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年來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狀況,要詳細數據
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比重高、貢獻大,是溫州經鏈旅濟的重要特點。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西部大開發、國有企業改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一系列戰略決策,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重大決策,並採取了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的一系列新舉措,這些都給溫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溫州實際出發,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服務和管理,促進了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從溫州情況看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l. 民營經濟是推動溫州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前,溫州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這20多年,溫州的經濟發展很快,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別由改革開放初的第4位、第7位,上升到現在的第3位。溫州用了2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生存命題」到「發展命題」的跨越,主要靠發展民營經濟。現在,全市個體工商戶24.3萬戶,民營企業3.7萬家,民營企業的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的稅收、外貿出口額分別佔全市的99%、96%、75%和95%。
2. 發展民營經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溫州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區,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就業壓力很大。這些年,通過發展民營經濟,產生了「3個200萬」的效應,就是有200萬農業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有200多萬外來人在溫就業,有200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和海外經商辦企業。值得—提的是,走出去的溫州人又給當地創造了成百上千萬的就業機會。現在,溫州民營企業從業人員佔全市企業職工總數80%以上。溫州之所以沒有其他一些城市那樣大的就業壓力,主要得益於民營經濟的發展。
3. 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從蘆源溫州的情況,落實「兩個大局」思想,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帶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是發展民營經濟。現在,溫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經分別達到16035元和5548元,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別由改革開放初的第7位、第10位,上升到現在的第l位和第5位。目前,溫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10項指標在全國均名列前茅。這些年,先富起來的溫州人,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參與外地國有企業改制、在全國各地創辦市場,在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4. 發展民營經濟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實現形式。發展民營經濟,把發展「為了人」和「依靠人」很好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人的發展慾望,滿足了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也增強了溫州人的風險意識和創業意識。「人人想當老闆、人人爭當老闆,人人都有創業沖動」,這是溫州發展的動力源、活力源。溫州能有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把群眾的創業熱情激發出來了,使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創業沖動。
5. 溫州發展民營經濟也為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過去,溫州發展民營經濟的路走得比較艱難,不僅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時候還要背著包袱過河,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沉痛的教訓。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少走棚嘩凳彎路,減少成本。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地給他人以啟示,這也是溫州的一個貢獻。
二、當前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1. 民營經濟增長方式正在加快向質量型、集約型轉變。其主要表現:一是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更加明顯。已有「中國鞋都」等26個國字型大小生產基地;鞋革、服裝、電器等10個重點行業產值已經佔了工業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三;重點行業中有8類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金屬外殼打火機高達95%。二是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近三年,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翻了一番,規模企業產值比重已經達到45%以上。已有企業集團180多家,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有3家,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有36家。三是企業技術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全市企業與國內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有800多家民營科研機構,29個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3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四是產品質量和品牌附加值明顯提高。已經獲得8個中國馳名商標,16個中國名牌產品,206個省級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有8個品牌成為200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
2. 民營企業制度創新正在邁出具有方向性意義的步伐。一是強強聯合。溫州的民營企業已經逐步由過去的「由合到分」走向「由分到合」。比較典型的是,溫州市8家制鎖龍頭企業共同組建 「強強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制鎖企業,65個傢具企業以協議形式成立經濟聯合體,成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十多家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共同出資,分別組建「中瑞」、「中馳」財團控股公司,這是民營企業整合資源的一個積極舉動。二是內外合作。已有一批民營企業與國外知名企業進行技術、資本、市場、品牌等多種方式的合作。比如,夏夢服飾公司與義大利傑尼亞集團全面合資合作;嘉利特實業公司與世界最大的泵業製造商日本荏原公司合作成立了全國最大的石化泵生產企業,大大提升了產業層次和企業競爭力。三是企業上市。今年,華峰集團、瑞立集團兩個企業已分別獲准在國內和美國上市,實現了溫州民營企業上市零的突破。另外,還有一批企業正在積極運作爭取上市,民營企業發展開始擺脫過去主要依靠自身積累、銀行貸款的單一渠道融資的狀況。
3. 「走出去」已經成為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走出去」包括溫州人走出去和溫州企業的跨地區流動。溫州人走出去,促進了資本的跨地區流動。目前,在全國各地創業的溫州人有170多萬人,在外累計投資1700多億元,創辦工業企業近2萬家,去年實現工業產值1600億元;創辦商品交易市場240多個,年貿易額達2800億元。其中,在東北三省發展創業的就有近20萬人,總投資達150億元。資本跨地區流動所獲得的收益,又有相當一部分反哺溫州本土經濟,從而實現了「溫州人經濟」和溫州經濟的互動發展。企業的跨地區流動,主要是到外地收購兼並企業,建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營銷網路,屬於增量流動和功能性流動,這有利於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做大做強,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配置和享用資源,從而進一步放大了溫州經濟。
4. 民營經濟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民營經濟是在特殊的體制環境下創業和成長起來的,多數民營企業具有先天性的弱點,特別是中小企業無序競爭、經營行為不很規范等問題比較突出,致使一些本來發展前景很好的行業和企業很快衰落,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假冒偽劣等負面問題。這幾年,溫州市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建設,先後建立經濟性行業協會(商會)110家,在加強行業自律、整合提升行業、開展自我服務、協調各方關系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貿易壁壘案件中,行業協會(商會)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入世以來,溫州共遭遇國外貿易壁壘案件24起,行業協會(商會)已出面應訴17起,勝訴7起。
三、對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的幾點思考
1. 如何堅持從實際出發選擇產業問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民營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產業總的要向高級化方向發展,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應該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之間的關系。在產業定位上、在產業技術上不一定都要追求最高,而應該是最合適的;在企業規模上不一定都追求最大,而應該是最經濟的;在產品種類上不一定要求數量最多,而應該是最有特色的。像溫州這樣一個人口多、區域優勢不明顯、資源稟賦條件差、高層次技術人才比較缺乏的地方,還是要從實際出發,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現有基礎看,溫州的輕工產業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所以要注重在這方面進行強化,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
2. 如何保持區域經濟形態的個性和活力。溫州經濟格局比較獨特,經濟形態也有自己的個性。溫州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稱它為「地瓜經濟」。其含義有三個方面:一是溫州民營經濟雖然不是很起眼,企業規模不是很大、檔次不是很高,但生命力很強;二是溫州民營經濟善於利用外面的資源和市場,就像地瓜藤—樣,藤葉四處延伸,佔領外面的空間,吸收陽光雨露和養分,具有很強的擴張能力;三是最終的果實還是在根部,最終受益的還是溫州和溫州人。溫州民營經濟的特點與地瓜的生長規律很相似,如果給它提供更大的空間和舞台,如果注意加強規范和引導,溫州民營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3. 如何引導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國外去、到國內其他地方去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事實證明,凡是發展得比較好的企業都有走出去的因素,凡是走出去的企業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尤其是像溫州這樣一個要素資源比較缺乏、人口壓力很大的地方,必須跳出溫州看溫州、跳出溫州發展溫州,把「走出去」作為一個重要戰略來實施。特別要引導優勢產業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在繼續做大存量部分的基礎上,對外實行功能性的拓展和擴張。同時,加強與在外溫州人的溝通和聯絡,通過舉辦聯誼活動等方式,不斷增進鄉情、親情、友情,鼓勵和引導他們回鄉投資創業,努力把溫州人經濟轉化為溫州經濟。
4. 如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這些年,我國發展營經濟的環境總體上越來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的地方。又比如,一些地方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現象比較嚴重,的地方打著「零地價」、「零稅收」等幌子,開展各種各樣的招商引資活動,致使一些民營企業和各類資本非理性、非正常地流動;比如,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非禁即入」原則,但是實際操作層面還有不少障礙。這些都需要在法律法規和具體政策上加以規范和落實。
⑵ 浙江溫州市的經濟發展如何
更重要的是,溫州雖然不是一座大城市,但溫州的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在2018年的城市排名當中,處在二線城市的行列當中。當然,這與溫州人的精明有著密切的聯系。且溫州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像東北城市那樣,以犧牲環境來提高產量。溫州最著名的就是其小商品經濟。尤其是聞名全國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甚至國際上都有著很大的名氣。所以說,溫州的環境保護做的還是極為不錯的。除了這些之外,憑借著近海的優勢,溫州市還有著對我國極為重要的大港,這也為整個溫州的經濟有著很大的幫助。你覺得溫州市的未來發展潛力如何呢?你看好它嗎?
⑶ 溫州民營經濟在溫州發展中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
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高比例的貢獻,是溫州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地區大開發的一系列戰略決策,改制的國有企業,在浙江省委,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88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一項重大決策,採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以促進民營經濟的飛躍,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這給了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計劃,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溫州實際,採取積極措施,加強指導,服務和管理,促進民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現在的情況報告如下:
升,溫州的情況看,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民營經濟的重要力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在溫州,在改革開放前,經濟基礎是非常弱溫州近20年來,溫州的經濟發展很快,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中的順序優先浙江省,分別由改革之初,開了四,七,上升至3現在。溫州花了20年完成的「生存的命題」,以發展命題,主要由民營經濟的發展的飛躍。現在,這個城市的個別企業243000 37000私人企業,民營企業的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稅收,外貿,出口佔99%以上的城市,96%,75%和95%。
2。發展民營經濟的根本出路解決就業問題。,浙江省溫州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少了,更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就業壓力。這些年來,通??過民營經濟的發展,在「2000000」的效果, ,200萬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和二,三產業,有200多萬流動人口在溫暖的就業機會,200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及海外業務的企業 - 提溫州走出去,並給當地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現在,溫州私有企業僱用超過80%的總份額城市的企業工人。溫州是沒有理由為什麼其他一些城市就業壓力,主要原因是民營經濟的發展。 BR /> 3。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來自溫州,實施的想法?兩個大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與豐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民營經濟的發展。 ,溫州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035元和5548元,分別的順序優先浙江省,從一開始的改革開放,7,10,上升到目前第一升和5。溫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生活的10項指標的標準是在全國名列前茅。這些年來,溫州市人先富起來,並積極參與西部地區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全國各地參與重組的國有企業在該領域的創始人市場的大規模發展,同時,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而且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4。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形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發展民營經濟,發展「訂單」和依賴於「一個很好的組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啟發的人的願望發展,並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但也提高了溫州風險意識和創業意識。「每個人都想自己當老闆,每個人都在努力成為老闆,每個人都有創業的沖動,溫州發展的動力源,活力的源泉。溫州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條,是激發群眾的創業熱情,使每個人都有一個強烈的創業沖動。
5。溫州也為全國其他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過去,民營經濟的發展,在溫州路走得更艱難,不僅是過河,摸著石頭過河,有時也攜帶的負擔隔江相望,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無論經驗或教訓,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降低成本。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地給別人以啟迪,這是在溫州的貢獻。
二,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在溫州
1。私人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加快的質量化,集約化模式。其主要表現為:第一,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更加明顯。現有的「中國鞋都」26國字型大小生產基地,鞋革,服裝,電器等10個重點行業產值占工業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三;重點行業率超過50%的產品在全國的市場份額高達95%的金屬打火機。二是要繼續發展壯大企業規模。近三年來,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增加了一倍,規模企業產值已經達到了45%以上的比例。 3有180多個企業集團,並躋身中國500強企業,36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企業技術創新越來越濃厚氛圍。城市的企業在國內外為超過1,000個學院和大學,科研院所,以建立科技合作關系,那裡有超過800個私人研究機構,29個省級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三高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四是要顯著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已在中國8個馳名商標,16個中國馳名商標,206個省級著名商標和品牌名稱,成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2004年,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最高的8個品牌。
2。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的方向性意義的步伐。第一,強強聯合。溫州民營企業已經逐漸由過去的「罷工」一起分配。典型,國產鎖龍頭企業,溫州市,共同創辦了強大的集團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企業級系統鎖定,65傢具公司成立聯合體的形式的經濟協議,成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十幾家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共同出資,分別形成「瑞士」,「馳」財團控股公司,這是一個積極的行動為一體的民營企業的資源。二,內部和外部的合作。有一些民營企業和國外知名企業合作的各種方式,如技術,資金,市場,品牌。例如,在夏天的夢想禮服與義大利傑尼亞集團全面合資企業合作;賈精簡版工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泵製造商荏原公司的日本合作成立了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泵製造商,大大提高的產業水平和競爭力企業。上市公司。今年,華豐集團,瑞麗集團兩家企業被允許在中國和美國上市,實現了溫州民營企業上市零的突破。此外,還有多家企業正在積極運作上市,民營企業的發展的狀態,開始出現從單一渠道融資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銀行貸款。
3。 「走出去」已成為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 「走出去」走出去的溫州企業,溫州和區域間的流動。溫州人走出去,促進跨區域的資本流動。目前,溫州在全國各地超過170萬人,去年累計投資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近2萬個工業企業的創始人外,工業產值為160十億人民幣的創業精神;成立超過240個商品交易市場,年交易額可達280億人民幣。單獨在東北三省,包括業務發展,近20萬人,總投資為150十億人民幣。資本跨區域流動的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溫州當地經濟的培育,以實現發展的「溫州經濟和溫州經濟互動。區域間流動主要領域的兼並和收購公司,建立生產基地,研究開發中心和營銷網路,屬於增加流量和流功能,這將幫助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做大做強,在更多的配置,並享有廣泛的資源,進一步擴大溫州經濟。
私營經濟的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民營經濟是企業家精神,並在特定的制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多數具有先天性的弱點,特別是小型和中小型企業的無序競爭,的經營行為是不是很標準的問題,其結果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的行業和企業迅速褪色,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假冒偽劣等負面問題。在過去的幾年,溫州市加強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商會)經濟,建立了行業協會(商會)110,加強行業自律,整合,提升行業開展自我服務,協調各方之間的關系起到很好的作用,促進其健康發展民營經濟。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件處理貿易障礙,行業協會(商會)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該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溫州市遭受了外國貿易障礙24例行業協會(商會)已出面回應從7至17贊成。
1。行業存在的問題,如何從實際出發,思考一些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這是一個主要的主題,為民營經濟的發展。的發展,行業總量的高檔方向,但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應繼續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的關系之間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在行業中的產業定位技術上未必有追求的最高,而應該是最合適的企業規模並不一定要追求的最高, ,但應該是最經濟的,並不一定需要數量最多的產品范圍應該是最獨特的。如溫州,人口的區位優勢並不明顯,資源稟賦較差,相對缺乏高層次的技術人員從實際出發,並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現有的基礎設施,輕工等行業在溫州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在這方面加強努力,以維持其自身的特點。
2。保持體形的個性和活力的區域經濟。溫州經濟模式的獨特的經濟模式也有自己的個性。溫州有個很貼切的比喻,把它稱為「地瓜經濟。它的意義有三個方面:首先,溫州民營經濟是不是很起眼,企業規模並不大,檔次不是很高,但苦命的,民營經濟在溫州很好地利用外部資源和市場,像地瓜藤 - 藤葉舒展,佔用的空間外的陽光和雨露和養分吸收,具有很強的擴展能力;第三,最後的果實或根最終受益於溫州和溫州。溫州民營經濟紅薯的特點是非常相似的增長模式,它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舞台,如果你付出注意加強規范和引導溫州民營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3。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引導民營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國外去,到別處去,在全國范圍內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事實證明,誰開發的企業走出去的因素,這些走出去的企業普遍較好。像溫州這樣一個因素在資源相對缺乏,很多當地的人口壓力,必須是在溫州,溫州,跳出溫州,溫州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以實施「走出去」 。特別要引導主導產業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骨幹企業,繼續的股票部分的功能??擴展和擴展外界的基礎。同時,通過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加強與在外溫州人的溝通和聯系,不斷提高企業的鄉情,親情,友情,鼓勵和引導他們投資在經濟溫州企業家的努力,溫州經濟。
4。如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的發展陣營的經濟環境整體是越來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的地方。再比如,在一些地方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現象相當嚴重,名稱的「零地價」,「零稅率」的幌子下,開展廣泛的投資活動,導致一些民營企業和各類資本的非理性,非正常流動;例如,黨的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出了非禁即入「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有很多障礙,這些需要規范和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
⑷ 談談溫州面臨的社會經濟問題,選一個或數個進行闡述
一、溫州的發展現狀與主要問題
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來自區域內民營經濟主體。主要發展特徵和發展經驗是,通過民營經濟主體在市場化過程中所形成的體制優勢,來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城市化進程,即「兩化」推「兩化」。這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在傳統社會向工業社會的初期和中期,以及從傳統計劃經濟向初級市場經濟過渡的背景下是有效的。但在工業化中期向後期過渡,以及從初級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的條件下則將面臨一些困境。溫州發展現狀於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民營資本充裕和產業結構傳統的並存
(二)民間創新活躍和政府創新滯後的並存
(三)城鎮化進程較快和城市化進程緩慢的並存
(四)經濟較快發展和統籌協調嚴峻的並存
二、溫州的發罩源展階段與發展機遇
(一)順應產品市場消費結構調整要求,抓住國際產業轉移機遇,應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二)順應溫州都市經濟圈戰略的要求,抓住區位格局和區位優勢轉換機遇,強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輻射作用,推進城市群框架拉開和加快城市化進程。
(三)順應市場經濟體制階段轉型要求,抓住經濟發展模式轉換機遇,加強政府管理體制和職能創新力度嘩悶森,推進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建設。
三、發展戰略與重點
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為: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和推進溫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確立以建設大都市為核心的都市化發展戰略。以溫州都市經濟圈的城市群框架構建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來拓展發展新空間,以政府體制創新和城市化對工業化帶動來構築發展新機制,以溫州都市經濟圈和港口經濟打造來推進發展新跨越。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步伐。
重點把握以下方面:拓展發展新空間;構築發展新機制拓展發展新空間;推進發展新跨越;促進和諧新水平。
四、都市經濟圈構築與空間統籌優化
堅持大溫州觀念,淡化行政區劃,強化資源組合,增強中心城市的經濟集聚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構建溫州都市經濟圈,形成大溫州、大服務、大輻射的格局。加快實施城市化戰略,做強溫州都市經濟圈,發揮中心城市的龍頭帶動、輻射作用,形成以大都市為中心、中等城市為副中心、小城市(中心鎮)為骨乾的城鎮結構體系。
(一)統籌生產力布局,優化空間發展框架
(二)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帶動作用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經濟樞紐型城市
五、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
實施《溫台亂畝沿海產業帶發展規劃》。加快發展臨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提升發展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
(一)全力發展臨港產業,打造溫州產業新體系
(二)全面提升傳統優勢和特色產業
(三)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產業融合互動
六、政府改革與職能創新
不斷深化溫州行政體制改革,加大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力度,切實提高各部門的執政效能。要堅持走「小政府、大服務」的管理路子,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管理職能,加強政府內部行政管理體系創新。積極執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加大力度弱化各職能部門的微觀管理,強化規劃、監督、執法職能。
(一)切實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二)加大政府管理創新力度,加快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三)加強政府效能建設,切實提高政府執政能力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課題組)
⑸ 溫州市文成縣經濟如何
溫州市文成縣經濟穩定增長。溫州市全縣上下深入實施「四大工程」,深化「兩個年」活動,持續鞏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
1、農業經濟穩定增長。農業總產值1.80億元,增長1.5%,兩年平均增長0.4%;其中,農業產值1.16億元,增長1.7%;牧業產值0.23億元,下降3.2%。春耕備耕扎實推進,春季蔬菜播種面積增長2.8%。畜牧產能持續下滑,肉類產量下降15.2%,禽蛋產量下降29.2%。
2、工業生產逐步恢復。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0.81億元,增長10.6%,兩年平均增長2.7%。規上工業銷售產值4.77億元,增長30.2%。全社會用電量1.32億千瓦時,增長30.9%;其中,製造業用電量0.22億千瓦時,增長66.9%。新興產業恢復呈現分化,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0.33億元,增長15.0%;裝備製造業增加值0.39億元,增長10.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0.18億元,下降5.6%;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增加值0.11億元,下降31.8%。企業效益明顯好轉。
3、服務業穩步恢復。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7.61億元,增長11.0%,拉動GDP增長7.1個百分點。生活性服務業有序恢復,批發零售業增加值增長14.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4.1%,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增長48.5%,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5.6%。服務業企業生產經營向好,1-2月,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10億元,增長42.7%;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6.3%,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長48.4%。
4、有效投資較快增長。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14.34億元,增長24.2%,兩年平均增長19.1%;其中,民間投資6.76億元,增長38.3%。重點投資領域中,交通投資7.14億元,增長36.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0.28億元,增長208.3%;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1.54億元,增長132.5%;製造業投資0.30億元,增長141.6%;房地產開發投資4.67億元,增長20.0%。商品房銷售面積2.07萬平方米,下降23.3%;商品房銷售額3.04億元,增長65.7%。
5、內外循環穩定向好。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1億元,增長19.0%,兩年平均增長3.2%;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76億元,增長3.0%;網路銷售額3.18億元,增長92.6%。進出口形勢逐步好轉,進出口總額0.42億元,增長54.6%;出口總額0.30億元,增長11.1%。
6、財政金融運行穩健。一季度,財政總收入5.06億元,增長38.0%,兩年平均增長15.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2億元,增長41.1%;稅收收入2.19億元,增長39.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88億元,增長77.3%。人民幣存貸款余額持續增長。3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412.37億元,增長17.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253.67億元,增長40.1%。
7、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一季度,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29元,增長21.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0元,增長2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94元,增長21.5%。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3872元,增長14.5%。
⑹ 2021年一季度各地經濟「成績單」出爐,數據背後有哪些新變化
2021第一季度各地經濟的總況已經出爐,那麼這些數據反映了什麼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首先,從數據上可以得知,局部經濟恢復卓有成效,一季度,31個省份均實現了GDP的兩位數增長,而且有八個省份經濟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八個省份是湖北,海南,安徽,廣東,浙江,江蘇,江西,重慶。湖北雖然被疫情影響得最為嚴重,但是經濟增速是最快的。其中,工業生產,投資領域,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恢復呈現一片向好,勢頭強勁。
根據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分析,此次經濟恢復不僅是生產方面的恢復,更是消費市場的提振。在大體上,產業鏈的整體恢復。和各個省份的經濟恢復呈互補態勢,最終令中國經濟今年獲得全面回升成果。創新產業在各地都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型產業的產值都有顯著的增加。在湖北,高新技術產品的產量均實現成倍增加。
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正朝著高技術和服務化方向全面邁進。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人均GDP的水平,向發達國家進軍。
⑺ 202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市場整體經濟環境情況如何
市場整體的經濟環境在一季度的表現還算比較不錯,不過這一段時間的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在1~2月份兩個月期間的疫情並不是很嚴重。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了一季度GDP的同比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4.5%,達到了4.8%的水平,這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高的增長速度了。雖然一季度整體的經濟環境並不錯,但是零零散散的出現了一些新增的病例,並且在3月底的時候出現的疫情是比較嚴重的。
第1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尤其是東北的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吉林省吉林市的疫情是更加嚴重的,每天新增的病例數都已經超過了1000。即便在當時那麼嚴重的情況之下,中國的GDP增長速度依然是非常可觀的,並且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了全球排名前5的國家。
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就是因為我們國家把疫情防控放在了第1位,只有疫情防控做到位,國家的經濟才能夠獲得很好的發展。
⑻ 溫州GDP多少
據市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前三季度我市國民經濟呈現持續穩健較快發展態勢,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288.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3%,增幅繼續高於去年13%的增長水平。投資、出口和消費等三大需求拉動力繼續改善,從主要經濟指標統計結果看,實際增幅好於年度預期目標。
據市統計局分析,前三季度經濟呈現五大特點:
一、工業結構出現新變化。前三季度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22.48億元,增長21.9%,增幅高於去年同期0.1個百分點,累計增幅穩定在21%-23%的較快增長區間。其中,前三季度,我市規模以上重工業總產值1127.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8 %;輕工業總產值694.79億元,增長19.1%,重工業增長超過輕工業4.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44.18億元,增長40.6%,新產品產值率由去年同期的6.1%提高到7.9%。
二、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以來,由於受房地產投資調控,以及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調控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市投資受政策影響波動比較明顯。前三季度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1.9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3%,其中限額以上投資完成332.73億元,增長21.3%.
三、外向型經濟發展「亮點」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貿出口總額59.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9%,延續了2004年、2005年以來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長,這是在貿易摩擦增多、人民幣升值、出口基數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實現的高速增長,實屬不易。
今年以來,我市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前三季度全市新簽外資協議183個,比去年同期增加42個;新簽協議項目金額8.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8%;實際使用外資3.39億美元,增長99.1%,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
四、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推動商品零售額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7.25億元,同比增長13.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從不同商品銷售增長率分析,電子通信產品、汽車及相關產品、健身娛樂產品、住房及裝修消費等發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費結構升級產品零售額增長最快,是推動消費品零售額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
五、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改善。1-8月份,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增跡纖桐幅21.0%,高出去年同期7.7個百分點,接近於全省22.9%的平均增長水平。在32個工業大類中,有17個行業利潤增幅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利潤負增長行業由去年同期的10個減少到3個。前三季度我市財政總收入178.7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17億姿坦元,增長15.5%,增幅分別比上半年提高3.5個和6.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工商稅收77.60億元,增長18.5%,其中9月份增長27.2%,上升態勢良好。
我市農業經濟受到「桑美」強台風影響,前三季度實現農業總產值65.0億元,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溫州沒有排名哈哈
浙江排名第4其它地方排名看下面
下面就是2006年和2007年的排行2006年:
名次 省份 GDP(億) 增長率
01 廣東省 25969 14.1%
02 山東省 21700 15.0%
03 江蘇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7.17 12.2%
08 遼寧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367.82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17 12.0%
14 黑龍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廣 西 4801.99 13.5%
17 內豎耐蒙古 4790.11 18.6%
18 山西省 4746.52 11.7%
19 江西省 4609.85 12.3%
20 陝西省 4382.83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雲南省 4001.86 11.9%
24 重慶市 3840.84 12.3%
25 新 疆 3063.15 11.2%
26 貴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肅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寧 夏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2007年:
中國台灣 30088.8 132451.2 (3980美圓 17520美圓按照當前匯率7.56計算)
1 廣東 29863 32142
2 山東 25326 27148
3 江蘇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中國香港 15489 221996 (2050美圓 29350美圓 匯率按7.56計算)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遼寧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龍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內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廣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陝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雲南 4260 9459
24 重慶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貴州 2543 6742
27 甘肅 2494 9527
澳門 1201 (不詳匯率按7.56)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寧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⑼ 溫州洞頭縣經濟如何
洞頭縣的經濟要述
1、經濟總量不足。2000年GDP9.38億元,2001年GDP10.22億元,分別只佔溫州市的1.13%和1.1%。人均GDP水平低下,分別只有7461元和8130元,相當於全省平均的55.7%和55.9%,全市平均的65.7%和64.3%。
2、工業化進程滯後。工業化是現代經濟增長和結構變革的主導力量。洞頭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水平低下,根本原因是工業化進程滯後。2001年緩襪洞頭人均工業增加值只有1405元,為全攔孫省平均的21.5%,全市平均的22.4%。洞頭經濟結構中,漁業比重大而工業比重小,2001年三次產業構成為29.2:24.4:46.4,而溫州市為6.2:56.6:37.2,浙江省為10.3:51.3:38.4。
3、民間資本積累能力弱。2001年洞頭漁農民人均純收入350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3元,僅為全省平均的76.6%和
82.2%,全市平均的74.9%和65.2%。城鄉居民人均儲蓄2606元,只有浙江全省和溫州全市平均的29.5%和33%。尚未擺脫不發達的「惡性循環」:人均收入低→人均儲蓄低→投資能力弱→工商業發展慢→人均收入低,導致投資和擴大再生產能力較弱。
4、現代生產要素缺乏。現代經濟增長,不僅需要資本,更需要技術和人才,特別是需要具有勇於競爭、敢冒風險和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洞頭除資本短缺、民間積累能力弱之外,嚴重缺乏科技人才特別是企業家等稀缺資源,創新能力也相當薄弱。主要表現在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匱乏;企業規模偏小,不能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科技投入不足,高新技術比重低,具有自主技術產權和產品更少。
5、創業文化氛圍不濃。區域文化和價值觀念對現實經濟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受傳統小農經濟熏染,洞頭人較追求安穩,小富即安,容易滿足,缺乏市場意識、競爭觀念、致富沖動和冒險精神,尤其是一些幹部更缺乏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洞頭的發展差距和面臨挑戰缺少足夠清醒的認識。
6、城市擾衡激化水平不高。今後一個時期地區之間的經濟競爭將是城市實力、功能和投資環境之間的競爭。洞頭的城市化水平還很低(2001年為30.7%,而省市分別為42%和43%),經濟集聚能力差。由於周邊市縣經濟發展很快,區際競爭和極化效應正在加劇,洞頭能否抓住溫州城市東擴、培育新區作為增長極的機遇,避免本已稀缺的生產要素被其它城市吸納,將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課題。
⑽ 一季度中國各地GDP全線反彈,這意味著什麼
一季度GDP數據亮眼,折射出各地經濟穩步恢復。但在疫情特殊背景下,各地仍保持清醒,有的還自潑“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