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春節經濟形勢有哪些

春節經濟形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29 15:27:29

㈠ 2022年春節同期增長百分之幾

月25日是2022年春運最後一天。據了解,今年春運為期40天,全國預計發送旅客10.5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2625萬人次。圖為2月25日旅客在秦皇島火車站准備乘車。
曹建雄攝/光明圖片
2月25日,歷時40天的2022年春運正式落下帷幕。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2年春運總體運行平穩有序,碼舉全國預計發送旅客10.5億人次,比2021年同比增長20.7%。
織牢疫情防控網路
為乘客帶來安心旅途
數億人次的人口流動,織牢疫情防控網路成為今年春運的重中之重。
在山西晉中太谷東站,每天深夜,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的客運值班員都要准點開始「清場」。賀指近2000平方米的太谷東站候車室內,地板、座椅、扶手等每一個需要消毒的角落都必須認真進行消殺,全站消毒作業完畢時已是凌晨。
「日常站車消遲拍碧毒是鐵路防疫的重要環節,為了讓旅客可以安心踏上旅途,我們不僅清理干凈車站的每一塊地板,還向候車和到站旅客提供了一次性口罩、手套等防疫用品。」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太谷東站負責人表示,雖然今年春運客流量不大,但車站的防疫、服務標准卻絲毫沒有降低,要把安全、舒適的旅程帶給每一位乘客。
數據顯示,今年春運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2.53億人次、同比增長16%,全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8498列,國家鐵路發送貨物4.2億噸、同比增長1.4%。
「特別是在客運列車的運力安排方面

㈡ 開年經濟形勢如何

多地開年「拼經濟」高頻詞:高質量發展,提振消費,投資,優化營商環境,展現了新年的開局勢頭,釋放了全力拚經濟、奮戰開門紅的強烈信號。
高頻詞一:高質量發展經濟大省廣東於1月28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把目光鎖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將其視為「根本出路」。同樣在1月28日,重慶召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明確提出把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推進。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各地普遍對高質量發展和營商環境建設等進行詳細安排,提出明確要求,有助於進一步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本地區節前召開的「兩會」精神落到實處。
高頻詞二:提振消費
圍繞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多地陸續提出應對方案。例如,山東提出要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以穩就業、促增收解決「不敢消費」問題,以提品質、強引導解決「不願消費」問題,以創場景、優環境解決「不便消費」問題,大力提振消費信心,加快推動消費復甦。今年年初,多地出台了具體方案提振居民消費,例如《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對個人消費者今年6月底前置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元財政補貼。提振消費在今年各地「拼經濟」的大背景下居於重要位置。董希淼認為,社會需求不足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經驗表明,一國經濟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居民消費數量和質量的提高是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高惺惟表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內需的潛力遠遠沒有被釋放出來。通過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定能夠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高頻詞三:投資
圍繞投資,多地加緊謀劃布局。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火熱啟動,3325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總投資超過3.1萬億元。福建、陝西、雲南等多地也盯緊重大專項。新的一年,各地新老基建齊抓共進,一批重大項目投資旁和搏計劃浮出水面。推進經濟運行穩步回升需要充分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投資需求是內需的一部分,投資需求擴大了,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消費也運祥就增加了。從長期看棚檔,投資擴大會帶來經濟的生產能力增強,有利於經濟的長期增長。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基礎設施加碼會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從現在地方對今年經濟發展的部署情況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並沒有弱化,各地都在落實促增長的舉措,擴投資火熱開局,重大項目加速推進,這對經濟發展將起到正向拉動作用。高頻詞四: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的優化,也是此次各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的關注重點。對此,上海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出台《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密集釋放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吉林、河北和湖北等地就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重點產業和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做出部署。
高頻詞四:優化營商環境
對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董希淼認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基礎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落實和深化「放管服」、打破隱形壁壘等一系列舉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和活力。

㈢ 今年中國經濟形勢如何

新春伊始,從中央到地方,2023年「全力拚經濟」的號角就已吹響。新春首個工作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要求持續抓實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經濟運行在年初穩步回升,釋放出重要信號。此後,廣東、山東、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浙江、江蘇、甘肅、重慶、陝西等多省市紛紛召開「新春第一會」,多地還發布系列政策,謀劃經濟提振等工作。從多地「新春第一會」內容來看,「高質量發展」成為高頻主題,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多地從優化營商環境、恢復和擴大消費、擴大有效投資以及深化創新發展等方面部署全年經濟工作。多位專家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疫情平穩以及預期恢復等,今年各地都在搶抓時間乘勢而上,各地「新春第一會」呈現出時間早、干勁足、氛圍滿等特點,這種緊迫感將為簡帆全年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預計今年經濟發展形勢將穩中向好。「今年各地加快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商事制辯斗度,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擴大國內需求,預計全國經濟形勢將進一步向好。」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認為,近年來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期,今年各地持續聚焦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將對全國經濟形勢產生良好效應。謀劃經濟提振2023年春節假期,多重因素影響下,以旅遊與電影票房等服務消費為代表,全國消費修復明顯。文旅部公布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攔灶雹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隨著信心和人氣的恢復,各地也在抓緊時間乘勢而上。春節假期結束後,多省市第一時間召開「新春第一會」謀劃經濟提振,多地還不約而同地將「高質量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主題。如廣東省日前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對全年重點工作作出動員部署,提出要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三個一萬億」支撐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在全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中勇挑大樑。

㈣ 春運的形式有哪些變化,分析說明春運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春運的形勢變化:

1、2014年之後,春運的客運量其實是在下降的,問問身邊的朋友,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就業的城市過年,不回去了,這背後反映了社會怎樣的變遷趨勢呢?

過去傳統的家庭結構是一大家子人,組成一個大家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家庭結構朝著小型化、少子化的趨勢發展,小型家庭的特徵是分散化,去中心化,大家就不一定需要在一個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全員集合。

2、舒適性的提高。在乘坐舒適性方面,在1950年左右,那種綠皮車既沒空調,也沒熱水,速度又很慢,但是,慢慢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硬座車開始有熱水供應,有賣東西的,賣盒飯的,到現在我們的動車高鐵,有各種各樣的餐食,小吃,極大的提升了我們的乘坐體驗,提高了舒適性。

3、城鎮化已經基本穩定了。過去勞動者都是以打工的形式在大城市工作,到了春節衣錦還鄉,因為人在城市但是家並不在這里。但是假如勞動者已經不僅只是打工,它變成了一個市民,那麼它的家就已經安在了城市,它就不必再費時費力的回鄉過年,甚至可以把父母接到城市反向過年。

春運的意義:

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就是春運的意義所在,也是中國鐵路人的奮斗目標。春運的發展,折射出中國的發展。

社會在變化,「春運」在改變,整個社會也在不斷進步,我們也越來越大。而「春運」的核心就是人口的流動。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提升明顯,部分企業開始轉向內地,這導致我國的「春運」總人數開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這點也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㈤ 開年經濟形勢怎麼看

我覺得開年以後頻繁出現的經濟詞語就是高質量發展,我覺得這一條來說對我非常重要,給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高頻詞一:高質量發展

第一,走創新型發展道路。首先,進行市場化改革,消除價格剛性等扭曲,引導資源流向創新企業晌做者。其次,在市場扭曲無法消除的情況下,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後產能,降低企業成本,完善市場體系,提高宴薯國企效率,改善勞動力市場流動性,擴大對外開放,培育新動能,加快產業和技術升級。最後,通過需求管理保障創新產品需求。

第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未來中國經濟仍將面臨著匯率風險、房地產市場風險、國企債務風險、地方債務風險、居民債務風險、互聯網胡爛金融風險、政策超調風險等。防範經濟金融風險需要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共同協調實施,在妥善處置風險的同時,也要避免超調。

第三,平衡發展。首先,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城鄉、東西部地區平衡發展。縮小貧富差距的關鍵是精準扶貧,一方面通過普惠金融解決貧困人口融資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減稅、轉移支付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其次,通過污染防治實現物質文明、生態文明等多種文明的平衡發展。污染防治要循序漸進,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的作用。

㈥ 春節對經濟的影響

春節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經濟現象。我根據春節期間自身的經歷,對春節的種種經濟現象作了初步的調查研究。因水平有限,主要是表面的經濟現象,其本質難以准確把握,望讀者見諒。

一、春運——想說愛你不容易

除夕將至,「羈鳥思舊林,池魚思故淵。」在外打拚了一年的人們如倦鳥歸巢般飛回老家。於是乎,火車轟鳴的汽笛,汽車飛轉的車輪,行人匆匆的腳步,都醞釀著同一個聲音:回家!然而,我國孱弱的交通運輸卻實難挑起此重任。

筆者早在放假前的一個月就在長沙某酒店訂票處預訂由長沙開往石家莊的火車票。然而最終卻被告知「沒有買到」,只得先乘車至北京,再由北京轉車至石家莊。其中曲折坎坷非一語可道盡。更有一班兄弟姐妹,在學校訂票未果,只得再去火車站購票,夜間出發,徹夜不眠,排隊訂票,據聞隊伍曾一度由售票口排至進站處,幾百米長,景象頗為壯觀。而孩子們心中的惶惑焦灼,個中滋味,無親身經歷的人很難想像。

較之無車可乘,票價偏高似乎只是一個小問題。春運期間,全國火車票價上調 20%。雖然市場經濟條件下,供求關系直接影響著價格。但是,鐵路運輸仍屬於國有資產,且處於壟斷地位。此舉實在是令人郁悶。

除此之外,春運還存在人多擁擠、秩序混亂、受天氣影響等問題。進站時,人們往往一擁而上,擠上車來,大部分車廂又是擁擠不堪,空氣污濁,環境惡劣。旅途結束時,人們往往形象狼狽,斯文掃地。更有受大雪影響幾萬旅客滯留車站的情況發生。如此種種,實令旅客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客流量大,運力不足,非正常途徑售票等。鐵路對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是連接社會生產各方面的紐帶,解決鐵路運輸存在的問題,緩解春運矛盾,是當務之急。

二 購物狂潮

春節也是一種交換的「集市」。人們總會交換獲得自己需要的物品。按照傳統,人們往往要在春節期間添置新衣。而各大賣場也紛紛抓住機會,推出一系列促銷活動。有買100送118元,有買98送98元,有打折,貴賓卡,會員卡等等,真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春節期間我父親在商場花318元買了一條褲子,商場贈送318元,一雙花花公子的鞋子是558,在贈送318元的基礎上,父親交了240元,買了鞋子,商場又送了240元。於是,我母親又用240元買了一瓶Kose眼霜和精華液。然後,商場又贈送了160元,於是我又買了原價158元的帽子與圍巾……

如此一來,可謂連環套一般。而花560元左右全家即已得到名牌西褲、鞋子、化妝品、帽子等,對尋常百姓來說也能接受。於是乎,各大商場均是人潮湧動,瘋狂購物者處處可見。春節的價值已不僅僅是過年、歇息的傳統意義,更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有效手段。其消費方面的作用是最明顯和最直接的。在這一過程中,商家的促銷活動層出不窮。雖然其中的運行模式不足為外人道也,但其最終必以盈利為結局。商品能在市場上有效、順利的流通,便是商業活動的成功,買賣雙方達到雙贏。

三 制備年貨

以往,制備年貨是春節的重頭戲。而今雖然服務業已飛速發展,年前不必准備太多食品,但除夕前後部分商店與菜市仍要關門休息。因而年前依然也要購買一些蔬菜水果、肉蛋海鮮等。越是接近除夕,各種食品的價格越貴。黃瓜、豆角、番茄均漲至4元/斤,連北方最常見的白菜也漲至1.5元/斤。而其以往的平均價格不過0.5元/斤。水果方面,北方最常見的蘋果鴨梨每斤價格均在2.8元以上,南方的柚子也由以往的2.5元/斤漲至3.5元/斤,一個柚子大約要15元左右。而我在長沙冬季消滅柚子無數,每個不過4-5元。

雖然許多蔬菜水果價格令人咋舌,但人們依然購買。此現象可謂是再次詮釋了供求關系影響價格的經典理論。除夕將至,從事服務業的人們也要過節休息,造成商品供給減少;而冬季蔬菜品種少,栽培、運輸、儲藏成本高,蔬菜價格本身較高。而過年授予人們的特定心理使這些昂貴的蔬果成為必需品:誰家過年不整出七碟八碗、七葷八素的菜餚?太簡單的年夜飯總讓人覺得不成規矩、不像話。想吃什麼卻吃不到會讓這「過年」顯得過於凄涼。於是乎,賣方的商品一時間有了些「奇貨可居」的味道。如此算來,制備年貨在每個家庭的春節消費中佔了一定比例。然而,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一定程度上的再分配過程。富者以相對高價購買貧者手中的產品,這也可看作是再一次分配產品,縮短貧富差距的手段。然而,最終所獲得利潤是如何在生產、流通領域分配的,以何種比例分配的?我們不得而知。價格上漲是否最終能使農民收益?我們也不得而知。

四 訪親問友大拜年

按照傳統,春節期間親戚朋友都要互相來往走動,這是一個「禮數」問題。於是乎,我由長沙趕回石家莊,又由石家莊回到老家滄州過年。詩人說:所謂的故鄉不過是祖先漂泊的最後一站。對此我深表贊同。我的家族歷史比較簡單,然而祖先也走過了幾個地方。於是親戚們都分散居住在兩三個小城市,春節期間都要互相走動,互相贈送一些禮品,謂之「有聯系」。年前,我們分別拜訪了姥姥、二舅、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而他們也要一一回訪。平均每家要送50-100元左右的禮品。禮物一般為包裝、質量較好的蛋糕、水果、營養品等。而滄州的各個商場商店也投其所好,均有許多品種可以選擇。年後,爸爸作為奶奶這一脈的男丁要作為代表去拜望他的舅舅、姨媽等長輩,提了自香油蘑菇至八寶粥等十幾件禮物去拜訪四家親戚。過程則較為有趣,爸爸把第一家回送的部分禮物送給第二家,後又是第三家……如此這般,七拐八拐,推推讓讓,互相搭配,終於又提回了人家的黑芝麻糊、天津麻花等四件禮品。這般禮尚往來的禮儀,不禁令人莞爾。

然而,笑過之後細想,不難發現:血緣是春節的紐帶。每年一度的春節對人的血緣意識起到了不斷強化的作用。人的意識決定人的行為。所以,血緣意識的增強與血緣行為的泛化也是緊密相關的。從意識層面看,阻礙中國現代化的四大因素是:血緣主義、權威主義、平均主義和機會主義。而血緣主義在其中又居於主導地位。血緣主義使血緣成為了社會經濟生活的行為法則。其結果是:血緣內有誠信,血緣外是面子;家內有秩序,家外是機會主義;熟人之間好辦事,陌生人之間就是鑽空子。所以,血緣主義導致了人情大於法治。而法治是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沒有法治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另外,血緣主義也具有權威主義的天然基因。而權威主義又不利於平等和民主精神的產生。再者,血緣主義也有一種平均主義的味道。而平均主義既不利於個人積極性的調動,也不利於有效財產制度的建設。這般說來,春節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一個較消極的作用——對血緣主義的固化。

中國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就要走出血緣主義的溫情泥潭。人生需要血緣,需要家庭溫情,但社會不需要血緣主義。血緣關系的社會化必須以社會理性為前提條件。因此,如何正確看待春節,如何有效利用春節也成為我們應該思考的課題。

五 簡訊簡訊滿天飛

隨著通訊事業的發展,在各大中城市,手機幾乎成為人人必備的通訊工具。較之以往的電話拜年,以簡訊息的形式互致問候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而或幽默風趣、或溫馨浪漫的簡訊內容又比單純的「過年好!」「吃餃子了嗎?」等傳統問候多了人文內涵,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興趣盎然。從臘月二十八開始,許多心急的同學便蠢蠢欲動,屏幕上開始有拜年的信息滾動。而到除夕、初一幾天,那簡訊更如雪花般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每天約要收發幾十乃至上百條信息,景象甚為壯觀。

在漫天飛舞的簡訊背後,直接受益的不只聯通、移動等電信公司,還有一批新興職業者——網路簡訊寫手。據網上透露,成功的簡訊寫手春節期間每天收入近萬元!而其在聖誕節、新年、情人節等節日期間的收入也相當可觀。簡訊滿天飛,既要給親朋好友發,也要給上司下屬發,其作為一種溝通的媒介,與拜年相似,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濃厚的血緣意識、圈子意識,也算是春節的一大新特色。

春節,是一個溫馨的名詞,一個甜蜜的字眼,是一個安安靜靜又熱熱鬧鬧的假日,是一個辭別過去又聯系未來的接點。雖然我們已不會再為那些糖果、瓜子、花生翹首盼望,雖然人們都念叨著年味兒是一年不如一年。然而春節依然是春節。我們依然會義無反顧地擠火車回家,依然會瘋狂購物、准備過年,依然會握著手機傻笑,依然會拎著東西去各家拜年。春節,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經濟現象,它的產生、發展、消亡均由經濟基礎決定,那是歷史的必然。

最後附詩一首,記錄這讓我們歡笑又讓我們憂愁的——春節

春節:美麗與哀愁
春節是美麗的。
春節使人熱烈、溫情、祥和、吉慶、歡樂。
春節是中國人的聖誕日。
西方有《聖經》,中國有儒家學說。
西方有教堂,中國有祠堂。
西方有平安夜,中國有除夕夜。
西方有聖誕老人,中國有長輩。
西方有聖誕禮物,中國有壓歲錢。
西方有基督,中國有祖先。
西方有個人,中國有血緣。
春節是血緣的凝聚日。
血緣是中國人靈魂的系帶。
血緣聯系著冥界與人間。
血緣聯系著老人與兒女。
血緣聯系著過去與將來。
血緣滋養著靈魂,靈魂維系著血緣。

春節也讓人哀愁。
春節固化了血緣。
血緣內生權威,缺少平等。
血緣衍生平均,缺少效率。
血緣只有親情和熟人,沒有陌生人。
血緣導致只有圈子秩序,缺少社會秩序。
春節也有時成為惡的使者和護身符。
腐敗借著春節的名義。
結黨營私借著春節的名義。
炫耀借著春節的名義。

㈦ 春節假期延長會對哪些行業造成影響對應的經濟層面的調整會有哪些

春節是我國一個大型的節日,在這個節日即將到來的時候,大部分企業的員工都會選擇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畢竟一年在外工作以後,也是十分想念自己的親人,能夠有如此長的假日能夠回家鄉一趟,也屬實是難得的,至此不少的員工都會提前安排自己的春節假期,為的就是能夠在沒有工作的阻攔之下放心的回到家鄉,而不是臨時會有工作絆住了腳步,這樣的心境足以看得出大家回家的心切,就算是路途再遙遠,也是背上自己的行囊,踏上返回故鄉的列車。

對於經濟層面來講也是會有所調整的,生產出來的物品減少了,也就阻礙了大家消費的心理,及時是想購買商品,在缺貨的情況之下,彼此也沒i月辦法進行購買,至此經濟的增長速度會隨之減慢下來,而一些娛樂性的項目經濟增長也就在飛速的上升當中,畢竟春節假期漫長,不少人都會外出尋找娛樂節目,也就會讓經濟的增長結構有所改變,這也是獨屬於春節假期期間的經濟增長模式。

㈧ 春節經濟的產生原因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為什麼只有春節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並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種繁榮的經濟現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各行各業自覺或不自覺地圍繞春節民俗文化資源進行了產業化運作,開發出了各種節日產品和服務,客觀上形成了以春節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面向全國人民、體現歡樂祥和及團圓和諧的主題、涉及多種產業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不僅有上游產品,也有中游、下游產品;不僅有文化產品和服務,更有眾多非文化產品和服務;產業鏈不僅從城市擴張到廣大鄉村,而且擴張到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產業化運作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傳統年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經受時代風雨的侵蝕和歷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必須具有將非物質的年節文化物化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產品的本領,即圍繞年節文化進行產業化運作,開發出標志性品牌產品。我國早就創造性地開發出了鞭炮、彩燈、春聯、年畫、賀卡、年糕、香火等標志性的「年貨」,後來更開發出具有春節喜慶色彩的影視、演藝、娛樂、出版、工藝、旅遊等門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了產業鏈,從而使春節風俗有了標志性物化產品。非物質文化形態衍生出物質個體,其生命的延續就有了產業支撐。 創新開發是春節經濟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重要保證。人民物質文化的需求是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對春節服務及各種「年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創新傳統「年貨」,使其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融入現代市場;另一方面要能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生產新的「年貨」。如將傳統的登門或當面拜年的方式改為用電話、手機和電腦等現代科技設備互相拜年,賀歲電影、春節電視聯歡晚會等現代文化欣賞和服務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春節娛樂生活,現代化的交通、餐飲、旅遊、服務設施更是極大地提高了春節服務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節更加充滿了生命力、影響力和無窮的魅力。
在中國年節文化的百花園中,春節這枝 「花」無疑是開得最絢麗奪目的。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給保護和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打造中國品牌文化產品和推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啟示。

㈨ "假日經濟」現象透視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我國第一個「黃金周」而出現的。 1999年 9月,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休日的試行後,決定增加廣大勞動者的休閑時間,將春節、「五一」、「十一」 三個中國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節日的休息時間延長為 7天,於是「黃金周」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旅遊管理部門的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在廣大老百姓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旅遊休閑的假期。所以在前幾個「五一」黃金周到來之際,沒有做好任何物質准備的旅遊管理部門和沒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備的廣大消費者「一擁而上」,造成了公園、景點、名勝古跡「人滿為患」,名山、秀水、風景名勝「怨聲載道」,交通、住宿、旅行社「異常爆滿」……美好的時光卻沒有美好的享受,接下來幾個黃金周,成熟的廣大消費者採取了既要玩好又要休息好的方式,有意識地安排好了時間,因此整個「黃金周」無論各相關部門還是廣大消費者均過得有條不紊,皆大歡喜。經過對以上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了第一個黃金周的「狂熱」、黃金周的「冷靜」以及黃金周的「成熟」之後,即將到來的黃金周將是平靜祥和、豐富多彩的一個長假。人們將採取更加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時間支配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面對如此問題,讓我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什麼是假日經濟,其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讓假日經濟更持續、穩定、長足發展呢? 一、「假日經濟」的經濟學含義嚴格地說,「假日經濟」並不是一個經濟學名詞,但面對這一已客觀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現象,我們不妨將假日經濟定義為: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正確理解這一概念必須認識到,「假日經濟」不能單純理解為「節日經濟」,更不僅僅是「旅遊經濟」。它包括旅遊、休閑、娛樂三種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遊服務消費和文化消費三個領域。從更高的程度上講,它作為一種休閑消費,既是勞動力價值的體現,又是勞動力價值的提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活消費作為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通過消費生活資料面維持自身生存,生產出活動於其他三個環節的勞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費也越來越從單純的物質層面發展到精神層面。勞動者通過消費可以減緩壓力,愉悅精神,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這不僅是對人之為人的價值的更高層次的體現,也是一個提高自身素質的能動過程。從這一點出發,發展「假日經濟」就不能只重商業和旅遊業,也應發揮其文化內涵。「五一」節期間,南京各劇場組織了包括戲曲、交響樂、配樂散文朗誦會在內的文藝演出百餘場,平均上座率在九成以上,接待觀眾十餘萬人,既實現了自身的經濟效益,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二、「假日經濟」在我國出現的原因任何一種經濟現象的產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近年來在我國出現的「假日經濟」現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第一,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年收入過到500至800美元,是旅遊消費急劇擴張的時期。199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5854元,已達500美元左右,有的城市已達1000美元,可以說我國已邁入了旅遊擴張期的門檻。第二,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1999年國務院決定增加公民的假日時間,全年達到11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31.2%。從某種意義上說,假日消費情況的好壞,決定了一年消費市場的陰晴。第三,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傳統道德的影響以及多年來「短缺經濟」下的艱難生活使大多數中國人重積累,輕消費,尤其無暇顧及精神消費和生活品質的提高。實際上,這是與較低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的。恩格爾定律表明,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低檔品、基本生活消費品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將下降,用於高檔品各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將大幅增加。伴隨著我國邁入「相對過剩經濟」時期,在政府和媒體相關措施的影響下,居民的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變化。沒有這一點,「假日經濟」是無從談起的。第四,我國大多數市場進入買方主導態勢,商品和服務種類越來越多。今年「五一」期間,蘇寧普惠制」必將再次攪動市場,重掀家電搶購狂潮。蘇寧顛覆假日經濟游戲規則五一黃金周市場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蘇寧重倉蓄勢,憑借全國連鎖的優勢和三店聯動出擊的契機,從國內外各大家電企業一次性采購上萬套市場主流機型「五一」期間蘇寧電器將奉行其一貫倡導的「普惠制」原則,三家店攜手出擊,傾力打造濱城家電新坐標,讓大多數消費者感受到蘇寧的低價震撼。我了解到,蘇寧電器為五一銷售准備了數量充足的特價機型,另外還有近萬套超低價電器組成重型火力,將以罕見的低價投放市場。在高端產品線上,由於蘇寧採用的是全國統購的方式形成規模優勢,屆時液晶電視將瘋狂降價、國產42寸等離子大面積降破10000元,數字電視只賣純平電視價格。冰洗方面,蘇寧、海爾強強聯合,五一期間在蘇寧率先銷售超薄液晶滾筒兩款,預約銷售返現500元。此外,本次冰洗聯合廠家推出返現加贈、以舊換新等活動。蘇寧所推崇的健康、時尚、節能、靜音「四優空調」也將在五一期間力掀巨浪,主流品牌1P機跌破1000元。4月30日,蘇寧掀起「歡樂手機淘寶夜」,18時開始,摩托羅拉、諾基亞、夏新、波導等國內外一線品牌手機聯袂上演低價銷售大戲……蘇寧之所以拿出如此大的力度,意欲讓更多的濱城消費者體驗到高端平價帶來的震撼體驗。綜合看來,這里包含了西方經濟學中有關消費函數決定的問題。凱恩斯理論認為,實際消費支出是實際收入的穩定函數,即C=C0+C*Y。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即C0基本穩定以後,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Y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消費觀念的變化使邊際消費傾向趨於變化,這使得消費需求C提高,成為「假日經濟」出現的前提條件,加以人們擁有充分的閑暇時間和越來越多的消費選擇作為現實的基礎,「假日經濟」在我國的出現遂成為必然。三、「假日經濟」及其中出現的問題帶給我們的深層次思考 1.旅遊業供需協調要符合經濟規律。供給與需求是經濟學最基本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200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長假中,許多著名景點人滿為患,一部分遊客怨聲載道,實際上體現了旅遊資源的供不應求,但不能從中得出盡快擴大旅遊資源供給的結論,而應從供需兩方面著手解決。從供給來看,應注意到旅遊業的顯著特點,即季節彈性大。我國著名旅遊景點市場在90%的時間里能力過剩,在10%的時間內供給嚴重不足,如果盲目擴大規模,勢必造成旅遊淡季的資源閑置和從業人員的季節性失業,產生新的浪費。當前比較可行的措施是適應旅遊業由休閑式向度假式轉變的一般規律,擴大區域景點的綜合接待能力和輻射度。從需求來看,須加以引導和調控。首先,可以拓展居民的假日消費領域,使其在當地即可滿足消費需求;其次,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可以採取「節假分離」和「彈性工作時間」的辦法化解矛盾,以均衡利用旅遊資源;再次,旅遊景點可以實行淡、旺季差別價格,啟用價格杠桿實現市場調控。看看相關報道就明白:各地景點票價上漲,酒店行情一掃低迷,商家小販磨刀霍霍,更甭說車船飛機……原來,假日給這些行業帶來了「經濟」,送去了「黃金」,當然,各地財政也同時有了可觀的收入。 全國統一放長假,大批遊客出行,由此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倒也不無道理。然而,選擇假日出遊者畢竟是休假者中的少數,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在家休息。不出門,或是因為消費不起,或是承受不了人山人海的擁擠。多數人沒有介入消費,這樣的「假日經濟」就值得商榷了。 如果不是全國統一放假,人們集中出遊,各地吃、住、行、游、購還會乘勢飛漲嗎?如果不是承受不起,不是人滿為患,會不會有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如果沒有人流如此集中地湧入,旅遊地景區的保護是否能減輕壓力?商業經營是否能均衡一些?我們何苦再人為地擴大旅遊淡旺季?如果實行帶薪休假制度,讓人們有可供選擇的更靈活的休假方式,可能沒有了「黃金周」,卻可以持續拉動消費,促進經濟,而且可以減少集中休假出遊帶來的額外成本,何樂而不為呢?我做了個小范圍的民意測驗顯示,有60%的市民選擇在家,30%的人堅持出遊,剩下的10%想串親戚。而假期加班的人也無怨言,長假的前三天為法定假日開3倍工資,後四天為法定休息日加2倍。而富省廣東竟放豪言,要加4倍工資。看來不能出遊的小小遺憾也可以彌補了。 2.注重需求對經濟「量」的拉動的同時,更注重其對經濟的「質」的促進。「五一」節假期中出現的情況給有關行業以很大的啟示。商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文化服務業紛紛提出要加強對經濟運行規律的研究,搞好市場調查,改善經濟管理,完善服務,以提高經濟效益。這是一個好的信號,它不僅表明有關行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可望以此為契機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需求對經濟質量的促進作用。美國經濟學家波特在其著名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中指出,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是由包括生產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產業及其輔助因素決定的。就需求因素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需求量,二是需求的層次,三是需求的超前性。具有強烈市場意識的、高水平的、挑剔的消費者是本國該產業發展的可貴財富。它們的消費需求作為一種鞭策,能為企業的自我發展、自我創新提供無窮的動力。在我國的經濟實踐中,需求量的作用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但對其質的作用則重視不夠。「假日經濟」提醒我們,應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培訓和教育,提高我國的消費層次,使需求發揮促進經濟「質」的躍遷的作用。而且,應該認識到,這種作用與需求量的作用不同,無論在過熱時期還是緊縮時期,它都能為經濟的良性發展提供積極的力量。 3.以更科學、合理、成熟的方式啟動消費。上文中已經提到,「假日經濟」在我國的出現符合凱恩斯消費函數理論,即消費受居民當期收入的影響,然而,僅僅認識到這一點顯然是不夠的。在西方經濟學中,關於消費函數決定的重要理論還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這一理論認為,消費的變動不直接受暫時收入的影響,而是持久收入的穩定函數,即只有暫時收入影響了持久收入,才影響至消費。由於居民消費心理的復雜性,這兩種理論雖互相對立,卻在一定程度上互補。將這一理論應用於「假日經濟」,就使我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何使假日消費的「脈沖」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五一」節的消費熱潮不可否認地含有居民的從眾好奇心理的因素,但隨著人們消費心理的不斷成熟,這樣的「假日經濟」能否持續下去卻是未知的。因此,啟動消費的「治本」之法並不僅在於放幾個長假,而是在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的同時,通過稅收、醫療、教育、住房、社會保險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真正提高人們的收入預期,從而啟動消費。四、增加公共假日和加大公共投資政策是假日經濟繁榮的持續動力 1、增加公共節假日天數 1.1.增加公共節假日天數的積極意義第一、延長假期,有利於經濟發展。根據我國勞動制度規定,我國公民每年擁有 114天的公休假日。假期的延長,有利於人們利用假期進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從微觀經濟學角度分析,消費與閑暇時間的長短與財富效應和替代效應的相互影響有關。當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函數的改進增加社會財富,財富效應促使較少的工作和較多的消費成為可能;同時替代效應促使人們更多地工作來提高消費。經濟發展時,財富的積累促進人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來消費。當經濟進一步發展,由於勞動生產率額的提高產生的替代效應和財富效應相抵消,因此休閑時間變化不大,但消費繼續增加。當前我國GDP以每年8%的速度穩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也逐年遞增,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為我國大力發展假日經濟提供契機(見表一)。 年 份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 19992210.352.65854.042.1 20002253.449.16280.039.4 20012366.447.76859.638.2 20022475.646.27702.837.7 表一:城鄉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和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自1999年設立「黃金周」假期制度以來,十七個長假期期間全國城鄉居民出遊人數逐年排浪式上升,帶動相關的旅遊收入也同步上漲。以2000年到2002年為例,全年全國總的外出旅遊人數分別為7.44億、7.84億、8.78億人次,而這三年中「黃金周」出遊人次分別為1.26億、1.83億和2.19億人次,分別佔全年出遊人次的16.9%、23.3%和25%;相關旅遊綜合收入分別佔全年收入的23.2%、24.6% 和22.3%。 根據宏觀經濟學真實商業周期理論表明,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資本的生產率的改善產生的正效應,生產函數的改善是持續性的。財富積累對消費者需求產生的正效應,促進消費的發生。同時消費具有順周期性,而消費的發展又能促使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的進一步擴大,從而促進生產函數的有效改善。因此產出上升,實際利率變化不大。居民假日休閑消費能夠帶動相關的鐵路、民航、公路客貨運、餐飲、酒店、零售業、廣告業、通訊產業、銀行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根據消費理論,一種行業消費能夠帶動相關的12個行業同時消費。以2004年「五一」「十一」長假為例,假日旅遊產業促使民航收入分別為16億元和18.5億元人民幣;鐵路客運收入也同期達到11.4億和11.5億元人民幣。國內貿易部統計資料表明1999年「十一」長假,全國百家重點大型企業實現零售額82億元,同比增長20.9%;2005年春節期間簡訊發送量7天突破100億條;春節期間北京市年夜飯約有110萬以上的市民外出聚餐,當天營業額約達8000萬元。一系列相關的消費活動產生的「滾雪球」效應使得整個假日經濟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 1.2、增加節假日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學家指出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進入「後工業」時代(post-instrial society)。其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是從商品經濟過渡到服務經濟為主,導致製造業地位的下降。在過去的20 年中,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這種轉變。以七大工業國中的加拿大為例,70%的加拿大人從事交通、教育、保健、銀行、咨詢、旅遊相關的服務性行業。休閑和娛樂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增長是向後工業經濟過渡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發展,第三產業在整個GDP的貢獻方面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第三產業的繁榮同時促進了第一、第二產業的穩步發展。我國增加公共假期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消費,繁榮經濟,第三產業的發展好壞成為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目前,我國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許多潛在的工作崗位尚未被開發。隨著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就業崗位,對緩解我國下崗工人就業難問題,保持社會安定起很大的幫助作用。 2、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在發展假日經濟方面潛力巨大目前,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已達114天,幾乎佔全年總天數的三分之一,假日經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年的經濟善。同時作為擴大內需措施,發展假日經濟應該充分考慮加大財政力度的現實可能性,使假日經濟在可靠的物質基礎上得至進一步的繁榮。加大公共投資政策的力度,在發展假日經濟方面的潛力主要表現為:第一、公共投資政策的認同感較強,基本上已達成共識,在執行才實施過程中的費用較低,效果較好。公共投資政策主要是以政府財政的公共支出形式來舉辦公共工程,如興建一些非盈利性或微利性的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如城市的公共住宅、供水、供電、通訊、交通、公園,以及江湖的治理、以及水利工程等,具有外溢性壟斷性等特點。在我國連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手段刺激經濟,而遠未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應的現實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上,尤其是加強以擴大公共工程支出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投資政策的力度將是適宜的政策工具。通過大規模增加政策投資來刺激經濟回升,將宏觀經濟政策重心放在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上,可以直接形成社會需求,而無需企業和個人需求的相應回應,從而產生貨幣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應。從政策的時滯方面看,財政政策對於擴大需求也更優越性。而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資金量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公共投資政策的動作和時間都留有餘地,可以持續地發揮擴大投資需求和改善供給的作用,為假日經濟的發展不斷創造良好的配套設施和外部環境。第一,公共投資政策的實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比如,在公共投資中設備采購強調使用國內產品;在中央政府預算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採取擴大發行建設債券、轉讓股份制企業中的國家股、投資稅收抵扣等辦法擴大資金來源等。在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鼓勵民間投資,使投資主體多元化,拓寬直接投資的渠道,刺激投資需求。在目前大規模增發國債的背景下,國債的發行收入基本上用於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公共投資。這些措施切實解決了政府投資中的產資金不足問題,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提供了資金保障,為消除交通等「瓶頸」部門對假日經濟的「梗阻」和限制准備了現實條件。第二,公共投資政策在財政政策工具中相對代價小,機會成本較低,可塑性強。所謂政策機會成本,是指在實施經濟政策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放棄的其他方面的效益。這可以用付出的代價的大小來衡量,可以是物質代價,如人力、物力、財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價,如由於政策實施所引起的社會矛盾等。與財政補貼相比,公共投資政策在謀求供求方面更為靈活,因為政府支出有明顯的剛性,即「棘輪效應」。由於基礎設施等投資是財政的非經常性支出,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其年度投資規模能依據當年經濟的宏觀景氣狀態而靈活地擴張和壓縮,不僅可以產生有力的反經濟周期的政策效應,而且當經濟景氣時還可以經濟相應壓縮債務發行規模,減少債務負擔。此外,由於投資性支出將形成相應的國有資產,這就使國家債務與國有資產形成對稱狀態,因而此時的國債具有「虛」國債性質。目前,我國國債余額較低,同時債務儲存度偏高,而且儲蓄率較高,國債規模的擴大仍然存在一定的窨和迴旋餘地。利用增發國債以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不但可以解決政府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有效解決金融機構無法擴大高質量資產問題。此外,假日經濟的興起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壓力加大,在當前通貨緊縮狀態下進行大規模建設可以降低工程先進集體和融資成本,公共投資政策實施國度的加強恰逢其時。可見,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在促進假日經濟長遠發展的同時所承擔的成本代價較小,是當前形勢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理想工具。 3、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對發展假日經濟的效應分析顯然,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將會對假日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下面效應。首先,增加公共投資屬於「汲水」政策,可以在經濟蕭條時靠付出一定數額的財政資金使經濟自動恢復其活力。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國度可以衽消費與投資的雙向啟動,刺激假日經濟的繁榮。通過基建項目建設不僅可以吸納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從而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費需求,為假日經濟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同時能夠迅速增加投資規模,直接擴大社會投資需求,刺激經濟增長,改善基礎設施的薄弱和滯後狀況,為發展假日經濟提供良好的配套設施及服務支撐。其次,政府支出的增加和公共工程的舉辦有利於擴大財政政策帶動民間投資方面的行政效應。由於基礎設施項目一般屬於資本密集型,政府財政資金有限,可以運用財政貼息、政府控股和參股、財政擔保等手段,通過出讓基建項目的經營權,充分調動、吸收社會閑散資金參與投資,從而擴大投資需求,為增加就業和個人收入、最終擴大消費支出提供條件。再次,通過加強公共投資政策與貨幣金融政策工具的配合,提供信貸支持,引導假日經濟的發展方向。銀行在促進旅遊、婚慶、購物消費的同時,注重扶持與「假日經濟」休戚相關的產業的發展,如市政建設、交通運輸業、通訊業,將為「假日經濟」的進一步繁榮不斷提供金融支持,也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運用提供現實基礎,有利於實現公共投資政策的擴散效應。當然,加大公共投資政策力度也會給假日經濟的發展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比如:公共投資的資金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消費支出,減少對假日經濟的消費需求。

㈩ 節後多地出台新一輪促消費舉措

節後多地出台新一輪促消費舉措
發放消費券、打造新消費場景、因地制宜舉辦特色主題活動、扶持電商產業、取消消費限制性條款……近日,多地出台一系列穩增長、擴內需、促消費的新舉措,著力延續春節勢頭山察碼,恢復和擴大消費。
「不敢消費、不願消費、不便消費」是當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痛點。對此,多地出台的促消費新舉措是與惠民生相結合。
甘肅提出推進蘭沒凱州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打造「1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等;山東提出開展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示範活動,對新認定的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示範縣(市、區),省級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並對排名前列、實效突出、創新示範作用顯著的再給予20%—40%的示範引領獎勵。
此外,各地還依託自身資源特色、文化底蘊,打造新消費場景、創辦消費主題活動來激發消費熱情,吸引四方來客。
湖南推進內外貿一體化試點,支持長沙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帶動其他市州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山東發揮文旅資源優勢,提出辦好「暢游齊魯樂享山東」主題旅遊年,開展青島國際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孔子文化節等品牌活動。
穩住消費「大頭」 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
汽車、家電、餐飲、家居被稱為消費領域的「四大金剛」,這四大類占社零總額1/4左右。其中,汽車消費居「四大金剛」之首,在社零總額中約佔10%比例。
在遭受疫情等超預期沖擊的2022年,汽車消費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2022年我國全年新車銷量2686.4萬輛,增長2.1%,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今年穩汽車仍然是穩消費的「大頭」,已有多地發文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
山西省商務廳等17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支持鼓勵各市繼續出台或延續新車購買補貼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市加大補貼力度,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報廢更新,挖掘汽車消費潛力。河南省商務廳等18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提出破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地方保護、繁榮二手車市場等。
展望未來:消費向好勢頭將在節後繼續保持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2023年,隨著防疫措施持續優化以及疫情形勢快速過峰,分析人士認為,春節期間消費向好的積極態勢將在節後繼續保持。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中國網財經表示,春節期間消費的強勁表現超預期,充分展現出我國經濟具有很強的韌性和活力。當前,疫情對經濟前景造成的不確定性大幅下降,消費信心增強;同時,此前推出的一攬子穩經逗哪濟政策和接續措施,穩定了就業和經濟大盤,為後續消費恢復提供堅實基礎。「消費復甦的總體趨勢,確定且可持續。」

閱讀全文

與春節經濟形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英雄以及故事讓你難忘 瀏覽:244
幸福置業哪裡最好 瀏覽:157
蛇跟羊女婚姻如何 瀏覽:200
使命召喚戰區故事模式怎麼搞 瀏覽:864
事業單位工人的技術工有哪些等級考試 瀏覽:9
你幸福嗎拼音怎麼寫 瀏覽:544
美女用什麼眼妝好看 瀏覽:585
經濟學有哪些選修課 瀏覽:841
小孩子體脂率多少才算健康 瀏覽:748
有什麼由囍轉悲的故事 瀏覽:76
王者榮耀如何出健康系統 瀏覽:141
醴陵市疾控中心辦健康證要多久 瀏覽:843
你是怎麼看待現在的婚姻 瀏覽:113
渝中婚姻登記檔案在哪裡 瀏覽:901
事業單位編制工勤崗位有什麼用 瀏覽:849
美女賽車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358
屬兔跟屬馬的人婚姻如何 瀏覽:25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有哪些課程 瀏覽:266
新婚姻法規定哪些行為可以坐牢 瀏覽:159
寓言故事老鼠嫁什麼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