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經濟增長的幾種方式的定義
1.外延型增長和內涵型增長,這一組概念其含義用最簡明扼要的表述就是:外延型是用要素投入增加使產出增長,內涵型是用要素效率提高使產出增長。外延型的要素投入增加是指硬要素(如勞動、資本、土地等)增加,內涵型的要素生產率(效率)提高中的要素也是指硬要素,硬要素生產率怎麼能提高呢?那就必須有軟要素(如科技、組織、管理等)的加入或投入,由於軟要素增加投入才使硬要素生產率提高這是不容質疑的。外延和內涵這一組概念的出發點是:從硬體角度看,主要是研究投入總量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從硬、軟體綜合看,它也是分析硬體和軟體兩部分投入的結構比例關系。這里我們發現,研究硬、軟體投入的內在結構比例關系,實際上這正是粗放和集約這組概念的本義,因此可以說,外延型和內涵型本質上也就是粗放型和集約型的具體內容或形式,而且是現代的發展了的形式。可見,經濟增長方式也可以用外延型和內涵型增長方式來進行界定和表述。
2.「速度型增長方式向效益型增長方式轉化」這一提法也比較貼近現實經濟生活。速度是指國民經濟的同一經濟指標在時序上的比較,也就是全部產出總量或部分產出總量的增長比率,一般用相對數來表示。由於要與效益作對比研究,這里將速度採用全部產出即C+V+m
(總產值)增長來表示。效益則是勞動投入量(包括勞動佔用和勞動耗費)與(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出量之間的對比關系,投入量用C+V表示,產出量用C+V+m表示。速度雖不直接顯示出投入量,
但在全部產出中是可以分離出來的:在全部產出C+V+m中可分離出補償性產出C+V
也就是投入量。這也能夠看出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由於速度是增長比率,速度就是增長的代名詞或同義語,也可以說是增長的另一種科學表述,世界上沒有不用速度來反映和表示經濟增長的。然而,如果將它典型化為「速度型增長」,似乎並不確切。因為界定「速度型」是與「效益型」相對應的,「速度型增長是沒有效益」的結論是不正確的。由於速度提高既可以是投入量(C+V)增加所至,也可以是凈產出(m)增加所得,
而凈產出(m)的提高就是有效益的。同時,m的提高或增長也是一種速度,是部分產出的速度,如果以凈產出(m)的增長比率計算速度,
則速度越高越好!可見,有速度或高速度不一定就沒有效益,用「速度型」來概括經濟增長有可能產生片面性隨之產生誤導。
3.效益型網路營銷的定義簡單的說,效益型網路營銷就是以客戶的實際效果為導向,是企業網站建設與運營維護一體化的"全程網路營銷"模式。追問: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資、擴大廠房、增加勞動投入,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外延型增長方式。其基本特徵是依靠增加生產要素量的投入來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消耗較高,成本較高,產品質量難以提高,經濟效益較低。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在生產規模不變的基礎上,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進機器設備、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內涵型增長方式。其基本特徵是依靠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消耗較低,成本較低,產品質量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較高。追問:
呃...不是這個,我是說你解釋的外延型和粗放型好像是一樣的,你解釋的內涵型和集約型一樣了
兩者的區別至少存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1、兩者的涵蓋面不同
在經濟學上,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是和外延型經濟增長方式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是指通過挖掘現有企業的生產潛力,比如在企業中通過提高現有生產設備的利用率,節約原料、材料和燃料動力的消耗,提高勞動者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開展技術革新,改造生產組織和管理制度等來實現生產增長的。區分內涵或外延型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標志是,產出增長是依靠生產要素的投入擴張,上新項目,鋪新攤子,還是依靠企業內部的節約、挖潛、革新、改造。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內涵、外延這兩種經濟增長方式並非是互相排斥的,外延的增長中往往包含內涵增長的因素,內涵的增長中同樣需要外延增長的配合。從長遠看,要實現經濟的不斷增長,必須有新的投資和基本建設。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對稱。粗放型經濟增長原指農業生產中把一定量的生產資料和活勞動分散地投入較多的土地,實行廣種薄收的農業經營方式。在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不足和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的條件下不失為增加農產品總產量的一條經濟有效的途徑。後來這個詞被引申到其它方面,例如在工業中,把專門從事初級(粗)加工,製造低檔產品,稱為粗放型經濟增長。集約型經濟增長原指農業生產中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上,集中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採用新的技術措施進行精耕細作、高產高效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經濟增長的粗放和集約往往是和一定的生產力水平相聯系的。區分粗放經營和集約經營的主要標志,既不是看資本、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擴張,也不是看採取新建或技改的方式,關鍵是生產技術上是否進行低水平的重復,是否提高了綜合生產要素的產出率,是否實現了投入與產出之比的最小化。可以說,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和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本質屬性都是提高經濟效益,從邏輯上說,凡是通過節約、挖潛、革新、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實現的經濟增長都屬於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除此之外,通過改善生產要素的組合配置方式、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改變生產結構和規模等而實現的經濟增長則都屬於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由以上分析可見,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這一概念大於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
2、兩者對提高經濟效益的認識角度不同
一般地講,經濟效益是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雖然經濟增長的集約型方式與內涵型方式都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追求速度與效益的有機結合為目標的。但是二者對經濟效益的認識卻有所不同。
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總是為了取得一定的經濟成果,即產出;取得一定的經濟成果,就要支付一定的代價,這種代價就是經濟活動的投入。投入與產出或產出與投入之比就形成了經濟效益指標的基本構造,即:
勞動產出
勞動投入
經濟效益=─────
或經濟效益
=
─────
勞動投入
勞動產出
提高經濟效益,就是提高經濟活動中產出與投入之間的比值或降低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值。由上面的公式不難知道,提高經濟效益的基本方式有五:
(1)投入不變的條件下,提高產出;
(2)產出不變的條件下,減少投入;
(3)投入有所增加,但產出有更大程度的增加;
(4)產出有所減少,但投入有更大程度的減少;
(5)產出增加,同時使投入減少。
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投入不變而產出提高,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的典型形式,在實現內涵經濟增長的條件下,投入生產的各種要素的一般代表--資金的消耗或佔用量不變,在價值形態上的生產規模不變,但生產出的使用價值量增多,從而在使用價值形態上的生產規模獲得了實際的擴大。投入不變而產出增加,不但可以發生在使用價值形態的所得形式上,也可以發生在價值形態的所得形式上。對於個別企業來說,通過改進技術、合理組織勞動過程等方法縮短必要勞動時間,使企業生產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小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可以在同樣的投入條件下獲得超額利潤,獲得更多的所得。
相對於普通的生產要素來說,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不一味排斥投入擴張,它具有在增加投入的同時必然要求增加產出的特點,實質是追求投入與產出之比的最小化。在實現集約型經濟增長的條件下,投入生產的各種要素的一般代表--資金的佔用量或消耗量並非不可增加,只要生產要素的投入擴張能帶來更大的產出,是以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前提的,追加效益是遞增的,那麼這樣的經濟增長仍是集約型的。
投入增加的同時使產出有更大程度的增加含有很深刻的經濟思想,它反映了現代大機器工業生產的特點。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經濟效益並不意味著一味的省。如果說,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的節約主要是通過少花錢而實現的,那麼在實行分工,進行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的節約則主要是通過更多地花錢而實現的。
由於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本質屬性是追求良好經濟效益前提下的經濟有效增長,是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它並不簡單地反對投入增加,也不簡單地追求投入的不變或減少,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內涵包括了以上所述提高經濟效益的五個基本方式方面的內容。
3、兩者的實現途徑不同
認識上的不同必然會帶來實現途徑上的差異。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本質上講是企業行為。如果我們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體--企業來考察,實現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其基本途徑不外乎降低消耗、改進技術、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技能和效率、強化管理,以及提高設備利用率等。而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實現途徑除上述之外,還包括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改善生產結構、尋求經濟規模等內容。由此可見,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實現途徑更豐富、更寬廣。
⑵ 什麼是經濟增長方式(簡答題)
【答案】:經濟增長方式一般是指通過生產要素變化包括數量增加、凱褲頃結構變化、質量改善純指等盯陸,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
⑶ 經濟增長方式是指
【答案】:B
經濟增長鄭仿宴方式是指資源的總體配置方式,即決喊銀定經濟增長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及各種大和要素組合起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
⑷ 什麼是經濟增長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通常指決定經濟增長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以及各種要素組合起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經濟增長方式可歸結為擴大再生產的兩種類型,即內涵擴大再生產和外延擴大再生產。外延擴大再生產就是主要通過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來實現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鋒團經濟的增長。而譽唯內涵擴大再生產,主要通過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來慶基培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使用效益來實現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水平的提高。現代經濟學從不同的角度將經濟增長的方式分成兩類,即粗放型經濟和集約型經濟。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資金、資源的投入來增加產品的數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則是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來增加產品的數量和提高產品的質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
⑸ 我國經濟增長方式
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投資依存型的增長:即對外出口和投資,但其自身消費的力量很有限。就是在國內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橋鋪路,蓋房子,大興水利,加快城市化建設等等,以及在海外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建。
另外股市是許多私卜純啟營經濟融資的重要渠道,而私營經濟對中國的經濟也很重要型如,它吸納了60%以上的就業人口,車市也是提高國內消費的重要手段,國家目前的戰略是像日本一樣將汽車行業發展成為我國的支柱行業。至於房地產,各地政府都把它當做拉動本地GDP增長的支柱褲賀產業。但這種增長方式是一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有必要盡快轉型。
⑹ 經濟增長方式的解釋
經濟增長方式,指的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投入、 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為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增長方式。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 是指主要依靠物質要素的投入來輪虛晌增加產品數量, 實現經濟增長的方式;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 是指主要依靠物質要素質量改進和優化配置來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 實現經濟增長的方式。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就是譽慧要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臘鋒增長方式轉變。
⑺ 經濟增長是指什麼
經濟增長,狹義指GDP增長。增長屬於宏觀經濟范疇。
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增加。經濟增長率的高低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實力增長速度的標志。決定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投資量、勞動量、生產率水平。用現價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的速度。
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增加。較早的文獻中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總產出與前期相比實現的增長。總產出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對一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經濟增長率來表示。設△Yt為本年度經濟總量的增量,Yt-1為上年所實現的經濟總量,則經濟增長率(G)就可以用下面公式來表示:
G=△Yt/Yt-1
由於GDP中包含了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因素,所以在計算GDP時,就可以分為,用現價計算的GDP和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用現價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的速度。
經濟增長是經濟學家和記者常用的表達方式,意思是一個國家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往年的增長率。更一般地來探討,經濟增長的涵義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個經濟體系生產內部成員生活所需要商品與勞務潛在生產力之擴大(亦即生產可能曲線向外擴張)。生產力之成長主要決定於一個國家自然資源稟賦、實質資本累數量累積與質量提升、人力資本累積、技術水準提升以及制度環境改善。因此,經濟增長也意涵決定生產力之諸多因素的擴展與改善。
支持經濟增長的人認為它可以增加一個國家的財富並且增加就業機會。經濟正增長一般被認為是整體經濟景氣的表現。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數,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往年減少就叫做經濟衰退。通常情況下,只有當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持續減少,才被稱為經濟衰退。
⑻ 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兩者的定義不相同。
經濟增長方式狹義概念指把GDP增長作為經濟增長的目標與指標的增長方式;廣義指社會財富的增加方式,即價值(包括用貨幣來計算的與不能用貨幣來計算的社會財富,既包括社會財富量,也包括社會財富的質)的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主要是指生產要素分配投入組合使用的方式。
區別二、兩者的形式各不相同。
經濟增長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類型模式。經濟發展方式從理論上說,有多種經濟增長方式的組合類型。例如按要素投入劃分,分別有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等等。
區別三、兩者的原則不相同。
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應堅持以下三條原則:
(1) 是否有利於持續、協調的經濟增長;
(2) 是否有利於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
(3) 是否有利於滿足社會需要,即有利於經濟結構優化、社會福利改善和使環境得到保護等。
經濟發展方式的原則主要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包括「一條道路」、「一個方針」與「三個轉變」。
區別四、兩者的轉變途徑不相同。
經濟增長方式主要是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以及完善競爭性市場體系。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增長維持,然後採用好的方法轉變發展方式。
區別五、兩者轉變的意義不相同。
經濟增長方式的意義在於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從生產要素配置、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等基礎環節入手,加大治本的力度。經濟發展方式的意義在於轉變差距過大與能耗過高,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不能由經濟增長方式或傳統的增長方式來承擔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增長方式
網路-經濟發展方式
⑼ 什麼是經濟增長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是指一個國家搏鉛(或地區)經濟增長的實現模式,它可分為兩種形式:粗放型和集核備約型。根據總量生產函數分析和資本產出彈性與勞動產出彈性的計算,可將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長率進行分解,即由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導致的經濟增長和由要素生產率提高導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經濟增長比重大,則為粗放型增長方式;如果要素生產率提高引起的經濟增長比重大改銀毀,則為集約型增長方式。但經濟增長方式的區分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二者有時還是互相交叉的。
⑽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包括哪些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包括: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出口拉動向出口、消費、投資協調發展轉變;由結構失衡型向結構均衡型轉變;由高碳經濟型向低碳經濟型轉變;由投資拉動型向技術進步型轉變;由技術引進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
由第二產業帶動向三大產業協調發展轉變;由忽略環境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由「少數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轉變;由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
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應堅持以下三條原則
1、是否有利於持續、協調的經濟增長。
2、是否有利於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
3、是否有利於滿足社會需要,既有利於經濟結構優化、社會福利改善和使環境得到保護等。
轉變是漸進的,需要有一個過程,是全局性的,不排斥某些地區、城市、企業在某些條件下實行粗放型增長。各地區和城市受其所處環境、市場條件、技術發展水平以及就業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經濟增長方式可能存在很大差異,增長方式的轉變也不會步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