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洛陽有那幾個鎮
截至2019年1月,洛陽下轄1個縣級市、8個縣、6個區。
1、6個區: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回族區、洛龍區、吉利區。其中洛龍區下轄7個鎮。
2、8個縣: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其中孟津縣下轄10個鎮,新安縣下轄10個鎮,宜陽縣下轄9個鎮,伊川縣下轄8個鎮,洛寧縣下轄8個鎮,嵩縣下轄8個鎮,嵩縣下轄12個鎮,汝陽縣下轄7個鎮。
3、1個縣級市:偃師市,下轄9個鎮。
因此洛陽共計有:88個鎮。
(1)鳴皋鎮與田湖鎮哪個經濟高擴展閱讀: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好譽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2-24.6℃,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其中山區友姿段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洛陽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
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
截至2019年3月,洛陽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70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8處。洛陽市有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冊叢等節日活動。洛陽市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② 河南省有多少個市,多少個縣,多少個鎮
截至2018年05月,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5個縣,52個市轄區,1151個鎮。
1、鄭州市
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和庄鎮、觀音寺鎮、梨河鎮、龍湖鎮、薛店鎮、孟庄鎮、新村鎮、辛店鎮、郭店鎮)、
登封市(潁陽鎮、大金店鎮、盧店鎮、告成鎮、大冶鎮、宣化鎮、東華鎮、徐庄鎮、唐庄鎮)、
中牟縣(白沙鎮、鄭庵鎮、萬灘鎮、劉集鎮、大孟鎮、姚家鎮、雁鳴湖鎮、官渡鎮、黃店鎮、韓寺鎮、狼城崗鎮、刁家鎮)。
2、開封市
杞縣(城關鎮、五里河鎮、傅集鎮、於鎮鎮、高陽鎮、葛崗鎮、陽堌鎮、邢口鎮)、通許縣(城關鎮、豎崗鎮、玉皇廟鎮、四所樓鎮、硃砂鎮、長智鎮)、尉氏縣(城關鎮、洧川鎮、朱曲鎮、蔡庄鎮、永興鎮、張市鎮、十八里鎮、水坡鎮)、
蘭考縣(堌陽鎮、考城鎮、南彰鎮、紅廟鎮、谷營鎮、小宋鎮、東壩頭鎮)。
3、洛陽市
孟津縣(城關鎮、平樂鎮、白鶴鎮、會盟鎮、朝陽鎮、橫水鎮、馬屯鎮、麻屯鎮)、
新安縣(城關鎮、石寺鎮、鐵門鎮、磁澗鎮、五頭鎮)、
欒川縣(城關鎮、赤土店鎮、廟子鎮、合峪鎮、潭頭鎮、獅子廟鎮、白土鎮、三川鎮、冷水鎮、陶灣鎮、叫河鎮、石廟鎮)、
嵩縣(城關鎮、田湖鎮、車村鎮、舊縣鎮、閆庄鎮、德亭鎮、大章鎮、白河鎮、紙房鎮、九皋鎮)、
汝陽縣(城關鎮、上店鎮、小店鎮、付店鎮)、
宜陽縣(城關鎮、豐李鎮、柳泉鎮)、
洛寧縣(王范回族鎮、上戈鎮、下峪鎮、河底鎮、興華鎮、東宋鎮、馬店鎮、故縣鎮、趙村鎮、長水鎮、景陽鎮)、
伊川縣(水寨鎮、鳴皋鎮、彭婆鎮、白沙鎮、江左鎮、高山鎮、呂店鎮、半坡鎮、酒後鎮、鴉嶺鎮、葛寨鎮、白元鎮)、偃師市。
4、平頂山市
寶豐縣(城關鎮、周庄鎮、鬧店鎮、石橋鎮)、
葉縣(任店鎮、保安鎮、仙台鎮、遵化店鎮、葉邑鎮、廉村鎮、常村鎮、辛店鎮)、
魯山縣(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堯山鎮、瓦屋鎮)、
郟縣(長橋鎮、冢頭鎮、安良鎮、堂街鎮、薛店鎮、茨芭鎮、李口鎮、黃道鎮)、
舞鋼市(尚店鎮、尹集鎮、八台鎮)、
汝州市(轄小屯、臨汝、寄料、溫泉、蟒川、楊樓、廟下、陵頭、米廟9個鎮)。
5、安陽市
安陽縣(都里鎮、柏庄鎮、銅冶鎮、永和鎮、曲溝鎮、韓陵鎮、呂村鎮、辛村鎮、水冶鎮、崔家橋鎮、善應鎮、倫掌鎮)、
湯陰縣(城關鎮、韓庄鎮、白營鎮、古賢鎮、菜園鎮、任固鎮、五陵鎮、伏道鎮、宜溝鎮)、
滑縣(道口鎮,城關鎮,白道口鎮,留固鎮,萬古鎮,高平鎮,上官鎮,牛屯鎮,王莊鎮,老店鎮,慈周寨鎮,焦虎鎮)、
內黃縣(城關鎮、東庄鎮、井店鎮、梁庄鎮、後河鎮、楚旺鎮、田氏鎮)、
林州市(黃華鎮、合澗鎮、原康鎮、茶店鎮、臨淇鎮、五龍鎮、桂林鎮、採桑鎮、東姚鎮、橫水鎮、河順鎮、姚村鎮、任村鎮、東崗鎮、陵陽鎮、石板岩鎮)。
6、鶴壁市
浚縣(善堂鎮、王莊鎮、屯子鎮、小河鎮、衛賢鎮、新鎮鎮)、
淇縣(高村鎮、北陽鎮、西崗鎮、廟口鎮)。
7、新鄉市
新鄉縣(翟坡鎮、小冀鎮、七里營鎮、郎公廟鎮、古固寨鎮、大召營鎮)、
獲嘉縣(城關鎮、照鏡鎮、黃堤鎮、中和鎮、 徐營鎮、馮庄鎮、亢村鎮、史庄鎮)、
原陽縣(原武鎮、師寨鎮、福寧集鎮、齊街鎮、太平鎮)、
延津縣(城關鎮、豐庄鎮、東屯鎮、石婆固鎮、王樓鎮)、
封丘縣(城關鎮、黃陵鎮、黃德鎮、應舉鎮、陳橋鎮、趙崗鎮、潘店鎮)、
長垣縣(惱里鎮、丁欒鎮、樊相鎮、常村鎮、趙堤鎮、孟崗鎮、滿村鎮、張三寨鎮、苗寨鎮、方里鎮、佘家鎮)、
衛輝市(唐庄鎮、汲水鎮、孫杏村鎮、後河鎮、李源屯鎮、上樂村鎮、太公鎮)、
輝縣市(孟庄鎮、百泉鎮、薄壁鎮、峪河鎮、南村鎮、吳村鎮、上八里鎮、占城鎮、北雲門鎮、寄託鎮、南寨鎮、常村鎮)。
8、焦作市
修武縣(城關鎮、七賢鎮、郇封鎮、周庄鎮、雲台山鎮)、
博愛縣(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磨頭鎮、孝敬鎮)、
武陟縣(詹店鎮、西陶鎮、謝旗營鎮、大封鎮)、
溫縣(趙堡鎮、祥雲鎮、黃庄鎮、武德鎮、番田鎮)、
沁陽市(崇義鎮、西向鎮、西萬鎮、柏香鎮、山王莊鎮、紫陵鎮)、
孟州市(化工鎮、南庄鎮、城伯鎮、穀旦鎮、西虢鎮、趙和鎮)。
9、濮陽市
清豐縣(城關鎮、馬庄橋鎮、韓村鎮、柳格鎮、瓦屋頭鎮、仙庄鎮)、
南樂縣(城關鎮、韓張鎮、元村鎮、福堪鎮)、
范縣(城關鎮、濮城鎮、高碼頭鎮、龍王莊鎮、王樓鎮、辛庄鎮、陳庄鎮)、
台前縣(城關鎮、侯廟鎮、孫口鎮、打漁陳鎮、吳壩鎮、馬樓鎮)、
濮陽縣(城關鎮、徐鎮鎮、文留鎮、慶祖鎮、柳屯鎮、王稱堌鎮、八公橋鎮、戶部寨鎮、魯河鎮、子岸鎮、胡狀鎮)。
10、許昌市
鄢陵縣(安陵鎮、馬欄鎮、柏梁鎮、陳化店鎮、望田鎮、張橋鎮、南塢鎮、陶城鎮、只樂鎮、大馬鎮、彭店鎮、馬坊鎮)、
襄城縣(城關鎮、潁橋回族鎮、麥嶺鎮、潁陽鎮、王洛鎮、紫雲鎮、庫庄鎮、十里鋪鎮、山頭店鎮、汾陳鎮)、
禹州市(神垕、方山、順店、無梁、鴻暢、梁北、古城、火龍、文殊、鳩山、褚河、郭連、范坡、朱閣、淺井、花石、張得、方崗、萇庄19個鎮)、
長葛市(和尚橋鎮、坡胡鎮、後河鎮、石固鎮、老城鎮、南席鎮、大周鎮、董村鎮、古橋鎮、石象鎮、佛耳湖鎮、增福鎮)。
11、漯河市
舞陽縣(舞泉鎮、吳城鎮、北舞渡鎮、蓮花鎮、辛安鎮、孟寨鎮、太尉鎮、侯集鎮、九街鎮、個 章化鎮)、
臨潁縣(城關鎮,杜曲鎮,繁城鎮,台陳鎮,王崗鎮,瓦店鎮,巨陵鎮,窩城鎮,三家店鎮,王孟鎮)。
12、三門峽市
澠池縣(大王鎮、陽店鎮、尹庄鎮、城關鎮、函谷關鎮、焦村鎮、朱陽鎮、陽平鎮、故縣鎮、豫靈鎮)、
盧氏縣(城關鎮、東明鎮、杜關鎮、官道口鎮、范里鎮、五里川鎮、官坡鎮、朱陽關鎮、雙龍灣鎮)、
義馬市、
靈寶市(大王鎮、陽店鎮、尹庄鎮、城關鎮、函谷關鎮、焦村鎮、朱陽鎮、陽平鎮、故縣鎮、豫靈鎮)。
13、南陽市:南召縣、方城縣、西峽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社旗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鄧州市。
14、商丘市:民權縣、睢縣、寧陵縣、柘城縣、虞城縣、夏邑縣、永城市。
15、信陽市: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 潢川縣、淮濱縣、息縣。
16、周口市: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鄲城縣、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項城市。
17、駐馬店市:西平縣、上蔡縣、平輿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汝南縣、遂平縣、新蔡縣。
③ 我想知道洛陽市各個縣鎮的人口數量。
洛陽轄7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分別是: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龍區、吉利區、洛南新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偃師市:總人口85萬,偃師市是一個縣級市,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下轄13個鎮、3個鄉:城關鎮、首陽山鎮、佃庄鎮、翟鎮鎮、岳灘鎮、顧縣鎮、緱氏鎮、府店鎮、高龍鎮、寇店鎮、龐村鎮、李村鎮、諸葛鎮、山化鄉、邙嶺鄉、大口鄉。孟津縣: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18065人,全縣設城關、會盟、平樂、白鶴、送庄、朝陽、麻屯、小浪底、橫水9鎮和常袋1鄉。新安縣:2004年全縣總人口49.0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16萬人,農村人口為38.82萬人,新安縣轄7個鎮、4個鄉:城關鎮、石寺鎮、五頭鎮、磁澗鎮、鐵門鎮、石井鄉、倉頭鄉、北冶鎮、曹村鄉、正村鄉、南李村鎮。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洛寧縣:洛寧縣全縣轄18個鄉鎮,386個行政村,44.5萬人。城關鎮、王范回族鎮、上戈鎮、下峪鎮、城郊鄉、河底鄉、東宋鄉、小界鄉、馬店鄉、長水鄉、羅嶺鄉、故縣鄉、興華鄉、底張鄉、山底鄉、趙村鄉、陳吳鄉、澗口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宜陽縣:總人口70.1萬人(2003年)。宜陽縣轄6個鎮、11個鄉:城關鎮、豐李鎮、柳泉鎮、韓城鎮、白楊鎮、尋村鎮、城關鄉、鹽鎮鄉、高村鄉、三鄉鄉、張塢鄉、穆冊鄉、上觀鄉、蓮庄鄉、趙保鄉、董王莊鄉、樊村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伊川縣:總人口73萬伊川縣轄吵滾飢4個鎮、10個鄉:城關鎮、鳴皋鎮、水寨鎮、彭婆鎮、鴉嶺鄉、高山鄉、平等鄉、酒後鄉、葛寨鄉、白元鄉、白沙鄉、半坡鄉、江左鄉、呂店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嵩縣:人口55萬,轄5個鎮、11個鄉:城關鎮、田湖鎮、車村鎮、舊縣鎮、閻庄鎮;大坪鄉、庫區鄉、何村鄉、德亭鄉、大章鄉、紙房鄉、飯坡鄉、九店鄉、黃庄鄉、木植街鄉、白河鄉。
欒川縣:欒川縣總人口31.8萬人,欒川縣轄7個鎮、7個鄉:城關鎮、赤土店鎮、合峪鎮、潭頭鎮、三川鎮、冷水鎮、陶灣鎮、石廟鎮、欒川鄉、廟子鄉、秋扒鄉、獅子廟鄉、白土升返鄉、叫河鄉
汝陽縣:總人口43萬人,汝陽縣轄4個鎮、9個鄉:城關鎮、備世上店鎮、付店鎮、小店鎮、柏樹鄉、十八盤鄉、勒村鄉、王坪鄉、三屯鄉、劉店鄉、陶營鄉、內埠鄉、蔡店鄉;大安工業園區。
④ 鳴皋鎮的經濟建設
鳴皋鎮黨委、鎮政府以農業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奮斗目標,認真搞好種植業結構調整,努力提高經濟作物所佔比例;積極籌建龍頭養殖場,全力推進畜牧產業化步伐;規模建立草畜養殖小區,發展草畜一體化養殖、從而使該鎮農業產業化步伐穩健,效益喜人。搞好種植業結構調整。鳴皋鎮共有耕地5.58萬畝。鎮黨委、鎮政府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全鎮共實現優質專用小麥、玉米種植3.8萬畝,優質煙葉4000畝,特色林果2200畝,良種西瓜1250畝,溫棚蔬菜1310畝,大豆、油葵、花生等其它經濟作物3000畝,以優質大棗、花椒套種金銀花、板藍根、美國紫花苜蓿帶空等種植面積達7000畝,糧經比例增長到68:20:12。
籌建龍頭養殖場。畜牧養殖業是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產業。為使農民在養殖業方面始終適應市場需求,盡快生產出市場上較受歡迎的畜產品,鎮黨委、鎮政府積極出台優惠政策,以鼓勵個人投資、動員社會力量集資和爭取項目資金等多種辦法,積極籌建龍頭養殖公司,帶動農民共奔小康路。2003年,全鎮新建鳴皋牧興養殖公司奶牛養殖場、鳴皋村肉牛養殖場、萬溝愛傑養殖場和中溪聯合養殖公司4個,總投資金額320萬元,佔地126畝,肉奶牛存欄量達322頭,山綿羊存欄量達1026隻,帶動養殖示範戶482戶。
建立草畜養殖小區。2002年,中溪村結合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在村西坡嶺地的退耕還林區套種美國優質紫花苜蓿6500畝,紫花苜蓿每畝可產乾草600公斤,用於養牛,養殖成本低,效果好,經濟效益可觀。2008年初春,鎮黨委、鎮政府決定在該村建立佔地150畝的畜牧養殖基地,結合牧草發展草牧一體化養殖。示範區內進駐養殖戶80戶,累計投入資金400萬元,已建起養殖廠房150間,養肉牛52頭,奶牛25頭,良種山綿羊350隻,豬656頭。預計年經濟效益可達1200萬元左右。據預測,整個養殖小區全部建成後,將發展養殖戶200戶,年存欄肉牛2000頭,出欄5000頭,年創收益600萬元,使畜牧養殖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新產業。 伊川縣鳴皋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1個示範村,3個達標村,9個重點整治村,26個整治村。伊川縣新農村建設動員會後,鳴皋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門會議對新農村建設有關文件、會議精神進行集中傳達貫徹,按照「示範帶動、突出重點,全面整治、整體推進」的要求,扎實推進全鎮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加強領導,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鳴皋鎮在鎮村兩級都成立了領導小組,採取鎮領導聯系重點村,工作區區長包村蹲點,機關幹部入村包組,村黨員幹部聯系重點戶的辦法督促各項措施落實。
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開闊鎮村幹部視野。多次組織該鎮村幹部到宜陽、欒川及伊川白沙等縣鄉(鎮)參觀,學習外地開展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和做法,尋找差距,改進工作。
突出重點,精心組織,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在全面展開「三清六集中」的基礎上,將沼氣池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給排水工程、社會服務中心建設等方面做為重點,全方位緊鑼密鼓地開展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
明確責任,嚴格獎懲,迅速掀起新農村建設新高潮。將任務繼續分解到鎮、村、組幹部頭上,使人人身上有擔子,切實轉變幹部作風,明確任務,確保各階段目標實現。同時加大督查力度,各工作區一天一集中,三天一匯報,一周召開一次巡迴現場會,並評出一、二、三類村,全鎮第一階段拿出10萬元以獎代補,對先進村進行以獎代補,二類村督促其迎頭趕上,對差的村要求自我檢查,自加壓力,採取得力措施,盡快扭轉被動局面。全鎮共出動勞力17000餘人次,出動車輛3000餘台次,清運垃圾19000餘方,拆除違章建築95處,1000餘平方米,建垃圾池和垃圾填埋場所100餘個,綠化村內道路17000餘米,修建村內排雨污水設施6400餘米。 渡口村位於鳴皋鎮南1.5公里處,全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300戶,1338人,洛欒快速通道依村東而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該村按照縣、鎮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部署,分階段扎實開展工作,特別是第二階段新農租首村建設,該村加大工作力度,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迅速掀起新農村建設高潮,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一、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該村選聘8名衛生保潔員組成保潔隊,配有統一保潔服,配有垃圾清運車,配有打掃工具,定蠢型瞎時清運街道,清運垃圾,確保街道干凈整潔,新建垃圾池20個。
二、村容村貌整治。該村是共籌資20餘萬元,整治村內主要街道。(一)粉刷立面塗白牆壁226戶,9000平方米;(二)是修復殘垣斷壁20處,300平方米;(三)是對全村所有街道,垃圾建築廢料,石料、石塊、雜物、雜草進行清理,拆除亂塔亂建房屋10處,治理亂塗亂畫標語200條。
三、大搞綠化、美化、亮化。該村利用空閑地、邊角地、每一份可利用地,大搞綠化、美化、亮化村容環境,投資5萬元,新建花池50戶,投資3萬元,購買冬青、劍麻、刺柏、紅葉梨等1000餘棵。使村內環境煥然一新,儼然進入城市小區。投資1.5萬元,製作版面50塊,有村規民約,宣傳計劃生育、爭當好媳婦、好公婆、生活小常識等內容,對移風移俗起到良好作用。
四、文化大院建設。該村先後籌資35萬元建文化大院一個,修建文化娛樂廣場,購買健身器材4套,文化大院內設圖書室、老年活動室、棋牌室,成立了老年協會和紅白理事會,並制定了章程,開展了工作,開展評選「好媳婦」、「好公婆」、「好鄰居」活動,新農村建設正逐漸改變著村民的生活方式,村民文明意識明顯增強。
五、沼氣池建設。建沼氣池225座,深入開展一池「三改」工作,凈化村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