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怎麼改變命運
1、千萬要堅持自己,不要為了合群就丟掉本心。大學是不合群的開始。堅持閱讀和跑步。此刻我坐在湖邊閱讀村上春樹,還有微風和粼粼的湖面,柳樹低著頭…
2、這個放著我來答1、成績。大學生首先還是學生,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學習,學有餘力再言其它;2、目標。搞明白自己要幹啥。如果搞學術,那就趁早去實驗室做實驗發paper,為了以後液腔保研州斗保博方便。如果打算以後工作,那就學那些工作的必備技能,比如口才、英語口語等技能。當然,啥都不知道的話可以寒暑假去實習了解(都啥年代了別發傳單了);3、多看課外書多走走。出門在外,歷史、政治、文學、地理、大好河山等啥都要知冊埋磨道一點,慢慢涉獵,每天一點點;4、鍛煉身體,沒顏值你還不鍛煉?;5、明白「積少成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
❷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大學生該怎麼做
1、增加對當前就業政策的了解。大學生應在學習之餘,主動學習當前的就業政策及就業過程,調查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有哪些悉指變化,根據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方向。同時根據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揚其長、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選擇和決策,順利就睜頌配業,或根據自身能力櫻蠢及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自主創業.。
2、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大學生階段是一個人人生價值觀基本定型的時期,也是擇業觀開始形成的時期。擇業觀是大學生對未來人生道路選擇的風向標,樹立得合理與否,將直接決定大學生在擇業就業過程中的心理狀態。
❸ 面對當前的經濟問題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
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1.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
良好的職業素質是大學生成功就業的基礎,更是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證。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緒方面。大學生應將人生理想與職業理想結合起來,在大學期間不斷加強適應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懂法守法、公平正義的品格,具有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職業活動的基礎,遠比精通業務重要,大學生要以職業道德修養為基礎,進行初步的自我完善。
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大學生通過自我教育、自我培養、自我鍛煉、自我改造,逐步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
2.提倡「終身學習」,盡力彌補自身不足
大學生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大學畢業後若不經過繼續學習就很難成為一個高水平的人才。當前面臨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的雙重壓力,只有不斷地接受大學後的繼續教育和學習,儲備更多的能量,補充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信息,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
大學生踏上工作崗位,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新學習的開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勞動力流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需要接受持續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自身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大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
大學生不應滿足現有的知識,一個人掌握的知識、技術越多,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就越強,克服困難的方法就越多。應及時了解本專業或相關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並能嘗試著在實踐中借鑒、應用,這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開創職業的新天地,為自己的職業發展鋪平道路。
(2)提高職業操作技能
職業操作技能是從事各類職業的基本要求,且有了知識和技能,總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創造成功。任何一項工作都是由一定的職業操作技能聯結而成,基本的操作技能熟練,說明有從事某項工作的基本要求,這是大學生參加各類工作的基礎。
(3)掌握職業生活技巧
職業生活技巧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包括怎樣設計個人的職業生涯、怎樣解除職業生活中的種種困擾、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等等。首先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誠實守信、尊重他人、謙和大度、不卑不亢。其次是養成科學的工作方式,有計劃地安排工作,用心完成每一項工作,並要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進行合理的時間管理。最後是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善於傾聽,掌握溝通方式。
(四)以低姿態進入就業市場
大學生在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上有不足,因此在擇業時應充分考慮到種種不足,正視困難與挫折的磨練,調整就業期望使之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狀況。
大學生的初次就業,首先應從社會需求出發,設計自己的擇業目標。大學畢業生要充分認識到社會的需要是個人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和基礎,科學地分析就業形勢與自我特徵,冷靜妥善地處理擇業過程中個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的關系。
擺正自己的位置,是大學生積極主動就業的基本要求。大學生的實踐經驗較少,需要在工作崗位上先學習後工作。大學生對自身的起點要求不應過高,應該在基礎的工作崗位上摸索發掘自身潛能。
有能力的大學生可以投身於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潮,在個人興趣和能力的基礎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❹ 在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當今,怎樣才能更好的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實現人生價值?對於大學生來說這些問題尤為重要。然而大學生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大學生應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人不應當只拘泥於金錢,地位,權力,職業以及享樂其中。人們只有為同時代的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物質貢獻價值與精神貢獻價值的統一,現有價值與應用價值的統一。」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問題。
關鍵字:人生價值 問題 價值取向 正確的人生觀
一 大學生人生觀中存在的問題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他們熱愛生活,追求真理,絕大多數大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科學的人生價值觀。但還是有不少問題的。
1 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的實用主義人生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馬克思主義人生理想,但也有的人內心認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人生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 「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副諸實踐。在實現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重物質利益輕無私奉獻,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重等價交換而不願付出愛心。部分大學生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影響,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准,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金錢的誘惑使他們只想掙錢而不擇手段。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兆察不刻苦學習,高歌「六十分萬歲」;2. 重個人利益輕國家集體的利己主義人生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為國家、為集體做出貢獻,贊同以集體主義為價值觀的核心。但目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在部分大學生中也頗有市場,由於個人主義、利已主義的膨脹,而導致了集體主義觀念的淡化。一些大學生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他們選擇個人主義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則,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把個人利益放在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之上。要知道,「一般人的幸福或者不幸福和社會利益相同或者矛盾為轉移。」②3. 重知識才能輕道德品質的功利主義人生價值觀 一些大學生認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僅決定於個人的學識、才能、機遇和人際關系,而與個人品德無直接關系,故出現了 「重才輕德」的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學習方面,而在個人道德上出現滑坡,他們在政治上不求上進,不講職業道德,為謀求個人利益而見利忘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少數學生不講精神文明,不講社會公德,行為粗野,斗首談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毆、偷竊、賭博,個別人還走上搶劫殺人等犯罪的道路。然而「德性的修養,內心的開悟是一種學問」③只有更好的培養道德素質,大學生才能做得更好。 「從自己身邊做起,我們國家才有希望──這就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積極負責的道德觀念,這就是道德教育。」④ 4. 重奢侈享受輕艱苦奮斗的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 隨著我國加入 WTO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發展,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和市場繁榮,出現了高收入階層,不少暴發者以高消費為榮,大肆揮霍,一擲千金,加之少數輿論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確引導,造成社會心態的躁動和失衡,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此沖擊和影響,少數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族銷茄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費
❺ 大學生應該怎樣做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貢獻
1、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內容。
2、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3、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 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和生態倫理。
(5)市場經濟大學生怎麼改變命運擴展閱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的數量型擴張向質量型發展的理念升華。實現這一理念,需要進一步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轉變政府職能和各級幹部的工作作風,盡快建立起與這種新的經濟發展理念相匹配的幹部考核指標體系,其中特別要處理好乾部定量考核與發展導向之間的關系。
為此,至少要做好四方面的轉變:
1、從過去側重於考核物質指標,轉向注重考核以人為本指標。
2、從過去側重於考核經濟數量指標,轉向注重考核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指標。
3、從過去側重於考核經濟發展速度指標,轉向注重考核經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指標。
4、從側重於考核短期利益指標,轉向注重考核可持續發展指標。
❻ 大學生如何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
大學生如何面對全球經濟危機
對於全球經濟形勢而言,當前全球性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下滑,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糧食、能源價格上漲及美國暴發的金融危機。盡管兩者發生的原因不同,影響的對象不一樣,但集中在今年暴發,加大了我國政府的決策難度。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各國資本、金融環環相扣。發達國家出現金融危機,導致流動性緊張,發展中國家金融會因國際資本流動減少而出現壓力,甚至也可能出現類似危機。因此,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國際金融秩序,避免全球性危機的到來。
過去5年,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增長,增速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當發達國家出現經濟波動時,發展中國家也會在比較高的平均線上出現波動。因為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經濟增長比較快,重要原因是投資拉動和出口增長。而投資的重要來源是發達國家,南南貿易近年來雖增長迅速,但南北貿易依然是主體。所以,發達國家出現危機和波動,必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出口造成影響,從而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在發展中國家中,我國處於最游刃有餘的狀態。我國外匯儲備多,政府財政情況好,經常項目盈利相當大,外資在中國整個經濟中所佔比重很小。在當前的情況下,中國靠刺激國內經濟、增加國內需求,可以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
在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的嚴峻條件下,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更有義務去肩負起屬於我們的義務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做學習工作的模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生黨員幹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標准、嚴要求,兢兢業業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圓滿完成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抓實干,開拓進取,爭取獲得好成績。第二,要做團結的模範。學生黨員幹部要滿腔熱情地為增強信心、重振經濟多做工作。用科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鼓舞人心,激勵鬥志,引導學生看到主流、看到機遇、看到希望,自覺地為應對危機貢獻力量;引導人們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黨的決策和部署上來,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團結廣大群眾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第三我們要迎頭趕上,勇於挑戰。挑戰總是與機會並存,危機固然意味著挑戰,但也必然隱含某種進取的機會。環顧古今中外,我們會發現,每一次危機的出現和解決其實都是成就英雄人物的機遇。直面挑戰,挺身而出,化挑戰為機遇,方顯英雄本色銳意進取。第四我們要敢於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求得發展,只有不斷創新才會有出路。作為學生黨員只有把更多的時間用於領導群眾創新新事物探索新方法讓我們在全球危機下更具實力,更有競爭力。
學生黨員只有從自身做起肩負起民族繁榮富強的擔子我們才無愧於人民群眾、無愧於黨的培養、無愧於自己的良心我們才能為學生辦實事,才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❼ 面對我國的經濟轉型,大學生該怎麼辦
一、當前形勢下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需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 世紀末,我國終於順利加入了WTO,這標志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國將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入世無疑會對我國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來機遇,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巨大的挑戰。入世將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一系影響。經過20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世公認的成就。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已經和即將發生的深刻變化,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大量的矛盾在某種情況下會集中出現,並有可能爆發,甚至帶來動盪和不安。中國社會正在經歷一個重要而關鍵的轉型時期,應該說,「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理念的提出,順應了民意,也符合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從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感覺到知識的力量和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己經深入人心,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科技對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的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推廣,離不開大學教育。社會主義高校培養出來多少跨世紀的高素質的人才,培養了多少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直接關繫到我國生產力能否快速發展,社會主義三大文明能否健康而協調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否真正構建。顯而易見,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校不僅要培養高科技精英,也要培養大量掌握科學技術的普通勞動者,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步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逐年的高校擴招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國十五計劃規定,到2005年,我國適齡青年進入高校的入學率應達到巧%,即達到高等教育大眾化入學率的15-50%的臨界點。Ill(P 1-6)高等教育大眾化後,更多的青年有機會接觸高等教育,但是,要將這些青年培養成建設和諧社會的中堅,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便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正確的思想意識
1、加強和改進主流政治思想的引導
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使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信心和責任感。在多種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時代,社會主義高校要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主流意識形態的引導,需要用科學的思想理論進行指導。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思想無疑應作為主流意識加以宜傳,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應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程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下,也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宣傳和深化教育。大力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根據時代發展的特點和大學生成長的內在要求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據信息網路時代提供的技術優勢,根據經濟全球的一體化的要求,切實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兩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的基礎性地位不可動搖。在此基礎上要採用各種各樣的,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寓教於樂,使當代大學生真正理解並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人生萬方數據的精神支柱和航標。
2、培育正確的思想意識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是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進行的,當代大學生要真正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生力量,還需要培育適應經濟全球一體化形勢的正確思想意識和觀念。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民族意識與國際意識
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建設,主要是依靠本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文化,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大學生的民族意識,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我們有著輝煌的過去,但也須正視嚴峻的現實。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認識堅持艱苦奮斗的重要性,關鍵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基本國情」[21我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仍未最終解決,在改革開放和經濟轉型的歷史進程中,貧富差距的拉大,東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經濟結構調整的不盡合理等經濟上的問題引發了一些列的社會問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還有許多不穩定的因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建立需要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對大學生的基本國情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在涉及本國本民族利益時,能堅決地捍衛本國本民族的權益,在實際生活中,能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從愛國主義的立場出發,增強國貨意識,多消費和使用本民族企業的產品,以支持和幫助本民族企業的發展,壯大民族經濟。從集體主義出發,自覺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及崇拜西方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培養集體中團結協作精神和能力,進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強化民族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並不是要求弱化國際意識,閉關自守,盲目排外。全球化的世界經濟和文化需要中國,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和壯大同樣也離不開世界,我們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世界。在加強基本國情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國際經濟形勢與對策方面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要學習;在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蝕的同時,對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華要汲取;在抵制西方政治霸權的同時,對西方民主政治法制建設,和諧社會與社區建設的經驗也可以借鑒。強化民族意識,當代大學生在國際環境下才能立足,不迷失方向;增強國際意識,,當代大學生才會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兼收並蓄,促進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 競爭意識與協作意識
中國入世以後,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與國際接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會激烈加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內不同行業之間,不同人之間,甚至是同一行業的同一類人之間,也充滿了競爭。新世紀的競爭是異常激烈和殘酷的,市場經濟下的競爭遵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為國內、國外經濟竟爭中的強者。隨著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技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當代企業要在世界經濟競爭大潮中獲勝,企業要在競爭中謀求發展,就需要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加盟。高等院校擔負著為新世紀企業培養人才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和能力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就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和諧社會應該是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也提出了一個「激發」四個「創造」。即要激發各個行業人們的創造力,堅決破除各種障礙,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倡導競爭,並不意味著處處是對抗,是斗爭。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雖然有著激烈的競爭,但競爭並不就完全意味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相反,事物矛盾的多樣性決定了在競爭的基礎還有協作和共存。世界上一些大型的經濟項目,尖端的科技產品和計劃以及人類社會謀求繼續發展而面臨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就需要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我們所提倡的競爭不是對抗性競爭而是協作競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培養學生在競爭中協作,協作中競爭的思想意識。在校園中提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拾和諧的人際環境。培養大學生形成競爭和協作意識,還需要大學生具備兩個觀念;民主法制觀念和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觀念。竟爭必須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環境和前提下進行,市場經濟應該是在法制軌道上運行的經濟,增強學生的法律知識,使學生具備民主法制觀念,在日後的競爭中他們才會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自覺抵制違規非法的競爭行為。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21世紀經濟活動中要遵守的信用准則,誠實守信是人們互相協作的一個基本條件。加強大學生「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和協作意識,我們的社會才會真正和諧。
三、構建和諧校園環境,培養和諧思想觀念
大學生畢業後將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將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構建者。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和諧的校園環境里耳濡目染,培育和諧的思想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同的高校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校園內部的硬體設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園建築;增加文化設施,改善師生居住飲食條件,拓展通信和網路服務等等,為建設和諧校園環境打下物質基礎。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高校管理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園管理不斷得到加強,管理體制不斷得到健全,生活在校園的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才能穩定有序地進行。如前所述,在中國已經入世,高校大量擴招,高等教育領域進一步開放,生源質量和素質發生很大的變化的背景下,構建和諧校園環境要求我們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高校運作規律,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計劃經濟條件下的高校,在某種程度上掌握著學生的「生殺大權」,以灌輸命令為主體的教育,以「管、控、壓」為主導的工作方式能使高校維持運作,但不一定和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進一步產業化,學生與學校的關系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高等教育本著「誰受益誰出錢」的原則進行收費,學生繳費上學,學生與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契約式」的「出錢」與「受益」的關系。學生出錢,學校就得讓學生受益。在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今天,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廣大學生崇尚和接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傳統的灌輸式理念,粗暴的「管控壓」式的工作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需要。高等院校應根據新形勢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點,形成一個「學校領導,政工人員負責,教師協同,學生參與」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讓更多的人參與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讓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教育變為被動教育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充滿活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學生的生理和性格特點,又能通過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品質與人格。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期一種很好的載體。文明高雅的校園文化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品位。將思想教育融匯於文娛活動中,使學生在美感欣賞、情感體驗的過程中受到潛意識和形象化的教育,變枯糙的思想灌翰為充滿趣味的心靈體驗,學生更樂於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見成效,校園內的氛圍也更為輕松活潑,和諧自由。
2、建立和健全校園保障體系,為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使社會上弱勢群體的利益得到照顧。高校實行收費制度以後,部分大學生因家庭貧困而成為一種特殊的弱勢群體。當然,高校中的弱勢群體不僅僅包括經濟上貧困的學生,也包括存在其它問題的學生群體。學生生活上的負擔和不順,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社會轉型時期各種劇烈的變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意識形態領域內各種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都使大學生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部分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便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這些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匯入了高校的弱勢群體建立和完善校園保障體系,相對貧困學生而言,就是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幫助,從而走出困境。校園保障體系有別千社會保障體系。就目前來看,助學貸款、貧困學生補助金是其主要內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貧困學生畢竟有限,且兩者都是政府行為。在有條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業或企業主捐資建立助學基金,幫扶貧困學生。貧困學生雖然貧困,但都年輕力壯掌握著一定的知識學校成立一定的勤工儉學機構,指導貧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儉學作為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加以建設和完善,不僅解決了貧困學生的經濟問題,還可以在勞動的過程中加強對貧困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艱苦奮斗的思想,自強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導機構的建設在各個高校的狀況不容樂觀,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咨詢和疏導相對滯後。一些高校缺乏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沒有引進專門的心理學人才。心理疏導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僅需要專門的機構,專業化的人才,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員,也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與學生的思想問題纏繞在一起,將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自我心理調適教育,二者相輔相成,使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和諧校園更有利於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培養正確的政治信仰。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和諧校園中成長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諧的觀念,培養和諧共處的思想理念,最終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有生力。
適應構建和諧社會需要 培養大學生和諧合作精神。
❽ 一無所知的大學生如何改變命運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去達到某種程度上的生活上改善,思想上改變。比方說,你的家庭底蘊好,在你來到這個世界時,你的祖輩已經為你今後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礎,從而使你學成之後更好的去運籌,把你的人生演繹的更加輝煌。再者就拿我自己而言,家庭資質比較差,書沒讀多少就出門打工。但我沒放棄自己的液早行追求,有空時翻閱下有益的書籍,多參考別人表述,增強自身素鬧嘩質。最主要的就是掙錢啦,只要能睜攔改善生活質量,自己能通過勞動或得回報的事都可以去嘗試,去做。所以說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是取決自己思想上有沒進步,有沒有追求的沖勁。行動起來就是改變。
❾ 市場經濟對大學生有什麼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社會重構了利益格局,經濟杠桿的作用日益凸現。這一變化,拓寬了大學生的思路,為他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岩磨冊新的參照系。效益觀念、競爭觀念、創新觀念、務實觀念和正當利益觀念等新的價值觀,在大學生中普遍獲得了青睞與張揚。毫無疑問,當代中國大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已經與經濟改革的進程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市場經濟所弘揚的各種觀念,作為一種社會導向和未來挑戰,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更新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2 市場經濟的發展,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有利於其知識的更新和才能的發揮,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大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市場經濟就是按照價值規律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收入分配主要是依據效益來進行的。這一事實無疑給大學生知識更新和才能鍛煉注入了現實的動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關注於自身個性和素質的培養,注重職業性能力的提高,努力鍛煉自己的社會實踐、團結合作、組織等能力,以便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謀求更好的自身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平台,充分提高了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商品意識以及和會活動能力。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
市場經濟活動展開的前提是個體的成熟,它是以生產者的獨立自主作為參與前提,以等價交換作為實現的手段,以開放作為發展的條件,以競爭規律的優勝劣汰作為企業興衰存亡的衡量標准。這些特點與粗宏大學生個體逐漸成熟,自主意識的覺悟與增強,追求上進勇於創新的思想特點相融合,使得自主意識、競爭觀念、民主平等觀念、效率觀點與開拓精游吵神在大學生中得到確立和張揚。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的,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對人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