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79年,中央決定的經濟特區是
廣東、福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對廣東、福建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優惠措施。1980年5月,又決定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各劃出一塊區域,試辦經濟特區(開始叫出口特區)。
同年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正式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在粵、閩四市設立經濟特區的建議,同時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完成了設立經濟特區的立法程序。
(1)經濟特殊產業結構以什麼為主擴展閱讀:
經濟特區實行的特殊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建設資金以引進外資為主,所有制結構為多種形式共存,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產品以出口外銷為主。
二是特區的經濟活動,在國家宏觀指導下以市場調節為主。
三是管理體制有更大的自主權,在投資項目審批、外貿、企業經營等方面都給予優惠待遇。四是對來特區投資的外商,在稅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和靈活措施。
『貳』 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將以什麼為主導產業
中國未來的主導產業 中國未來經濟主導產業: 休閑產業正是具有這種同時實現技術、資金和勞動密集的突出特徵,它不是旅遊業和娛樂業的簡單疊加,而是涵蓋了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等行業的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產業,特別是補上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條「短腿」———服務業。因此最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到目前為止,世界已經出現過四次分別由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驅動經濟變革的浪潮。在21世紀,經濟變革的驅動力又將是什麼呢? 國際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未來15年內,發達國家將相繼進入「休閑時代」,發展中國家也將緊隨其後。以會展、旅遊度假、體育健身、文化娛樂、藝術欣賞、社區服務等為主的「休閑經濟」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大潮。2006年,世界休閑大會和休閑博覽會將在我國的杭州舉行。休閑產業會在2015年前後主導世界勞務市場,並佔有世界GDP50%的份額,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支柱產業。 在中國,休閑產業是否能夠成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國民經濟主導產業?休閑產業能否成為內需增長的新動力?中國現階段發展休閑產業的時機是否成熟?早在1978年就回到內地投資的香港駿豪集團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朱樹豪博士,正是國內體育休閑的大力推動者。他認為,大力發展休閑產業是拉動內需、緩解國內就業壓力的有效手段,國家應該提升休閑產業的戰略地位,並盡快制定發展休閑產業的系列政策。 朱樹豪被譽為「中國體育產業第一人」。他從1992年開始,先後投入巨資,在深圳市和東莞市交界的觀瀾鎮、塘廈鎮投資建設觀瀾湖高爾夫球會及規模巨大的體育休閑產業園區。當時,那裡還是一片土質極差的荒山禿嶺,無水無電,交通閉塞。在深圳各鎮中,觀瀾的招商引資能力排在最後一位。但就是這個曾經不被看好的觀瀾湖項目,積十年之功,成為中國體育休閑產業發展的一個典範,給業界和經濟學家帶來諸多啟示。 倡導休閑產業 2002年3月初,全國「兩會」在京召開。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朱樹豪博士提交了一份《深入研究內需市場,大力發展休閑產業》的提案。提案認為,在中國,休閑產業極高的產業關聯度和進入門檻的多樣性,與國家從需求和供給兩個角度來刺激內需,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大戰略極其匹配;另一方面,無論是國家的總體經濟規模,還是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表明中國的休閑產業已經到了一個大發展時期,並能夠擔當起拉動內需增長的重任。席間,朱樹豪博士的發言引起了很大反響,傳媒競相進行了報道。 「兩會」結束後,朱樹豪博士立即組織和領導了一個專題課題組,對國內休閑產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研。最後形成了6萬余字的總報告。 《報告》認為,在世界產業發展過程中,能夠成為主導產業的行業,例如建築、鋼鐵等行業都具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勞動密集為一體,只有這樣的產業,才能對國民經濟的相關行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才能從需求和供給的兩個角度來拉動經濟增長。而休閑產業正是具有這種同時實現技術、資金和勞動密集的突出特徵,它不是旅遊業和娛樂業的簡單疊加,而是涵蓋了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等行業的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產業,特別是補上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條「短腿」———服務業。因此最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根據中國的國情,這次調研還重點研究了休閑產業對農村經濟以及東西部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提出了通過發展休閑產業,更多地將城市居民的休閑需求引向廣大的村鎮,帶動村鎮經濟的發展。事實上,我國廣大偏遠的村鎮地區,擁有發展休閑產業的良好資源,適合開展綠色、生態及環保型休閑項目,而不適合大面積進行資源消耗型工業項目的開發。因此發展休閑產業,對於落後地區的經濟能夠盡快趕上先進地區,實現全國經濟平衡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同時,休閑產業對環境污染小,對能源的需求也少,對於那些生態本來就很脆弱的相對落後地區,比如西部,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條可行之路。 此外,發展休閑產業有利於地區之間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和調整。中國地域遼闊,東西部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在這種極不平衡的發展狀況下,發展休閑產業比發展高科技更有市場。發展高科技,一般只能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西安的中心城市,而發展休閑產業就不同了,由於中國各個地區的風土文化和自然風光具有很大的地域差異性,都可以根據各地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 朱博士認為,中國加入WTO和成功申辦奧運,為休閑產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休閑產業與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和一些典型的第三產業如金融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的時間也不過最近幾十年的事情,我國休閑產業如果抓住加入WTO長達4至5年「過渡期」的大好機會,拋棄固有的按部就班的發展次序,在一些新興的休閑項目上和我國具有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的行業上,注意與世界慣例和產業規范相接軌,完全有可能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休閑產業的觀瀾湖模式 事實上,朱樹豪博士關於中國大力發展休閑產業的大型調研報告,也是他在國內投資觀瀾湖體育休閑產業群的思考和經驗總結。 一、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招商引資,帶動城鎮發展。 1979年內地改革開放之初就回國投資的朱博士,可以說是中國20多年改革發展的一個見證人。他始終認為,中國要長期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和投資者,必須創造國際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配套,才能鞏固他們長期投資的心態,才能出現一些名副其實的國際城市。 朱博士認為,盡管從歷史的角度看,城市的產生和發展主要依賴製造加工業的繁榮,但是,如今城市的經濟模式已經開始轉向並依賴休閑活動的興旺發達。在城市裡,商業開發、娛樂設施、餐飲服務、體育競技、藝術欣賞、旅遊觀光,所有這些休閑活動的生產和服務已成為經濟活動運行的基本條件,甚至標志著城市生活質量的各項指標,比如綠地面積、藝術場館、社區寧靜程度、自然環境狀況等,與人的休閑需求密切相關,並對今後的經濟繁榮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特別是中心城市周圍衛星城鎮的發展,更適合借鑒這一模式。 觀瀾湖的發展正是一個典型案例。觀瀾湖橫跨深圳和東莞兩地,早期相對深圳其他鎮來說,位置偏遠,經濟落後,政府規劃尚未顧及,外商少有問津,來此落戶的也是一些「三來一補」型的小工廠,有一些項目甚至對環境造成極大損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選址深圳觀瀾鎮、東莞塘廈鎮之後,不僅致力於興建一個世界一流的球會,而且逐漸在20平方公里的觀瀾湖營造出一座世界品質的中國首席高爾夫社區,從環境、建築、配套、社區文化、社交方式、子女教育等方面,滿足國際國內精英人士安居樂業的需求。用一個球會帶動一個社區,一個社區帶動周邊交通、娛樂、餐飲、健身、零售、文化、咨詢和社區服務等眾多行業共同發展。 這幾年,正是有了觀瀾湖高爾夫球會,附近的交通建設不斷完善,更有梅觀、莞深兩條高速公路直達球會。許多當地的官員和投資者都表示,如果沒有觀瀾湖高爾夫球會這個項目,以當地的經濟基礎不可能出現這樣一個國際性的社區。 二、擴大就業,增加稅收。 進入內地投資多年,朱樹豪博士說,中國的產業發展一定要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這就是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大,在勞動力人口中,有許多是僅僅具備中等或者中等以下勞動技能的人。而發展休閑產業對增加就業、增加稅收以及土地資源的優勢利用具有巨大作用。 據悉,觀瀾湖高爾夫球會的所有土地全部以土地出讓的形式徵得,僅全部交清的地價及農民補償款就達6.7億元,而且所有用地都是丟荒的山頭和殘疏的荒地,經過綜合整治和規劃,變成了國際一流的綠色社區,近幾年,隨著國際球會知名度的上揚和國際人士的匯集,更帶動周邊地區的地價普遍上揚,使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風水寶地。在稅收方面,球會及其相關公司開業以來創稅逾近3億元。2001年,球會邀請世界最佳運動員泰格伍茲首訪,並代其繳稅429萬元,創造了去年全國個人納稅的最高記錄。讓朱博士備感欣慰的是,球會不僅創造了5000多個就業機會,而且為內地培養了大量的高爾夫從業人員。 三、展示中國文明進步的「窗口」。 體育休閑產業陶冶人們的情趣,注重精神需求,提升國民素質,不僅與中國加大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非常匹配,而且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名片和形象工程,從一個側面生動地反映了中國的文明進步和繁榮穩定。
『叄』 我國的主導產業是什麼
問題一:中國的主導產業有那些? 是工業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
服務業將是未來的主導產業
問題二:我國的主導產業是工業嗎 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所以以第二產業為主,像沿海地區的那些發達城市已經可以與發達國家相比了,所以以第三產業為主。
問題三: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三大產業結構分別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工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了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一般可以分為: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
問題四:中國六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十大支柱產業:有色金屬產業 汽車產業 鋼鐵產業 裝備製造業 電子信息產業 紡織業 船舶製造業 石油化工業 房地產業 輕工業
七大戰略姿謹慧新興產業: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葯,生物育種跡答,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
問題五: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是 是工業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 ...
問題六:我國的六大支柱產業是什麼晌鉛? 鋼鐵 重工業 輕工 紡織 農產品 高新技術產業!
問題七:中國支柱產業是什麼? 鋼鐵,建築,房地產,服裝製造,鞋帽製造,電力,農業。
問題八:目前,我國各省份的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有哪些?謝謝 數據比較老了,不過實際變化不大
問題九: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是工業即第二產業嗎?高中經濟 是
問題十:中國有幾大產業?怎麼分類 三大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肆』 什麼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包括部門內的分部門)之間的組合與構成的情況,以及它們在社會生產總體中所佔的比重,實質上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按比例分配。我國產業結構包括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比例關系以及各部門內部構成的比重等。產業結構是由國家(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制度、科技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的,是經濟技術長期發展的結果。社會主義國家產業結構的特點是完整性與合理性。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社會產品結構狀況,是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的關鍵環節。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是保持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提高社會效益的客觀要求;也是世界新技術革命發展對產業結構變化的要求。我國擴大商品出口的需要,也要求對產業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造。黨的十四大根據我國經濟的現實情況和發展趨勢,明確提出今後一個時期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方向。具體內容是:(1)著力提高第一產業即農業的質量,穩步增加產量。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必須堅持把加強農業放在首位,全面振興農村經濟,樹立大農業觀念,保持糧食、棉花穩定增長,繼續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積極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努力開發高產優質高效農業。(2)繼續發展第二產業,積極調整工業結構,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這是當前加快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條件。(3)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使之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有明顯提高。(4)大力發展建築業,使建築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適應住宅商品化的發展。
產業結構:是指各個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內部的構成和相互關系.產業結構調整是當今各國發展經濟的重要課題,調整和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目的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產業結構合理性的主要標志是:能合理利用資源;個產業部門協調;能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能提供勞動者充分就業的機會;能推廣應用先進的產業技術;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等.
答:經濟結構,就是指組成國民經濟的各種產業、各個地區、各種經濟成分等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經濟結構包括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分配結構、交換結構、消費結構、就業結構、技術結構和地區結構等。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效益;合理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逐步推進城鎮化,努力實現城鄉經濟良性互動;著力改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答:產業結構也叫國民經濟部門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個產業的組合狀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比例關系。按照經濟發展的順序,產業可分為三次產業,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