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27年前日本經濟如何

27年前日本經濟如何

發布時間:2023-05-26 23:05:36

⑴ 二戰前日本的社會經濟狀況

二戰前的大正時期,日本利用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獲取的利益,大量進行國內建設,因此這個時期日本相對和平並且生活質量相對較高。
而到了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經濟瀕於崩潰,此時日本生活水平低下,社會矛盾尖銳,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入軍隊,嚴重刺激了日本軍隊的畸形發展,為了擺脫經濟危機以及轉移社會毛隊矛盾,日本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大肆掠奪中國資源,國內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但是一般消費品的生產卻開始放緩。
到了1941年,由於戰爭持續時間過長,日本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日本日益激增的經濟需求,在北進蘇聯受挫後,日本把軍事重點轉向太平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通過先發制人,侵佔東南亞大部,初步完成了組建「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國內經濟得到了短暫的發展,日本軍方以此為契機,使日本工業經濟從半戰爭狀態徹底轉型為戰爭狀態!
到了二戰的中後期,由於各大戰場上日軍主力相繼被殲滅,戰爭主動權徹底喪失,再加上美國對日本的無差別轟炸和封鎖,日本生活品生產基本進入了停止狀態。至此,瀕死的日本開始了最後的瘋狂,徹底進入了窮兵黷武的發展模式。自明治時期以來所積累的財富消耗一空。
一個負責民生經濟的日本將軍曾在日記里這樣寫道:「至日本投降時整個日本只剩下了兩種人——死人和瀕死的人,日本平面能吃進嘴裡的就只有子彈啦。」

⑵ 二戰時日本的經濟狀況

抱歉!由於是針對上一個回答者的,所以有些離題了。
二戰時,日本經濟屬於戰時經濟階段,主要為戰爭服務,從而嚴重影響到民眾生活。特別是從1943年初起,美國海軍力量逐漸趕上並超過日本後,對日本本土的封鎖越來越嚴密,日本國內急需的各種掠奪來的資源很難運到本土,已經談不上正常的國民經濟發展了,連日常生活都很困難了。

⑶ 歷史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狀況怎麼樣

上世遲咐飢紀70年代初,gdp總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是4000美元。實際上,70年代初日本已經完成工業化目標,跨入了成熟階段的門檻,要比我國現在所處的階段還要簡備前進一步。但是,從整體的經濟實力和經濟質量上看,當時日本僅僅是在「大量碼返生產和大量消費」體制下,實現了大路貨生產的世界一流水平。一些高端的產品,比如計算機、高級精密儀器、精密機床、高級汽車等還無法和美國、歐洲相比。而80年代中期,日本在上述領域已趕上甚至超過歐美。我國現在已成為「世界工廠」,鋼產量、煤產量以及中低端家電產品世界第一,勞動密集型的服裝等還是出口主導產品,但在高端、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方面並沒有優勢。所以,相對來說,與70年代的日本比較接近。其次,增長模式也差不多,都比較粗放。當時日本的增長主要依靠設備投資和出口牽引。民間企業設備投資增長率在1973年和1974年曾高達20%。外貿出口增長率,1971年為19.8%,1973年~1974年受石油危機的影響增速減緩,但1975年又達到17%。

⑷ 二戰前日本雖然是工業國,但經濟挺差的,資源匱乏,竟然侵華從37年,打到41年底,才打太平洋戰爭。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得的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銀全部用在教育和科研上,促進了教育的發展,促進了全民素質的提高,為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旁州人才的保障。明治維新後日本給整個國家推動的全民教育是戰前戰後工業發展的很重要的因素,這保證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恢復速度。。加上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獲取的利益,二戰前日本重工業、造船業、交通運輸業、民用科技都發展得很好。
日本在1929年經濟危機前,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們思想相對開放,普通階層可以跟貴族通婚,提倡自由戀愛;日本東京有了比較繁華的街道。 但是1929年至1931年的經濟危機及當時的大地震強烈打擊了日本經濟,高失業率使日本民眾生活水平直線下降,一個工作崗位往往有大量的人來應聘。日本為了化解危機,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了中國東北,以此掠奪中國的資源,向東北大量移民,把中國的東北變為日本重要的工業基地和重要物資來源地。
不過侵華戰爭對日本的消耗確實很大。從經濟統計數字看,1937年日本的國民產值為200億日元,財政收入為47億日元,同年因開始全面侵華戰爭便花費了33億日元軍費,這等於對中國開戰的頭半年就把政府全年財政支出花了一大半。1941年12月日本對美國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中國只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規模大的戰場。這就已經導致日本經濟、生活嚴重惡化。此時日本政府對居民運蠢蔽每日配給的主食大米、大麥只檔慧有330克,普通人靠薯類等雜糧補充才避免挨餓,一些人已進入營養不良狀態。中國實行持久戰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此刻已充分顯現出來。

⑸ 25年前日本神戶的GDP高出廣州270億美元,如今相差多少

日本雖然是一個小國,說它是小國主要是從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來說,但是它的經濟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日本經濟發展很快,日本四面環海,港口貿易是他們經濟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各個經濟項目共同發展,讓日本的總體經濟有了質的飛躍,難以想像的是25年前,廣州的GDP低於日本270億美元,怎麼多年過去了,如今還相差多少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日本在不停的發展經濟,甚至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就是為了發展經濟,中國的廣州也不甘示弱,經濟發展得也很迅猛,所以據統計,日本到了2017年GDP是610億美元,這個水平還沒有達到廣州2010年GDP的一半,廣州的經濟已經把日本經濟遠遠甩在了身後,而廣州一騎絕塵,經濟更加迅猛的發展,簡直如同一頭勢不可擋的猛虎,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它發展的腳步,未來請大家拭目以待,廣州一定會交出更好的成績,我們就靜候佳音吧。

⑹ 日本的經濟發展史

日本經濟真正的崛起之迷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盪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 日本重視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制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接著,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寫就《激盪的百年史》,總結日本民族如何戰勝困難、目光遠大、勇猛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歷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一位導師是道奇,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將日元與美元匯率固定於360日元。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面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歲時被榮聘為東京大學研究日本藝術文化的教授,引以為傲。德魯克與吉田茂英雄所見略同。二師皆以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處,便是那種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麼,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此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而中國人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是當今中國社會之普遍心理。與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相比是不是還有很大的差距?!

結論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⑺ 日本的經濟從70年代中期到現在到底怎樣了

日本經濟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長,被譽為奇跡:1960年代池田勇人內閣提出「所得倍增計劃」,經濟出現平均10%的增長;1970年代初期雖然遇到石油危機,平均仍有5%的增長;1980年代則為平均4%的談碰增長。而從19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趨於不景氣,主要是由於1980年代末的過度投資所造成的資產膨脹,以及證券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最終在逾放比過高與日圓不斷升值下,泡沫經濟瓦解。政府改革經濟的努力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來日本的景氣一直擴大,創下了戰後最長的景氣復甦期紀錄,不少企業創造了歷史最好業績。2007年之後,隨著世界經濟進入衰退周期,日本經濟處境艱難。到2008年9月,經濟危機到來,日本的經濟也陷入了連續2個季度的負增長。這一數據意味著,日本經濟正式進入衰退。補充回答: 低成長時代
1973年,全球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陷入混亂,1974年經濟增長率銳減,戰後以來的經濟高成長宣告終結。主要出口產品由鋼鐵轉為汽車。1970年代後,日本長期維持巨額貿易出超,而美國在貿易上長期赤字。此後,根據廣場協議,日元不得不升值而爛明導致經濟不景氣。1980年代後,因為金融環境寬松,景氣持續強勁,導致股票價格含歷談和地價大幅攀升。即泡沫經濟。
長期低迷與現在
1990年代,資產價格(股票價格、地價)急劇下跌,受泡沫經濟崩潰引發的後遺症影響,日本經濟長期低迷,被認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後,在外國需求上升的拉動下,情況有所改善。

⑻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強到什麼程度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規模超過美國蘇聯。日本人均GDP全世界第三,和盧森堡瑞士同級別,而且日本GDP達到了美國的70%,理論上東京地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70年代時期,當中國工人還在拿著最高80塊錢的薪資,日本人就已經實現了月入過萬,揣著大把鈔票滿世界度假。到了80年代初期中國人均GDP只有205美元時,日本已經達到了9000美元。

到了80年代末中國GDP上升至770美元,此時日本卻達到了恐怖的33000美元,這就是令所有人都羨慕不已的泡沫經濟時代。

形成原因:

日本從1955-1985年,完成了經濟起飛,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手中有了錢的日本企業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話「,日本是一個島國,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為日本的稀缺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和城市佔地不斷增加。

同時,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等對土地投資的增加,地價特別是城市房地產價格具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然而,日本人將這種趨勢絕對化了,認為地價只會上升,不會下降,以至把房地產投資作為一種資產保值和增值的方式。

他們開始製造土地泡沫,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日本地價飛漲,投機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從銀行取得更多的貸款,然後再去尋求新的投機機會,於是有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產價格的進一步上升。

日本的銀行業是「土地神話」的忠實信奉者。80年代後半期,由於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劇,銀行的籌資成本趨於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把房地產作為尋求高回報率的途徑,對房地產業的融資大幅度增加。

若以1985年3月為基期,到1991年3月,銀行業的貸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對房地產貸款的增加量卻高達150.6%。

銀行對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由1985年3月 17.1萬億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萬億日元,同期的房地產貸款在銀行全部貸款余額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進入90年代,「土地神話」同泡沫經濟一起破滅,以土地為抵押的貸款項目便成了難以消化的不良債權。

閱讀全文

與27年前日本經濟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小故事能用照片說明 瀏覽:864
健康碼什麼用 瀏覽:981
國外有哪些奇特的婚姻 瀏覽:717
江蘇工業經濟效益如何 瀏覽:734
美容行業健康證體檢哪些 瀏覽:626
衡水市幸福里小區屬於哪個派出所 瀏覽:607
英英美女什麼 瀏覽:987
象徵好運和幸福如何翻譯 瀏覽:910
瓊瑤的故事片都有哪些 瀏覽:463
愛情中的膩味怎麼辦 瀏覽:33
高級經濟師報名滿五年怎麼算 瀏覽:534
西安長沙成都重慶哪裡美女最多 瀏覽:894
虎追蛇婚姻如何 瀏覽:832
愛情面前怎麼算卑微 瀏覽:285
語言類故事書有哪些 瀏覽:157
集體戶口頁上的婚姻狀況怎麼改 瀏覽:639
美女中午好你喝什麼了 瀏覽:511
近年來我國經濟政策做了哪些調整 瀏覽:265
一千零一夜講故事的女主叫什麼 瀏覽:364
臨空經濟發展經濟靠什麼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