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社會哪些現象反映經濟不好

社會哪些現象反映經濟不好

發布時間:2023-05-23 04:34:50

『壹』 什麼是經濟低谷有哪些表現

就業率低,失業率高,購買力下降,小企業倒閉,通貨膨脹
下面引用一段
以我的理解,在進行經濟建設時,應該首先考慮經濟利益、其次是考慮環保利益。我國確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質提高、社會進步等因素相結合、協調,反對「殺雞取卵」式的、不顧環境保護、引起環境惡化和生態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和道路。
但是,必須同時看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並不是並駕齊驅的。經濟建設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工作中心,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的主要矛盾決定的,除非發生外族大局入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決不動搖的!
再者,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經濟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歷史使命!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國家富裕了,軍隊強大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市場繁榮了,工,農業生產效益高了;這是國人有目共睹的偉大成就。但是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如:
1,官僚主義滋長迅速,干群關系日益疏遠。
2,公權力濫用,貪污腐敗現象猖獗。
3,社會矛盾逐漸復雜,社會等級觀念凸顯,社會公平如同口號。
4,人心渙散,信仰危機。傳統美德缺失,傳統文化淡化。
5,資源消耗過大,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經濟結構有失平衡。
從五中全會看中國發展走向
金秋時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在北京勝利閉幕。

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擘畫了未來五年的宏偉發展藍圖。

這是今後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六屆五中全會及其審議通過的《建議》,必將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鍵時期:「十一五」時期的歷史方位

「關鍵時期的一次關鍵會議」——這是輿論對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基本定位。

「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三年前,黨的十六大作出的這一重大判斷,吹響了新世紀新階段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號角。

彈指之間,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第一個五年即將過去。「十五」時期的中國,以舉世矚目的成就贏得全世界的贊嘆。「十一五」時期能否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為下一個十年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於能否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

這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面臨的第一個「五年時期」。如何適應紛繁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趨利避害,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繼續乘風破浪?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這是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後的第一個「五年時期」。一些國家、地區的發展歷程昭示我們:在這個機遇和挑戰並存、希望與壓力同在的黃金發展期、矛盾凸顯期,如果舉措得當,經濟社會發展將實現新的跨越;如果應對失誤,很容易導致經濟徘徊、社會動盪。

面對戰略機遇期,我們耽誤不得;處於發展關鍵期,我們失誤不起。五中全會在深入分析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後,突出強調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一五」時期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科學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靈魂

「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轉化為實踐的第一份「五年路徑圖」。針對「十一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會突出強調,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發展取得的成績,讓每一個中國人自豪;發展存在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我國危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暴露無遺。不斷拉大的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嚴重製約經濟社會更快的發展。不少地方在發展中單純追求增長規模,經濟質量和效益低下,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重大安全事故接連發生,安全事故損失已佔全國GDP的2.5%……

堅持不同的發展觀,就會有不同的發展前景。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總結了國內外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站在歷史的、時代的高度,進一步指明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

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的道路——這是十六屆五中全會傳遞出的鮮明訊息。全會突出強調,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五中全會對「十一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6個「必須」: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並作出一系列具體部署。

以人為本:提綱挈領的發展本質

突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強調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十六屆五中全會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從黨的十六大提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到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重大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一切決策、舉措的中心。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從各級幹部深入基層噓寒問暖、解困救急,到有關部門頻頻出台便民利民舉措;從全國28個省區市免徵農業稅,到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政績觀、利益觀、地位觀產生深刻的影響,更在社會生活的角角落落引發廣泛的變化。

發展的力量來源於最廣大人民,發展的成果必須惠及最廣大人民。專家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堅持以人為本,親近民生、關注民生,對「十一五」的中國而言,仍然是緊迫而現實的重大課題。

5年前,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5年後,十六屆五中全會高揚「以人為本」的大旗,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一系列層面,提出了諸多新的思路。這預示著,「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將從過去偏重於物質財富的增長,轉向更加重視人的發展。就業、教育、衛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會指標,正引人注目地出現在規劃編制者的視野。

和諧社會:進入操作、實踐的新階段

「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五中全會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立為「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並就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出了具體部署。

當前,我國正經歷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不可避免地面臨大量復雜的社會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日益引人關注,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屢見不鮮。少數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的人民內部矛盾,甚至發展成為群體性事件。

從黨的十六大鮮明提出使「社會更加和諧」的要求,到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從今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深刻闡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重要原則和主要工作,到五中全會提出一系列思路和舉措……回顧這一發展軌跡,人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黨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考在不斷深化,和諧社會建設這個宏大命題,已逐步從初步破題進入操作、實踐的新階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五中全會從這6個方面,對和諧社會建設作出全面規劃。這是黨中央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基於對國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由經濟、政治、文化的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四位一體,中國共產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在達到新的高度。

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推進器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五中全會公報關於自主創新的敘述,讓人印象深刻。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有一種現象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註:醫葯生物技術領域,幾乎所有葯物專利均為發達國家擁有;DVD行業,大批企業交不起國際專利費而紛紛倒閉;汽車製造領域,真正的國產車僅佔10%。由於缺乏核心技術,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仍處於低端位置……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將難以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持。黨中央一再強調,必須更加堅定地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對我國來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既是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支撐,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支撐,又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支撐,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支撐。

全會明確要求把自主創新作為制定「十一五」規劃的著力點,強調科技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這使得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更加系統、更加具體。

社會主義新農村:三農工作邁入新境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五中全會公報中的這一表述,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近年來糧食產量連年下降、農民收入徘徊不前、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及時提出對農業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並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農、惠農的政策。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2.5%,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

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指出,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要求,切實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放到國民經濟全局中統籌安排。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絕不僅僅意味著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五中全會突出強調,「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這意味著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也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城鄉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縮小,農村面貌將迎來新一輪的歷史性巨變。

改革攻堅: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尋求突破

「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五中全會的這一科學判斷,形象地揭示了歷經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正處於一個新的關鍵時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為古老的中國注入了強大發展動力。然而,我們的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兩年前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根據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對新世紀新階段的改革開放作出全面規劃和部署。

改革的本質,是體制機制的創新。農村稅費改革、壟斷行業改革、股權分置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一系列關鍵領域的關鍵改革加速推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被擺上突出位置……一系列改革舉措的相繼出台,使得2005年成為「改革攻堅年」。

但「攻堅」還僅僅是開始。從現實看,有些改革進展不快,處於滯後狀態;有些改革仍止於表層,整體上沒有實現質的突破。全會號召全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努力從根本上消除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會從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等7個方面,對攻堅階段的改革作出具體部署。

全會同時強調,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日益緊密的情況下,我們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憂患意識:永不自滿、永不懈怠

談成績,實事求是;講問題,切中要害。五中全會會場內外,求真務實的清風撲面而來。

全會深入分析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強調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認真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表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理智、清醒的科學態度。

誕生於民族危亡關頭的中國共產黨,在80多年的風雨歲月中,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黨的十六大告誡全黨,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反復強調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永不自滿,永不懈怠。

強烈的憂患意識,源自於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新世紀新階段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分析與正確判斷。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十一五」時期我們面臨的仍將是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的環境,一個總體上有利於我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環境。我們要牢牢把握和切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妥善應對各種挑戰,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心存憂患,方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居安思危,才會始終挺立時代潮頭。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關鍵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這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是中國人民對中國未來的信心之源。

『貳』 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

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

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性的經濟活力下降,更嚴重的持續的經濟低迷稱為蕭條。以下分享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

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1

經濟倒退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經濟危機的一種說法,一般指經濟衰退。人們認為,濟發展中暫時的「衰退」現象就是經濟危機。經濟衰退的特點是經濟活力普遍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工人失業。嚴重的衰退將被定義為經濟蕭條。

經濟衰退可能導致就業、投資、企業利潤等多項經濟指標同步下滑,其他伴隨現象包括價格下跌(通貨緊縮)。當然,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在經濟是滯脹的情況下。

毀滅性的經濟衰退被稱為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消費下降(可能是對未來失去信心)、商品庫存過多、技術創新和新資本積累不足、股市的隨機性有關。

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是經濟周期的存在,但經濟衰退並不總是存在。在經濟學領域,關於政府幹預是否能夠理順經濟周期(凱恩斯主義),擴大經濟周期後果的影響(真實經濟周期理論),或者創造經濟周期(貨幣主義)的爭論很多。

經濟倒退也就是經濟衰退,對當今社會既有負面影響,也有正面影響。

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

1、大規模失業

2、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以及物價下跌

3、人們的生活失去活力,消費減少

4、影響工業生產可能會使企業對未來失去信心

5、企業將不再冒險開拓新領域,影響企業創新

經濟衰退的積極影響

1、可能引起社會變革

2、淘汰一些落後的社會生產力

3、改變人們的工作和工作習慣

4、增加人們的憂患意識

5、回應社會,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轉型

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2

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其中經 濟衰退的表現形式 主要和這有關,當然,如果經濟處於滯脹(Stagflation)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

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性的經濟活力下降,和隨之產生的'大量工人失業。嚴重的經濟衰退會被定義為經濟蕭條。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稱為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過量商品存貨、消費量的下降(可能由於對未來失去信心)、技術創新和新資本積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隨機性有關。

市場經濟的特點之一是經濟周期的存在,然而經濟衰退並非總是存在。經濟學領域在「政府幹涉是可以抹平經濟周期(凱恩斯主義)、或是放大經濟周期後果的影響(真實經濟周期理論)、還是製造了經濟周期(貨幣主義)」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多的爭論。

歷史上最糟糕的經濟衰退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失業率大約是25%,也就是說4個人中就有1個人失業。這段經濟大蕭條給人們帶來的困難不僅僅限於收入的減少,對於某些人來說,它還破壞了正常生活和健康的家庭關系。

經濟衰退會出現什麼現象3

經濟衰退,貨幣貶值,什麼資產能保值

為了應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各國央行都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刺激政策,這助推了市場對未來出現通脹的預期,而黃金被視作為對沖通脹的一種安全保值工具,今年以來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投資熱度持續攀升。

無論疫情發展如何,經濟市場後續影響如何,確定性較高的一個結果就是,全球央行放水不斷,商品價格將會繼續上漲,貨幣將會繼續貶值。

各國央行的非常規刺激政策已經開始顯露出負作用, 更多的流通貨幣被作為債務創造出來。放水一增加貨幣供應量,意味著增加負債總額。更糟的是,全球債務今年將持續增長。

國際金融協會預計,受低息和寬松金融環境影響,全球債務在2020年第1季度將超過257萬億美元,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發達國家債務佔全球債務一半多,這些發達地區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高達383%。

對於未來,債務將成為一個大問題、大泡沫。人們什麼時候才會最終完全失去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信任?

這很難預測,也許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市場和投資者就會陷入恐慌。全球債務威脅的加劇,使黃金長期看好。

美國政府為了應對經濟衰退,沉迷於瘋狂印錢,它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使貨幣加速貶值,帶來更多的債務賦稅和更兇猛的通貨膨脹,這讓其他國家的貨幣,如阿根廷比索、巴西里拉、南非蘭特等,在今年以來,相對美元貶值了至少20%。

美國量化寬松帶來的短期結果是,全球股票和資產價格均上漲。但是這種虛假繁榮只是一種幻覺,這種被低利率和信用擴張刺激助長的泡沫,一旦出現什麼突發性事件,股市將會出現大幅波動,泡沫就很容易被刺破。

在這種情況下,具有避險屬性的黃金將成為市場的香餑餑,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在最近的7次經濟衰退中,金價走勢有5次在經濟衰退末期完成反超,超過衰退開始時的價格,其中兩次僅是小幅回落。整體來看,黃金對抗經濟衰退的表現還是值得信賴的。

世界黃金協會研究顯示,過去30年中,9次金融市場遭遇動盪里,有8次黃金的表現是超過了股市。

這表明了作為避險資產,黃金在投資組合中,占據一席之位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央行這幾年也在不斷地增加黃金儲備,從當前國家戰略上,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國際市場主導權。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2020年央行黃金儲備調研結果表明,有20%的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增加黃金儲備,而在2019年的調研中這一比例僅為8%。由於新冠疫情引起的經濟不確定性,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全球央行購金的需求依然會得到支撐。

黃金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避險保值投資資產,當經濟不好的時候,股市、債市、基金等都會受到負面影響而導致投資收益率變差,而黃金和這些金融資產的相關性較低,且抗通脹屬性強,因此成為更好的投資選擇。

『叄』 現代社會經濟問題有哪些

謝邀
當今的經濟結構主要是面相大眾化 為了消費者的興趣而建立的企業機構 當今社會 最火的不過是娛樂圈子 最火的不過是那些電競游戲 王者榮耀等 各大消費機構 阿里巴巴 都是面相大眾化 為消費者服務
我覺得現在比較畸形的行業是直播業 現在許多直播平台靠直播 刷禮物掙錢 小小的直播平台 一分鍾進賬100萬 那是非常有可能的 比如說天佑 還有快手紅人陳山等 他們確實用自己的努力賺了不少的錢 可是 他們也得想想 他們並不是用他們勞動的雙手
相反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她用了一輩子的心血 研究出了解決世界難題對抗瘧疾的青蒿素 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獲醫學獎 但是她一輩子的心血換來了多少錢?甚至還沒有一個網紅在網上直播一分鍾的錢多 多麼殘酷的現實?
希望國家能夠正確對待行業現象

『肆』 經濟好不好,看這30個簡單的社會現象就行了!

投資 理財 也好,創業找工作也罷,看懂經濟形勢以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大趨勢,至關重要。畢竟「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跟對趨勢才能賺大錢。

可該怎麼看懂大趨勢呢?不懂經濟金融術語,怎麼才能看懂經濟形勢?其實趨勢就在一個一個的社會現象中,就藏在你我身邊,關鍵是要有一雙善於發現頌野橋的眼睛。

1、那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的脾氣越來越差(

社會資金的流轉出現困難)

2、媒體上的廣告越來越沒有品位了(為了生存放低門檻)

3、高速公路上車流量,尤其是貨車流量減少了(社會物品的流通速度減慢了)

4、車輛鳴笛的頻率越來越高(由於賺不到錢,人心越來越急躁)

5、考上研究生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了(就業形勢的低迷)

6、普通工廠的訂單越來越多,但是利潤越來越少(實業蕭條)

7、空氣比之前藍了,河水比之前清澈了(很多工廠關門了)

8、房價明奇妙的上漲(資金無處落腳,只有流進房地產)

9、很多套餐的服務內容增加了(為了招攬客戶開始擴充服務)

10、五星級酒店有推出了平價套餐(消費的平民化)

11、沙縣小吃、黃燜雞迅速佔領整個街道(

填飽肚子是最普遍的需求)

12、盲目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上樑山是被逼的)

13、程序員跳槽的頻率降低了(社會上項目更新的速度下降了)

14、女性美容、整容廣告越來越多(女人也需野猛要出來拋頭露面去賺錢了)

15、各種場所里里的收銀員、營業員服務員越來越漂亮(女為花錢者容)

16、周圍很多咖啡館變成了餐館(情懷、休閑開始被生存、剛需取代)

17、理財產品、余額寶的利息越來越低(國家需要刺激資金的流通,而不是讓錢去沉澱)

18、各種非法斂財手段橫行,比如電信詐騙、非法集資、P2P(歪門邪道越來越多)

19、洽談項目合作的人越來越多(人人都在尋找突破機會)

20、菜攤、肉攤、水果攤的老闆娘也開始吆喝了(競爭的加劇)

21、月餅、保健品的包裝越來越簡潔(注重實效,不再華而不實)

22、大街上的傳單越來越多(商家對用戶的渴求)

23、高檔住宅區里也出現了平價超市(富有階層的現金流動並不充裕)

24、路邊的餐飲店打烊時間越來越晚(只有依靠拉長營業時間增加客流量)

25、拆遷戶拿到拆遷款不再熱衷買豪車(人們的行為越來越低調)

26、公交、地鐵的人越來越擁擠,並且都在打電話(節省出行成本,利用時間成本)

27、身邊很多用iphone7的人並不是128G(多餘的浪費越來越少)

28、工地、工脊豎廠開始出現很年輕的人(窮人的孩子需要早當家)

29、網購、餐廳外賣訂單大量增加(閑在家裡的人越來越多)

30、買彩票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不再相信勤勞致富,而是運氣)

免責聲明:文章中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台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伍』 經濟危機的現象

[編輯本段]經濟危機的特徵
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經濟危機所表現出來的生產過剩,不是生產的絕對過剩,而是一種相對的過剩,即相對於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現為過剩的經濟危機。因此,在經濟危機爆發時,一方面資本家的貨物堆積如山,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廣大勞動群眾卻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因購買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資料。宣傳提綱《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總體結構分作三大部分:1資本主義制度腐朽、垂死的本質沒有變;2.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治之症;3.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要被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1)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畸形發展的經濟;(2)資本主義經濟是靠勞動人民血汗膨脹起來的;(3)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浪費經濟;(4)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是嚴重負債的經濟;(5)當前資本主義經濟是患有多種並發症的經濟。(以上內容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1992年第4期《宣傳教育提綱寫作瑣談》)
[編輯本段]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
經濟危機的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戰後有所不同。但共同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失業大量增加,企業開工不足並大批倒閉,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
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戰前與戰後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志。戰前與戰後不同之處,主要是在貨幣、金融危機方面。在戰前的危機中,一般是通貨緊縮,物價下跌,銀根吃緊,利率上升,銀行擠兌並大批倒閉;而在戰後的危機中,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膨脹政策以及其他原因,從1957~1958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開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危機期間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反常現象。
主要表現是:商品大量過剩,銷售停滯;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倒閉,失業工人劇增;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銀根緊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銀行紛紛宣布破產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了通貨膨脹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出現了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現象。
[編輯本段]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
在傳統的經濟理論中,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決定的。但是這種理論解釋不了現代的經濟危機。以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為例,其危機的原因根生產資料私人佔有沒有任何關系。
過去我們講:資本家在追逐高額利潤動機的驅使下,拚命擴大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後於社會生產的增長,市場上的商品找不到銷路,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引起經濟危機的爆發。但是現在應該講:某個特定行業,例如房地產,金融,能源等領域的資本家利用體制監管不力的漏洞或者壟斷地位,拚命剝削整個社會而不是自己的工人(他們自己的工人往往一同發財)。造成本行業價值虛增,由社會買單。使得全體公民相對貧困,賣不起房產,股票等被他們操控的產品,造成需求衰退的連鎖反應。
現代經濟危機不是產品過剩,而是虛假財富過剩。一個價值10萬元的房子被炒到100萬元,這90萬元就是虛假財富。製造這些虛假財富的效果和製造這么多假幣一樣危害社會和經濟。現在每一百元貨幣中至少有70元是在房地產中和股票中,二者真正價值不足7元。換句話說,每流通的100元中就有至少60多元的假幣。如果這個假幣不被認出來,就一直在流通,人們都以為自己有100元。但當這60多元假幣被認出來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我只有30多元,財富縮水了60多元。經濟危機就是假幣被認出來的時候。
政府預防現代經濟危機的辦法就是要像打擊假幣一樣打擊虛假財富進入流通。

『陸』 社會五大經濟問題是什麼

社會經濟問題是:

1、從經濟的內外結構上:內需不振,消費對經濟貢獻的比重小,主要靠投資和進出口,對外依存度大。

2、從經濟的產業結構上: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產業居多,缺乏資金密集型高技術產業,資源生態破壞和浪費嚴重,缺乏核心技術和產品,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因為中國失業率過高,有大量的農村剩餘人口急需尋找「出路」而恰恰中國的第三產業還不太發達,矛盾日趨突出。

3、從經濟的地理布局上: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西部地區落後,東部擁有雄厚的技術人才資金等優勢,人口稠密,西部有大量的資源優勢,地廣人稀,東西部資源配置不合理,經濟差距過大,矛盾日益突出,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阻礙了中國內部「市場的一體化」。

(6)社會哪些現象反映經濟不好擴展閱讀:

社會五大經濟問題影響因素:

1、人的因素

社會經濟系統與物理系統的根本區別是社會經濟系統中存在決策環節,人的主觀意識對該系統具有極大的影響。

2、社會因素指標

人口的數量和質量、人口的各種構成、出生率、死亡率、就業人數、文化普及率、文盲率、醫療設備情況、臨床總數、離婚率、犯罪率等。

3、經濟因素指標

社會總產值、工農業總產值、國民收入、各部門的產值、產品、財政收入與支出、利稅總額、工資總額、投資情況、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外匯收支、價格體系及其增長指數、工資增長指數等。

4、自然環境因素指標

氣溫、水、土、油氣資源、地貌、地質情況、河流、山路、高原、平原分布及其特點、空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森林植被面積、公共綠化用地面積等。

5、科學技術因素指標

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情況、智力投資、科研經費、科技人員總數及其構成、科技成果數、技術改造項目數、技術引進項目數、技術革新項目數等。

『柒』 經濟衰退時,社會會出現哪些現象生活體驗是什麼樣的

在經濟衰退的時候,貧富差距會不斷加大,占據頂端的人會利用自身的各種優勢不斷的從中低層轉移財富。底層的上升通道日趨狹窄,並且由於經濟不好,大批人失業,除了社會問題外,高負債者會無力償還貸款,進而導致債務危機。富豪由於信息和嗅覺靈敏,很多提前轉移財富到更安穩的區域,從而免受沖擊。

『捌』 不正常的經濟現象有哪些

不正常的經濟現象有:
⑴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公。

⑵外部負效應問題
⑶競爭失敗和市場壟斷的形成
⑷失業問題
⑸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
⑹公共產品供給不足
⑺公共資源的過渡使用

閱讀全文

與社會哪些現象反映經濟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亞灣住哪裡經濟劃算 瀏覽:858
幸福里傢具城怎麼樣 瀏覽:987
舟山企事業單位食堂哪裡找 瀏覽:247
南寧與貴陽哪個城市經濟好些 瀏覽:889
浙江嘉興有哪些美女 瀏覽:557
幸福是什麼免費下載 瀏覽:167
什麼是國企事業 瀏覽:405
童話故事的丑小鴨變成什麼鳥 瀏覽:71
美女的數怎麼寫 瀏覽:438
獸醫經濟如何 瀏覽:381
去婦幼辦健康證需要查什麼 瀏覽:745
哪些肉類小零食比較健康 瀏覽:139
婚姻是怎麼過的完整版 瀏覽:328
長沙高塘嶺辦健康證在哪裡 瀏覽:607
故事黔驢技窮中的黔是什麼簡稱 瀏覽:861
健康系統已滿18歲怎麼還有 瀏覽:531
聚少離多的婚姻如何經營 瀏覽:992
受傷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509
政治經濟生活如何對外開放 瀏覽:962
婆婆在婚姻中什麼體驗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