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周期不同階段應採取什麼樣的理財策略
經濟周期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現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四個階段。
衰退期的理財策略 就是要保守 護住本金就可以。
炒股盡量空倉,做基金盡量只做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及時止損賣出未出手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
谷底或者蕭條期,就要休息,擇機適當介入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以及其他實業投資。
擴張期或者復甦期,就是要加量投資,實業就要擴大規模和宣傳。
繁榮期或者頂峰的策略就是要及時離場,拋出股票和基金,實業投資也可以出售或轉讓。尋找其他機會。
投資的策略與大眾的心理和經濟的周期是有密切的聯系。
㈡ 經濟形勢不好,到底該如何理財
以往大家都說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出口、消費。在三駕馬車同時乏力的大趨勢下,想通過理財實現財富的保值升值,實數困難。
(2)適當購置黃金
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尚在醞釀之中,風險還是在以不可預見的速度積聚,資產泡沫仍然得不到根治。
一旦發生大的黑天鵝事件,很容易給已經經受沉重創傷的經濟帶來更多不可估量的嚴重影響。」盛世買房,亂世屯金」是普通人較為合理的選擇。
在理財之前我們需要清晰得認識到其中的風險,切勿在虧損之後追悔莫及。說實話,作為一個資金薄弱、專業知識又有所欠缺的普通人想通過理財獲得收益真的是太過於困難了。還是穩扎穩打地工作賺錢比較實在。
㈢ 經濟衰退期間怎麼投資
投資債券。固定利率債券。或債券型基金。
經濟衰退,經濟萎靡,政府為刺激經濟,一般是降息,利率下降。那固定利率債券,利率相對較高,投資價值凸顯。
(3)經濟轉型期怎麼做投資擴展閱讀:
今天閑聊幾個注意事項:
1、華寶油氣今天開放申購了!從2月12日以來,該基金已經暫停申購三個多月,今天終於開放了,但仍有大額申購限制,每天只能買1000人民幣。
目前華寶油氣還有4.76%的溢價,對於這種高溢價的基金,盡量不碰,如果有買,一定要關注天天基金網里相關公告,看到開放申購時,必須馬上賣出,不然易產生踩踏事件。
2、可轉債
泰晶轉債目前溢價率還有10.78%,對於持有它的朋友趕緊賣出,不然還有潛在的10%跌幅。另外兩只也是5月份退市的轉債。百姓轉債5月20日最後交易日,還剩最後兩天就退市了,目前基本上與轉股價值相當。千禾轉債是5月28日最後交易日,目前的溢價率才1.76%。而泰晶轉債是5月26日最後交易日,目前的溢價明顯高於其它2隻到期轉債,像這種轉債我們要規避。
可轉債漲跌最近比較正常了,不會前段時間那麼異常。前段時間可轉債對應的正股沒怎麼漲或者微跌的情況, 可轉債居然是大漲,這是不正常的。反而目前已經變得有些投資價值,對於當下不好把握個股的情況下,又害怕買了下跌,那麼可轉債會是一個好的投資品,進可攻退可守。
3、可轉債的投資機會。今天幫助大家篩選出溢價率低於30%,並且已經到轉股期,持有到期可以保本的可轉債標的。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那麼,投資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注意分散投資,同時也有效地降低風險;
2、收益率和風險等級一般成正比,不能只注重收益,而忽略風險;
3、要合理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經濟實力與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投資;
4、不要想著一夜暴富,股票等高風險的投資要格外慎重,投入比例不能太大;
5、投資需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對產品的認識要透徹、全面。
㈣ 經濟形式衰退的時期有什麼好的投資方向啊
經濟是個全球性的問題,要分開來看
美國經濟衰退的話(或者人們認為她未來會衰退)那麼美元會跌,以美元計價的證券業會跌,而黃金會漲- 這是因為人們要找到避險工具,但黃金就目前來講已經很貴了不是好投資方向,因為美國的衰退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短期沽空美元,買進黃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全球經濟衰退,股票什麼的最好別買了,或者買些賣必須品企業的股票抗跌。或者風險大點做期貨。
全球經濟危機,投資虧錢,不投資沒錢,所以還是期盼別發生吧
㈤ 經濟衰退期應該做什麼投資
可以做健康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另外房地產也有投資的價值。經濟衰退通常伴隨著股價的下跌,但股票並不是衰退投資策略的全部和最終目標。可以肯定的是,在經濟衰退期間,股票市場的某些板塊仍然可以增值,而貨幣和商品市場可以在經濟放緩和風險增加時創造正回報並提供多元化。什麼是衰退?對投資者的跡象、原因和影響 隨著當前全球增長前景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交易員和投資者擔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這對全球股市來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前景。 Netx外匯表示,從技術上講,定義為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經濟衰退是指經濟收縮和企業利潤下降的時期。因此,股票估值經常被降低,在以股票為重點的投資組合中產生正回報已成為一項乏味的任務。
拓展資料
最好的投資:
1. 股市:在經濟衰退和經濟擴張期間,那些未來增長前景強勁的股票通常會被高估並產生高回報,因為投資者相信公司有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更多的收入。這種現象通常會導致高市盈率,就像一些市場領先的科技股的市盈率一樣。然而,Netx 外匯表示,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這些盈利前景好的股票往往被放棄,因為投資者將他們的收入假設與增長放緩和消費者支出降低結合起來。
2. 「衰退期」是指經濟衰退前最接近技術性衰退結束的股市峰值;另一方面,收入增長穩定但通常溫和的股票往往更遠離伴隨衰退而來的劇烈股市沖擊。這些股票被稱為「防禦性股票」,廣泛包括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和消費品等主要行業。鑒於其盈利能力,它們已成為市場遇到困難時需要關注的重要庫存集合。不過Netx外匯表示,防禦類股與標普正相關。 P 500 指數、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這意味著如果整體市場下跌,它們也應該下跌,但幅度不會太大。股市預測:受病毒影響,經濟衰退或不可避免。因此,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一個完全由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損失最嚴重的時候。考慮到這一點,在股票市場之外尋找一些最好的抗衰退投資可能是有益的。在經濟衰退期間,黃金被用作投資。因此,我們將注意力轉向商品市場,更具體地說是黃金。 Netx外匯表示,XAU/USD以其穩定的價值儲備和有形資產被廣泛視為避險資產。
㈥ 經濟衰退期應該做什麼投資
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投資黃金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黃金被稱之為「天然貨幣」,黃金這種元素非常的穩定,國際上曾經的貨幣體系就是金本位的,可以看出黃金在貨幣中的重要性。而且,黃金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可以作為商品交易。
經濟衰退是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經濟危機的一種說法。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性的經濟活力下降,和隨之產生的大量工人失業。嚴重的經濟衰退會被定義為經濟蕭條。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稱為經濟崩潰。歷史上最糟糕的經濟衰退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失業率大約是25%,也就是說4個人中就有1個人失業。
經濟蕭條時,大量勞動力失業,沖擊還在經營的企業。不過,也不是每一個行業都不景氣的。在經濟衰退時期,也有一些行業的前景被看好。
1、食品。食品是最基本的需求,每個人都需要吃食物,這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是經濟衰退,食品行業仍然會有旺盛需求。既可以選擇加盟連鎖,也可以自己創辦快餐店。
2、醫療和保健。生病是很自然的事情,人們需要保持健康,這意味著醫生和護士等醫療保健工作不會受經濟是否景氣的影響,所以這個行業在經濟衰退時期也可以做。
3、教育。任何人都需要接受教育和不斷學習。學習也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尤其是基礎教育對任何孩子都很重要。這也是一個適合在經濟衰退期做的生意。例如,課外輔導等。
其實,以上三個行業,無論是在經濟繁榮時期,還是在經濟衰退時期,都有較好的前景,都一樣適合投資。相比較而言,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在經濟衰退時期會出現倒退。但是,以上三個行業在經濟衰退時期,依然是繁榮發展。
總而言之,當你聽說經濟即將陷入衰退時,不要驚慌失措,最好採取行動,盡力保護好你的投資組合。
通過在事情仍然進展良好時考慮最壞的情況,你將能夠平安駛過風暴區。無論市面上有多少專家鼓吹了多少種方案,真正掌舵的始終是你自己。
㈦ 經濟危機下,我們該如何投資
面對人生中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正確的理財決策十分重要。 據理財專家的意見,針對個人理財提十五點建議:
一、勿預測未來。維吉尼亞州"資產豐收集團"的費米.蕭特說:"我們正遭逢空前的與復雜的挑戰。自以為能預測未來的人根本是妄想。"
二、手邊保有足夠的現金。即使不擔心工作不保,留筆預備金可讓自己安心,起碼不必急用時賣掉投資商品。
三、跨國投資。完全放棄國際市場是不智的,像中國等若干經濟體,最近雖然也受重創,但從長期經濟基本面來看仍比美國佳。
四、分散投資。做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包括固定收益和股票,股票涵蓋大型及小型股,分散於美國和海外。
五、設法節能。波特蘭金融顧問公司的羅素.弗朗西斯建議進行家庭修繕,以節省冷暖氣的開支。
六、勿停止提撥資金到退休金賬戶,在股市低迷時,更應該持續投注退休金。
七、能省則省,每個月月底有餘錢,日後才能投資。
八、勿冒然調動投資組合,在如此變化劇烈的環境,因情緒或恐懼而做的決定可能讓自己虧錢,遵守長期投資計劃才是良策。
九、先償債再投資,尤其是高利率或無法抵稅的貸款,可能比投資更重要。省下的利息錢可能比投資所得更多。
十、勿放棄股票市場。過去的經驗顯示,股市投資報酬率最好的幾個時期,都是在經濟低迷時進場。
十一、記錄日常開支。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是很多人會犯錯誤,專家建議使用個人財務管理軟體追蹤記錄。
十二、勿支付過高的投資管理費用。投資能賺多少很重要,理財顧問及基金經理人收取的費用也要斤斤計較。必須判斷這筆錢是否花得值得。
十三、檢查信用報告。2009年房貸利率將大幅調降,可能是重新辦理貸款的良機,現在最好先檢查自己的信用報告。
十四、勿盲目從眾。"股神"巴菲特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專家亦表認同,建議現在大膽買進股票或債券。
十五、擬定投資計劃和預算,並貫徹執行。擬定預算有助於控制支出,增加儲蓄。在股市低迷時,有系統地投資尤其重要。
㈧ 經濟轉型期如何推進金融體系改革
經濟轉型期如何推進金融體系改革
5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2016金融街論壇上表示,我國金融業改革的著力點是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改革的體制性目標是建立有效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現代金融體系。目前,國務院已決定由人民銀行等十部委共同編制國家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即「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當前經濟轉型關鍵時期,如何推進金融體系改革,探索謀劃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新路徑,一時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對此,國研網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
國研網:當前,我國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以及內外部經濟因素影響下,經濟正平穩轉型到新常態,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我國金融體系面臨哪些困難與挑戰?
陳道富:我國當前正處於深刻的經濟轉型期。經濟轉型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與國際經濟的高度融合引起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二是經濟增長從高要素投入轉向尋求經濟效率;三是開始平衡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原有的金融體系大體上是適應原有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模式的,當經濟轉型時就會出現各種金融困境,這也是金融需要轉型的信號。
一、「三元悖論」與「中心外圍」結構制約中國的貨幣政策
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金融的跨境融合就給原來相對獨立的金融體系帶來沖擊,集中表現為所謂的「三元悖論」和「中心外圍」結構。
「三元悖論」揭示了一個經濟體不同同時實現匯率、利率及資本管制三個目標。「三元悖論」成立是建立在無套利均衡基礎上的。如果將匯率看作貨幣對外價值,利率看作貨幣的對內價值,資本自由流動則意味著國內外形成一個統一市場,則三元悖論本質上是一價定律在貨幣領域的體現,即一種商品在一個市場只能有一個價格。要想破壞一價定律,則只需破壞該定律成立的前提條件即可,如一個市場、同質商品、無套利成本等。因此,在不同制度和市場結構下,可以有多種方式達到市場均衡。「三元悖論」僅揭示瞬間無套利均衡要求,無法判斷哪個組合的均衡結構更好。
中國當前正在尋找「三元悖論」所揭示的匯率波動、資本管制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三者之間的平衡點。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資本賬戶逐步開放,跨境資金流動日益頻繁、規模巨大。2009年以來,我國國際收支的錯誤遺漏方向開始從凈流入,轉為凈流出,截至2015年底累計凈流出5939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從2014年二季度開始出現凈流出,截至2015年底累計凈流出5600億美元。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近些年出現較大幅度升值,2011年4月以來,分別升值了27.6%和30%。其中,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幅度逐步加大。跨境資金流動規模和頻率的增大,在有限的匯率波動幅度內,給國內的貨幣政策獨立性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央行的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分別與2014年的5月和6月達到歷史高點,截至2016年1月和2月,分別減少了30906億元人民幣和7908.92億美元。我國的基礎貨幣余額2015年3月達到歷史高點後開始下降,截至2015年底已累計減少2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的金融體系與世界金融體系的融合,不僅受套利均衡的「三元悖論」約束,還接受了金融資源的世界再配置。從全球動態均衡來看,二戰後全世界金融體系存在明顯的「中心外圍」的美元周期結構。這與是否採取浮動匯率沒有太直接關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世界採取基於美元與黃金掛鉤的固定匯率體系,美元波動牽動全球資金流動。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進入了以浮動為主的匯率體系,但仍呈現明顯的美元周期。美國的利率和匯率調整,引導著全球資金的流動。隨著資本賬戶的逐步開放,中國也成為世界美元周期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周期與美國並不完全相同,近些年甚至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但仍深受美元周期。
二、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割裂
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但中國近些年金融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體經濟發展需要。一方面貨幣大量投放,各類金融創新活躍,發展迅速,另一方面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除了承擔大量經營風險,還不得不管理並承擔大量金融風險。企業不是不得不應對流動性風險(資金使用的期限,與金融體系真正提供的資金期限不匹配,不得不從事期限匹配的流動性管理),甚至捲入金融操作(杠桿率不斷提高,通過委託貸款等方式,為其他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乃至進入國外被歸入金融業的房地產業和地下金融行業)。此外,通脹預期和資產泡沫的陰霾始終無法消除。
貨幣凝聚著人類的普遍信任。在經濟階段轉換期,特別是經濟增長模式和動力的轉換期,在原有的增長點和增長模式下出現產能過剩,競爭過於激烈,盈利狀況惡化,難以凝聚社會普遍信任。但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沒有經過社會實踐的充分檢驗,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規模還較小。這樣以商業盈利模式為基礎的社會信任大幅下降,社會普遍信任轉向以物和政府信用為主,表現為房地產和政府信用(含隱性擔保)的過度膨脹。
貨幣藉助資產實現擴張或收縮,支持貨幣擴張的資產價值的來源不同,貨幣擴張對實體經濟具有不同效果。
當實體資產屬於新的商業創造(包括新項目、原有項目的擴大、改建等),貨幣因此而擴張會帶來實體經濟的真實擴張,從而引起對現有實體資源的爭奪,引發實物資源的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水平的調整。如固定資產投資增加。當這些投資機會被證明確實具有穩定回報,貨幣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就能實現良性循環。但當投資機會並不具有穩定回報,成為不良資產,貨幣金融體系則需要通過不良資產退出實現貨幣收縮來及時承認錯誤。如果不良資產不能及時退出,則在經濟體中保留了多餘的貨幣創造,產生虛假繁榮的貨幣基礎。
當實體經濟屬於現有的存量資產,只是實現了證券化進入金融領域(貨幣的深化)。這種類型的貨幣擴張不再對實物資源產生增量需求,只是產生金融領域的資產供給。如農村經濟(自給自足經濟)的貨幣化,貨幣的國際化及各類資產的證券化等。貨幣深化並不會帶來對現有資源的增量爭奪,只是貨幣金融體系的邊界擴大。
當資產價值增加來源於現有金融資產的價值重估(利率或者風險偏好變化,那麼並不產生金融領域的資產供給,只是實現金融資產的再配置。如我國上一輪股市繁榮期,大量上市公司將非上市公司裝入上市公司,以獲取兩者之間的價差,等等。當價值評估重估以合理定價機制為基礎時,這是利用金融體系利用其價值評估體系以較低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的過程,是廣義的套利和資源整合過程。但當價值評估的定價機制不合理,存在非理性因素主導,或者存在內幕交易、市場操縱時,不再是套利和資源整合,而是價值的再分配和欺詐掠奪。
當經濟處於轉型期是,經濟體中的投資機會匱乏,貨幣擴張越來越多的由存量投資機會證券化和價值重估實現時,貨幣的大量投放並不能帶來實物資源價格的上漲,而會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通貨膨脹相對穩定,但不斷出現資產泡沫。投資者普遍面臨「資產荒」難題,不斷尋找價值窪地,提高風險偏好。從微觀企業來看,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的企業盈利狀況較好,但由於缺乏新的投資機會,上市公司保留較大比例的現金。我國近期更是出現上市公司的盈利不高,但股票價格較高。當房地產價格上漲與貨幣投放相互實現時,市場參與者陷入了囚徒困境:雖然不看好房地產內在價值,但由於房地產價格上漲會顯著損害貨幣持有者的購買力,不得不參與房地產的追逐。
三、金融運行與金融管理的割裂
微觀金融機構從業務發展出發,順應實體經濟轉型的需要已進行了大量創新。從實踐看,近些年隨著我國金融放鬆管制,金融跨業和跨界融合日趨豐富,傳統金融領域外出現了大量創新。受制於本身的缺陷和政府經濟社會管理框架的制約,金融管理無法有效回應金融發展。
在相當長時期內,我國金融體系事實上承擔著除資源優化配置外的宏觀調控、產業政策的功能,「窗口指導」、「行業目錄」廣泛存在。我國政府(中央和地方、一行三會、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投資者保護機構)在金融領域的職責和管理架構,特別是政府和不同市場主體在風險管理和風險承擔方面的界線並不清晰。政府在金融領域中,所有者、監管者、行業促進者、經營者的職責交錯,甚者承擔了部分社會安全網的職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權責(險)利並不能基本匹配,大量的金融風險最終轉化為財政風險和貨幣風險。
事實上,我國有必要將監管部門應從微觀金融風險中解放出來,更多關注行業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加強一行三會、中央和地方在監管方面的分工合作。強化政府在平衡市場力量(消費者、投資者保護;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方面,尤其是防止部分金融機構將某個領域的市場影響力不合理地滲透到其它市場)的職責。需要發揮行業協會在促進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市場服務機構的作用,推動服務中介的去行政化進程。金融機構應在風險管理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性並因此承擔相應的風險損失,獲取必要的風險收益。
國研網:「十三五」時期,金融改革將面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兩大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一。當前存在哪些金融風險?
陳道富:隨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和經濟金融轉型的不斷深入,過去多年積累的體制機制矛盾讓我國進入了金融風險集中暴露期。個人認為金融風險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風險是中國經濟階段性轉換和經濟下行伴隨的風險。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為6.9%,今年的增長目標為6.5%~7%。隨著經濟下行和世界經濟環境的惡化,一些企業會破產退出,同時更多風險也會暴露。這一類風險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無法避免,必須要面對的。
第二類風險是「三期疊加」之前的一些政策所導致的負面效果新的階段表達而產生的風險。
第三類風險是金融改革本身的風險。金融改革是中國進行的巨大探索,無論是利率、匯率市場化還是資本賬戶開放或者國內的政策調整,本身都是風險和收益並存的過程。越是偉大的改革轉型,越是要踏足未知領域,對未知的探索是金融領域企業家精神的體現,是可能帶來巨大收益的。中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決心「去產能、去庫存和去杠桿」,這是主動暴露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金融風險。從投資的角度看,承擔資產風險也是獲取金融收益的主要途徑。因此,金融風險是破舊立新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危」和「機」並存,需要在實踐中實現「轉危為機」。
國研網:在當前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您認為金融體系的轉型應該如何推進?
陳道富:目前,我們看到金融體系非常火熱,看到互聯網金融,看到體制外的體系,看到非常火熱的金融,所有人都在從事金融業,都在做金融業務。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實體經濟融資難等等一些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所以,我們需要尋找實體經濟真正響應的方面,大致有三個方面:
第一,金融體系放在更廣的范圍內,放在經濟系統、社會系統里,它的命題是經濟發展階段提出的命題,這個命題就是所謂的新常態或者三期疊加,所以首先要服務於新常態,尤其是轉軌過程。轉軌過程對金融體系來說,它的價值發現功能,重新創造價值功能,給金融體系提出了很強烈的要求。
第二,金融體系本身,整個世界的金融體系都不是穩定的系統,怎麼實現它的優化配置?如果是一個穩定的系統,它是缺乏流動的系統。大家看到的亂,看到的不協調,一方面是發出了信號,在制度上有缺陷、有限制。另一方面,其實反映的是中國金融體系成長、突破過程中的煩惱。金融體系必須要面對他的亂,面對他的不穩,只有真正去面對自己金融體系不穩的根源,才能解決他。所以這個過程,中國需要充滿活力、總體穩健的金融體系,這又是矛盾又是統一的過程。微觀上需要活力,需要尋找經濟的增長點,需要尋找市場機會,需要套利,需要破。在宏觀上穩定的系統,一定是權、責、利一致的,中國現在很多問題都是制度設計上在破壞權、責、利,有一些是無意識的破壞了權、責、利,因此,宏觀上就要進行對應,所以這是第二個層面,把金融體系變成一個有活力的、穩健的體系,這個過程中需要打破金融體系之間不合理的流動性障礙,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更加開放的系統,所以我們要從市場生發出來,更加市場化,更加開放的系統,需要開放、活力、穩健的系統。
第三,對金融體系來說它不是一張白紙,金融改革會在第三個層面產生問題,中國的金融體系是金融的轉型。它最終的目標來源於實體經濟,但是它又不是一張白紙,它是在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下進行的金融改革,是在原有的金融體系裡進行的金融變革,所以它只能是一種成長。這種變革的深度取決於處在哪個層面上,在枝節上的改革、改良,這些年的金融改革中已經做了很多了,就是大家講的很多物理層面的變革。接下來是理念上的變革,這種變革需要建立在原有的基礎上。所以怎樣在現有的格局下歸位,原有的金融體系相當程度上表現為錯位,表現為對金融體系認識上的偏差,所以需要一種歸位,需要一種轉型的設計,這種歸位有橫縱兩個坐標。
第一個是財政和商業的橫的關系,中國一直在處理財政和金融的關系,今天中國很多問題都是來源於金融在執行很多財政、產業的職能,財政和金融之間到底如何協調?如何在這個光譜上處理政府和商業機構之間的關系?我覺得這是中國需要重新考慮的,金融體系外施加了很多金融體系不可完成的任務,或者不是最優完成任務的時候,所以首先需要做這方面的討論。
第二個是縱軸,金融體系怎麼發揮作用?整個企業家創新的最初動力就是破壞權、責、利的有限責任,只拿股本金,到這兒而止,這是一個斷層。在國家層面可以看到國家隱性擔保的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權、責、利的一致,需要在宏觀上進行糾偏。但是我需要給你的偏差產生巨大的活力,這是在縱軸上,你會發現怎麼劃分微觀實體的權利,行業監管,金融救助,宏觀調控,整個縱軸的關系,這是在商業運行的點上,依然是需要分工才能完成的靈活金融體系,中國在這方面其實有很多的偏差。
為什麼講中國是「成長的煩惱」?小孩子總有青春叛逆期,在小孩不懂事的時候,家長處於愛護,可以給小孩任何指點。但是小孩成長起來了,有自己的思維,自己行為能力的時候,有自己的發展空間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一種叛逆。這時候不是把我認為應該怎麼做更好的東西給你,而應該是包容的,允許你犯錯,允許你探索,允許你有不一樣價值觀。這裡面就會涉及到微觀主體、監管部門和宏觀救助的關系。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改革真正能推動的力量都是來源於自己,其實最核心的是自己怎麼看到自己沒有跟上金融變動的情況。
所以國家再怎麼管理,怎麼面對金融體系更加靈活響應實體經濟需求產品的風險點,所謂系統性風險一定是制度上的偏差,使得這種風險可以持續累積。國家要做的,就是在中國這個土地上尋找真正的風險點,建立起針對這樣風險點的監管體系、救助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這是今後三五年會產生化學變化的地方。我希望中國金融體系在未來,能為中國經濟新常態形成穩健、靈活、可持續發展的,真正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的一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