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群眾性經濟創新可以寫哪些方面

群眾性經濟創新可以寫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3-05-28 23:17:28

1. 如何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

在新的社會條件下,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必須要建立暢通有效的領導體系和運行機制,工會要以強烈的責任感積極組織實施,充分動員組織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創新。
實施「創新工程」的總體要求:
1、實施「創新工程」,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推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的貫徹落實,進一步突出和履行工會的維護職能。實施「創新工程」和落實工會「五突破一加強」任務的根本目的是統一的、一致。
2、實施「創新工程」陵鎮仿,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堅持把增強企業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抗禦風險能力作為主攻方向,把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點、實現扭虧增盈等問題作為重點,緊緊圍繞創新技術、加強管理、增加品種、改善質量、降低成本、增進效益、搞好服務等,鼓勵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學趕先進、爭創一流、多做貢獻,為推進企業改革與發展建功立業。
3、實施「創新工程」,要以創新為靈魂,在開展有關活動的目標、領域、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在目標上,以企業職工為主體,以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領域上,與企業的科技、經尺纖營、流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緊密結合;在內容上,突出技術創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在形式上,以發動廣大職工參與並為職工群眾所歡迎為標准,創新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不斷把活動推向新水。
4、實施「創新工程」,要堅持從行業和企業的實際出發,組織職工深入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崗位練兵、技術比賽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在工業企業中,重點圍繞產品、質量、成本、效益來開展,實現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的創新。在商業、服務性企業中,重點圍繞質量、效益來開展,實現服務規范、服務知識、服務項目、服務功能的創新。各行各業都要突出創新、創先、創優、創最佳水平,走科技興企之路。要把實施「創新工程」的過程作為提高職工素質的過程。通過推廣普及創造學,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通過職業技能、新技術新知識培訓,提高職工的職業技術技能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通過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挖掘職工中的絕招、絕技、絕活,搞好傳、幫、帶;通過技術難題會診、關鍵課題分析、招標揭榜攻關,提高職工的創新應變能力和攻旅激堅能力。在創新的實踐中,培養造就一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新科技革命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使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2. 如何推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經營機制不斷創新的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調動和發揮員工積極性的有效舉措。開展這一活動符合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有利於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提高職工的勞動技能,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開展創新活動要與時俱進,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完善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加強領導,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內涵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是指在企業內部,以職工自願參加為原則,以提高經濟技術指標、生產作業效率、提高職工勞動技能或操作水平為目標,通過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進等開展創新活動。通過參加技術技能比賽,組建經濟技術創新小組,普及應用先進操作法,學習現代高新知識和技能等活動為主要形式。創新主體不僅是企業的技術人員,專家隊伍,更是依靠廣大職工群眾在本職崗位上創造條件進行改造革新。通過觀念、技術、結構、管理、制度、產品、服務、經營過程和企業文化等創新。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是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加快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不斷向生產與科技的深度和廣度拓進,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優化企業內外部環境,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能力,培育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利潤,成為企業追求的根本點。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效益為中心,需要提高效率,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要重視直接效益與創長期效益的統一。重視在企業內部生產規模、提高質量、節能降耗、安全生產、降低成本上使實勁,又要重視預測市場變化、捕捉市場信息、擴大產品市場佔有率,提高企業知名度等。隨著科技進步和企業設備、工藝的不斷更新,企業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梁梁,在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等領域上加大工作力度。既要重視調動生產一線職工的積極性,又要注重發揮好科技、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等職工技術骨幹隊伍的聰明才智;既要在活動的具體策劃、組織、發動、實施中下功夫,又要善於總結、提煉和推廣先進經驗、先進操作法,在普及、引導、示範上做文章。從企業實際出發,把技能型和知識型統一起來,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突出創新、創先、創優,促進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職工是創新的主體,職工參與的廣度、力度、深度是衡量創新活動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標志。要按照企業需要,職工歡迎、群眾滿意的原則開展創新活動。

創新活動的制燃渣派度化和規范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做好創新活動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使得活動開展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規范運作。勞動競賽的管理制度應包括競賽目標管理制度、組織競賽的工作制度、統計核算制度、檢查考證制度、考評獎勵制度、組織制度、創新成果徵集制度和創新成果展示發布等制度,制定切實可行、規范嚴格的管理制度,讓創新活動更具操作性。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嚴謹的制度是競賽長久不衰的保證。2003年廣州電信出台了《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勞動競賽管理制度》,從競賽申報、檢查、評比、獎勵,每個環節都作了嚴格的規定。強調競賽的申報。申報項目必須包括現狀、對策、目標等,如果年初沒有按規定申報,年終就不能參加評比。規范競賽的檢查,實行競賽中期檢查制度,以便及時發現競賽中出現的問題,要求競賽結束後,必須對競賽加以總結。對具有先進性、新穎性、實用性的創新成果,以及在取得這些成果的過程中,所採用的好方法、好技術等要歸納總結成規范的程序,並提升為制度、規定或操作法,加以推廣。保證成果經驗在穩定中不斷提升,使競賽的成果最終轉化為新的生產力。

重視建立競賽激勵機制

科學的競賽激勵機制是進一步激發勞動競賽熱情,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勞動競賽不斷深化的重要動力。建立競賽激勵機制,要以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建立起勞動成果和勞動貢獻與物質利益和社會榮譽相統一的激勵機制。要大張旗鼓地提倡和宣傳職工群眾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要尊重廣大職工群眾在勞動皮賀競賽中所創造的價值和成果,對於他們所付出的勞動給予相應的報酬,尤其是對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和集體要給予重獎。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激勵模式也應多種多樣。要重視研究受獎者的主導需求,採用多種激勵方式以加大激勵效價。精神鼓勵與物質利益並重,晉職晉級與利益掛鉤並舉,成果推廣與社會宣傳共濟,創新實踐與學習深造結合,形成創新有功、有功必錄,創新光榮、光榮必賞的新風尚。山東省對創新工程取得優秀成果、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是科技人員的,按魯科成字文件精神給予獎勵,是生產、經營、服務等一線崗位的職工,按魯勞發文件給予獎勵,對職工的合理化建議項目、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在3—5年內,每年可從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的稅後利潤中提取不低於5%的比例,用於獎勵成果完成人。同時鼓勵企業對職工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成果等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給予完成人與之相當的股權、收益和獎勵。對成績特別突出的人員可破格評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建立技術創新培訓機制

實施創新活動,關鍵在於職工現有的科學文化水平、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職工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活動的質量和水平,知識經濟時代,職工素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源。企業發展靠市場,市場競爭靠技術,技術創新靠人才,人才成才靠學習能力持續提高。廣大職工的學習能力是推進職工隊伍知識化、勞動智能化,知識產業化進程的力量源泉。企業要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提高廣大職工的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使職工不斷掌握新知識、儲備新技能,為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提供智力支撐和素質保證。把培養有知識、懂管理、會創造的新型勞動者隊伍作為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目標,請著名專家講學,培養高級科技人才。傳授創造技能技法,請技術狀元傳技,培養高級技能人才。把崗位練兵、技術比賽中涌現出來的技術狀元的絕招特技總結成為先進操作法。通過舉辦集體拜師、名師帶高徒、現場傳授技能、選題立項攻關等活動,為企業培養人才隊伍。同時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相關培訓制度,制定長、中、短期培訓計劃,形成培訓網路化、制度化、長期化,通過多種技能的綜合性培訓,使每個職工做到「精一門、會兩門、學三門」,成為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水平高、觀念新、技能精、業績佳的新型產業大軍,造就一批高素質富有活力的職工隊伍。

3. 如何在創新中求發展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寫

21 世紀我國企業所處的大環境可以概括為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一、企業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知識經濟有別於以土地、勞動資源為基礎的農業經濟和以能源、原材料為基礎的工業經濟。它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第一配置要素,以科學知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進作動力,以導致科技與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為主要特徵。知識經濟將對我國企業創新提出嚴峻的挑戰,必然要求企業在各個方面推進變革和創新。它要求企業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和應用,在經營決策上注重掌握和運用決策支持系統,在作業流程上進行重新安排或徹底更新;它要求企業管理人員盡快轉變思維方式,更新知識結構,在管理思想上從重視物的管理轉向以人為本的管理,並提高企業人員的學習能力,包括創新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等,從而給企業帶來嶄新的視角和發展思路。否則,企業就不可能在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存在可能被市場淘汰的危險。在市場競爭中,不但「大魚」吃「小魚」,而且,「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已經到來。企業必須要成為「快魚」,適應環境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
二、創新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充滿創新的時代,有人說在這個時代里「只有兩種企業,正在死亡的和變革的企業」。很多企業已經把「不創新,毋寧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事實上無數成功企業的經驗也已表明,創新是企業成功的競爭利器。在美國商業協會(ABC)會員中,有3/4的公司宣稱獨特的產品與經營方法是它們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其實,創新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可以說,只要你願意創新,可以象海水一樣圍繞著你。創新可以是一些驚天動地的發明,但更多的是開發靈感,關心別人未能關心的事情,並從中發掘無限的商機。這里舉一個例子:美國的小蘇打製造廠阿哈默公司原來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長期以來生產和銷售用於麵粉發哮的小蘇打。一次,該企業的營銷人員意外發現小蘇打放在冰箱中能清除冰箱的異味,於是,突發奇想:為什麼不能讓傳統的發哮用小蘇打多一些用途呢?於是,該企業對此項發現申請了保護,並就這一新用途展開了大規模的廣告宣傳,使得美國1/2的家庭把裝有小蘇打的開口盒子放進了冰箱,企業也因此名聲大振。
可見,企業是通過開發新用途實現創新。基本思路是通過一些營銷創新達到企業的盈利目的。這種創新思路對於缺少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增強實力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三、企業創新的內容組成
企業創新由人才、資本、科技等構成。它們共同構成了企業創新多維度的選擇空間,這三部分共同決定企業的創新選擇。它包括思想與理念創新、經營戰略創新、組織結構創新、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機制與模式的創新、運作流程創新、技術與方式方法創新、市場與產品創新等內容。
企業創新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屬性,又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認為,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復雜的過程,它既包括技術的創新,也包括管理的創新。成功的創新實質上是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創新的綜合體現和必然結果。
當今世界經濟的競爭,越來越集中地表現在創新能力競爭上,而管理創新也是創新體系中的關鍵環節。
管理創新是指對企業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它是企業面對技術和市場的變化,所作出的相應的改進和調整。
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國企業競爭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從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來看,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在70%以上,而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不到40%,可見,提高管理水平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四、企業創新的新思考
創新要在建立和完善扎實的管理基礎工作,加強實物資源和有形資產管理的同時,不斷採用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人為本,重點加強知識資產管理、機遇管理和企業戰略管理,有效運用企業資源,把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善的動力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全面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企業創新的法寶。
1、戰略創新是核心
戰略創新關乎企業的發展方向。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在戰略創新方面下功夫,制定獨創性的經營戰略,使自己永遠走在前列。要做到:
(1)密切注視與本企業相關的國內、外產業的發展動向,積極尋找企業可以利用的成長機會,能夠把新事業的創立、新技術的開發、新市場的開拓等戰略課題引入企業的整體戰略中,作為管理的重點,為企業適應未來的環境創造良好條件。
(2)從競爭取向轉向非競爭取向。所謂非競爭取向,就是避免與競爭對手直接沖突,除了佔領原有的地區市場外,積極開辟各種潛在空隙市場。因最初競爭者較少且可獲得較高利潤,爾後可能培育成很大市場,形成絕對優勢,這是拓寬企業生存空間的制勝法寶。
(3)從常規經營向超常規經營轉變。超常規經營是指採用那些經營常規之外的新型經營方式來開展經營活動。大膽否定傳統經營習慣和常規經營思想,勇於提出新奇而獨特的經營理念。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創造出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新型經營方法和獨創經營戰略。
(4)重視無形資源的積累。把積蓄未來所需無形資源作為中心內容,樹立企業形象,開展廣告和公關活動或者新產品研發活動或者開展誠信服務活動等,使顧客了解企業,增強對企業產品的信任,以達到向無形資源積累的目的。
2、人才創新是關鍵
企業創新,觀念先行。新觀念從何而來?這就涉及到了人。企業從創立到發展,首要的是人才。要通過政策,確立企業各級人才的聘用制度。實現上崗有競爭,到崗有壓力,下崗有「機遇」。不斷激發每個員工的創新意識,又不斷培訓開發每個員工的創新能力;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大力開發企業急需的人才資源,培養高、精、尖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培養能解決企業重點、難點的專家型人才是人才資源創新的關鍵。在人才創新,活水奔涌的良性循環中,不斷迸發生機和活力。
縱觀當今世界有實力的企業,無一不是靠一大批高素質的優秀管理人才。從製造「美國企業史上最著名的東山再起傳奇」的IBM首席執行官露易斯·郭士納,到「使老牌巨人返老還童」的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傑克·威爾奇,再到使可口可樂「一飛沖天」的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羅伯特·高茲耶達,都有力地證明了人才是一個企業興衰的關鍵。
3、觀念創新是基礎
所謂觀念的創新,主要是指超越傳統的經驗性思維,開拓眼界,時刻准備創新並且積極主動尋求創新。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和經營者要具備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也就是創意。經驗思維來源於感性活動,往往是片面和靜態的,很可能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阻力。邏輯思維限制人們的思維空間,難以發現一些以前並未存在的新事物,而非邏輯思維則是與創新思維密不可分的。包括想像、聯想、直覺、靈感等等,這些思維方式是開展創新的有力工具。因此,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非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一些更復雜的思維意識,如逆向思維、發散思維、集中思維等等。只有培養非邏輯思維能力,實現觀念創新,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才有希望。
4、技術創新是重點
高新技術滲透到產、供、銷各個環節,誰先技術創新,生產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誰就會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反之,就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最終按市場的規則被淘汰出局。技術創新包括新發明、新創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過程,又包括應用和實踐過程,還包括推廣到市場,促進新技術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的擴散過程。企業要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創新:
(1)資源要素創新。企業的運營過程實質在於對資源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包括材料、設備等多類。企業要搞好要素創新,其一是抓好材料創新。材料好壞直接關繫到產品質量。其二是設備創新。一流設備能生產出一流產品,加大技改力度充分發揮設備潛能,開發促進企業產業升級的自動化技術是設備創新的重點。
(2)要素組合方法創新。包括生產工藝與生產過程的組合。許多大型企業、品種繁多,生產工藝流程復雜。因此,創造出新的生產流程、新的加工方法是生產工藝創新的重點。在生產過程的組合創新上,應根據本企業地域空間特點,研究和採用更合理的空間布局和時間組合,開發前沿技術,促進產品更新換代,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經濟效益。
(3)產品創新。主要包括品種、結構、效用諸方面的創新。要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生產方案、開發市場受歡迎的、適銷對路的產品品種。結構創新是指改進產品,使產品結構更合理、性能更提高、使用更安全、操作更方便,從而更具有市場競爭力。效用創新則是指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用戶偏好,並以此改進原有產品,開發新產品、使產品更受用戶的歡迎和喜愛,以此搶佔有利市場。並隨市場的變化而不斷棄舊圖新,提高產品質量,實現企業要素最佳組合,使企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5、管理創新是保證
沒有管理創新,其他的創新就沒有動力和壓力,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有效的進行實施。加快制度創新,以制度創新促進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是解決企業資源市場配置的微觀機制問題,管理創新是解決企業內部資源如何組合,使之盡可能多地產出的問題,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場的內部組織框架,形成產品開發活力、行為激勵體系及高效運作的機制。制度創新能為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提供良好的基礎,增加推動力。因此,企業創新必須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五、企業創新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創新要量力而行。創新不是想當然,不是異想天開,不能要求一口吃個胖子。要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結合企業的資金實力,量力而行。否則,就會走向初衷的反面,創新不成,反而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一步步走向失敗。
二是創新決策要重視競爭對手的創新活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企業創新要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轉的路子,積極尋找市場縫隙,避免與競爭強手直接抗衡,損耗自己的競爭實力。積極在市場夾縫中,尋找超額的利潤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創新做到避其所短,揚其所長,企業就會在市場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三是創新應充分重視事前控制。要進行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出現漏洞。創新計劃必須實際可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動態變化,及時糾正可能出現的偏差。做到方法可行,措施得當,控制嚴密,創新才能走向成功。
四是避免陷於資金陷阱和人才陷阱。創新的動力是對企業未來有一個美好的目標願望。但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要充分考慮創新成本。要做到利潤早預測、資金早核實。避免在創新中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對人才要充分了解,嚴格考核。創新不是靠有的人說的天花亂墜,而要切實落到實處,按客觀規律辦事,考慮實際可行。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成功才有把握。
五是企業應對創新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給予制度上的保障。沒有組織制度創新和管理思路創新,其他的創新就沒有動力和壓力,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有效的進行實施。企業管理發展的規律告訴人們,企業成長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其管理的辦法也是不同的,管理與之相適應,才能促進企業的新發展;管理與之不適應,不僅會阻礙企業的成長,甚至會把企業「管死」。要以制度創新促進管理創新,通過制度創新使企業成為富有活力,行為激勵體系及高效運作的機制。因此,企業管理創新必須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4. 如何發揮工會組織在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中的作用求解

各級工會組織應超前思考,以變應變,進一步凸現工會組織促進企業發展、滿足員工需求、營造凝聚氛圍的優勢,激發和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引領和激勵每一個員工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建功立業,各級工會組織必須以探索的精神、創新的思維、扎實的工作、有效的措施不斷深化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從而促進工會工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出實力、出大力、出巧力。
一、新形勢下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面臨著四個變化。
一是企業戰略轉型要求工會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從單一型向綜合型的轉變。企業戰略轉型是要求在積極拓展新業務、增值業務的基礎上,通過多業務、多網路、多終端的融合及價值鏈的延伸,為客戶提供綜合的信息服務,進而成為基於網路的綜合信息服務價值鏈的主導者,在協調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企業的價值。那麼為企業中心工作服務的工會經濟工作也就必然要從推進企業向規模效益型發展來籌劃綜合型的配套工作。以往的單打一式的模式就必然要有所改變。所謂綜合型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籌劃、系統思考,而不是零打碎敲的彌補性的活動和工作。二是企業戰略轉型要求工會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從表層型向深層型的轉變。企業的戰略轉型:業務與服務的轉型是關鍵,網路與技術的轉型是基礎,組織與人力資源的轉型是保障。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為促進戰略轉型,工會的經濟工作也就必然要從淺表層次的配合向深度層次的配套推進。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體系中發揮作用。企業也從過去的由投資成本拉動向規模效益轉變,這樣以往的不顧成本的人海戰術就顯得不合時宜了,必須要有新的方式來替代。所謂深層型是要將企業的發展軌跡、企業發展中心的脈絡和關節點、員工真正的需求研究透,然後抓住重點精心策劃好,使工會在活動過程中突出效果。三是企業戰略轉型要求工會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從突擊型向滲透型的轉變。企業戰略轉型的三大重點舉措都非常明了地有了定性、定量的細化,每一項工作的推進都不是靠突擊性的任務能完成的,不少隨之配套的改革和變化對現有的思想觀念、工作模式、業務流程、支撐保障等都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和碰撞。工會的經濟工作也就必須順應這樣的趨勢,在增強滲透性上下工夫,也就是主動貼近、轉變方式、潛移默化、形成特色、廣開渠道、凸現效果。所謂滲透型是要創新形式,做到企業有難時、企業急需時、員工需求時都有工會的身影和聲音。四是企業戰略轉型要求工會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從任務型向素質型的轉變。企業戰略轉型以後對員工隊伍的結構調整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適應戰略轉型三大重點舉措的需要,現有的員工隊伍結構肯定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工會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重點也無疑必須從完成任務型的角色向提升現有員工隊伍綜合素質的轉變。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探索出一條對現有員工隊伍進行打造的方法和模式,爭取讓更多的員工在企業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始終能跟上步伐,不斷拓展在企業中的發展空間。
總而言之,在企業轉型期的工會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始終緊緊圍繞兩個中心:一是著力為推進企業的戰略轉型服務,二是要著力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增強員工在企業轉型和發展中的生存能力和發展空間。
二、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深化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重要性。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內涵: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工會組織緊貼企業中心、提升員工素質、發揮工會優勢的一項重點工作,是以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崗位練兵、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進等活動為主要載體,以業務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基本內容,以廣大員工為主體,以創新為靈魂的系統性活動。
(一)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工會工作適應當前形勢、任務的要求,主動為企業發展大局服務,把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引導到為企業戰略轉型、建功立業上來的積極舉措。在企業面臨著傳統固話業務相對趨於飽和,而且在競爭分流和新技術的雙重影響下逐步「低值商品化」,持續增長難以為繼,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發展出路的關鍵時期,工會是不是將工作重心迅速轉移到破解這個難題上來,是不是能引領員工將注意力集中到解決這個難題上來,這對企業的發展、員工的發展,更對工會自身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的根本要求。開展工會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可以調動和發揮廣大員工在企業轉型和改革、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提高每個員工的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利於改善戰略轉型過程中員工隊伍的結構和適應性,有利於增強和鞏固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有利於實現企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進一步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是工會組織促進企業轉型和精確管理戰略目標實現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手段。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工會組織緊扣企業中心開展工作的最佳結合點,是工會組織滿足員工需求、不斷提升員工素質的最佳切入點,是工會組織充分體現自身優勢、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最佳發力點。
(四)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對員工在企業生存發展權的最根本維護。企業需要在轉型中發展,員工需要在轉型中增強綜合素質,進而增強生存能力。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就是要從多方面給員工搭建成才的舞台,搭建施展聰明才智的平台,提高員工在企業生存發展能力的同時,促進企業持續穩步的發展。工會的「兩個維護」就能夠得到最大、最有效的實際體現。
(五)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業務和服務的轉型、網路的轉型,進而有利於人力資源的轉型;可以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有利於增強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生產技能;有利於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體現工會工作的實效。
三、工會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把握的六個重點
(一)要緊扣企業的中心,圍繞企業轉型和精確管理的戰略目標開展各項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在業務和服務轉型方面。各級工會要充分利用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崗位練兵活動等多種形式,以員工服務水平的提升、企業業務的發展作為競賽目標,調動和發揮廣大員工的潛能和智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業務與服務轉型的途徑和模式,不斷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向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為企業實現業務和服務轉型推波助瀾;在網路轉型方面,要結合網路結構的優化、網路資源的開發以及網路功能的拓展,組織廣大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利用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攻關、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等形式,為企業實現網路轉型保駕護航;在管理轉型方面,在理順企業內部管理流程、加強員工隊伍建設中,要充分發揮工會群眾性工作的優勢,集思廣益,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利用合理化建議、創新成果的發布、小諸葛研討等多種形式,為企業實現組織和人力資源轉型提供堅強保障。
(二)企業轉型期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著力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打造一支適應企業轉型需要、適應業務快速發展、適應市場激烈變化、適應用戶多種需求的員工隊伍,從而提高員工在企業中的生存能力。
各級工會要充分利用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這一有效載體,利用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搭建平台,配合行政為員工提升自身思想、技術、業務等多方面的素質起補缺拾遺的作用。要積極推進學習型班組建設,切實強化員工的日常培訓,提升員工在企業中與生存能力相匹配的實際工作能力;工會要為員工在企業中的職業生涯拓展提供有效的幫助,要嘗試進行骨幹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讓員工在企業中拓展發展的空間,增強員工在企業中的向心力;工會要建立小教員式的互幫互學培訓機制,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地強化自我培訓,根據員工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鼓勵員工更多的開展崗位學習、自我培訓,既培養員工骨幹,又使這種崗位培訓能更貼近企業的實際和員工的需求。
(三)開展勞動競賽要緊扣企業的發展主題,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把著力點放在內容提供和增值業務的拓展上,為企業解決急需解決的難題。要利用好工會的組織優勢,發揮群體的作用,群策群力。在競賽中,要重點抓好競賽方案的制定、競賽活動全過程的管理和總結表彰三個環節;在競賽形式上,要堅持年度性競賽和階段性競賽相結合,堅持綜合性競賽和專業性競賽相結合;要抓好重點,防止競賽項目過多、過濫。要積極探索勞動競賽的新的模式、途徑、方法和渠道,少一點大規模、全員性的,多開展一些攻堅性質、有一定深度的競賽。
(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要突出重點、服務企業,優先選擇能推動企業發展、提高員工素質的崗位和項目,組織練兵競技。崗位練兵活動要堅持擇優選拔和普遍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廣泛組織員工參與,立足於基層,立足於本職,以賽代訓,達到既樹立了先進典型又普遍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各單位組織的重大練兵活動,應積極爭取地方總工會和政府部門的支持。
(五)廣泛發動員工貢獻聰明才智,解企業之難,幫企業所需,增企業效益。群眾性的「三技活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進)要立足崗位,圍繞改善服務、經營管理、設備技術、生產運行等企業發展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來展開;群眾性合理化建議活動要注重發動,廣開渠道,緊密圍繞加快業務發展、加強企業管理、改善服務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等重點來組織,充分發動員工結合崗位工作的實際廣泛徵集切實管用的合理化建議,既為員工搭建發揮想像和潛質的舞台,又充分激發員工中蘊藏著的智慧和聰明才智,同時更能為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破解一些難題。「三技活動」和合理化建議活動要堅持群眾性、先進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對優秀的創新成果,各級企業都應注重採納,縮短時效,使之盡快轉化為企業經營生產的效益。
(六)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不斷拓展新領域,結合中國電信由傳統基礎網路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轉型,不斷充實創新活動的內容,做到常抓常新。在具體的工作中,一是要強化市場意識,以效益為中心,經營活動延伸到哪裡,活動的領域就拓寬到哪裡,把各項活動與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結合起來,例如文化營銷,各單位可以把其與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二是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既要涉及生產、經營、管理領域,也要覆蓋思想、文化和服務等領域,凡是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經濟效益提高起推動作用的方面,都要各有側重地納入到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中,以擴大空間,努力拓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新領域。
四、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應把握的五項原則。
(一)群眾性的原則。實施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立足基層,立足崗位,把廣大員工作為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實踐主體,著力於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在本職工作內多搞創新;同時,要充分發揮科技人員、技術能手和勞動模範的作用,處理好群專結合的關系,發揮各類技術人才的優勢,形成合力,不斷提高創新水平。
(二)實效性的原則。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要緊密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緊緊抓住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有選擇地開展企業所需、員工所需、工會可為的創新活動,做到與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決策和目標相一致,不搞形式主義。
(三)效益性的原則。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必須要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效益,對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要以效益的大小作為評價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
(四)創新性的原則。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注意在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目標、領域、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拓展,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有利於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開展的有效形式和方法。
(五)激勵性的原則。要主動會同行政研究、建立和健全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

閱讀全文

與群眾性經濟創新可以寫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才能把中醫事業做大 瀏覽:153
愛情文言文是什麼 瀏覽:778
楊利偉的航天故事用什麼音樂合適 瀏覽:644
申請事業金怎麼申請 瀏覽:342
上海的網紅美女有哪些 瀏覽:129
央企下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161
愛情真善美一集多少時間 瀏覽:681
最強大的粉絲經濟怎麼翻譯 瀏覽:170
沙發對身體有哪些好健康知識 瀏覽:602
漂亮幸福的一家人啊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552
初音白色幸福講的什麼 瀏覽:390
抖音怎麼用美女引流 瀏覽:213
哪些算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 瀏覽:585
事業單位在編教師工資怎麼樣 瀏覽:70
華為健康寶如何添加 瀏覽:145
所以什麼都不幹的故事 瀏覽:280
有什麼好的事業項目 瀏覽:415
南京健康碼黃色去哪裡做核酸 瀏覽:659
愛是什麼凱叔講故事 瀏覽:239
楊絳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