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經濟的越來越緊密,對中美關系的積極作用有哪些
中美經濟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經濟關系之一。無論是兩國之間的貿易、還是投資,都對兩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中美經濟關系是兩國利益通過市場機制的體現。中美建交31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長了近120倍。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已累計超過631億美元。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增長較快,對美債券等間接投資規模也不斷擴大。如此密切的經濟聯系說明中美之間優勢互補,利益相依。中美經濟關系給兩國和世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兩國合作,宏觀經濟受益。美國進口中國產品,中國增加對美投資支持了美國經濟多年的低通脹、高增長。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降低了美國利率,為美國減少了國債利息支出,使美國深受其益。同時中美經濟合作也支持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促進了就業、增長、工業化、城市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
兩國合作,世界受益。中美兩國經濟關系的發展對全球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中美兩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果斷採取宏觀經濟刺激措施,為兩國經濟恢復增長和世界經濟的復甦作出了貢獻。
事實證明,中美經濟關系利在兩國,惠及全球,人民受益是中美經濟關系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根本動力。在中美經濟關系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兩國在一些問題上也難免會出現矛盾和分歧,關鍵是雙方要認清中美經濟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從戰略高度,以全球化的視野和前瞻性的思維,通過平等協商和對話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努力維護和拓展共同利益,大力促進中美經濟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兩國合作,人民受益。質優價廉的「中國製造」產品使美國人民得到了很大實惠,降低了美國家庭消費成本,相當於每個家庭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別克汽車、摩托羅拉手機、沃爾瑪商場等美國品牌也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現代生活的組成部分。
1:避免歐洲沉淪成為雙方利益匯合點
歐債危機過去一年屢現險情,歐元區整體經濟事實上已經重陷衰退。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間較之以往增加了一個共同話題,那就是如何攜手防止歐洲整體沉淪,並且避免危機向更大范圍擴散。歐洲對於中國和美國來說都是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拉動力,維穩歐洲經濟已成為雙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
近一兩年歐洲因債務危機步履蹣跚,但其經濟基本面還遠未坍塌,過去藏富於民的政策也使其尚有能量解決問題。眼下應對危機的關鍵還在於如何籌資自救。從這個意義上講,歐債危機必須靠自身解決。因此,對於中美兩國來說,最值得探討的並不是如何向歐洲伸出援手,當務之急是如何以歐債危機為教訓,在全球治理領域加強合作並取得突破,使得問題不進一步惡化,並且防止新的國家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如果全球經濟不能平穩發展,中美兩國無疑都將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
外部環境惡化
2:凸顯中美經貿合作重要性
此次中美雙方圍繞經貿關系的討論同樣離不開全球經濟復甦乏力這個外部環境,特別是中美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歐洲需求疲軟,客觀上更凸顯出中美兩國對彼此市場需求的加大。從美國方面來看,內外不平衡是其後危機時代面臨的重點問題,落實到具體任務即是增加出口、創造就業以及重振高端製造業。為盡快扭轉局面,奧巴馬政府2010年3月提出5年內美國出口倍增的計劃,然而到目前為止情況並無實質改觀。毫無疑問,在歐洲與日本持續疲弱的情況下,美國最主要的潛在市場就在中國。從中國方面看,雖然內外不平衡也是其目前面臨的問題,但是經濟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尚不可能迅速降低對外部依賴的情況下,外部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仍然起著關鍵作用。顯然,對於中國來說,最大的市場在美國。
除貿易往來外,促進相互投資、加強金融合作是中美解決各自失衡問題的共同選擇。要縮窄對華逆差,美方至少應在兩方面放下心中芥蒂:一是放寬對華高新技術出口的限制,二是減少中國資本進入美國市場的障礙。此外,協助而不是壓迫中方推進金融改革也符合中美雙方共同利益,美方能夠起到正面作用的領域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匯率改革,認同人民幣改革需穩步逐步推進,欲速則不達;二是確保中國外儲資產安全,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元資產的安全。此外,雙方在新能源技術與研發領域也存在較大合作空間,應以開放心態謀求共同進步,把握這一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新經濟增長點。至於美方關注的中國市場准入、服務業開放、政府采購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中方應給予充分考慮,但美方需擺正心態,所有問題的討論應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一方指責另一方。
3: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走勢
已接近平台期
人民幣與美元幾乎是每一次中美對話、互訪前媒體熱炒的話題,此次也不例外。不過,伴隨人民幣前期的持續升值以及美元的持續貶值,美方施壓人民幣匯率升值的空間已十分有限。人民幣匯率近期已接近平台期,寄望人民幣一味升值不符合常理,相信美國方面也會正視現實。相比之下,受益於美國全球首屈一指的大手筆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投資者避險情緒影響,美元指數近期徘徊於78附近,美債收益率已達階段性低位,這令包括中國在內所有持有美債及其它美元資產的國家、機構和投資者都感到不安。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美國當局在做政策抉擇時不能僅著眼本國利益,還需要承擔起國際義務。如果全球經濟因為美國政策的溢出效應受損,最終受傷的無疑也包括美國自身。
除上述話題外,媒體猜測蓋特納極有可能游說中國當局參加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近期的敘利亞,朝鮮問題等都能看到美中合作的緊密,雙方的緊密關系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利益關繫上的。中國一向反對伊朗發展非民用核能力,其堅守這一立場的政策不應也不會因為美國的想法或戰略而受到影響。「是否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或採取其它行動,完全取決於中國當局自己的外交決斷,這一點不會因為蓋特納此番來訪而有改變。
總的來說,中美經濟關系的緊密直接促使兩國經濟發展,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以及技術引進和發展,促進中美在國際事務中的高層次合作,從而不斷提升兩國更高的國際影響力。
❷ 中美經濟關系怎樣
解讀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發展
2010-05-26 08:27:00 來源: 新華網(廣州) 跟貼 0 條 手機看新聞 為期兩天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25日在北京結束。此輪對話雖然是在中美兩國間舉行,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新華社駐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和日本的記者為您介紹駐在國媒體、官方人士和專家學者是如何關注此輪對話、如何解讀此輪對話成果、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發展及其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如何評價中美對話機制
新華社駐華盛頓記者劉洪:在此輪對話之前,我采訪了布希政府時期財政部的中國事務和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特使霍爾默。霍爾默說,他對奧巴馬政府能夠繼續推動與中國對話感到非常高興,兩個大國進行公開接觸非常重要。在霍爾默看來,戰略與經濟對話雖然不可能解決中美間的所有問題,「但對話可以加深中美之間的相互理解」,因此再怎麼高度評價中美戰略與對話機制都不為過。
美國財政部負責戰略與經濟對話具體事宜的洛文傑也公開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對美國公司和企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商機,當然也存在著極大的經濟挑戰。戰略與經濟對話讓美中高層能夠坐下來,通過全面和坦率的溝通和交流,共同面對這些挑戰。
當然,在利益多元化的美國,也有一些分析人士對這一對話機制存有疑慮。但美國主流媒體都認為,該對話機制使中美官員齊聚一堂,有助於加強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工作接觸,這將有助於中美關系進一步平穩發展。
《華爾街日報》就有文章打趣說:「看一看美方的參會人員名單,人們會很容易地認為美國政府的多數行政部門暫時要搬到北京辦公去了」。這么多美國官員同時出訪一個國家,參加一次對話,是非常少見的,也足見美國對發展與中國關系的高度重視。
新華社駐巴黎記者應強:法國媒體非常關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一周前,法國媒體就開始報道這輪對話。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等用整版報道中美此輪對話,既有北京現場的報道,又有對相關經濟專家的采訪。
法國《歐洲時報》25日發表評論文章《中美關系亟須超越怪圈》,探討中美關系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文章說,過去一年,中美關系的發展可謂充滿戲劇性。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作為兩國元首共識的產物以及目前中美之間規模最大的雙邊交流機制,無疑將對種種猜測做出回應。
新華社駐倫敦記者郭瑞: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刊登文章說,在全球經濟嚴重失衡的形勢下,中美對話具有世界性影響。中美關系被很多媒體稱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兩國在防擴散、全球反恐、維護地區穩定等政治和安全方面具有廣泛的一致性。而在經濟領域,兩個經濟大國的利益矛盾相互交錯,難解難分,影響著21世紀國際經濟關系的走向。
如何看待中美對話的變化
新華社駐倫敦記者王建華:英國媒體對近幾年來中美對話機制與對話內容的變化十分感興趣。《金融時報》評論說,以前美國總是利用對話的場合對中國進行開放市場的說教。而在金融危機之後,對話形態出現轉變,開始反映出兩國間一種更為平等的經濟關系。在此輪對話中,雙方都避免涉及存在分歧的話題,擺出和解的姿態。曾對中國經濟持批評態度的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抵達北京後改變口風,表示中國開始調整經濟平衡,在從依賴出口向注重內需經濟模式轉變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
劉洪:去年中美舉行第一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時,國際金融危機依然肆虐。而今年對話時,恰逢歐洲債務風波不斷發酵。因此至少在經濟層面,中美就多了如何共同應對債務危機這一共同話題。許多美國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就是中美對歐洲債務風波的反應和對策。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在當前關鍵時候,作為世界第一大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美中在政策上加強合作與協調,有助於穩定世界投資者的信心,促使世界經濟走向可持續復甦。
《紐約時報》報道也從美國的角度認為,這輪對話與去年對話一個「顯著不同點」,是美國經濟已重拾增長勢頭,這使得美國在經濟問題上更有信心。
應強:法國《世界報》說,從布希政府開始,中美就開展了類似對話。但今年的戰略與經濟對話,美國派出了200人的龐大陣容,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該報援引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的話說,美國代表團幾乎包括了美國政府各方面的重要人物。《歐洲時報》則評論道,美方派出強大陣容,顯示出其急於修補雙邊關系的決心。
法國媒體還特別關注中美之間戰略和經濟對話對歐洲的影響,特別是歐洲目前深陷債務危機、歐元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等問題成為歐洲媒體關注的焦點。
新華社駐莫斯科記者趙志鵬:俄多家主流媒體均注意到了參與此輪對話的美國代表團規模龐大。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專家伊戈爾·通貝格在俄羅斯《生意人報》上撰文說,美國政商精英集體「空降」北京,表明雙方關系出現新的「解凍」。俄媒體還注意到,此輪對話還突出了伊朗核問題和朝鮮半島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
新華社駐東京記者吳谷豐:日本媒體普遍認為,與往年的對話有所不同,中美雙方更加重視開展經濟合作,美方沒有過多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對中方施壓,以免中美關系因此發生摩擦。
如何看待對話折射出的中美關系
劉洪:從原先的戰略對話和戰略經濟對話,到現在集合幾乎兩國半數部長參加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一方面說明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和關切在增多,另一方面也說明雙方越來越把對方當作平等的夥伴,在許多問題上也變得更加相互理解。
中美關系近幾年來的發展,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中國和平發展給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也讓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意識到,中國是世界的一支建設性力量,中國發展對美國有益,中美加強合作,也會讓世界受益匪淺。
應強:接受《費加羅報》采訪的經濟學家說,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已經讓雙方不得不進行對話。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債持有國,而美國目前的首要問題是降低赤字、增加就業。面臨歐洲危機影響,中國和美國的合作關系正在加強。
法國媒體還說,此輪對話標志著中美雙方都希望消除分歧、展開合作的意願。雙方意識到中美之間建立坦誠對話的必要性,雙方面臨共同的利益,攜手合作將對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趙志鵬:俄羅斯《獨立報》注意到一個細節,希拉里在對話前參觀上海世博會美國館時,向孩子們分發了毛絨玩具,而玩具上的標簽寫著:中國製造。該報就此評論道,這反映了中美經貿合作的現實。《生意人報》則指出,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共同的經濟利益拉近了中美兩國的立場。
吳谷豐:日本《每日新聞》說,從這輪對話來看,中美兩國願意進一步加強合作,但中美兩國在韓國「天安」號警戒艦沉沒事件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仍然存在意見分歧。而《讀賣新聞》則說,美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體現了重視中美協調的姿態。
❸ 中國應如何應對美方貿易戰
第一,保持戰略定力,辯證看待中美貿易沖突對我國經濟的負面效應,努力爭取化危為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堅持審慎原則,實行穩定、謹慎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穩步推進金融自由化進程。
第三,深化對外開放,營造穩定有利的貿易環境。其一,提高對美貿易雙向開放對稱程度,主動化解摩擦風險。進一步放寬外商准入,逐步加快金融領域等服務業對外開放步伐;結合國內對外消費需求,降低相關美國進口產品關稅,縮窄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減少兩國矛盾。其二,繼續推進與不同經濟體和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建設。
第四,未雨綢繆,做好應對貿易戰的准備工作。
積極應對潛在貿易戰。其一,准備好反制舉措,加強應對性和報復性措施的研判,提前制定報復清單。其二,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規則,聯合維護全球化大局的國家,商討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三,針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中違反國際規則行為,聯合有關國家向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提起訴訟。其四,如果美國依然一意孤行堅持貿易摩擦擴大化,中國應當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提出報復性措施。
❹ 如何看待2018中美貿易戰,中方有何立場和決策
貿易戰是美在挑戰全球貿易規則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表示,「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沒有充分的經濟理論上的合理性。我們需要從更廣泛、更全面的角度來評估兩國企業和消費者在雙邊關系中的利益問題。中國和美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價值鏈,兩國的貨物貿易不平衡反映了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不同的地位。」
「價值鏈貿易是當今世界貿易非常重要的特點,與過去建立在比較利益基礎上的貿易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企業,比如蘋果之所以能有這么好的盈利狀況,是因為與成千上萬的廠商建立了信任關系,其穩定供應鏈已經建立。再如建造一架飛機需要200多萬個零件,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自己完成,這就需要合作、需要產業鏈。而產業鏈能夠正常運作,就要遵守規則、守信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說。
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廖凡表示,美國挑起貿易戰的行為是對全球貿易規則的挑戰。當前,我們堅決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這一規則體系當年是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來的。世貿組織為解決成員間的貿易爭端提供了公平的框架,為處理新出現的問題提供了談判的平台,美國對中國以及其他世貿組織成員採取的單方面行動顯然違反了現行的規則。
美國言而無信終將成為最大輸家
美國在全世界實行貿易霸凌主義,四處挑起貿易戰,這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看到了其言而無信和反復無常的一面。5月19日,中美雙方曾經達成重要共識,並且發表了聯合聲明。但是5月29日美方單方面發表聲明,背棄共識。6月初雙方曾就能源和農業領域的具體合作達成共識,6月15日美方又一次背棄共識,並於7月6日公然挑起貿易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李雪松認為,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導致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盡管特朗普宣稱短期美國經濟強勁,但這並不利於美國和全球經濟中長期的發展,也增加了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
「貿易沖突本身沒有贏家,但誰是最大的輸家呢?那就是美國。」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瑾表示,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遠大於其對中國的出口,中國是供給方,美國是需求方。中國的產品不賣給美國可以賣到其他國家,也可以內銷甚至可以有庫存;但美國是需求方,如果其找不到第三方替代,不僅影響人民的生活,對產業影響也非常大。而且美國還對土耳其、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等挑起貿易爭端,如果所有的國家都反制它,美國產業和人民生活可以承受得住嗎?
❺ 美國如何指責中國經濟模式
美國又於26日在世界貿易組織會議上對中國經濟模式發難,意圖為自己愈演愈烈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行徑尋找更多借口。
在當天於日內瓦舉行的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上,美方對中方提出無理指責,聲稱中國並未完全實施開放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政策,中國由國家主導的「非市場性質」的經濟模式對貿易具有破壞性,使世貿組織其他成員在與中國的貿易中付出了巨大代價。
美方給中國扣上「非市場經濟」帽子的做法並不新鮮。美方曾屢次援引本國國內法中的所謂「市場經濟」標准,在反傾銷調查中對部分成員採取歧視性做法。而針對美方這一指責,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張向晨在會上駁斥,世貿組織規則中既沒有對所謂「市場經濟」的定義,也沒有賦予任何成員以這樣特殊的權利,即把自己的經濟模式作為「市場經濟」樣板。市場經濟不只有一種模式,中國在努力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道路,並且已經取得巨大成就,未來也會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
❻ 為什麼中方那麼迫切要求美方承認中方的市場經濟地位
外國總是說中國利用價格杠桿進行非正當競爭,很多過家對中國商品徵收反傾銷稅,這違被了世貿的原則.所以美國承認則有利於中國商品在外受到公平的待遇
❼ 如何看待美國近期對中國的經濟制裁
貿易戰不等於制裁,因為烈度不夠。
比如讓你的企業在美股摘牌,斷了你的融資渠道。禁止任何美國基金和資本進入中國,還可以凍結你的在美資產,限制你美元結算,甚至是把你踢出美元結算體系。可以用他們國內法的形式,制裁你的實體。比如我有一家公司被美國拉黑,美國可以弄出一個法案,禁止一切在美有經營活動的企業在世界范圍內與我進行貿易,否則處罰這家企業的在美公司。
這才是制裁,後果遠非那點關稅可以比擬的。
❽ 如何看待現階段的中美關系
從總體上看,中美關系是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雙方都各自從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以比較務實、比較穩健的方式來處理彼此的關系。雖然從整體上,中美關系在一些方面有所進展;但在軍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以及台灣問題等一些重要方面,卻存在倒退和相當的不確定性。
現在中美關系之所以保持一個比較穩定、比較務實的狀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互相之間各有需求。
對於中國而言,美方是中方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人員往來也達到了歷史上沒有的程度,中方對美方經濟貿易、技術等方面寄予厚望,而且中國的經濟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種交流。
對美國而言,在反恐、朝核、聯合國等各方面,都需要與中國合作。在伊拉克危機中,中方持比較中立的立場,沒有像德法俄那樣對美國形成障礙或挑戰,美方對這點還是予以重視的。
這些策略上的考慮,雙方利益上的出發點,使中美關系處在一種相對穩定、彼此需求強烈的時期,但還有很多可變的因素在里邊。所以對中美關系要有實事求是的看法,應該在看到成績的同時,看到存在的一些問題。
❾ 美方與中國經濟脫鉤,對兩國經濟發展都會有哪些影響
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脫鉤,首先肯定會影響兩國的經濟發展;其次會影響兩國的科研方面的合作;兩國的出國留學人力資源也會受到影響。
中美兩國一直以來有著經濟往來關系,數額也是很大的。中國是美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若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那中國農產品進口減少,影響中國農業發展;美國農產品將出現供過於求,出口量減少,產品降價等情況,以及其他方面的經濟發展(旅遊業、電子產品等)也會受到阻礙。
總之,兩國經濟脫鉤會給兩國經濟帶來損失,兩國科研方面的發展也會帶來影響。
❿ 面對美國的經濟打壓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中國應避免以自我辯護的姿態過於強調和平崛起,被這個概念束縛住手腳。中國不能因為害怕被指責而不敢「有所作為」,中國應明確和平崛起的內涵和外延:一方面,把和平崛起嚴格限定在不通過侵略、殖民、擴張等方式掠奪其他國家,不以向外轉嫁危機的方式實現崛起;另一方面,要表明和平崛起不等同於在外來壓力面前忍氣吞聲,不等同於在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方面有所讓步。
和平崛起的題中之義是敢於斗爭、善於斗爭,以斗爭謀和平,包括非和平的手段,即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條約、以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為目的的合法性戰爭。羅援少將說得好:「我們一定要把我們擁有和平意願和我們敢於用非和平手段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意志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才能達到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