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開區經濟工作怎麼干

經開區經濟工作怎麼干

發布時間:2023-05-31 07:11:40

㈠ 經濟技術開發區 是什麼單位 用來幹嘛的

由國家劃定適當的區域,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興辦一兩項產業,同時是給予相應的扶植和優惠待遇,使該區域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建立經濟開發區,有的是為了推動科學研究,開發高技術產業,故又稱為技術開發區。有的是為了引進外資,擴大出口,故又常常把這一類經濟開發區與出口加工區相提並論。經濟開發區是國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載體,在我國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進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經濟開發區是一個泛指的說法。是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科技工業園,高新技術開發區,各類產業工業園(比如農業開發區,化學工業園,汽車工業園等等)的一種通稱,也簡稱開發區。根據開發區的規模等級,可以分為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等。 開發區由某一個地方政府規化一個專門的區域,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區的載體建設,比如《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等。開發區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開發區的主要管理人員經常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來兼任或專職。

㈡ 開年經濟工作怎麼干

多地開年「拼經濟」高頻詞:高質量發展,提振消費,投資,優化營商環境,展現了新年的開局勢頭,釋放了全力拚經濟、奮戰開門紅的強烈信號。

高頻詞配悔一:高質量發展經濟大省廣東於1月28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把目光鎖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將其視為「根本出路」。同樣在1月28日,重慶召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明確提出把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推進。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各地普遍對高質量發展和營商環境建設等進行詳細安排,提出明確要求,有助於進一步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本地區節前召開的「兩會」精神落到實處。

高頻詞二:提振消費

圍繞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多地陸續提出應對方案。例如,山東提出要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以穩就業、促增收解決「不敢消費」問題,以提品質、強引導解決「不願消費」問題,以創場景、優環境解決「不便消費」問題,大力提振消費信心,加快推動消費復甦。今年年初,多地出台了具體方案提振居民消費,例如《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對個人消費者今年6月底前置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元財政補貼。提振消費在今年各地「拼經濟」的大背景下居於重要位置。董希淼認為,社會需求不足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經驗表明,一國經濟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居民消費數量和質量的提高是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高惺惟表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內需的潛力遠遠沒有被釋放出來。通過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定能夠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高頻詞三:投資

圍繞投資,多地加緊謀劃布局。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火熱啟動,3325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總投資超過3.1萬億元。福建、陝西、雲南等多地也盯緊重大專項。新的一年,各地新老基建齊抓共進,一批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浮出水面。推進經濟運行穩步回升需要充分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鏈消示,投資需求是內需的一部分,投資需求擴大了,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消費也就增加了。從長期看,投資擴大會帶來經濟的生產能力增強,有利於經濟的長期增長。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基礎設施加碼會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從現在地方對今年經濟發展的部署情況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並沒有弱化,各地都在落實促增長的舉措,擴投資火熱開局,重大項目加速推進,這對經濟發展將起到正向拉動作用。高頻詞四: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的優化,也是此次各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的關注重點。對此,上海聚焦優化營商培喚正環境,出台《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密集釋放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吉林、河北和湖北等地就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重點產業和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做出部署。



高頻詞四:優化營商環境

對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董希淼認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基礎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落實和深化「放管服」、打破隱形壁壘等一系列舉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和活力。

㈢ 「下半年經濟工作怎麼干」切實提高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註重補短板和鍛長板。這是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主要經濟體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結構調整的回應,對確保完成「六穩」「六保」任務、決勝三大攻堅戰有著重大意義。

如何提高我國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眾誠智庫研究總監江晶晶認為,一是「補短板」,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盡量盡早避免關鍵元器件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被「卡脖子」;二是「鍛長板」,保持並發揚我國在5G、高鐵等方面的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增加國際談判籌碼。

上半年,我國新產業新業態逆勢增長。據統計,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5%,生物醫葯、電子及通信設備、醫療儀器設備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8%、7.2%和27.2%;6月份,3D列印設備、智能手錶、充電樁等產品產量增長均在40%以上。疫情在對一些行業造成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加快推進了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 健康 等產業發展。

下半年,要提高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首先要打通斷點堵點難點,加強國內外合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轉。同時,應通過促進消費暢通供需循環,加快落實促進 汽車 消費的政策措施,鼓勵互聯網平台帶動外向型企業出口轉內銷,加快推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拓展線上線下新應用,激發消費活力,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加快運轉。

更重要的則是鞏固提升產業鏈優勢,增強抗風險能力。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培育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要提高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需要對內對外兩手抓、兩手硬。」王哲表示,對內要深化「補鏈」「強鏈」。以「新基建」為抓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水平,圍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開工一批有效拉動投資的產業建設項目,大力支持「兩新一重」和公共衛生設施建設;聚焦能源、網路安全、通信、半導體、關鍵電子及相關技術、醫療、制葯等事關國計民生產業領域的「補鏈」「強鏈」;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域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的區域性產業鏈集群,形成既水平分工又垂直整合的分工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發展韌性。

㈣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戰略及對策建議

赴靖江鹽城淮安三地經濟開發區考察報告市政府研究室市外經貿局根據市政府領導安排,悄伏2月3日—4日,市政府研究室、市外經貿局一行7人先後赴靖江經濟開發區、鹽城經濟開發區及淮安經濟開發區進行參觀考察。每到一地,考察組都與開發區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交流,聽取經驗介紹,參觀開發區建設發展情況。三地開發區的發展現狀和經驗做法給考察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示,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一、靖鹽淮三地開發區基本情況及特點靖江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3年11月被批准為省級開發區。近年來,按啟橡攜照建設國際性製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物流基地的發展定位,把發展沿江經濟、提升競爭力作為開發區建設的核心內容,加大如掘基礎設施投入,優化投資環境,加快形成產業集聚。目前,開發區規劃控制范圍達160平方公里,實際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已形成三個布局合理、特色明顯、產業集中的工業園區(新港園區、城南園區、城北園區)。200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2.89億元,業務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5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8.34億元,實際到賬外資3.2億美元,初步實現了開發區集中、集約、集聚發展。集中發展主要體現在開發區發展的三個「聯動」上。與一江之隔的江陰市實現了「跨江聯動」,建立江陰—靖江工業園,出台和爭取各類優惠政策,積極承接蘇南產業轉移;與鄉鎮實現了「市鎮聯動」,撤銷所有鄉鎮工業園區,所有工業項目一律進入開發區,財稅收入區、鎮按比例分成,目前已經吸引100多個項目進入靖江開發區集中布局;與大企業、大集團實現了「區企聯動」,培育形成了糧食產業園、科技創業園、船舶配套園等5個特色園區。集約發展主要體現在園區資源的統一規劃調配上。投入2000餘萬元對開發區進行統一規劃,堅持規劃執行的剛性原則,做到項目跟著規劃走;對開發區基礎設施不搞一次性配套到位,圍繞項目進行「量身定做」,做到基礎設施跟著項目走,實現了建設資金的集約高效利用。對沿江岸線實行限制性利用,凡利用岸線的工業項目投資都要超過10億美元,物流項目年物流量超過100萬噸,達不到規模的一律使用開發區公用碼頭。實施建設用地定額管理,實行重大項目用地優先,重點園區用地優先,標准廠房用地優先,鼓勵建設dc廠房,畝投資強度提高到160萬元/畝以上。集聚發展主要體現在園區產業的明確定位上。三個園區有著明確的功能分區:新港園區主要承接大吞吐量、大用水量的大型項目,正加快培育船舶、糧食、冶金等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城南園區圍繞建設高科技集中區,大力發展發展機電、汽配等高新技術產業;城北園區主要建設標准化廠房,吸引小企業入駐。鹽城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轄區面積84.72平方公里,是江蘇省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韓資工業園。2009年實現一般預算收入14.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07億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5.2億元。開發區已吸引落戶企業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300多家,投資來源涵蓋日韓、歐美、港台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以汽車產業為龍頭,IT、航空、機械、生物技術、高檔紡織服裝等多強並舉的產業格局。目前,鹽城經濟開發區正全力打造江蘇利用韓資密集區、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區、上海產業基地和中國東部沿海汽車城。在產業培育上,突出1—2個主導產業加以扶持培育,市經濟開發區重點建設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軟體服務外包兩個特色產業園,杜絕產業「小而全」,做到「少而精」,實現與縣(區)開發區錯位發展、差別競爭。在外資招引上,竭盡全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以外資突破實現產業和園區突破。高度重視外資招商,專門成立日韓港台辦公室,將招商重點鎖定日韓港台,明確部門分工,外經貿局主攻日韓,台辦主攻台資,外辦主攻港澳和歐美,每年分別舉辦2次以上的專業重點招商。在鹽滬合作上,2008年市政府出台鹽滬開發區合作共建的政策意見,並積極向省政府爭取扶持政策,省財政廳2009年7月專門行文,明確鹽滬合作開發區享有與南北共建園區同樣的連續3年每年1000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目前,鹽城所有省級開發區均與上海市級開發區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合作關系,享受優惠政策。在產業鏈完善上,圍繞建設「汽車城」的總體目標,不遺餘力地引入、發展新的汽車生產廠家,努力在汽車業的研發、測試、服務、文化等方面取得進展,不斷拉長汽車產業鏈條。淮安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行政管轄面積152平方公里,人口20萬人。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15億元,財政總收入27.18億元,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19億元,財政收入從位列淮安市9縣(區)中游位次躍居縣(區)之首,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2.4億元。開發區按照功能劃分為「一城、兩園、三區」。一城:即最早開發的22平方公里建成區,現在主要實施「退二進三」,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兩園:依託鹽岩資源發展鹽化工產業的鹽化工園,依託淮安機場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空港產業園;三區:即高教園區、徐揚片區和南馬場片區。高教園區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區內現有淮陰工學院、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8所本科及大中專院校,在校生近6萬人,為開發區產學研結合及校企合作,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徐揚片區面積58平方公里,隨著FSK淮安科技城、達方電子等大型工業項目建成,已逐步成為新型工業化和現代物流的集聚區。南馬場片區面積24平方公里,是跨京滬高速開發的新片區,重點發展沿京滬高速電子信息產業帶。在功能支撐上,開發區內建有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高教園區、孵化中心、研發中心、風投公司等一應俱全,為開發區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和技術保障。在融資建設上,突破傳統的擔保抵押融資模式,藉助開發區投資建設公司平台,發行企業債券進行融資,目前已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年內計劃發行12億元企業債券。在台資突破上,圍繞打造「南有崑山、北有淮安」台資聚集新高地,全力以赴主攻台資,每年組織40多個批次的赴台招商,縣(區)黨政主要領導、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每年均要赴台招商一次;連續四年成功舉辦了台商—淮安論壇,以商引商成效顯著,FSK、達方、台玻、大同電子、康師傅等一批知名台企相繼落戶。在集群發展上,目前開發區形成以FSK淮安科技城為代表的港台企業群、以韓泰輪胎為代表的日韓企業群、以安特汽車為代表的歐美中小企業群和以美的威靈電機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群。二、加快我市開發區建設、推動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開發區是工業突破的主戰場,是集聚項目、吸納資本的主陣地,對全市經濟發展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當前,在沿海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在周邊地區激烈競爭的態勢下,加快開發區發展,推動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首先,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科學發展追求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前,各級開發區仍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加快發展上,對可持續重視不夠;更多的是追求經濟總量的擴張,對發展質態的提升重視不夠。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羅志軍省長在去年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全省開發區「升級轉型」工作強調指出,全省開發區總體要求是抓創新、促轉型,具體實現三個轉型,即「由規模化產業集群向高效化創新集群轉型;由單一功能區向疊加功能區轉型;由外延式擴張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為此,處於經濟發展的最前線的開發區,面對國家宏觀政策的新變化、新要求,有責任、有義務率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同時,面對土地資源的剛性約束、環境容量的倒逼機制,粗放型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支撐經濟長遠發展較為乏力,開發區必須集中、集約、集聚發展,走土地集約利用、環境嚴格保護和資源循環使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其次,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是應對區域競爭、實現宿遷跨越發展的需要。目前,各地的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在開發區之間的競爭。從總體上看,雖然蘇北的經濟發展增速較快,但蘇南、蘇北的總量差距還在拉大;蘇北五市之間競爭也很激烈,通過這次考察,我市開發區在周邊開發區中不具有優勢,某種程度上甚至處於劣勢,競爭和發展的形勢十分嚴峻。我們要積極搶抓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宿遷整體納入長三角發展規劃、省委、省政府扶持效應不斷放大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推進開發區轉型升級,推動更多的項目、資金等發展要素向開發區加速集聚,以開發區的又好又快發展來支撐和推動宿遷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第三,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是開發區自身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開發區經濟發展不斷提速,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對全市經濟增長持續走在全省前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我市開發區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和制約了開發區的長遠發展。如:開發區產業規劃不夠合理、產業定位不夠明確、基礎配套難以滿足大項目落戶、管理運行的機制體制不夠靈活,無法形成全市開發區建設發展「一盤棋」。要進一步提升開發區發展與建設水平,強化基礎功能配套,提高投入產出強度,推動轉型升級,實現開發區自身的二次創業、二次發展。三、與靖鹽淮相比我市開發區存在的主要差距近年來,尤其是2005年底市委市政府專門與各開發區主要領導簽訂目標責任狀實行職級高配以來,全市開發區建設發展取得的成績,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越來越大。2009年,全市開發區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05.4億元,是2005年底的6.1倍;實現業務總收入512.5億元,是2005年的6.3倍;財政總收入65.2億元,是2005年的15.2倍。開發區以佔全市不到3.2%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55.6%的工業增加值和50.1%的財政總收入,分別比2005年的貢獻份額提高了18.9和33.5個百分點,人均GDP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0倍。二是大項目集聚效應越來越強。恆力工業、翔盛粘膠、娃哈哈飲料、可成科技、天能電池、金鑫軋鋼、夢蘭紡織、波司登服飾、千仞崗服飾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入駐開發區,並催生了特色食品產業園、高新電池產業園、高檔家紡產業園等若干個特色園區的興起和發展。三是基礎設施配套越來越好。目前,全市開發區已基本達到「七通一平」的投資標准,道路、管網等設施齊全,供水供電充足,污水處理廠、熱電聯產、軟體服務外包等逐步配套,能夠滿足大部分企業落戶要求。四是開發區與城市互動越來越緊。目前,開發區建成區面積已佔城區總面積的48.6%,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全市開發區年末從業人員達到28.7萬人,是2005年的2.8倍,佔到全市城區人口總數的1/5。宿遷經濟開發區現在一個月的一般預算收入就相當於2005年全年收入的總和。但由於開發區建區晚、起步遲、底子薄,與其它開發區相比,差距依然明顯。一是整體實力和發展速度上有差距。全市開發區的總量在全省所佔份額很小。2009年,全市開發區的五大主要指標:工業產品銷售收入、一般預算收入、進出口總額、實際到帳外資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分別僅佔全省1%、2.4%、0.23%、0.52%和4.4%,占蘇南5市的1.6%、3.5%、0.25%、0.74%,8.1%,占蘇中3市的5.3%、16%、4%、3.6%和25%,占蘇北5市的8%、16%、8%、5.6%和17%。在單體上,宿遷經濟開發區的五項主要指標與我們調研的靖江經濟開發區、鹽城經濟開發區和淮安經濟開發區相比,無論總量還是發展速度差距都很明顯。宿遷經濟開發區的五項主要經濟指標在總量上與靖江經濟開發區相比分別僅是對方的5.9%、61%、5.6%、5.1%和44%;分別是鹽城經濟開發區的6%、31%、10.4%、8.4%和27%;分別是淮安經濟開發區的7.9%、23%、15%、1.9%和24%。宿遷經濟開發區的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到帳注冊外資在速度上也有差距。與靖江經濟開發區相比:只有進出口總額增幅高於靖江經濟開發區增幅7.1個百分點,其它指標增幅分別低於靖江經濟開發區增幅36.5、23.8、3.7個百分點;與鹽城經濟開發區相比:僅進出口總額增幅高於鹽城經濟開發區增幅44.1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增幅高於鹽城經濟開發區10個百分點,其它指標增幅分別低於鹽城經濟開發區65.1、48.2個百分點;與淮安經濟開發區相比:僅進出口總額增幅高於淮安經濟開發區增幅75.3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際到帳注冊外資這幾項指標增幅分別低於淮安開發區增幅179、110.6、22.2個百分點。二是發展理念上有差距。開發區是對外開放的產物,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利用外資和出口創匯的主陣地,是體制創新的先行區和示範區,是當地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增長極。它的發展不同於一般意義的工業區。在項目引進上:開發區是以現代製造業項目為主、以利用境外資金項目為主,以出口創匯型項目為主,致力於高新技術產業。在開發建設上:開發區要實現項目集聚、用地集約、開發集中,可持續發展。我們調研的三個市開發區,他們都遵循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理念,重點突破境外資本,帶來了新的技術、新的設備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推動當地傳統產業升級,也推動了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靖江經濟開發區、鹽城經濟開發區、淮安經濟開發區2009年分別利用外資1.75億美元、1.07億美元、5.04億美元,實現進出口18億美元、9.6億美元、6.72億美元,而宿遷經濟開發區實際到賬注冊外資只有940萬美元、進出口也只有1.04億美元。這三個市在招商隊伍建設上均是圍繞主導產業上下游配套產品實行專業招商,並設立專門的境外招商局。開發區是招商主體,而職能部門為開發區建設和項目服務,這樣可以避免開發區與職能部門之間的矛盾和規劃跟項目走現象。我市開發區仍然處於粗放發展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仍然是「工業區」。過分強調市外資金就是外資和全民招商的理念,使開發區引進的單體項目質量不高、特色不明顯,產業鏈短,拉動力不足,並且還有開發區依賴職能部門招商,甚至有與部門爭項目的問題,個別部門為了完成任務則「飢不擇食」,不問「質量」高低、「規模」大小,片面向開發區「推售」項目,「搶灘」落戶,致使開發區規劃不能很好執行等現象。三是園區規劃上有差距。考察的三地開發區在規劃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靖江經濟開發區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進行規劃,設立了新港園區、城南園區和城北園區三個園區,三個園區錯位發展,特色取勝,新港園區發展造船業、城南園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小企業全部集中在城北園區的標准化廠房區內發展,絕不相互滲透、重疊。鹽城市對全市11個經濟開發區都明確了1-3個主導產業,尤其是市區的三個開發區定位更加明顯,鹽城經濟開發區以汽車製造業和軟體服務外包為主導,鹽都開發區以風電、電子產業為主,亭湖經濟開發區以新材料為主導產業,市區三個開發區之間招商各有側重、項目統籌落戶。淮安經濟開發區按照「全市新型工業化的先行區、創新發展的先導區、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和現代化的新城區」的定位和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的目標,對原控制區進行了調整,編制了徐楊片區和南馬廠片區綜合發展規劃,高起點編制了出口加工區、海關通關點、保稅倉庫、物流園區、基礎設施、水電通信、環境保護、集約用地等各類專業規劃,每年投入規劃編制經費100多萬元,進行規劃的修編和動態管理。而我市開發區沒有前瞻性的、高品位的統一規劃,全市各開發區產業布局基本雷同,沒有形成錯位發展,差異競爭、統籌項目、分類布局的產業定位。尤其是市區3個經濟開發區和駱馬湖示範區以及3個共建園區之間缺乏整體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總體規劃以及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

㈤ 推動工業經濟的任務和行動方案

一、深入推進園區建設,大力提升經濟開發區及鄉鎮工業穗桐啟園區發展水平

責任單位: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外經貿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扎實開展鄉鎮園區「五比」競賽活動。各鄉鎮園區迅速開展以比擴容、比配套、比項目、比質量、比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園區建設「五比」競賽活動。力爭征地6500畝,平整3500畝,基礎設施投入3億元。鄉鎮規上企業(2000萬以上)凈增30家以上,鄉鎮規上工業產值、工業投入、稅收分別實現280億元、30億元、14億元。

2.扎實推進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經濟開發區要迅速推開蘭江片登勝路兩側和江南片新周路以北、迎賓大道以西地塊,加快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猜如配套,拓展工業用地4000畝,新增規上企業25家以上,規上工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實現工業稅收6億元,外貿出口3.7億美元,完成工業投入27億元以上,爭取全年引進工業資金18億元以上。

3.緩解土地制約瓶頸。建立用地指標安排與輪肆鄉鎮復墾掛鉤機制,制訂考核辦法,提高補助標准,調動鄉鎮土地復墾的積極性。實施工業用地招拍制度,開展低效用地清理專項行動,全年清理低效閑置用地1000畝,其中經濟開發區清理500畝,鎮鄉、街道清理500畝。

二、開展項目落地專項行動,加快項目投入產出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經貿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人行、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開展項目落地專項行動。梳理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難題,建立項目落地一對一服務機制,明確時間節點與進度要求,定期督查,加快項目審批、落地。

2.開展達產達效專項行動。對近3年來招商引資項目進行一次回頭看,由園區辦牽頭,從優化服務、規范管理、履行合同三方面,復核項目運作狀況。

3.加大工業性投入。發揮產業政策導向作用,引導企業投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等產品傾斜。積極推進低碳、環保、節能等項目建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扎實推進大項目建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年完成工業性投入55億元以上,其中製造業投入完成52億元以上。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性投入27億元,鎮鄉、街道完成工業投入30億元。

4.全年實施60項總投資44.3億元的市重點技改項目,年內完成技改投入18億元,建成投產47項。

5.認真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全年舉辦1~2次銀企合作洽談會,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項目信貸支持。

6.加大項目儲備和包裝力度,爭取列入省重點工業項目8隻以上,獲得更多的省統籌指標及專項財政貼息。

三、優化駐點招商布局,提升招商選資水平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市機關各部門

工作要求:

1.任務目標:爭取引進企業60家以上,引進工業資金35億元(含外資3500萬美元),力爭40億,並在引進「大好高」項目上取得較大突破。

2.優化駐點招商:實施駐點招商與產業招商相結合的「8+2」模式,分別在台州、紹興、寧波、崑山(太倉)、東莞、溫州、杭州、永康等八個重點區域進行駐點招商。同時新設立新型棉紡織和銅鋁延伸2個產業招商組,分別由一名市級領導牽頭負責。

3.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回歸工程。2011年爭創總部經濟稅收1億元以上,在蘭新設立公司10家以上,回歸創辦企業15家以上。

4.完善項目考核:完善項目信息第一報告制度,負責每月向市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項目進展情況,每月召開招商引資工作例會,招商項目逐月對賬,對5000萬元以上項目個數列入鎮鄉、街道招商引資考核。

四、繼續擴大對外貿易,實施外向帶動戰略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

配合單位:人行(外管)、檢驗檢疫辦、海關聯絡處、財政地稅局、國稅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爭取新增自營出口企業20家以上,超千萬美元出口企業達18家以上。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9億美元,其中出口7.5億美元以上;實現境外投資300萬美元,完成境外勞務輸出200人次。

2.增強海關聯絡處作用,實現「大通關」運作,為外經貿企業順利開展各項海關業務提供服務。

3.全力為企業搭建國內外參展平台。計劃爭搶廣交會攤位110個,華交會攤位10個,境外參展展位80個。

4.充分發揮國際商會和牛仔面料對外貿易省級預警示範點作用,搭建起外經貿企業大服務平台。

五、積極推進棉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責任單位:經貿局、紡織行業協會

配合單位:外經貿局、科技局、經濟開發區、人勞社保局、教體局、財政(地稅)局、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加快推進棉紡織產業集聚升級,編制和實施《市紡織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關於推進市棉紡織產業集聚升級工程的意見》,不斷提升我市棉紡織產業競爭優勢,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建設紡織品綜合市場和省棉紡織品質量檢驗中心,加快建設紡織綜合市場。強化服務指導,建立配套政策,推動紡織業集群化發展。

3.扎實開展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加快棉紡織產業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產業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的現代化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4.強化紡織行業協會功能,提升服務功能,促進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推廣毛巾行業聯盟企業標准。

5.加大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強企業應對危機能力,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爭列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家,信息化示範(試點)企業2家、市級以上新產品10隻。

六、培育壯大企業主體,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責任單位:經貿局、行政服務中心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外經貿局、財政(地稅)局、科技局、統計局、人行

工作要求:

1.加大涉企政策宣傳力度,繼續推行難題交辦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兌現工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繼續推行市領導聯系優強企業制度,鼓勵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行精細化管理。

2.培育一批上規模的優強企業,全年力爭銷售額超億元企業突破90家,「億千」企業突破35家,「雙五」企業突破30家。新增企業150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0家。全市規上企業產、銷增長25%以上,力爭30%。

3.加強優勢企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對優強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4.梳理調研全市企業分布結構,確定新興培育行業。確定一批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有特色優勢中小企業列入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庫,並在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基金中安排不少於30%的'資金,專項用於支持特色優勢中小企業技改項目和技術創新的項目補貼。

七、抓好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工作

責任單位: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發改局、環保局、質量技監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推進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嚴格項目准入,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0噸標煤以內(國家鼓勵類項目按行業標准執行),確保「十二五」期間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18%。

2.進一步完善節能項目庫建設,加大財政節能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3.開展能源效率標識專項檢查和能耗限額標准執行情況的專項督查。對不達標企業立即停產改造,改造無望或經改造仍不能達標的企業列入淘汰名單。

4.注重推行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管,列入重點用能企業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10~20家),同時加強能源檢測(監察),不少於20家。

5.進一步完善集中供熱布局,加快浙能電廠熱電聯產建設步伐,繼續擴大城西集中供熱范圍。

八、實施名牌戰略

責任單位: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年內新增省市著名商標10件,省級名牌產品2隻,制定年度商標品牌戰略具體推進計劃,並開展組織實施且有量化目標。

2.開展商標搶注活動。明確創牌對象,實行一對一全程幫扶,對無商標工業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引導外向型企業、無商標工業企業加強國際、國內商標的申請注冊,繼續完成10%無注冊商標工業企業的商標申報任務。

3.實施「以質取勝」戰略。開展質量獎評審活動,評出1~3家市市長質量獎企業;積極爭創1家市市長質量獎企業。年內扶持培育並申報省質量趕超項目1~2個,積極爭創1個項目。

九、推進技術創新

責任單位:科技局、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財政局、國稅局

工作要求:

1.著力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全年新增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10家以上,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全年新增各級研發和技術中心20家以上,其中省級研發(技術)中心2家以上。

2.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積極推進科技強市創建。全年爭取市級以上科技項目50項以上,開發市級以上新產品120隻以上,專利申請量660件以上,其中發明專利50項以上。

3.不斷加大科技合作力度,進一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舉辦各類科技對接會活動,加大院校與企業合作的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作用,鼓勵企業與大院名校共建研發機構。

十、強化安全監督,努力實現安全生產「三個零增長」

責任單位:安監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設局、教體局、總工會、旅遊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減少一般事故,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確保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實現「三個零增長」。

2.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繼續推進消防及「三合一」、道路及水上交通、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礦山、電力設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加強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安全意識和事故防範能力。

十一、加強電網建設,提高供電保障能力

責任單位:供電局

工作要求:

1.加強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建成投運110千伏香溪變、擴建110千伏蓮花變,開工建設110千伏女埠變,建設500KV信安至線路,提高變供電能力及供電可靠性。

2.加快城農網建設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74.72公里;改造或新增農村台區246個。

十二、加強對進出口企業的質量監管,促進外向型企業轉型升級

責任單位: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事處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質量技監局、外經貿局

工作要求:

1.加強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假冒偽劣等出入境貨物的檢驗檢疫和監管,按要求對出口企業開展新的分類管理,使一類企業達6家以上,完成出入境檢驗檢疫3億美元以上。

2.加快對外貿易便利化進程,直通放行企業達40家以上,對出口企業100%實行電子監管。

3.幫助出口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使出口產品無質量問題國際通報和退貨,幫助企業積極利用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提高外向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十三、開展「企業文化年」和「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責任單位:總工會、人勞社保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

1.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職工文體活動,舉辦慶祝建黨90周年職工文藝聯歡晚會;開展「千萬職工大行動、轉型升級立新功」活動,認真抓好「六比一創」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活動。

2.深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2011年,全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面達到90%以上。

工業經濟任務和行動方案責任編輯:陳老師閱讀:人次

㈥ 今年經濟工作怎麼干

新春伊始,全國多地就已陸續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吹響2023年「全力拚經濟」的沖鋒號。要沖鋒!要決戰!要拼經濟!拼什麼?怎麼拼? 讓我從多個高頻詞方面解讀這個問題。
截至1月30日,已經有廣東、山東、河北、湖北、浙江、江蘇、上海、福建、甘肅、重慶、陝西等23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思客通過梳理相關會議和政策文件內容發現,「高質量發展」褲宏中「擴大內需」「營商環境」等成為地方經濟工作部署的高頻詞,展現了新年的開局勢頭,釋放了全力拚經濟、奮戰開門紅的強烈信號。
高頻詞一:高質量發展
經濟大省廣東於1月28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把目光鎖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將其視為「根本出路」。
同樣在1月28日,重慶召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明確提出把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推進。
天津在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時表示,要扎實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山東、甘肅、南京、大慶等地也分別圍繞高質量發展做出重點部署。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高惺惟表示,高質量發展成為多地會議高頻詞,這表明地方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找到了將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結合起來的有效途徑。
1月27日,集裝箱貨輪在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各地普遍對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有助於進一步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本地區節前召開的「兩會」精神落到實處。
高頻詞二:提振消費
圍繞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多地陸續提出應對方案。例如,山東提出要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以穩就業、促增收解決「不敢消費」問題,以提品質、強引導解決「不願消費」問題,以創場景、優環境解決「不便消費」問題,大力提振消費信心,加快推動消費復甦。今年年初,多地出台了具體方案提振居民消費,例如《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對個人消費者今年6月底前置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元財政補貼。
提振消費在今年各地「拼經濟」的大背景下居於重要位置。董希淼認為,社會需求不足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經驗表明,一國經濟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居民消費數量和質量的提高是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高惺惟表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內需的潛力遠遠沒有被釋放出來。通過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定能夠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高頻詞三:投資
圍繞投資,多地加緊謀劃布局。胡山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火熱啟動,3325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總投資超過3.1萬億元。福建、陝西、雲南等多地也盯緊重大專項。新的一年,各地新老基建齊抓共進,一批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浮出水面。
推進經濟運行穩步回升需要充分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投資需求是內需的一部分,投資需求擴大了,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消費也就增加了。從長期看,投資擴大會帶來經濟的生產能力增強,有利於經濟的長期增長。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基礎設施加碼會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從現在地方對今年經濟發展的部署情況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並沒有弱化,各地都在落實促增長的舉措,擴投資火熱開局,重大項目加速推進,這對經濟發展將起到正向拉動作用。
高頻詞四: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的優化,也是此次各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的關注重點。對此,上海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出台《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密集釋放打造國際一流營絕山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吉林、河北和湖北等地就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重點產業和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做出部署。
優化營商環境,對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董希淼認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基礎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落實和深化「放管服」、打破隱形壁壘等一系列舉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和活力。
1月5日,在合肥市瑤海區長三角數字科技示範園,員工在智慧顯示屏生產線上作業。新華社發(解琛 攝)
蘇劍表示,多地聚焦營商環境的建設,特別是提出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這是強信心的重要信號。另外,中國已進入靠科技進步來拉動經濟增長的階段,知識產權的保護是營商環境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環。
這些會議與政策傳遞出哪些信號?
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多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釋放出「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干」的信號,強調政策靠前發力和力爭「開門穩」。其釋放出的信號也與多地政府「一號文件」全力拚經濟的基調形成呼應。
王涵注意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的既有經濟發達地區,也有經濟欠發達地區,這說明地方在經濟建設層面呈現出目標一致、步調一致的良性競爭態勢。這種良性競爭的態勢將對經濟起到較強的拉動效應。
董希淼表示,兔年一開工,多地就召開「動員會」,一是傳遞真抓實干、發展經濟的明確信號,進而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給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二是搶佔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機。2023年仍將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開工動員會」有助於克服「等靠要」思想和觀望情緒,督促和推動地方領導幹部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促發展、穩增長。

㈦ 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工作怎麼樣

合肥經開區管委會是合肥市政府在經濟開發區設立的行政機構,負責經濟開發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和發展等工作。管委會推進了一系列引資項目,不斷優化了投資環境,吸引了眾多的優秀企業來寧發展。同時,圓吵管委會還注重人才引進和培養,打簡辯造完善的科技創新平台,吸引了一批高端智力,為企業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管委會進一步優化了區域交通路網建設,提橘咐侍高了交通基礎設施的覆蓋率,方便了企業生產和市民出行。總之,合肥經開區管委會的工作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㈧ 工作去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好嗎

在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的利弊:

在看來,在開發區管委會工作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因為畢竟是事業單位,或者是政府部門。

一般這樣的單位工作環境一定很好,福利待遇和各種條件都很好,所以很多人考公務員,考業務占想進入這樣的單位工作,進入這些部門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例如,有一個朋友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了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在禁區里的工作很容易。每天都有固定的任務,但是能輕松地完成任務。

所以覺得這個事情很好,但是在這里工作也得考慮一個缺點,因為在這項工作中,可能沒有太多的競爭,容易變得非常安逸,在一些特定的事情不會去進一步研究,所以認為這是一個缺點,因為比在私營部門工作,工作的惰性的滋生地,這樣的機構,這是一個直接的。所以當再這樣一個部門工作時,必須考慮它的缺點和優點。

㈨ 開年經濟工作怎麼干

多地在開年都是在拼經濟,,在我們耳邊經常有著擴大內需,提振消費,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高頻詞語,這是在向我們傳遞了以下幾方面的信號:
首先,每年的第一季度是全年經濟走向的風向標,而多地召開會議,在部署經濟工作的時候都拿出這些高頻的詞語,就是釋放出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乾的,這一信號是為了進一辯賀備步的調動當地的一切資源,盡可能的把經濟搞上去,而在這次開年釋放,拼經濟信號的地區,既有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有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這說明地方,在經濟建設層面上的目標是一致的,畢竟對於我們而言,當前最大的目標就是進一步的發展經濟,進一步的提升生產力的水平,從而才能夠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
而從另一方攜毀面來說,多地提出了開年拼經濟,拿出了這些高頻詞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我們的信心,表明我們要營造出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充分的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才能夠實現保證居民就業,保證基本民生和保證市場主體以及保證產業鏈供應的目標,這對於我們的經濟發展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畢竟,我們有著全球最拍答大的市場,還有很多的潛力沒有被釋放出來,通過進一步的拼經濟,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構建雙循環格局的實現,促使經濟行穩致遠。

閱讀全文

與經開區經濟工作怎麼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寮國美女嫁到中國辦證需多少錢 瀏覽:664
有哪些英雄以及故事讓你難忘 瀏覽:244
幸福置業哪裡最好 瀏覽:157
蛇跟羊女婚姻如何 瀏覽:200
使命召喚戰區故事模式怎麼搞 瀏覽:864
事業單位工人的技術工有哪些等級考試 瀏覽:9
你幸福嗎拼音怎麼寫 瀏覽:544
美女用什麼眼妝好看 瀏覽:585
經濟學有哪些選修課 瀏覽:841
小孩子體脂率多少才算健康 瀏覽:748
有什麼由囍轉悲的故事 瀏覽:76
王者榮耀如何出健康系統 瀏覽:141
醴陵市疾控中心辦健康證要多久 瀏覽:843
你是怎麼看待現在的婚姻 瀏覽:115
渝中婚姻登記檔案在哪裡 瀏覽:901
事業單位編制工勤崗位有什麼用 瀏覽:849
美女賽車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358
屬兔跟屬馬的人婚姻如何 瀏覽:25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有哪些課程 瀏覽:266
新婚姻法規定哪些行為可以坐牢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