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非洲大約幾幾年趕上中國經濟的
繼聯合國在7月中旬發布《2022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稱滑旁伏印度的人口數量將在明年超過中國,成為人口數量世界第一的國家以來,印度國家銀行高調預測:7年後,印度的GDP將超過日本,印度還極有可能在25年後追上中國,成為GDP位列世界第二的國家。
回想7月中旬,印度的不少媒體都報道了印度的人口總數將在2023年超過中國一事,並且印方就此事表現得十分興奮,似乎在「爭第一」這件事上,印度政府以及其媒體的興致一直很高。
不過,印度也有經濟學家就印度的GDP將在7年後趕超日本,並於25年後趕超中國的這一預測存疑,認為印度的GDP想要連續多年保持這一增長勢頭可謂是難度極大。
在本月3日,印度國家銀行(SBI)發布了最新的印度經濟調查報告,並預測照這樣發展下去,印度將在2029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而據彭博社在本月2日發布的報道顯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了印度在2021年以及今年的GDP增速數據。從中可見,印度的GDP增速在去年的最後一個季度超越英國,並且在今年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令人驚訝的是,印度今年4至6月的實際GDP增速已經達到13.5%。
所以,就去年以及今年的最新數據來看,印度已經超越曾經GDP位列世界第五的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相較於印度,英國在今年的表現就較為遜色了。在印度的GDP保持增長的同時,英國的GDP在今年的第二個季度還出現了萎縮的局面。印度正是憑此超越英國,成為位於德國之後的第五大世界經濟體。並且,據IMF預測,英國的GDP在未來5年內都難以超越印度,也很難奪回世界第五的位置。
這對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來說,當然是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對此,印度國家銀行經濟研究部信心滿滿,認為印度的GDP不僅僅是超過英國,它還將在5年後超過德國,並在2029年超過日本,從而獲得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位置。
印度政府前首席經濟顧問阿文德·維爾瑪尼對這一預測表示認同,只不過在他看來,印度想要獲得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位置還需要多付出一年的努力,即在2030年超越日本。
不僅如此,印度財長辦公室以及印度人民黨都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相應慶賀文章,為印度如今的經濟發展速度而感到興奮。
印度商工部官員蘇布拉馬尼亞姆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了總理莫迪在今年8月份提出的願景,稱印度將在25年後,也就是2047年,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5年過後,便是印度獨立的第100年,莫迪在8月份提出這一願景的目的自是不必言明。再結合如今印度的GDP已經超過英國,也就難怪印度政府以及民間會為此歡欣鼓舞了。如果印度在未來25年的GDP增長值保持在7%至8%,那麼,照此發展下去,印度躋身世界前三也並非沒有可能。
但是,問題就在於印度或很難保持這一較高的GDP增速。
印度總理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比貝克·德布羅伊指出:印度的GDP增速想要長期保持在7%以上是一件很難的事,而在從啟嫌前,印度的信攜GDP增速就只有一次連續5年保持在該數據之上。所以,印度在25年內實現趕德超日,並且追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可能性較低。
不得不說,這位經濟學家在如今印度政府以及民間都為此大肆慶祝的情況下,算得上是一位十分清醒的人了。雖然印度的GDP增速在今年保持得不錯,但這不代表著今後的25年也是如此。而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也將拉低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高的失業率以及高通脹率也是如今的印度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㈡ 印度經濟需多少年才能趕上中國
做一個簡單的算術
中國GDP為11.218281萬億美元
印度GDP為2.256397萬億美元
假如印度每年經濟增速為8%,中國保持5%,其他不變
2256397∗(1+0.08)x=11218281∗(1+0.05)x
x=57
這種情況下,印度趕上中國要57年。
假如印度GDP增速8%,而中國不發展,
2256397∗(1+0.08)x=11218281
x=20
那麼印度趕上中國需要20年。
然而經濟是相當復雜的,這些結果沒有任何意義。
㈢ 印度人口紅利【印度的人口紅利還能持續多久】
作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印度已經成為新興市場國家的楷模。印度的人口將在2028年到2030年期間超過中國,而目前其正處於收獲人口紅利的最佳時刻。換句話說,印度的出生率將從目前的一家三個孩子開始逐步下降,15~64歲年齡段的人口將在未來20年內達到最高峰,因此,印度在2030年之前還不會遭遇人口快速老齡化問題,這也是認為印度經濟能在未來幾年實現10%的可持續增長率的根本原因。和中國一樣,印度同樣有重男輕女的傳統,在很多地區,性別失調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但是在人口結構的大多數侍攜方面,印度與中國差別迥然。
從1947年政治獨立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印度的年人口增長率超過2%。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速已降至1.3%,到21世紀中葉,印度的人口將基本停止增長。但是,人口紅利將讓印度在未來20~30年內經濟加速增長和不斷繁榮的前景無限光明。從經濟角度看,印度的總體經濟在過去10~15年裡顯著提高,究其主要晌衡原因,在於印度政府採取了對外開放的貿易投資政策,對國內政策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果這種趨勢能繼續維持下去,人口結構將讓印度已經令人羨慕的前景更加燦爛。
有必要強調的是,印度的人口規模也在變化。人口總數預計將增長4億人,達到16億。勞動力人口數量預計將從7.8億增加到11億。僅在2010年到2020年,印度勞動力人口的增長就相當於西歐的勞動力人口總數,按照聯合國的定義,即等於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瑞士的總人口。從2010年到2040年,印度的勞動力人口增量將超過西歐國家的人口總數。
自1965年達到76%的歷史最高峰以來,印度的兒童撫養率,即不足15歲人口占勞動力人口的比例持續下降,但直到2008年到2010年期間才降至略低於50%。到2050年,兒童撫養率將降至25%。因此,印度將在未來若干年內始終處於兒童撫養率持續下降和老年贍養率(每十個勞動力撫養的老年人數量)持續上漲的「甜蜜點」階段。
但這種基於人口因素的樂觀預測也帶來了嚴重問題。如果不斷擴大的貧窮和失業狀況繼續蔓延,未來30~40年裡勞動力人口數量繼續增加2億,那麼,印度的人口紅利或許就會變成一場人口災難。因此,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印度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應對貧困,並提高教育水平和調整經濟結構使之更有利於擴大就業。如果印度沒有採取合理的戰略或是採取的策略未能在實踐中取得成功,嚴重失衡且失靈的勞動力市場將很容易形成一股巨大的阻力,抵觸印度社會必需的社會與經濟改革,甚至危及社會和政治的穩定。
到2050年,印度在人口結構上將變得更像今天的美國。那時印度總人口的年齡中值將在38歲左右,而美國在2010年的年齡中值為36歲;而到時印度的生育率預計將下降至每個婦女生育1.9個孩子,美國目前為2個。印度在2050年的人口撫養率將約為47%,其中,對子女的撫養率為27%,對老人的撫養率為20%。在美國,目前的撫養率為49%,其中對子女和老人的撫養率分別為30%和19%。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或許就在於人均壽命,印度的人均壽命預計在10年後延長到剛剛超過73歲,但這仍比美國目前的人均壽命少10年。
2050年,印度的0~14歲人口將達到人口總數的18%,美國目前的這一比例則是20%;到時印度勞動力人口及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分別為68%和19%,與美國目前的情況基本相同。而印度的優勢在於,未來幾十年內的人口變化有利於支持長時期的高儲蓄、投資和經濟增長。和其他快速老齡化的國家一樣,如果美國不能以較高的就業率和生產率增長補償其勞動力人口的減少,那麼,就會出現恰恰相反的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時間逐步進入21世紀中葉,印度的人口快速老齡化的信號老謹伏也愈加明顯。到了那時,印度將擁有3.15億60歲以上的人口,而15歲以下的人口則將是2.93億,這也將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60歲以上人口超過15歲以下人口的數量。實際上,後一組人口的數量目前正處於歷史以來的最高峰,約為3.74億,佔印度總人口的31%,而6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還不足1億。
印度在40年後的人口結構將非常接近於今天的美國。在此期間,印度的年齡結構和撫養率同樣將類似於1970年以來的美國。此外,在服務業方面,兩個國家同樣有可比之處。服務業一直是印度經濟騰飛的基石,佔GDP的比例從1980年的38%已經增長到2009年的54%。1970年,美國服務業佔GDP的比例與此非常接近。
但印度與美國的可比之處就在此時戛然而止,因為從此之後,美國的服務業開始持續快速發展,一度曾達到GDP的70%,而發生這種情況的背景在於去工業化、製造業生產率不斷改善以及較高水平的總體就業率。印度的條件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同,而且40年的時間對於一個和美國如此相似的經濟體來說,也算不上漫長。實際上,印度似乎更想從低收入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以服務業為基礎的富裕國家,並跨越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性階段,這個階段的典型特徵包括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勞動力市場的改革。
由於服務業不可能像製造業那樣創造如此之多的就業機會,因此,印度對服務業的高度依賴既是其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優勢,也是最致命的軟肋。服務業為印度創造的就業量僅佔全部就業量的25%,或者說,僅相當於其佔GDP比重的一半;而製造業對就業的貢獻率為19%,對GDP的貢獻率為17%,這一比例在隨後的40年裡幾乎未發生任何重大變化。盡管製造業的就業能力從1980年以來一直以3%~3.5%的速度穩步增長,但這樣的速度仍然只相當於韓國和中國一半。此外,盡管農業和農村經濟對GDP的貢獻率在過去25年裡已從40%下降到20%,但它依舊是印度經濟的主導力量。農村地區吸納了70%的印度人口,並為印度提供了56%的就業機會。不同於中國的是,印度人並不喜歡離開農業生產,到城市中去尋找就業機會,開創新的生活方式。雖然印度的農業人口比例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僅相當於中國的1/3,而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長速度僅有中國的一半。
㈣ 印度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3.5%,高速增長能持續多久
印度的GDP高速增長的時間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這個現象本身就屬於短時間內的人口紅利,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曾經出現過GDP高速增長的現象,但這個現象很難長時間維持下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印度本身的人口數量非常多,印度人口甚至很快就會超越中國,同時也會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巨大的人口紅利面前,印度的工業生產本身相對比較落後,所以當地可以通過發展低端製造業的方式來實現經濟增長。對於印度來講,印度的各行各業並沒有形成相應的產業規模,所以印度並不具備長期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條件。
㈤ 計算一下印度GDP超過中國GDP需要多少年
你好,我是學習國際經濟的留學生,之所以開頭加這一句,是希望我花了一整天查找計算的數據能有人看一點。
【結論,印度只要30年,,,可以追上2017年的中國。】
一,2017年印度人均實際gdp增速為5.2%,低於中國。2010-2017年印度平均增速為5%左右,遠低於中國。則信
二,印度人均gdp為中國的五分之一,中國人均gdp為日本五分之一。,散盯知假如人均五倍於中國的日本增速和中國一樣為6%,你能提出中國什麼時候人均超過日本的問題嗎?
三,中國與印度人均gdp相當的時候是2004年左右,這一年包括臨近幾年中國的人均實際增速為10%以上。
【重點】【重點】【重點】
【回到題目,您說計算一下多少年,那麼我只用數據來計算】韓國的人均gdp從1700到8000花了12年左右,中國從1700到8000也一樣花了12年左右,亞洲四小龍在8000的時候接下來十年平均增速分別為韓國4.5%,新加坡5%。再往後十年韓國3%,新加坡4%。中國今年8000增速為5.9%。若和韓國一樣,30年後中國人均會趕上日本英法(韓國還沒追上是目前只過了20年)。若和新加坡一樣,30年後中國人均為5W超過日本英法。彼時美國早已失去美元霸權全世界剪羊毛的能力,估計會落到日本英法差不多的人均。(香港增速緩慢,回歸後卻達到十分高的增長,不適合做參照物。台灣增速和韓新一樣,民進黨成立後幾乎不再增長。中國沒這樣的智障黨羽,不適合做參照物。)
【題目問的是印度】印度增速如果能一直與中國持平,30年後人均依然沖消為中國五分之一,8000-1W,為2017-2020中國的水平。
註:人均實際增速排除了物價的影響,排除了人口增長的影響,反映的情況更符合每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
㈥ 印度1900——1950年經濟增長狀況
在獨立之後的30年裡,人們用「印度式的」(Hin)經濟增長率這個詞語來形容印度的經濟表現,意思是令人失望但並非災難性的結果,而且與印度宗教所宣揚的安於此生的宗教信條相一致。
當然,隨著過去20年印度發生的巨變,這一陳詞濫調逐漸被廢棄了。自1980年開始,印度的人均經濟增長率增加了一倍多,從1950-1980年的1.7%上升到1980—2000年的3.8%。過去,在社會主義政策和許可證、配額制度的束縛下,印度經常被作為錯誤發展戰略的反面典型。現在,印度成了一個模範生,人們用她作為例子,來說明如果轉向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經濟增長潛力可以得到多麼大的發揮.雖然印度的經濟增長率沒有中國高(收入水平也不及中國),但由於其可靠的民主制度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強勁表現,在許多觀察家的眼中,這個國家就算是不能取代中國的地位,也越來越對中國形成了強有力的挑戰。
印度的經濟進步對於她的10億國民來說是一個福音。同樣重要的是,這一轉變也給其他貧困國家帶來了希望,她向世界表明,如果採取適當的政策,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那些產生印度奇跡的「適當」政策是什麼呢?在政策報告和報刊上,充斥著許多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傳統和常見的觀點認為,在1991年之前,印度實行貿易管制政策,印度經濟與外隔絕,在國家引導下建立的產業非常低效,過度管制阻礙了私有部門的發展,政府的控制和官僚主義窒息了私有經濟的活力,但這些情況在1991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國際收支危機的刺激下,印度的政策制定者起用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這樣的專家來治國。辛格很快啟動了經濟自由化進程,貿易壁壘被拆除,外國直接投資受到鼓勵,許可證制度被廢除,私有化開始了。在軟體出口和呼叫中心業務的帶動下,印度經濟開始騰飛。
如同所有的簡單描述一樣,上述觀點確有一定的道理。印度的經濟一度是世界上管制最嚴厲、最封閉的經濟之一,這種情況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變。的確,1991年的經濟自由化可以說是印度經濟的分水嶺。但是,上述觀點沒有認識到的一點是,印度經濟的加速增長早在1991年前的10年就開始了。只要對印度的經濟增長歷史做一個粗略的觀察,就可以發現印度的經濟加速增長起步於1980年左右,這一增長趨勢在1991年後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實際上,一些指標,如社會全要素生產率甚至在1991年後表現出相反的特徵,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因此,1980年後,印度經濟的良好表現並不能歸因於1991年改革。1991年改革可能的確對維持和加快印度經濟增長起到了作用,但是我們需要有更寬廣的視角來理解印度經濟增長中的變化。由此得出的一個相關論點是,最近出現的一些現象,如IT產業和相關服務業的崛起並非印度經濟增長的源泉。
本文將對印度經濟增長提供一個不同的解釋。我們認為,印度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中央政府於1980年採取了支持私有部門的態度。在此之前,執政的國大黨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和偏向窮人(pro-poor)的政策。當英迪拉·甘地於1980年重掌政權之後,她調整了自己的政治盟友,與私有部門代表結合在一起,開始拋棄以前華而不實的政策。中央政府對企業的態度從敵視轉變為支持。1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之後,英迪拉·甘地的政策得到進一步推進和強化,而且不像以前那麼含蓄。在我們看來,這是80年代早期釋放印度私有部門活力的關鍵轉變。
正確地描述印度政府的這一態度轉變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們對促進市場導向(pro-market)和促進企業導向(pro-business)加以區別。前者著重於消除市場障礙,致力於經濟自由化,為新設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好處。而促進企業導向則著重於提高現有企業的盈利性,它對現有企業和生產者有利。促進企業導向的政策包括減少現有企業生產能力擴張限制、消除價格控制和降低公司稅(這些都發生在80年代),等等;而促進市場導向的政策的典型例子是貿易自由化(直到90年代,這一政策轉變才取得進展)。通過比較東亞和拉美的改革方式,可以理解促進市場導向和促進企業導向之間的區別。韓國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改革基本上是促進企業導向而非促進市場導向的,而拉美90年代的改革基本上是促進市場導向的。
印度80年代早期的政策變化可以被稱為促進企業導向的,而非促進市場導向的。在那一時期,對於已有企業來說,真正的自由化基本上是不受歡迎的。與獲得已有企業的政治支持相比,英迪拉·甘地對實行對外開放和消除競爭障礙相對不感興趣。拉吉夫·甘地本人更傾向於自由化,但是由於他步子邁得過大,博福斯軍火丑聞(Bofors scandal)使他的威信受損,他又不得不走了一段回頭路。因此,這一時期改革的受益者主要是已有企業和原有業務,而非新企業和新業務。但是,我們認為,這一時期向促進企業導向的政策轉變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推動80年代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基本因素。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們發現1991年之後的真正自由化並沒有改善總體的經濟表現。很明顯,雖然存在價格扭曲和其他市場扭曲,這一時期的政府態度轉變是經濟增長的一個有力推動器。
政府的態度變化之所以能夠對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與印度的初始改革條件有關。相對於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來說,印度具有很好的政治經濟制度。她是一個民主國家,存在廣泛的法治,產權得到充分保護。如果按照其他類似國家的標准來看,印度的收入水平應該是現在的好幾倍。這背後的隱含之義是政策環境的較小改變都可能對經濟增長產生巨大影響。我們可以將政府取消對私有部門的敵意視為改變之一,這對於實際政策來說並非一個很大的變化,但是對投資者的心理產生了重要影響。
本文將首先介紹印度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轉變並進行相應比較。我們認為,這一轉變是基於生產率的巨大進步(而非要素積累)。我們還認為,印度已經從1980年之前的落後者轉變為一個優勝者。
接著,我們將提供對這一轉變的一系列解釋,並指出為什麼它們不能令人滿意。在80年代,印度並沒有出現過很多自由化政策,而且為數不多的一些還是發生在80年代後期。在這一時期,印度經濟仍然與外界隔絕,甚至在某些方面保護程度還有所加劇。綠色革命並不能成為非農業部門發展的源泉,因為我們沒有發現內部貿易條件的必需變化。需求因素也不足以解釋生產率的上升。公共部門投資也不可能提供充分的解釋,除非我們做出滯後假設。
隨後,我們提出自己的解釋,並提供一些經驗數據進行支持。我們尤其強調,1980年之後的經濟增長在某些特定的經濟活動領域和特定的地區更為強勁,這些經濟活動領域和地區最容易享受政府態度轉變帶來的好處,它們就是在以前的政策體制下建立的正規製造業部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在以前政策體制下產生的知識和現代製造業基地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一旦政策環境發生就了有利於私有部門的轉變,經濟可以順利起飛。所以,在前期的投資已經發生的地方,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
本文的分析重點是80年代印度經濟向高增長的轉變,而很少涉及1991年改革和90年代的經驗。我們認為,啟動經濟增長和保持經濟增長是截然不同的挑戰,需要不同的政策和方法(Rodrik,2003;Hausmann等,2004)。本文主要關注啟動經濟增長的挑戰以及印度的相關經驗。
一、事實
本文所基於的一個關鍵事實是印度經濟增長的轉折點發生在1980年左右而非大多數人所認為的90年代。正是從1980年開始,印度開始揮手告別過去的「印度式的增長」。其實,我們並不是第一個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德龍(DeLong,2003)、威廉姆森和扎哈(Williamson和Zagha,2002)都強調了印度經濟增長速度的翻倍早在1991年改革前10年就發生了。但是,我們沒有發現運用標準的政策導向因素來分析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文獻,而且所有的解釋給人的印象都是90年代的改革導致了印度卓越的經濟表現(Ahluwalia,2000;Srinivasan和Tenlkar,2003)。
圖1描繪了與總體經濟表現有關的3個指標:實際人均GDP、每個工人創造的實際GDP和全要素生產率。從1980年開始,這3個指標都呈快速上升勢頭,而此前20年間基本保持平穩。表1也表明,80年代與70年代相比,前者的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比例都要高出大約3個百分點。盡管90年代仍然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但各個生產率指標的增長呈下降趨勢,比80年代下降了0.3到0.6個百分點不等。不管90年代是否比80年代略差(或略好),數據已經充分證明印度的經濟增長是從1980年左右才開始大幅度改善的。
許多研究都提供了印度經濟增長轉折點發生在1980年左右的證據。首先,利用白聚山和佩龍(Bai和Perron,1998,2003)所描述的方法,我們計算了四個增長率的最優單轉折點、最優兩轉折點和最優三轉折點,這四個增長率的基礎指標分別是以固定美元價格(世界銀行)計算的人均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每個工人創造的GDP和全要素生產率(Bosworth Collins,2003)。在所有的情況下,我們都發現單轉折點發生在1979年。第二,奧斯曼等人(Hausmann等,即將發表)利用大量的跨國數據分析了向高經濟增長的轉變,將印度的經濟增長轉折點定為1982年。最後,沃勒克對印度GDP及其分解項目進行了節點分析。她發現在80年代初中期印度的GDP增長出現節點。在1980年,存在節點的F統計值最高(Wallack,2003,第4314頁)。
1980年之後印度總體生產率的提高是由於什麼原因?僅僅是資源從低生產率部門(農業)轉移到高生產率部門(製造業和服務業),還是私人部門的表現改善了?在三個主要部門的勞動力構成方面,曾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顯著的是農業部門的勞動力比例從1975年到1995年間下降了大約10%,同時服務業和工業的勞動力比例分別上升了大約7.5%和2.5%。但是,這一變化僅僅能夠解釋總體生產率上升中的很小部分(不到10%)。例如,當利用固定(基期)就業比例計算總勞動生產率時,80年代的增長速度比70年代提高2.6%-2.9%,90年代的增長速度比80年代下降0.4%-0.6%(表1)。
表1 印度總增長和部門增長核算(年均增長率,除非特別說明)
時期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9
Bosworth-Collins(B-C)
產出
3.84
2.98
5.85
5.59
工人的單位產出
1.87
0.69
3.9
3.27
工人的人均資本
0.83
0.61
1.06
1.32
教育
0.29
0.58
0.32
0.34
全要素生產率
0.74
-0.5
2.49
1.5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產出
3.75
3.16
5.64
5.61
工人的單位產出
1.77
0.86
3.69
3.3
全要素生產率①
1.17
0.47
2.89
2.44
全要素生產率②
-0.94
-2.07
1.28
0.94
根據當前就業比例分解的工人產出增長率
農業③
1.2
0.13
2.57
1.29
製造業④
2
6.3
6
服務業(B-C)⑤
2.12
6.32
6.57
服務業(IMF)⑥
3.14
5.3
6.69
以基期的就業比例為權重測算的總的工人單位產出增長率
總(Bosworth-Collins)
0.69
3.66
3.08
總(IMF)
0.86
3.49
3.11
勞動轉移對總的單位工人產出增長的貢獻
總(Bosworth-Collins)
n.a.
0.24
0.19
總(IMF)
n.a.
0.2
0.19
就業比例
1975
1985
1995
農業
70.8
64.4
60.8
工業
12.4
15.2
15.8
服務業
16.8
20.4
23.4
資料來源:Bosworth和Collins(2003);Ghose(1999);和作者的估計。
①根據勞動力。
②根據15歲以上人口上學的平均年數
③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
④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數據摘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論文,70年代的數據,根據Ahluwalia(1995)估計而來。
⑤通過從B—C的單位工人產出總增長率中減去平均部門生產率增長率而計算出來的殘差。
⑥通過從IMF的單位工人產出總增長率中減去平均部門生產率增長率而計算出來的殘差。
⑦得自Ghose(1999)。其中,1977和1978年的數字是通過運用1977/1978-1983年間的趨勢回推至1975年推算出來的,而1993-1994年的數字是通過運用1987/1988—1993/1994年間的趨勢前推至1995年推算出來的。
作者:丹尼·羅德里克 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揚 來源:《比較》第十四輯
㈦ 印度經濟發展經歷了哪些時期
印度經濟大致可分為三段時期,第一段為前殖民時期,直至17世紀止,第二段為英國統治時期,由17世紀開始,而第三段則是由1947年印度獨立開始。
前殖民時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們在印度河流域聚居並耕種和畜牧、使用統一的度量衡、製造工具和武器,群體之間亦開始貿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發現,古代遺跡包括具規模的街道、排水系統及供水系統,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個公共衛生系統及市政府的雛型。
1872年的統計調查顯示,印度99.3%的人口居於鄉村;鄉村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與外界隔離並且自給自足。農作物為紡織、食物加工和工藝品提供原料。雖然不少王國發行貨幣,以物易物仍相當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種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對印度的經濟活動產生具大影響。種姓制度有如中世紀歐洲的行會,確保了分工,促進技術的傳承。
以往,印度對外貿易大多由外國人及伊斯蘭教徒經營。紡織品如棉布、披巾及農產品如黑椒、肉桂、鴉片和靛藍出口到歐洲、中東和南亞地區,換入黃金和白銀。
殖民時代
殖民統治改變了稅制,由收入稅改為財產稅,使農民陷入苦況;而通過契約,殖民者的財產權受到保障。同時,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貿易、制定統一貨幣、固定匯率、統一度量衡、資本市場、建設鐵路及電報設施、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普通法法制等。不過,在殖民時代末,印度是當時最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工業停滯,農業發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長。
劍橋大學歷史學家推算,印度佔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約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雖然英國殖民統治被認為是印度經濟發展落後的禍根,但通過審視宏觀經濟,學者指出印度的經濟發展是殖民主義及世界邁向工業化和經濟融合的結果。
獨立至1991年
獨立後的印度經濟政策傾向保護主義,強調工業化、國家干預勞工和金融市場、龐大的公營機構、監管商業活動、中央規劃等。印度獨立後初期的經濟政策由其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主導,並由其後的英迪拉·甘地繼承。不過,1947至1980年期間,相對其他亞洲國家,尤其是亞洲四小龍,印度經濟增長緩慢,更被諷刺為「印度式經濟增長率」(Hin rate of growth)。
1991年後
1980年代後期,拉吉夫·甘地放寬投資限制,取消價格控制,降低企業稅項。措施對經濟增長有幫助,但同時導致政府財政赤字高企,經常帳惡化。隨著印度的主要貿易夥伴蘇聯解體,加上波斯灣戰爭使油價飆升,導致印度貿易失衡,政府瀕臨破產邊緣。印度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經濟制度為代價,獲得了總額達18億美元的緊急貸款。資金注入後,當時的總理納拉辛哈·拉奧與財長曼莫漢·辛格於1991年正式展開經濟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資、工業及入口牌照),結束國營公司的壟斷,同時放寬外來投資,免除了多個行業的外資審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經濟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針亦未受政黨輪替所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政黨敢觸及強勢的貿易協會和農場主的利益:改革從未涉及勞動法和農業補貼等敏感議題。1990年代,除了為數不多的低迷時期,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人均預期壽命,識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隨之進步。
1998年的核試驗打擊了印度的國際信用評級,但持續的經濟發展令標准普爾、穆迪等金融分析機構於2007年調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級。2003年,高盛估計印度的名義GDP將於2020年超越法國和義大利,2025年超越德國、英國及俄羅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次於美國和中國大陸。
修正後的2007年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加速流入。據此,高盛公司預測,「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計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長四倍」,並在2043年前超過美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盛列出了十項注意事項: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學數目,提高辦學質量;4.控制通貨膨脹;5.制定可靠的財政政策;6.推進金融市場自由化;7.提升與鄰國的貿易水平;8.提升農業生產水平;9.改善基礎設施;10.加強環保,改善環境。
㈧ 求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升哪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吵敏碼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拿鉛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
㈨ 印度在2030年超越日本,成第一大經濟體如今七千多萬人「返貧」
文:小娜
印度經濟近年來發展很快。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了26000億美元,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一些印度網民對此表示,按照這個速度,印度經濟總量將在2030年超過日本,甚至在不久的將來迅速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盡管目前印度經濟增長很快,但印度經濟總量與中國經濟總量仍有較大差距。以印度最發達的城市孟買為例。2017年,孟買GDP為224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4274.8億元;中國上海經濟總量為3033億元。差距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只有兩個孟買才能等於一個上海。
在過去10年中,除2020年外,印度GDP增長率大多保持在5%至8%之間,年均GDP增長率超過6%。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國家。在此期間,印度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從第9位上升到第6位,最高時達到第5位。
然而,到了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印度的GDP下降了7.7%,其連續40年的增長記錄被終止。由於疫情下大量舉債,據報道,2020-2021財年印度政府債務將佔GDP的91%,創1980年以來新高。盡管如此,一些機構仍對印度未來經濟持樂觀態度。
近日,美國一家證券機構報告稱,到2031年,印度有望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經濟體。在樂觀的情況下,這一時間有望提前到2030年。
到2020年,由於經濟急劇下滑和貨幣貶值,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到1.85萬億美元左右。如果未來印度國內生產總值能保持10%的增長率,預計將超過5萬億美元,到2031年將達到5.28萬億美元。日本未來10年的GDP估計在5萬億美元左右,因此印度的GDP有可能在2031年超過日本。
不過,疫情對印度的影響顯然非常嚴重。這次疫情的結果是,印度將有7500萬人「返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專家指出,從1978年到2001年,印度的貧困人口幾乎沒有減少,只有從3.2億人減少到3億人。與此同時,中國的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3.2億下降到2001年的6000萬。到目前為止,印度貧困人口的比例是中國的六倍。
2020年3月,印度發布行政命令,終止破產程序。到2021年3月25日,它已經正式到期。然而,一年多來,印度的行業風險急劇惡化。
除印度農業、金融服務等行業最新疫情報告外,風險形勢一直在惡化。簡而言之,印度企業破產率再次上升,這次同比上升超過30%。
除了企業破產,印度債務佔GDP的比例已經超過60%的國際警戒線。不過,由於疫情造成的減稅,印度政府仍需繼續舉債。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去年8月27日表示,邦政府需要再向銀行借款2.35萬億盧比(約合2200億元人民幣),以彌補財政缺口。看來印度的生活並不輕松。去年,印度民航部部長就表示,僅印度航空公司每天發生1.5億盧比(約合1396萬元人民幣)虧損。
盡管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表現良好,並相繼超過許多發達國家,但從印度的現狀來看,趕超日本、趕超中國的可能性不大。
㈩ 印度的經濟特點
印度從經濟上來說是世界第七大經濟的名義GDP和第三大的購買力平價(PPP)。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排名第139 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2,134美元和第122位,在經過1991年的經濟自由化,印度每年實現6-7%的平均GDP的增長。自2014年以來,除2017年外,印度經濟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主要經濟體。
印度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服務業之一,自2001年以來年增長率超過9%,佔2012 - 13年GDP的57%。印度已成為IT服務,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和軟體服務的主要出口國,2017財年的收入為1540億美元。這是印度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 IT行業仍然是印度最大的私營部門僱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創業中心,2018 - 19年間有超過3,100家技術初創企業。印度汽車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工業之一,2013 - 14年度年產量為2148萬輛(主要是兩輪和三輪)。 2015年,印度擁有價值6000億美元的零售市場,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