樣享受政治經濟待遇,一樣作為各級領導的政績看待,在全社會營造了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到去年底,非公有(民營)經濟戶數達到17.5萬戶,同比增長5.1%;注冊資金515.8億元,增長32%;納稅額88.5億元,增長39.8%。

(四)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大力實施「三化三帶動三變」戰略,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農業產業化、標准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4家;基本建立起了質量標准、質量認證、監督檢測三大體系,省級以上優質農產品基地達到31萬公頃;2005年農產品出口創匯7.5億美元,蔬菜、禽肉出口分別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認真貫徹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扎實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五)、積極放開搞活,繁榮發展服務業。把繁榮發展服務業作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除國家明令禁止的外,一切服務業領域均對民資、外資開放,取消一切不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規定,杜絕一切對服務業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傳統三大優勢,重點發展金融、物流、旅遊、休閑娛樂等產業,不斷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激發了服務業發展活力。2005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38億元,同比增長16.3%。
(六)、加快北部沿海開發,建設現代化經濟新區。響應國家啟動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半島城市群和製造業基地重要部署,把加快沿海經濟開發作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突出重化工和製造業特色,突出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益規劃,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積極構建新型沿海產業體系。目前,「兩線四點」框架初步形成,四個項目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具備了項目進區條件。計劃利用2至3年的時間,所有項目區都形成規模,見到成效;利用5至10年的時間,把北部四個項目區建設成為經濟外向度高、綜合實力強、服務功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化經濟新區。
(七)、優化經濟環境,為加快發展創造條件。按照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優質的服務的「四優」標准,努力營造「窪地」效應。在硬環境建設上,以生態市建設為總抓手,在全市規劃實施了「十大生態工程、百個建設項目」,加強了城市建設和管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提升,面貌煥然一新。爭創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榮獲「中國特色城市獎」和2004年度「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已通過省級考核,國家級濰坊出口加工區正式封關運行。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只要不違法、不違紀,符合城市規劃和環保要求,一切優惠條件都可以談,外地能夠利用的一切優惠政策都可以用。組建了市、縣兩級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完善提升了市長公開電話功能,出台了加強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的規定,建立了有獎舉報制度,組織開展了企業評議機關和工作人員的「雙評」活動,全市經濟發展軟環境明顯改善。
(八)、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不斷提高科技教育發展水平,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濰坊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國領先。普通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連續5年居全省第一,初中升入高中學生比例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素質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高職學院發展到10所、在校生8萬多人,位居全省首位。每年實現城鎮就業10萬多人,確保了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對城鄉低保對象做到了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310多萬人。連續3年每年解決10萬農村人口吃水困難,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廣泛開展了建設「信用濰坊」及文明單位等創建活動,加快了「平安濰坊」建設步伐。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整體推進,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中心逐步形成,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救治體系初步建立。
去年,胡錦濤總書記把濰坊的壽光市確定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個人聯系點,到壽光進行了調研並到濰坊視察指導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鍥而不舍地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省委、省政府專門在壽光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會商了重點支持濰坊和壽光加快發展的措施。全市上下深受鼓舞,精神振奮,決心以總書記講話統領各項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站在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做強做大現有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三大重點,提升農業「三化」、城市建設、基礎教育三大亮點,突破服務業、技術創新、北部沿海開發三大薄弱環節,打破土地、資金、人才三大瓶頸制約,確保今年實現「一個目標、兩個確保、五個個新突破」的奮斗目標,即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目標;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確保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做強做大現有企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繁榮發展服務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北」開發的新突破。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全市部分經濟指標再翻一番,部分經濟指標實現五年翻兩番。努力將中心城市逐步建設成為「兩基地、兩中心、一樞紐」,即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紡織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以高級職業技術教育為特色的文化教育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的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半島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聯系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爭取到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到2020年達到65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人均8000美元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

④ 濰坊的經濟概況

2014年濰坊市生產總值(GDP)完成485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0.52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2166.17億元,增長11.7%,其中工業增加值1952.43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1455.74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比重由2011年的10.14:55.38:34.48調整為9.73:53.99:36.28。
2013年完成生產總值(GDP)442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3.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297.4億元,增長11.5%,其中工業增加值2063.2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1690.2億元,增長11.4%。三次產業比重由2012年的9.73:53.99:36.28調整為9.8:51.97:38.23,三產比重提高1.95個百分點。 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7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2%。
濰坊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204.6萬畝,與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糧食總產量552.0萬噸,增長3.4%;棉花產量4.9萬噸,減少2.4%;油料產量24.4萬噸,減少2.7%;烤煙產量3.8萬噸,增長29.1%;蔬菜產量1153.0萬噸,增長2.1%;水果產量89.5萬噸,增長1.2%。
2015年,糧食及經濟作物生產總體平穩。據抽樣調查,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085.1萬畝,減少1%,全年糧食總產量456萬噸,減少1.8%;棉花產量2.5萬噸,減少30.5%;油料產量20萬噸,減少6.1%;烤煙產量2.5萬噸,減少9.7%;蔬菜產量1235.9萬噸,增長3%;水果產量80.8萬噸,減少7.9%。林業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31.6萬畝,四旁植樹2816萬株,中幼林撫育45萬畝,育苗28.7萬畝。全市森林面積達589.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479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35.5%。畜牧業生產增勢放緩。全市肉類總產量133.8萬噸,減少4.6%;禽蛋產量25.7萬噸,增長3.6%;奶類產量25萬噸,減少3.5%;大牲畜年末存欄35.8萬頭,減少5.6%;生豬年末存欄424萬頭,減少9.6%;家禽年末存欄10618.5萬只,減少4.4%;生豬出欄806.3萬頭,減少4.5%;家禽出欄43380.6萬只,減少6.3%。漁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市漁業總產值達到49.6億元,按可比價增長9.2%。水產品總產量60.1萬噸,增長0.2%。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380萬千瓦,增長0.6%;聯合收獲機24884台,增長2.1%。全年共完成機耕面積964萬畝,機播面積1492萬畝,機收面積1356萬畝,機耕水平、機播水平、機收水平分別達到98.5%、89.6%和81.5%,耕播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0.7%。 2015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48家,工業增加值增長8.4%。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加值減少1.3%,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長1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4.5%。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2%,輕工業增加值增長8.7%。2015年,全市統計范圍內的221種主要產品中,有141種主要產品生產量同比增加或持平,佔63.8%。大型拖拉機、初級形態塑料、子午線輪胎外胎等產品增幅30%以上,其中,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工業機器人等增速超過50%。
工業運行平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67.6億元,增長6.2%;利潤總額719.7億元,增長4.9%;利稅總額1115.2億元,增長5.8%;全年產品銷售率98.5%。前100名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91.5億元,增長3.5%,佔全市收入的37.1%;實現利潤總額245.3億元,下降2.5%;實現利稅總額364.2億元,下降1.4%。新興產業發展良好。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9.9億元、315.6億元和329.1億元,增長9.2%、13.6%和12.7%;分別實現利潤總額53.5億元、15.4億元和25.1億元,增長8.4%、12.4%和21.2%;分別實現利稅總額76億元、23.3億元和40.6億元,增長10.9%、13.9%和28.6%。 2012年,濰坊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12.9億元,比2011年增長22.3%。3979個投資施工項目中總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3899個,占總數的98%。按產業分類分,一產投資完成117.8億元,增長18.1%;二產投資完成1178億元,增長22.1%;三產投資完成1717.2億元,增長22.8%。按區域分,城鎮投資完成2391.0億元,增長21.0%;農村投資完成621.9億元,增長27.9%。
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4516.7億元,增長13.9%。5900個投資施工項目中總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5830個,占總數的98.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31.7億元,增長21.7%;第二產業投資2442.8億元,增長21.1%;第三產業投資1942.2億元,增長5.3%。其中,民間投資4052.2億元,增長13.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89.7%;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51億元,增長10%。工業投入力度加大。完成工業投資2404.4億元,增長19.7%,全市2867個工業在建項目中有2014個項目建成投產,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045個,其中過億元項目682個,完成投資1200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6.6%。
房地產開發投資小幅回升。房地產開發投資467.9億元,增長4%,其中住宅投資356.1億元,增長10.5%。商品房銷售面積844.5萬平方米,增長9.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56.7萬平方米,增長9.8%。商品房銷售額380.8億元,增長17%,其中住宅銷售額329.7億元,增長19.4%。 2012年,濰坊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1.6億元,比2011年增長15%。
2012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49.8億美元,同比增長6.3%。
2012年完成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1.9億美元,增長30.6%。
2012年濰坊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06.1億元,增長20.6%,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居第3位。
2012年年末,濰坊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437.8億元,比年初增加688.9億元,增長18.4%。
2012年,駐濰市級保險機構由2011年的52家增加到58家,縣市區保險機構由2011年的241家增加到311家。濰坊市實現保費收入94.7億元,同比增長5.6%,各項賠給付27.4億元,增長16.2%。
2015年,國內消費品市場增勢平穩。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7.5億元,增長10.6%。按城鄉屬性分,城鎮零售額實現1549.3億元,增長9.3%;鄉村零售額實現728.2億元,增長13.3%。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2061.1億元,增長10.3%;餐飲收入216.4億元,增長13.4%。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189.3億美元,增長6.5%。其中,出口130億美元,增長5.4%,進口59.4億美元,增長8.8%。骨幹企業拉動作用強勁。全市40家重點出口企業出口50.3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38.8%,40家重點進口企業進口45億美元,佔全市進口總額的75.8%。新興市場貿易增長迅速。對南非、印尼、越南、俄羅斯、阿聯酋進出口額分別增長62.8%、57%、28.4%、23%、19.8%。

⑤ 濰坊市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煙台和濟南,榮升為二線城市

濰坊市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煙台和濟南,榮升為二線城市?

我覺得現在整個山東省的經濟發展還是比較均青島濟南煙台濰坊臨沂這幾個城市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太大,濟南,煙台,濰坊,臨沂,這幾個城市之間的差距也並不是太大。

而且特別是前面的幾個地區,像濟南,青島,煙台之間的競爭就更加激烈。青島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山東省是最高的,是山東省的經濟中心。而相比之下,濟南和煙台之間的競爭就非常激烈,但是前幾年的時手機男友吧超過了煙台總之兩者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時候,濟南又把萊蕪並到了濟南,所以經濟總量又超過了煙台,總之兩者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之見,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閱讀全文

與濰坊市經濟有哪些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之門有哪些鑰匙 瀏覽:661
經濟環境污染如何治理 瀏覽:537
如何看待當今西方經濟學的階級性 瀏覽:926
中民循環經濟怎麼樣 瀏覽:632
健康達人做什麼的 瀏覽:215
順風局也會輸什麼意思愛情 瀏覽:414
成都幸福里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169
宮中美女數第一是什麼生肖 瀏覽:226
大連疫情健康碼叫什麼 瀏覽:184
美國經濟危機有哪些教訓 瀏覽:905
老梁如何讓身體健康 瀏覽:38
我的幸福童年生活怎麼寫 瀏覽:74
屬馬和屬蛇的婚姻如何男馬女龍 瀏覽:180
游泳池認識的美女怎麼發展 瀏覽:347
經濟女孩出自哪個音頻 瀏覽:421
韓孝周幸福一共多少集 瀏覽:309
農民在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373
淘寶達人經濟有什麼特色 瀏覽:273
人體健康評分多少才算好 瀏覽:553
怎麼表達家庭經濟狀況不好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