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經濟的源泉是什麼

中國經濟的源泉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4 06:01:43

Ⅰ 中國的主要經濟來源是

如果是經濟收入(我理解為GDP),則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最主要是出口,與出口導向相媲美的拉動經濟馬車,在中國顯然非固定投資莫屬。當資本和市場相遇,空前規模的固定投資開始風生水起。2003年以來,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了23%,以房地產為例,1997年至2006年間,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均增幅超過20%,為同期GDP年均增幅的2倍,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率達到了五分之一。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房地產業迅速成長並帶動了銀行、土地、鋼鐵、水泥、建材、裝修、家電等上下游產業發展。隨之增收的,不僅僅是當地財政,還有與房地產業相關的各行各業。收入增加之後的人們,開始要求改善居住條件,房地產業的市場因此日漸擴大,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樣,追隨其後的人們暫時失去了理智——有人發現,房地產不僅僅是消費品,而且還是價值可觀的投資手段
出口和投資,就這樣成就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而同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則多年持續低迷。這導致了中國內需的長期低迷。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花錢?一方面,收入增長低於經濟增長,可支配收入不足;另一方面,教育、醫療和住房等已經市場化,而社會保障體系又不完善。這使得很多老百姓對未來難以把握,從而不得不放棄生活必需之外的消費需求,把錢存起來以備不虞之需。

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占我國財政收入的91%以上。並且近年每年稅收的增長均高於GDP的增長。

Ⅱ 中國的經濟是靠什麼發展起來的

經濟學理論認為勞動、資本和技術都是經濟發展的源泉。中國過去三十年把世界上最廣大的勞動人口積極性調動起來,中國的廉價勞動在世界上非常具有競爭力;中國擁有世界上前列的儲蓄率,就是不差錢,鐵公基創造了巨大的GDP;中國靠市場換取了大量技術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但就這三項基本要素,中國的經濟至少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體制上再解放一下,那就更不得了了。但是如果改革停滯不前,中國接下來幾年乃至幾十年可能會陷入經濟增長極慢的中等收入陷阱中。

Ⅲ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什麼

制度變革、充足的生產要素供給和外需為主導的需求拉動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經濟 高速增長的動力和源泉,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我國經濟仍會繼續高速增長,但不排除在個別年份甚至一段時期內出現波動的可能,原因在於促進我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有利因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當前,美國 金融 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會產生一定的短期沖擊,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不能改變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 關鍵詞:改革開放;經濟增長;美國金融危機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綜合實力躍居世界前列,改升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工業 化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科技水平明顯提高, 企業 國際競爭力加強,外貿 發展 速度較快,人民生活水平發生巨大變化。對這些巨大成就進行 總結 ,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源泉 影響一國或地區經濟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制度笑襪變革、要素供給和市場需求三方面論述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 (一)制度變革。制度變革是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因素,是我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重要源泉。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制度創新和變革涉及到的領域、范圍、人員和取得的成就是史無前例的。這其中對我國經濟長期增長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變革就是1978年在 農村 推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的的經濟體制改革。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行、鄉鎮企業的興辦、經濟特區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創新都給我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最重要的制度創新,它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1992年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同樣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產生了深遠影響。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極大地提高了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經濟組織的效率,充分地發揮了資本、勞動力、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的潛力,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我國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步伐,增強了我國產品的競爭力,促使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中去。可以預見,隨著充滿效率的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將推動我國經濟進入穩定、持續、快速增長的新階段。 (二)生產要素的充足供給。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建立在資本高速積累、勞動力不斷增加、技術不斷進步的基礎上。從1978-2007年的三十年間,我國的投資率平均高達37.3%,世界上很少國家能長期保持這樣高的投資率。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的高儲蓄率,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我國吸引大量的外資。到2007年底,我國累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7 602億美元。三十年來,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率平均高達4.1%。①我國勞動力供給不核卜斷增加,每年約有1.9億的農民工在城市就業,這為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保障。同時,我國的 教育 事業蓬勃發展,高校畢業生大幅增加。2006年普通本專科畢業生為377.5萬、研究生畢業生達25.6萬。勞動者的素質顯著提高,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人才保障。三十年來,我國科研經費不斷增加,企業的總體技術水平有顯著提升。每年的專利申請授權數大幅增加,1990年授權數只有2.3萬件,而到2006年增加到26.8萬件。我國經濟增長是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大背景下實現的。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商品短缺、資金短缺、技術短缺制約我國經濟的增長。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促使勞動力供給大幅增加,鄉鎮企業的興起和外資的大量引進,使資本的積累快速增加。這些為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保障和源泉。 (三)以進出口貿易為主導的需求結構的變化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一國或地區經濟增長的快慢不僅取決於該國或該地區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及產品的生產情況,還取決於該國或地區產品的需求情況。從全球范圍看,主要產品基本上都是供過於求,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方面,而不是供給方面。同樣,對我國來說,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短缺經濟已得到改變,絕大多數產品是供過於求。因此,需求的擴大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2007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1 738億美元,是1978年的105倍,年均增長率為18.1%。我國出口貿易的迅猛發展加快了資本積累的速度,提高了我國專業化水平和優勢資源的效益,創造了較大的規模經濟效益,加快了我國技術進步的步伐,促進了我國的技術創新。這些都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同樣,我國進口貿易的高速發展也間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我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資本品,這些資本貨物的進口使我國取得了國際分工的利益,大大節約了生產要素的投入量,提高了我國工業的效益,提升了我國工業技術水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出口貿易增加非常迅猛。2007年出口額為12 180億美元,是1978年的125倍,年均增長率為18.8%。我國自1994年起,出口額一直大於進口額。1995~2004年的十年間,凈出口平均為276.7億美元,且增長相對平穩。而2005-2007年的三年間,凈出口急劇增長,分別為1 020億美元、1 775億美元和2 622億美元,增長率分別高達217.9%、74.0%、47.7%,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貢獻度分別為23.7%、21.6%、13.8%。②我國外貿的迅速發展是與外資企業的蓬勃發展緊密相連的。外資企業的進出口額佔全國進出口額的比重一直持續快速增長,這一比重在1993年超過1/3,2001年超過1/2,2006年接近60%。這標志著我國利用外資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標志著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取得巨大成功。 二、未來二、三十年我國經濟仍會高速增長的原因 1978~2007年的三十年間,我國經濟以年均9.85%的速度持續高速增長,以發展 中國 家的身份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極為罕見。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裡,我國經濟還能否如此高速增長成為許多人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國經濟將在未來三十年內繼續高速增長,但不排除個別年份甚至一段時期內,由於出現大的外部沖擊或政策失誤等原因,導致經濟出現大的波動。促使我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有利因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不會改變。這些有利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將在我國各領域不斷展開,其成效將在我國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中逐漸得到釋放。目前,我國經濟總的市場化程度還較低,雖然商品的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而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程度則較低。隨著戶籍制度、用工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將不斷提高。

Ⅳ 中國主要的經濟來源靠什麼

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內需、消費、投資和出口。此外,從發展因素看,優化經濟結構、把握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是主線,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科技創新動力是主攻方向,保障民生、促進和諧是主攻方向。首要任務。

依據:

1、國民生產總值反映了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流通、管理和服務中成本和時間的分配和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越是精簡、廉潔、高效的管理、服務、流通環節,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2、生產要素的變化包括數量的增加、結構的變化和質量的提高,以及實現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方式。

3、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不僅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還包括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等內容。

(4)中國經濟的源泉是什麼擴展閱讀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Ⅳ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的是什麼

發展的主要動力依次是:內需、消費、投資、對外出口。另外從發展因素上看:優化經濟結構抓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是主線,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是主攻方向,保民生促和諧是重中之重。

依據:

1、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體現在國民生產總值,費用與時間在流通、管理、服務等環節的分配與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與效率;因而,管理、服務與流通等環節越是精簡、廉潔和有效率,就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2、生產要素變化包括數量增加、結構變化、質量改善等,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

3、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既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還包括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內容。

(5)中國經濟的源泉是什麼擴展閱讀: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於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它地區,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的源泉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小學生健康教育指什麼 瀏覽:610
幸福家園第一個任務是什麼 瀏覽:199
桂平哪裡產美女 瀏覽:170
幸福樹打農葯應該什麼時間 瀏覽:155
經濟特區市市長什麼級別 瀏覽:871
山東省事業單位工資每年漲多少 瀏覽:850
江西撫州東鄉縣經濟怎麼樣 瀏覽:742
用微信怎麼給孩子家人代辦健康碼 瀏覽:703
厭煩了做什麼都不支持的婚姻 瀏覽:867
配偶婚姻介紹所怎麼開 瀏覽:174
美女亮聲版什麼歌都會唱 瀏覽:168
事業型星座有哪些 瀏覽:229
考事業單位136是什麼檔次 瀏覽:740
一個女人兩次背叛婚姻怎麼處理 瀏覽:54
什麼數字來表達愛情 瀏覽:905
無什麼幸福成語有哪些 瀏覽:818
故事扁平化什麼意思 瀏覽:700
宿松縣事業單位什麼時候面試 瀏覽:377
紅發美女英文怎麼寫 瀏覽:282
健康什麼意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