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亞當斯密的經濟學說是什麼
亞當斯密提出了他的論斷: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時,都會「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去達到並非出於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經濟學理論正是以這種基本觀點為基礎而對經濟過程作出分析的。
1、在微觀經濟學方面,斯密的價值論把勞動看成是價值的惟一源泉,並且把每一種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視為是衡量交換價值的尺度
並以此為基礎,通過考察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的關系。分析了競爭約束個人自利行為的作用形式和價格機制配置社會資源的運動過程。
他的分配理論分析了工資、利潤和地租的決定.並考察了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2、在宏觀方面,斯密所關心的是經濟增長的性質和動態變化過程,他分析得出了「市場機制本身驅使近代社會的經濟不斷發展」的結論。
按照他的分析,這部分地方歸因於市場機制本身。因為,市場在鼓勵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會自然地觸發出他們的勤勞、節儉品質和創造精神,並通過競爭的力量,引導人們把其資源投向生產率最高的經濟領域,從而促成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其他基本的力量,那就是以勞動分工為主要基礎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本積累所推動的生產性就業人數的增加。因此,他一方面詳細分析了分工如何導致勞動者技能的提高、時間的節約和技術進步,並進而考察分工發展的條件,提出「分工受市場規模限制」的論點。
(1)亞當斯密傳統經濟學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1、分工理論
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異,那是起因於人類獨有的交換與易貨傾向,交換及易貨系屬私利行為,其利益決定於分工,假定個人樂於專業化及提高生產力,
經由剩餘產品之交換行為,促使個人增加財富,此等過程將擴大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繁榮,並達私利與公益之調和。
2、貨幣理論
貨幣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其它物品。當物物交換發展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後,商品的價值就用貨幣來衡量。這時,便產生了貨幣的另一功能-價值尺度。亞當斯密也談到貨幣的儲藏功能、支付功能。
3、價值論
提及價值問題,亞當斯密指出,價值涵蓋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前者表示特定財貨之效用,後者表示擁有此一財貨取另一財貨的購買力。進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價值之財貨,往往不具交換價值,水及鑽石是其著名的例子
Ⅱ 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體系歸納
亞當理論是指導投資者進行投資的思想理論,而亞當斯密經濟理論是以經濟人為基本立足點的,那麼在經濟發展的過程匯總,亞當斯密經濟人簡單的分為三個要點:
1、利己是經濟人的本性,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亞當斯密說過,個人的利益和對財富的追求驅使人們勞動,並且這種為自己謀求利益的行為是一種自愛的表現,是能夠激勵人們的美德。而且這樣滿足了自己的各種需要和利益的最大化,從包攬一切工作發展為專門從事某一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應用到股市投資操作中,必然也會提高股市獲利的操作效率。
2、對個人利益追求的利己行為能促進社會利益的增加每個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候,會採取最有利於自己的使用方法,也是最有利於社會發展的使用方法,所以在經濟分工中增加了經紀人的個人利益,但是同時也提高了經濟人的素質與能力,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如果說是應用在股市投資歷隱中,投資者在研究經濟發展的同時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經濟基礎知識,了解更多相關投資的事宜,進而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與投資策略,不僅僅是提高了股市的獲利能力,也推動的股市的進一步發展變化。
3、經濟人在實現自己的利益的同時需要考慮別人的自利,不能自私交易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也就是交換,而人總是需要有幫助的,所以會通過他人的幫助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在實現利己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利他,笑叢但是對於股市投資中要考慮市場的肢升廳特徵,不能夠貪婪,在實現自己的利益之後要及時的出局觀望,順應市場的變化,不要和市場作對,否則吃苦頭的都是自己。
供參考。
Ⅲ 什麼是古典經濟學主要觀點是什麼
古典經濟學是凱恩斯理論出現以來的經濟思想主流學派,由亞當斯密在1776年開創。主要追隨者包括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和約翰。穆勒。一般說來,該學派相信經濟規律(特別如個人利益、競爭)決定著價格和要素報酬,並且相信價格體系是最好的資源配製辦法。
主要觀點:古典經濟學的主要內容為當時最普遍的經濟現象,由價值、地租、利潤、工資及貨幣理論構成。各個當時的經濟學家的理論都包括以上幾點。各個經濟學家的不同也只是關於這幾方面的觀點不同,其經濟理論涉及范圍相同。
產生背景
古典經濟學產生前夕的經濟思想是「重商主義」。
14到15世紀,隨著貿易特別是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產生了重商主義思想。重商主義的研究視野集中在流通領域,研究商業和對外貿易,論證商品貨幣關系,對當時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起了重要的作用。成理論體系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是由威廉▪配第創始,亞當▪斯密集大成,大衛▪李嘉圖最後完成的。
古典經濟學代表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內部聯系。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金錢是社會財富的唯一形態;在一國沒有金礦的情況下,財富只能來自於對外貿易的順差;民窮國富;主張國家干預經濟,主張鼓勵出口、禁止或限制進口政策。
Ⅳ 亞當思密的經濟思想是什麼
1、亞當斯密的經典代表著作就是《國富論》
2、亞當斯密的主要經濟思想就是經濟人理性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每個人都按自己利益最大化行事。
3、還有就是政府充當守夜人角色,政府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社會按照自己的市場經濟規律運行。
Ⅳ 亞當斯密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亞當·斯密
公元1723~公元1790
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了他在知識界的威望。早攜但是他的不朽名聲主要在於他在1776年發表的偉大著作《國家康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該書一舉成功,使他在餘生中享受著榮譽和愛戴。他於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亞當·斯密並不是經濟學說的最早開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許多也並非新穎獨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該書的偉大成就之一是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例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隻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國富論》,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如果自由競爭受到阻障,那隻「無形的手」就不會把工作做得恰到好處。因而斯密相信自由貿易,為堅決反對高關稅而申辯。事實上他堅決反對政府對商業和自由市場的干涉。他聲言這樣的干涉幾乎總要降低經濟效率,最終使公眾付出較高的代價。斯密雖然沒有發明「放任政策」這個術語,但是他為建立明橋這個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認為亞當·斯密只不過是一位商業利益的辯護士,但是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他經常反復用最強烈的言辭痛斥壟斷商的活動,堅決要求將其消滅。斯密對現實的商業活動的認識也並非天真幼稚。《國富論》中記有這樣一個典型觀察:「同行人很少聚會,但是他們會談不是策劃出一個對付公眾的陰謀就是炮製出一個掩人耳目提高物價的計劃。」
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體系結構嚴密,論證有力,使經濟思想學派在幾十年內就被拋棄了。實際上亞當·斯密把他們所有的優點都吸入進了自己的體系,同時也系統地披露了他們的缺點。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馬斯·馬爾薩斯和大衛·李嘉圖這樣著名的經濟學家對他的體系進行了精心的充實和修正(沒有改變基本綱要),今天被稱為經典經濟學體系。雖然現代經濟學說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這些大體說來是經典經濟學的自然產物。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甚至卡爾·馬克思的經濟學說(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學說)都可以看作是經典經濟學說的繼續。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預見到了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的觀點。雖然李嘉圖和卡爾·馬克思都堅持認為人口負擔會阻礙工資高出維持生計的水平(所謂的「工資鋼鐵定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產的情況下工資就會激睜猛增長。事實已經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這一點上正確,而李嘉圖和馬克思是錯的。
除了斯密觀點的正確性及對後來理論家的影響之外就是他對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響。《國富論》一書技巧高超,文筆清晰,擁有廣泛的讀者。斯密反對政府幹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稅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他對這些政策的影響今天人們仍能感覺出來。
自從斯密以來經濟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擱置一邊,因而人們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實際上他是使經濟學說成為一門系統科學的主要創立人,因而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Ⅵ 亞當·斯密的理論觀點
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造者,他所創作的《國富論》對世界的經濟學發展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在經濟學上,亞當斯密的主要觀點是支持自由市場,他非常反對政府對商業市場和自由市場的干涉。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還有特別重要的幾個理論——貨幣論、價值論、分配理論、賦稅論等。亞當斯密的主要觀點一共有五個方面:①勞動是生產最大的動力,而有生產就有分工,分工的話就需要貨幣,所以貨幣是自然交換的條件。②市場需要自由。③經濟就是要追求利潤。④每個人應該擁知伍有私人財產,可以自由支配自搭芹或己的錢財,這樣每個人才有賺取錢財的動力,可以促進社會文學的發展。⑤商品的價格應該由市場來決定,由市場調控才能使社會效益更高。綜合以上來看,亞當斯密的總體觀點就是:每個人都應該有公平競爭的權利,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也使社會資源分配達到最好的程首橋度。
Ⅶ 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主要主張什麼
「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相信自由貿易,為堅決反對高關稅而申辯。事實上他堅決反對政府對商業和自由市場的干涉。
「看不見的手」是一個隱喻,亞當·斯密(AdamSmith)用來描述這樣一種原理:於個人行為的非故意的結果,一種能產生善果的社會秩序出現了。
雖然斯密如局在他的著作中從這種意義使用「看不見的手」這個詞只有三次——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論》中源搏,一次是他談到早期宗教思想時,他幽默地寫到希臘神話中朱庇特「這只看不見的手」。一次是在《國富論》中,但是這個隱喻所表達的思想是滲透在他的全部社會和道德理論之中的。
(7)亞當斯密傳統經濟學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記錄了他的主要經濟學思想,主要包括:
1、富國裕民:經濟學的目標。
2、分工交換: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
3、「看不見的手」:市場經濟雹橡祥的密碼。
4、適度提高工資:市場經濟應有之意。
其中,「看不見的手」為內容核心。
政府幹預和管制的主張在重商主義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斯密以七章的篇幅對重商主義的學說和各種干預措施加以鞭。
在抨擊重商主義的過程中,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觀點。斯密認為,重商主義就其性質與實質來說,是一種限制與管理的學說,是實現國民財富增進的最大阻礙。矯正和克服這種弊端的出路,在於實現真正的自由放任,確立「最明白最單純的自然自由制度」。
對於自然自由制度的後果,斯密持有十分樂觀的態度。在斯密看來,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每一個人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受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
自然自由制度和經濟自由主義,是令「看不見的手」充分發揮效力的重要保障。
Ⅷ 亞當斯密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一、分工理論 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異,那是起因於人類獨有的交換與易貨傾向,交換及易貨系屬私利行為,其利益決定於分工,假定個人樂於專業化及提高生產力,經由剩餘產品之交換行為,促使個人增加財富,此等過程將擴大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繁榮,並達私利與公益之調和。 他列舉制針業來說明。「如果他們各自獨立工作,不專習一種特殊業務,那麼他們不論是誰,絕對不能一日製造二十枚針,說不定一天連一枚也製造不出來。他們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適當分工合作而製成的數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連這數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製造不出來。」 分工促進勞動生產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勞動者的技巧因專業而日進;第二,由一種工作轉到另一種工作,通常需損失不少時間,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這種損失;第三,許多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發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礎上方才可能。 二、貨幣理論 貨幣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其它物品。當物物交換發展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後,商品的價值就用貨幣來衡量。這時,便產生了貨幣的另一功能-價值尺度。亞當斯密也談到貨幣的儲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別強調貨幣的流通功能。 三、價值論 提及價值問題,亞當斯密指出,價值涵蓋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前者表示特定財貨之效用,後者表示擁有此一財貨取另一宏瞎財貨的購買力。進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價值之財貨,往往不具交換價值,水及鑽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過水與鑽石價值之比較是百年之後邊際效用學派才圓滿解決此一問題。 四、分配理論 亞當斯密的分配論,是即勞動工資、資本利潤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決定理論。 亞當斯密指出,盡管僱主擁有抑低工資的力量,工資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勞動者必須能夠維持基本生活,假定社會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資基金提高,工資將高於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國國富、資本或所得增加,將促使工資上漲,工資上漲則促進人口增加。 蔽凳空資本利潤之高低如同勞動工資,決定於社會財富之增減,資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資上漲,卻使利潤為之下降。亞當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資同一事業,因為彼此相互競爭,自然粗氏致使利潤率降低。 地租系指對土地使用所支付的價格。亞當斯密認為,地租高低與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場遠近有關。 五、資本積累理論 資本累積是大量進行分工必備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擴張與生產效率的提高跟資本的總額成正比。資本的累積必須在分工之前進行,因為分工需要使用許多特殊的設備與機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資本來購取。分工愈細,工具的需要愈多,資本愈顯得重要。透過分工過程,可增加勞動生產量,提高國民所得,增強國民儲蓄意願與能力。 六、賦稅理論 亞當斯密提出四大賦稅原則,即公平、確定、便利、經濟。 公平:一國國民應盡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國民應按其在政府保護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納稅。 確定:各國民應當繳納的稅捐,須確定並不得隨意變更,繳納時期、繳納方法、應付稅額,都應對納稅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稅捐,都應在最適合於納稅人的時間與方法收之。 經濟:每一稅捐都應善加設計,務使公民繳付國庫以外,在他的財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動。 《國富論》一書成為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增長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也成為了開展現代經濟學科的先驅。它也提供了資本主義和自由貿易最為重要的論述基礎之一,極大的影響了後代的經濟學家。 《國富論》封面圖片 《國富論》一書的原始版本則存在一些爭議,一些人主張書中的內容曾被竄改的較為溫和,以符合當時某些思想家如休莫和孟德斯鳩的既定理論。的確,許多斯密的理論都只簡單地描述歷史的走向將會遠離重商主義並朝向自由貿易,而當時這種走向早已發展了數十年,並且已對政府政策有極大影響。無論如何,斯密的作品廣泛地組織了他們的理論,因此至今仍是經濟學界最為重要而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