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優勢:印度的發展模式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非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工業,這種方式使印度經濟對全球經濟不景氣沖擊的抵抗力較強,表現出比較強的韌勁和經濟平穩增長的長周期性。
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比較好。例如,印度國內的儲蓄水平只有中國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資大約只有中國的10%,印度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中國落後大約10至15年,但印度卻取得了較快的經濟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生產力的增長,而不是資本或勞動力的增加。
不足:印度國內辦事效率較低,往往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印度開辦一項業務所花的時間是在中國的兩倍,注冊資產在印度要花67天,而在中國只要32天;履行合約在印度要花425天,而在中國只花241天。印度社會經濟的分化也十分嚴重,現代化與落後共存,是一個對比鮮明和充滿矛盾的國家。印度位居世界經濟強國之列,但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中有1/4生活在印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數以億計的印度人卻缺乏電力能源;它的250多所大學培養了300多萬名科學精英,但40%的印度人口仍是文盲。在德里和班加羅爾等城市,茅草屋往往與跨國公司的摩天大廈交織在一起。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很多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
(一)軟體業方面。印度的軟體業迅猛發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擁有巨大的軟體人才庫,有大量的專業人才。產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據麥肯錫的報告預測,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務和後勤工作將會僱傭400萬從業人員,成為年出口額達到570億美元的行業,佔印度GDP總額的7%。相比之下,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的起步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機構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統運行比較健全,不良貸款比例較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8%。印度的股票市場比較成熟,成為印度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場所。
(三)企業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資本在運作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印度獨立後,過去就存在的私營財團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產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財團。在印度實行經濟改革後,一大批從事信息技術產業、制葯工業、食品加工業、服裝紡織業、水泥建築業和旅館旅遊業的私營企業或私人財團迅速發展壯大,並很快進入全球化經營。印度的現代企業制度比較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
(四)人才和教育國際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國際交流多於中國。由於印度英語普及,高等教育機構使用的教學語言為英語,印度高校學生能夠較順利地獲得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學教育比較重視創新教育,學生創新能力較強。印度某些大學和專業學院已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體系方面。印度的法律體系較健全。印度獨立後,法律體系逐漸完善,公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沒有完善的法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六)基礎設施方面。印度社會基礎設施要比中國落後幾十年,這也是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
Ⅱ 總算明白為什麼印度經濟發展不如中國的原因了
1、人口和教育。印度是空有人口,那些人口只是一個數字,單純的數字。過半以上人口,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的純文盲,在中國你倒是找出有多少不認識字的文盲?中國是大規模普及基礎教育後,人口都能適應數字工業化時代,成為優秀的工人,所以能享受人口紅利。印度?整個國家學校都沒幾所,普及教育那是空談,更別說什麼人口紅利了。
2、基建,中國的快速發展有個重要因素,就是上個世紀大規模修公路鐵路等等道路,修高鐵,修機場等等,頂著被全國人民唾罵的壓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要致富先修路,後來證明這個是十分明智的舉動,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印度沒有,基建一塌糊塗,全國連鐵路都沒多少,還是人家國家幫忙修的。還整天鼓吹要超過中國,怎麼超?
3、種姓制度,印度種姓制度雖然從法律上根除了,但是民眾的思想還是停留在種姓制度上,他們一方面談著自己是民主典範國家,一方面卻對高種姓奴役低種姓這種事,絲毫不覺得有什麼。跟鬼一樣……中國在上個世紀建國的時候,毛爺爺就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真正做到平等,甚至現在有過之無不及。印度婦女,基本上要承擔所有工作,男人可以不工作。還有一億人口十億畜生的說法,思想都沒做到平等,我都不理解他們是怎麼說自己是民主國家的。
4、長遠規劃,從修公路基建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的黨,是有著非常高的遠見,一步一步規劃,可以制定好了幾十年的發展規劃,一步一步去實現,不會急功近利,各種好高騖遠。而印度沒有,印度呢,三十年前那時候軍事比中國強大的多,但是各種買買買,買多了就開始自大了,要研製自己的戰斗機,光輝戰斗機,要秒殺這個秒殺那個,折騰了三十多年總算成功了,然後……中國五代機都出來了,光輝也就三代而已,而印度則吹著要秒殺中國五代機,然後三代光輝剛出來,他們就開始叫著,要製造自己的五代戰斗機,直接跨越四代機……嗯……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其中就種姓制度一項,就註定印度不可能發展得和中國一樣好了。
Ⅲ 印度為什麼經濟超過香港
系嘛?邊個話卑你知嘅?香港嘅經濟好叻噶你知唔知呀!
Ⅳ 印度雖然經濟發展並不是很好,為什麼股市很強大
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還是很快的,雖然在總量上遠遠少於中國,但是它的年均增速讓它躋身進了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發展最快的國家的行列。而且在股票上,印度股市新股的發行價格與中國的新股相比較為適中,能夠反映一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此,印度股市基本上能反映出其經濟面的基本情況,成為這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總的來說,印度的股市一開始就是按照成熟的國際標准來建立的,它的優勢就是資金進出自由,做空機制也完善。而且印度的經濟結構也有它本身的特點,印度GDP的主體就是消費,也就是說,印度靠著消費推動了內需市場的增長,這可以看出印度的人民會把閑錢投入到股市或銀行中,這就使印度的股市發展壯大了。
Ⅳ 印度經濟情況如何為什麼
印度已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並有望在未來 10 至 15 年內成為經濟強國之一,這得益於其強大的民主和牢固的夥伴關系。按當前價格計算,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為盧比。根據 2021-22 財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臨時估計,22 財年第一季度為 512.3 億千萬盧比(6949.3 億美元)。
根據經濟事務部報告中公布的數據,22 財年第一季度,印度的產出同比增長 20.1%,恢復了 20 財年第一季度大流行前產出的 90% 以上。印度的實際總增加值 (GVA) 在 22 財年第一季度也同比增長 18.8%,恢復了其相應的大流行前水平(20 財年第一季度)的 92% 以上。此外,在 21 財年,印度的經常賬戶盈餘占 GDP 的 0.9%。經濟復甦的增長是由於政府繼續努力加快公民的疫苗接種覆蓋率,這也為進一步振興工業活動提供了樂觀的前景。
Ⅵ 為啥印度地理條件優越,經濟卻不好
主要是國內的制度影響,尤其是種姓制度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的發展,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
另外,印度獨立前是英聯邦成員國,一直受英國的殖民統治將近200年,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後,印度一直在爭取獨立的運動,尤其在二戰結束後尤其高漲,1946年2月,印度水兵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舉行反英起義。英國為擺脫危機,派使團訪印,並提出建立印度聯邦、召開制憲會議、成立臨時政府的計劃。
1947年6月3日,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把英屬印度按局民宗教信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巴基斯坦自指令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誕生,使得印巴分治,而且兩者發生多次戰爭,使得經濟發展非常緩慢。
所以寫到這里,就看到了,印度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被英國參了一腳,留下一攤子爛屎。
強調一點,雖然印度現在經濟不是很好,但是人口數量與我們差不多,人多就是力量,千萬不可小視印度,他們的制度問題遲早會解決。
Ⅶ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卻為什麼印度的IT行業能如此強大
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再有就是女性問題、衛生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嚴重等等由於社會體制落後造成的問題。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他們的IT行業卻很發達,並且印度的程序員還受到業界的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還是程序員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是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的程序員多?
印度的程序員多這一點很好解釋,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大,印度有著13.24億的人口,而程序員占總人口的0.2%,約為270萬人,但在這個文盲率高達50%的國家中,270萬程序員也是個十分恐怖的數量。拿中國作比較,中國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員的數量只佔了總人口的0.14%,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首先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長達兩百年,所以英語對印度人而言能夠算得上半個母語了,然而市面上的編程用語言基本都是用英語編寫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語言的優勢。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兩三倍,然而這之中能拿到工作簽證的僅僅只有印度留學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矽谷的華人與印度人糾紛能讓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師被認為是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對手和絆腳石,然而從管理層開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佔領了,你不得不忍受這樣的氛圍。
雖然在美國,印度碼農更勝於中國碼農,但只要我們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多多出現華為、阿里這樣的後起之秀,那麼未來的中國工程師將不必再將矽谷奉為心中的聖地。
但這些都是從宏觀的層面來看的,中國程序員也有很多優秀的,只是比例沒有印度程序員高。對於印度IT行業你怎麼看?
Ⅷ 印度經濟增速為什麼會那麼快,是小步快跑還是外強中干
據調查報告顯示,全世界有中國、越南、印度這三個國家GDP增長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對於我們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GDP的增長率超過百分之五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於印度來說他們的GDP能達到增長率百分之五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認為印度正在以「小步快跑」的經濟發展趨勢來實現經濟增速快。
希望印度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也希望我們可愛的中國繁榮富強!
Ⅸ 印度的經濟怎麼樣
印度的國家經濟
獨立後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業由嚴重缺糧達到基本自給。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印度政府於1991年7月開始進行全面經濟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1992至1996年經濟年均增長率為6.2%。九·五計劃(1997至2002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率有所下降,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計劃,將2002年-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繼續深化第二階段經濟改革,加速國有企業私有化,實行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銷售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精簡政府機構,削減財政赤字。由於農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印經濟增長率達到5.6%,較上年提高了1.6%。
國內生產總值(2001/2002年度):209400億盧比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1/2002年度):5.6%
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
匯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盧比
年均通貨膨脹率(2001/2002年度):4.3%
(資料來源:印度中央統計署2003年1月公布數據)
【工 業】 2001/2002年度,工礦業比上年度增長2.7%,產值33680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4%,是過去10年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其中製造業2.4%,電力工業2.7%,礦業1.1%,初級、中間產品和消費品的增長都較上年有大幅減少。近年來,印度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發展迅速。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鐵礦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氣(億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鋼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億平方米) 236 402 n.a.
發電量(億度) 4807 4996 5153
汽車(萬輛) 87.5 79.7 83.4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經濟概覽, n.a.暫無統計)
【農 業】 2001/2002年度農業及相關產業增長率5.7%,產值30205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7%。由於全年降水的時間和地區分配均勻,糧食產量增長6.3%,為2.12億噸。糧食儲備目前已達5000萬噸。農村人口約佔全國的72%。全國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人均0.17公頃。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產奶國,2001/2002年度牛奶產量約為8460萬噸,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產棉國和產茶國。
近些年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糧食總產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麥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萬包)* 1160 970 1010
黃麻(萬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為170公斤。
** 每包黃麻為180公斤。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經濟概覽)
【服 務 業】 80年代以來以高於其他產業的速度發展。1993-2000年,印服務業實現了7.1%-10.5%的高速增長。2001/02年度,服務業比上年增長6.5%,總產值為61630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8.8%。從業人數1994年為1261.8萬人,其中85.2%為政府機關和國營部門職工。印度軟體製造與服務業近幾年來以年均超過50%的增長率迅速發展,2001/02年度軟體總產值 98.6億美元,其中出口78億美元。政府計劃到2008/2009年度,印軟體產值將達到870億美元,出口500億美元。
【旅 游 業】 政府已將旅遊業作為社會效益良好的創匯產業列入發展重點,該產業已成為全國第六大出口創匯部門。1999年各類旅館1229家。近年來,外國旅遊者人數逐年遞增,旅遊收入不斷增加。受9·11事件影響,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國遊客量下降了10.2%,人數242.3萬,收入下降8.1%,為29.1億美元。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運輸】鐵路是最大的國營部門,亦為主要運輸手段,總長度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鐵路部門實行單獨預算,每年與中央財政預算一起提交議會討論通過。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貨運量的60%,為世界最大的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鐵路:2001/2002年度鐵路線總長6.31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1.57萬公里,約占鐵路總長的25%;2001/2002年度客運量4930億人公里,貨運量為3332億噸公里,鐵路運輸總收入3783.7億盧比,比上年增長8..5%。
公路:2001/02年度總長約330萬公里,其中國家級路5.8萬公里。1999/2000年度登記的各種機動車輛約4839萬輛,其中客車55.9萬輛,貨車268.1萬輛,公路運輸總收入為3393.3億盧比。目前,公路承擔著全國80%的客運量和60%的貨運量,全國日平均客運量逾6000萬人次。
水運:印有港口共約200個,其中12個大港口和184個中小港口。內陸可航行河道總長約1.4萬公里,實際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運公司,其中19家承擔遠洋運輸業務,49家承擔近海運輸業務,其餘兩兼。到2002年3月,印全國水運總能力為3.44億噸,2001/2002年度印水運貨運總量為2.88億噸。印還在十·五計劃中將主要港口的總貨運量提高到4.7億噸。孟買為全國最大港口,海運的1/5和集裝箱運輸的1/2經過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科欽、果阿等。
空運: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營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數量為3998.3萬,貨運量為85.4萬噸。航線通達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國有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個國際機場;國內機場92個。
【財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立,預算有聯邦和邦兩級。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一個財政年度。多年來推行赤字預算以刺激經濟發展,中央和邦級地方債務累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龐大的赤字已成為經濟中主要的不穩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財政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0%。為解決赤字問題,印政府提交了財政責任與預算管理法案,目標是到2006年將中央政府赤字削減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並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債務規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狀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總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總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財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經濟概覽)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匯儲備(包括黃金儲備和特別提款權)為704億美元。到2001年9月,外債為996.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其中短期債務占總債務的比重從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對外貿易】 近年來,由於進口增加、出口不振,貿易赤字日益嚴重,成為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進口額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額 37542 44894 44915
差 額 -17841 -14370 -12703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經濟概覽)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長0.8%,進口下降0.2%,貿易逆差與非貿易盈餘基本相抵,經常賬戶大體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戰略,計劃以下列部門為重點將年出口總額增加到800億美元:工程、機電、電子、紡織、寶石和首飾、化工、農業、皮革和鞋類。該年度印主要進口商品為:珍珠、寶石、電子產品、金銀、化工產品、石油及其製品、燃料、資本貨物、化肥、鋼鐵、造紙原料、紙張等。主要出口商品為:珠寶製品、棉紗及棉織品、化工製品、機械及五金製品、石油製品、皮革及其製品、農業及相關半成品、海產品、鐵礦砂及礦產品等。主要進出口方向是歐盟(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英國)、北美地區(加拿大、美國)及澳大利亞和日本。
【外國資本】 印度從1991年起實行積極吸引外資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國直接投資協議金額達639億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國投資52.8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9億美元。到2002年10月,對印投資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模里西斯、美、日、英、德、荷蘭、韓、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資多的行業是能源、通訊、電子設備、運輸業、服務業、化工、旅館和旅遊、紡織業等。
【外國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國之一。2001/2002年度獲貸款及捐贈總額為2509.5億盧比,約為5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援1755.9億盧比,約為36億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36.78 720.85 803.70
國際開發協會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亞洲開發銀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國 41.00 38.60 41.20
英 國 204.10 47.40 194.40
美 國 7.45 8.11 12.20
荷 蘭 13.37 7.03 33.2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經濟概覽)
【人民生活】 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為378美元。據印度官方公布資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為2.6億,佔印總人口的26.1%,其中75%的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人數1.93億。印度歷屆政府將消除貧困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十·五計劃中制定了減少貧困人口的目標,2007年要將貧困人口數量減少到2.2億,占總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業率為7.32%。2000/01年度,印消費價格指數上升5.2%。到2000年,全國有各類診療所和醫院4.3萬家,登記行醫人員50.39萬人,登記護士73.7萬人。2000年,人口預期壽命為65歲,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Ⅹ 羅胖:印度總是喜歡和中國比較,為什麼印度經濟
兩國同在亞洲,印度人口數量與中國接近,還有1962年那一段他不愉快沒面子的沖突,而且曾經他的鋼鐵產量超過我們3倍,自然而然地容易與我們進行比較。令他難堪地是,人口接近,但經濟總量目前只相當於中國的四分之一,工業技術差距更大,他也缺乏一個完整的軍工製造體系,面對這樣的局面,好面子的印度是比較難受的,畢竟最後的較量還是要以實力說話的。本來印度的經濟總量曾經是與中國接近的,但後來那些無能的領導人,加上本身固有的落後的低種姓制度、落後的政治制度,頑固的執行不與中國友好、倒向西方敵視中國的錯誤政策,都使印度一步步落後我們,不論怎麼比,差距越拉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