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同樣是沿海省份,福建的發展比不上浙江和廣東
地理環境不好,多山少平仿尺或原,還是海防前線,困櫻腹地狹小,區域沒有超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入江浙有上海,廣東有香港廣州備伍。
2. 福建為什麼不如廣東,江蘇,浙江,富裕福建真的不行了嗎
我是廈門伏逗人,以前自認為廈門是閩南最好的,閩南是福建最好的,福建是全國最好的之一。結果上了大學,去了長三角,珠三角,走過北京上海,發現在中國,至少沿海地區,福建真的不算什麼,可以說落後。短短幾十年拿廳蠢時間福建為什麼被周圍省份甩出這么遠?到底什麼原因,是一個賴昌星,還是福建領導班子不行,還是福建人民已經喪失那種精神了?閩南好嗎?漳州真的很破。廈門很好嗎,最近被福州泉州趕上,福州好嗎,出了省沒人知道是福建省會,泉州除了靠下面兩個縣支撐著服裝和食品的國內貨還有什麼,福建優勢很大卻發展成為現在這樣的省份,真的很悲劇,除了台灣因素,我們自己沒有責任嗎?看看這幾年發展指標民生,福建沒有一項是高的,除了現在網上的福建網民那幾張嘴,福建需要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真的消失了嗎?福建不發達,是沒有政策,北方省份山東遼寧北京天津是政策好,內蒙消陪山西是資源富,但我們也不民富啊,難道我們真富嗎,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不還是笑我們嗎。福建內陸還是很窮。 老鄉們,大家都醒醒吧。回到廈門工作,走在嘉禾路邊我思考一個問題。海西真的能幫助福建嗎?福建需要的是思想覺悟而不是海西!希望福建老鄉支持我的觀點!
3. 為什麼福建的經濟比不上廣東和浙江
其實你說的是對的。
我來自外省,在福建讀經濟學。
以上人說的是福建經濟還可以。我也肯定。因為畢竟福建省每年為國家貢獻著1000多億的稅收。比其他很多省市都多。但是,問題是,福建的經濟比不上廣東(廣東的稅收收入是福建省的3倍以上)和浙江。其實在沿海,福建也算是比較差的。
之前以為沿海都差不多,但實際上發現差距是滿明顯的。開始的時候問同學,大家就首先提出了台灣問題。當沿海在積極發展的時候,因為台灣問題的敏感性,國家沒有在福建有大力度的發展。廣東省有珠江三角洲,而浙江有長江三角洲。而福建,僅靠廈漳泉,發展的節奏必然小於廣東,浙江。
隨著台灣問題的緩和,我們實現了三通。國家也在最近提出建立海西經濟區的構想並付諸實踐。這都是對福建經濟極大的推動。國家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推進福建的發展。而且,福建省,也可以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平台,台灣以後勢必會促進福建省,及海西經濟區的發展。
相信福建的經濟會更好。
4. 為什麼福建的發展遠遠不如與它相鄰的廣東、浙江和江蘇
福建省位於我國的東南的沿海,並於我國的台灣寶島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也是十分優越,旁邊就是台灣海峽,是在經濟以及政治文化方面發展,卻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好。遠遠比不上相鄰的廣東,浙江,江蘇省的發展。只是他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人文文化。但是在經濟上面,他就是發展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隨著改革開放之後,福建就大力發展經濟。先在福建省的交通條件以及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2018年的時候福建省的GDP就躍居到全國第十位,我相信福建省以後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5. 兩岸統一後,福建經濟是否有望超越浙江
假設台灣2025年回歸,5年內(2030年)福建經濟總量是否有望超越浙江?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有兩個相鄰的山地省份福建和浙江。他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福建人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浙江人稱七山一水二分田,都是山地多平原少。同樣民營經濟都很發達,有著濃厚的營商氛圍。
福建的面積總體上要比浙江多一些,但浙江的人口比福建多了兩千多萬,相當於一個台灣省的人口數量,浙江的人口密度要比福建高很多。
2020年福建的經濟總量是43903億元,浙江是64613億元,比福建多出了兩萬多億元。但因為浙江人口比較多,折算下來兩省的人均GDP差不多,福建省還要略高一些。
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浙江就要比福建高出許多,2020年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2397元,而福建只有37202元。這也說明浙江人民總體上比較富有,藏富於民。
2020年福建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是18845家,而浙江這方面的數據是47956家,企業主營業務營收方面浙江也高出福建不少。浙江總體上的工業實力要比福建強不少。
改革開放至今兩省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差不多。但在近些年福建的經濟增速要略高於浙江,經濟增長還算比較強勁的。
從地理地形上看,同樣是多山地形,但浙江擁有比較集中的平原-杭嘉湖平原,這里自古就是江南水鄉、魚米之鄉,經濟文化底蘊比較濃厚,浙江的經濟重心也在此。而福建的地形更為破碎,為數不多的幾個沿海小平原,都被山地所分開。
從現有區位條件上看,浙江要好於福建。浙江整體上在長三角的輻射范圍內,產業聚居效應較為明顯。
福建相對比較孤立,距離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比較遠。西邊的江西有高大的武夷山脈阻隔著,且經濟並不發達。西南邊靠近粵東和粵北,都是廣東相對比較落後的地方。東北邊的浙南經濟相對好一些,但也不是浙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東邊是一海之隔的台灣。
但是如果台灣回歸祖國,那麼福建的區位條件將大大的改善,很有可能成為新一輪國家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台灣回歸後,我國的戰略部署前沿陣地將推進到台灣東海岸,福建在這方面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可以更加全心全意地發展經濟。低迷已久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將進一步被激活。
兩岸統一後,福建在海陸空方面都是前往台灣的前沿陣地。在 國務院發布了未來全國立體交通網路規劃圖中可以看出,已經規劃把鐵路網連接到台灣,目前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平潭到也已經通高鐵,屆時可以做火車到台北。
交通方面的活絡,也將帶動福建物流和 旅遊 業的發展。
同時,福建和台灣在產業上也有很大的互補性。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精緻農業以及文創產業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福建學習的地方。
你覺得,2030福建經濟是否有可能超越浙江?
6. 為什麼福建的發展明顯不如臨近的廣東和浙江省
廣東:
1、排頭兵和殺出一條血路的干勁,這絕對是全國人民需要向廣東人學習的,這是我最佩服粵人的地方,這也毫無疑問是未來中華復興的重要動力。
2、在經濟上,只弄廣深,不搞非珠,是一大失誤。湛茂和潮汕位置絕佳,居然不如中西部,當需廣東省政府檢討。今後10年粵省成敗關鍵在非珠,非珠發展從交通建設和教育投資開始。港珠澳大橋之爭,有香港自私的考慮,但廣東也有責任。希望這橋趕快修好!在港粵之爭里,中央只能偏香港;但港台之爭,中央絕對偏台灣。最近有香港媒體說,馬英九上台後兩岸三通,會損害香港作為兩岸貿易中轉港口的優勢,損害香港經濟利益;結果中央很不高興很惱火。這只能說明這家媒體太不識大體了,呵呵。
3、廣東人有很多優點:務實、樸素、低調、勤勞。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確實是很正宗的中華文化傳承人。我很佩服他們那種勤勞創業的精神。但廣東人的缺點在於考慮事情過於偏重經濟利益,大局觀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國稅問題,如果按國稅佔全部稅收的比重,過去的上海,現在的江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廣東。還有,現在廣東上交的稅收並未投入到長三角,而是東北和西部。並且這也是必須的。關於深圳的稅收問題,確實很特殊,但廣東暫時少提為好,因為效果會適得其反。以後深圳的稅制會有個有利於廣東的改變。
4、廣東未來發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裝玩具工廠,而在文化教育。嶺南文化是中國很獨特的一支,廣東很多方言中,所蘊涵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也遠遠超過普通話;甚至有些廣東方言的詞彙就是古漢語,完全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另一方面,推廣應用普通話又很必要,希望廣東的兄弟姐妹能夠理解。在廣東,考慮很多事情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層面,卻要復雜很多。我在廣州曁南大學小住過半年,感受到粵文化的獨特性,粵語更有漢唐之音啊!我很喜歡!呵呵。。。總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話也必須學好。粵語和國語都說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頭兵。呵呵。
5、湛江的未來一個是鋼鐵,一個是造船。茂名和陽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廠。個人感覺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方式應該是整合海岸線資源,走和廣深不同的路子。並且,這里的人崇尚讀書,這在廣東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個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來廣東省應該將發展重點轉到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屬於珠三角,雖政治上歸廣東,但經濟上應該入閩台。汕潮揭三市應趕緊融入海西經濟區,現在中央馬上要拿大筆錢砸到海西經濟區,你們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況,爭取加入海西經濟區,這才是關鍵。還有,到北京後,別光說為了發展經濟,一定要讓中央知道你們加入海西經濟區對統一台灣有多麼重要!
6、深圳的問題,一言難盡,去過十次,感覺說深圳的問題太復雜。深圳的問題不是被誰拋棄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拋棄掉一些東西,比如低端產業和過多的低素質民工。在政治上要低調,不要再講升直轄市的事情,避免被香港猜疑,被廣州打壓。不要再想著去中央要政策,除非你想要的這個政策能有利於統一台灣,否則肯定要不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說多做,最好能人均GDP超過香港。
7、在廣東考慮問題和在北京考慮問題,差別非常大!簡直就是兩種方式,就好象本港明珠翡翠和CCTV的差別一樣大。我年輕時在這兩地都生活過,出國多年後再回頭看此事,平心而論,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很重要,一個人如果兼備這兩種方式,那才是最好的思維。
浙江:
1、中國最富裕的省份,發展最平衡的省份,毫無疑問是除直轄市外中國能最早實現現代化的省份。該省總體實力肯定不是中國最高,但發展水平肯定是最高,並且未來十年肯定還是第一。廣東要超新加坡,有點吹,但浙江超韓國,卻太有可能了,最快2015年。
2、韓國9.9萬平方公里,浙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韓國人口4500萬左右,浙江人口4600萬左右。都是沿海的地區,都有較長的海岸線,都有較多的沿海島嶼。由此可見,浙江韓國很相似,非常適合對比。我曾經去韓國旅遊,總體感覺比浙江發達,但發展速度低於浙江。個人認為浙江10年內完全可以超過韓國,浙江超韓國肯定比廣東超新加坡更加容易。2007年浙江人均GDP官方公布的數據按07年匯率折算為6500美元,韓國為22000美元。浙江最近的發展速度是人均GDP每四年就翻一番,未來速度會慢些,2015年大概為20000美元。考慮到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折算過來至少有3萬美元。韓國2015年的人均GDP大概也在3萬美元左右。
3、杭州GDP超過首爾大概要八年,但寧波GDP超釜山五年後就可能實現,寧波港吞吐量超釜山港三年後就可實現。除GDP和人均GDP外,浙江的森林覆蓋率、地表水質量、高校知名度、研發能力、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事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港吞吐量、空港吞吐量等指標,都有可能超過韓國。浙江的缺陷在於中小企業過多而大企業不足,尤其是知名國際大型企業,浙江的重工業水平也偏低。
4、溫州太怪異,我一直在觀察這種現象,覺得溫州的發展模式在國內少數地區可以推廣應用,但是大規模推廣卻不行。溫州未來的發展應該是繼續面向海外,成為中國與世界融合的節點。還有,溫州的交通發展還應該再快些,這么多人在外面,回去一趟都不方便。
5、金衢麗三市相對落後,但比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都發達,比蘇北也發達。我很佩服浙江人這種全面發展的思想,在中國,各地市能整體協調發展的省份真的很少。
6、浙江人的視野很國際化,對全國各地的了解也很廣泛,對商機的把握很快。就算是普通的浙江農民,他們也知道中國的什麼地方好賺錢,浙江農民在這一點上和廣東農民只知道坐在家裡收租金很不同。所以我看好浙江。
7、說了這么多優點,最後必須要說缺點,浙江的富人有的喜歡擺闊氣,有的喜歡攀比財產、有的喜歡吹牛、有的浙江富人的孩子們已經丟失了父輩的勤勞踏實的作風了、有的浙江富人有點暴發戶的味道了。要注意啊!在低調這一點上,多學學廣東人,富貴不過三代啊!
8、在全國各省上報中央的經濟數據中,浙江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都少報了,其他的都是多報。因為這兩個省都有藏富於民的傳統。但是廣東省內經濟發展的差距太大,簡直是歐洲和非洲的差距,因此我認為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為全國各省最高。
江蘇:
1、除了廣東山東之外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科教最強的省份,除了浙江之外經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也是最應該提前實現現代化的省份之一。多次去江蘇,最近一次是07年,總體感覺蘇南已經達到義大利的發展水平,蘇北接近羅馬尼亞的發展水平。
2、蘇錫常鎮四市的經濟實力、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已經超過除廣州之外的整個珠三角,但是港口的吞吐量還沒上去,這四個地級城市都在長江南岸,擁有很長的長江岸線,應統一規劃。京滬高鐵和滬寧城軌通車後,這里會成為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南通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3、揚州泰州南通在長江北岸。南通既有長江岸線也有海岸線,是中國水運最便利的地級市,但崇川的港口太小,應在海門江邊建立一個大型長江港口,啟東的東元鎮應該建立一個大型海港,好象已經動工了。此外,南通的造船業發展不錯,不過光一個川崎重工還不行,還要有中船重工的投資,蘇通大橋通車了,這里可以和崇明的造船基地統籌協調規劃。
4、泰州的靖江和高港,揚州的江都和儀征,都是很寶貴的長江岸線資源,都浪費了;這兩地現在的經濟實力和他們的地理位置還不相符,但未來十年一定會崛起。
5、鹽城那麼長的海岸線卻不適合建立港口,很不幸,經濟落後可以理解。但連雲港的全面落後卻是江蘇省過去二十年最大的敗筆,要盤活蘇北四市,連雲港是關鍵一筆;未來十年江蘇省財政投資和政策支持除了南京,最重要的就是連雲港。
6、徐州的破落難以想像,05年去過一次,現在不知怎麼樣。宿遷就象仇和醫改,偶爾閃閃光。淮安光改名還不行,總體上還比較落後,陰改光後不要虛度光陰啊。
7、南京在全運後發展提速,十年後肯定會發展成為僅次於廣州的第二大省會城市。亞洲最大的內河港口,強大的科研教育實力,良好的人文氛圍,都是未來產業升級最好的支持。
8、總體上說,江蘇現在的發展道路和浙江差異很大,有點廣東特色又有點山東特色。還有,蘇北的未來比粵北和魯西都要好,蘇北對於江蘇來說不是負擔而是財富,關鍵是要善於挖掘這筆巨大的財富。
山東:
1、從長遠規劃、發展潛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實力、科教水平、文化影響力等深層次因素上說,山東到2020年的時候,許多人均指標肯定還不是全國第一,但絕大多數總量指標都將會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總值。到那時候,山東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山東是中華第一省。 (廣東GDP到2020年將會是第二或第三)
2、山東的發展首先是半島上的青島威海煙台。青島不錯,有點象德國的漢堡,希望能加快發展。但是,威海煙台的發展相對其地理位置來說還是太慢,那麼長的海岸線,卻沒有大的港口,也沒有大的造船業基地,臨海工業發展落後,光靠捕撈海產品是不能發財的。龍口招遠面向渤海灣,可以發展軍品造船,如潛艇和驅逐艦;榮成文登乳山全沿海,但直面日本,可以發展民用造船業,如利潤率很高的石油巨輪和豪華遊艇。此外,半島三市承接日韓產業轉移的速度有點慢,這個時候要練好內功,堅持內外兩條腿走路,不能光等著國外的產業轉移。
3、日照的港口吞吐量還是太小,要知道沒有港口的發展就沒有日照的發展。
4、濰坊北臨萊州灣,海岸線很長卻不適合發展大港口,但是至少也要有個中型港口,象天津那樣挖也能挖出來的,寒亭區修了直到海邊的高速公路,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壽光昌邑都不錯。
5、東營和濱洲都有海岸線,但國內基本上沒人知道這兩個城市是沿海城市,等於浪費了岸線資源。
6、濟南要辦全運了,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加強一下城市建設。山東省要當GDP老大,濟南發展慢了肯定不行。其實濟南完全不要和半島三市去爭經濟蛋糕,而應該獨辟蹊徑,做強裝備製造業、文化產業、物流產業和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7、淄博不錯,城市建設也不錯,臨沂最近幾年也開始起飛,民營企業有勢頭了。棗庄和滕州的關系要理順,不然會干擾經濟發展。萊蕪也不能光搞鋼鐵,要有第二第三優勢工業。濟寧泰安是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但是卻沒有很好地產業化,體制是重要原因。聊城荷澤德州是京滬加京九,為什麼還那麼窮呢?難以理解。
8、我是南方人,看山東肯定不全面,但山東幾乎所有的地級市都走馬觀花地去過一遍,覺得山東是我國東部兩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之一,另一個是廣東。廣東近港澳,山東近日韓,相比之下山東更有優勢。山東的文化底蘊更是廣東不能相比。因此更看好山東。
9、山東的劣勢在於官本位思想太重,好多人想當公務員想要個編制。其實山東人應該發揚當年闖關東的精神,去全世界闖盪。可以盪滌掉一些舊思想。還有,山東人一定要克服吹牛的老毛病。
10、全國各省中,山東人的名聲威望絕對是第一。即使在海外華僑中,一提起山東人,都說是中華的脊樑,山東人從文化上說是最正宗最傳統的中華人。我現在國外,舉個身邊的例子,如果有山東人和非山東人想在海外租華僑的房子,同等條件下,這些華僑房東都願意租給山東人,為什麼?因為山東人兩個字代表的是忠誠、可靠、信義等中華傳統價值觀念。從這一點,我就知道山東省的文化積淀和山東人極高的名聲遲早會成為山東經濟騰飛的巨大助推力。祝福山東
福建:
1、建國以來中央投資最少的省份,不怪中央,只怪台灣。但是福建的失誤在於沒有借力打力,既然台海備戰,就要向中央申請把高速公路修成全國最密集並且可以起降大型飛機,修三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台灣怎麼轟炸也炸不完;既然要挖防空洞,不如把福州廈門的地鐵建成全國最好最密集,平時的地鐵是市政交通,戰時就是巨大的防空洞。這叫戰備經濟,越是准備打仗就越要發展這些基礎設施。高舉戰備經濟的口號,可以大力發展基礎設施。
2、如果和平統一,更加要發展經濟,增強台灣同胞向心力。海峽西岸經濟區說的就是這個事情。福建只有三千多萬人口,九個地級城市有六個沿海,佔三分之二,為全國第一,並且幾乎每個沿海地級市都可以建立深水港口,這巨大的天然優勢。
3、福州的城市面積和人口都太少,不象大城市;閩江的河港應該轉移到海港,這個事情已經開始了,還要加快。福州的造船曾經全國第一,船政文化深厚,現在可以發展大型民用造船業。既然駐軍多,這里也可以發展軍事後勤經濟,幾十萬將士吃的穿的都可以在這里采購,這些產業即使戰爭狀態下被轟炸也沒有大的損失。還有,為了對台灣的宣傳工作,這里可以發展些文化娛樂動漫等軟性產業,打仗時打死幾個電影明星對國家沒什麼損失。
4、廈門的外表很好,但經濟實力也不強,且為賴氏所連累。最好的辦法是建成江西湖南的進出口貿易出海口、南方的旅遊度假中心;現在台灣的很多大學都招生不足而虧損,可以吸引他們在廈門設立分校,發展高校經濟和科教產業。寧德的海岸線那麼長,也浪費了;泉州應該發展到全省第三位的城市,要主要面向海洋發展軟性產業,泉港區當年也是東方的大港啊,現在不知道萎縮成怎麼樣了;莆田面積最小,區位優勢也很好,最近發展太慢了。漳州的石化產業是個大突破,現在可以多吸引外資企業投資輕工業,即使打仗損失也沒關系。
5、南三龍都不沿海,但森林覆蓋率很高,真正的氧吧。應該發展成二線的戰備基地,也是戰時經濟的重要後備力量。首先應把到江西的鐵路和高速公路修好。備戰和賺錢其實並不矛盾,可以相互促進。
6、杭福深高鐵正在加快修建,夾在兩條三角褲中間的這個省,還有曾任人事部長的書記,和南北兩個三角州的關系也將決定今後的發展方向。廣東模式、溫州模式、蘇州模式都不可照搬,但都可以部分借鑒。
7、偷渡是個好事,關鍵是偷渡出去的福建人要能象溫州人那樣發財,不能讓國外滿大街小巷都是亂竄的福州仔。
台灣的事情,福建不要再抱怨,這個事情不是福建能決定的;福建的中心就是立足現實謀發展。
8、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環境,福建人比廣東人更能理解中央的政治思維,比山東人更加具有海外闖盪的沖勁,福建沒有東北的計劃經濟陰影,也沒有浙江未來要面對的中小企業困境;福建還有統一台灣這把尚方保寶劍,誰說福建不能化腐朽為神奇呢
7. 福建江浙的條件比較相似,為什麼福建相比江浙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如果只從地理位置來看的話,福建和浙江確實是差不多的,但是發展要把所有的因素都結合起來,相比之下,浙江的地勢,環境都會比福建要好些。
8. 我國東南沿海四大省份,粵蘇浙經濟強悍皆為四強,為什麼福建不是呢
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福建的地形不夠平坦,山比較多,所以在農業上的發展會比較緩慢。第二是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古時候福建省經常發生戰爭,對於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穩定,所以經濟發展就自然比較落後。
發展比較靠後,人才難以留住
如今福建省雖然沒有了溫飽上的憂患,還有很多外資華僑回到福建省投資建廠,但是與廣東或江蘇的實體產業比較起來,其實福建省內的大部分實體產業含金量並不算高大,多數都是輕工業,比如服裝這一類,所以在經濟發展上一樣趕不上廣東或江蘇那些高科技產業,福建省內的人口基數也不算多,即便是想要留住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才也比較困難,所以綜合能力上也就趕不上其他幾個經濟發展比較強的省份了,其實福建省趕不上其他三個省份的發展也是情理之中的,畢竟廣東和江蘇都是以經濟聞名全國,特別是廣東省經濟總量是傲視全國的,而浙江省則是人才非常的多,目前福建省還是比較低調的,但相信有眾多政策扶持的福建省,在未來也一定可以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答卷。
9. 為什麼福建比浙江窮 也比廣東窮
這是位置原因,浙江位於長江下游,和上海,江蘇構了經濟三角,弊配旁共同發展。廣州位於珠江三角賣備洲,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清朝時就開放了,外資流入自然經濟繁榮。福建其實也很發達,租橡就全國而言,已經相當不錯了,沒必要報怨的。
10. 廣東和浙江都很富裕,為什麼中間的福建經濟不好呢
廣東與浙江經濟的發展強勁,而福建經濟疲軟,相對落後。鄙人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水系分布、水運能力方面。
經濟的發展與大江大河的分布有著強大的關聯,廣東有流量僅次於長江的珠江水系,支流更是遍布全省,運輸能力不錯。珠江出海口(珠三角地帶)更是對廣東經濟騰飛功不可沒。
浙江緊靠長江水系,與長江出海口的大上海毗鄰,而自身的杭州灣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型優質深水港。這在大型水運充當經濟的推手的今天,無疑擁有著極優厚的資源環境。
福建在這方面是望塵莫及的。福建境內的閩江水流量遠遠低於珠江、長江,通過水路深入的腹地遠沒有廣東、浙江廣闊。缺乏大型優質碼頭(修建成本高),除了廈門、漳州、泉州(即廈漳泉三角區),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城市。泉州的航運盟主的地位早已是遠去歷史了,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疏浚。再說,國際貨運的中心早就轉移了。福建除了廈門,在優質深水港和大型碼頭建設方面,無力與粵浙的沿海城市抗衡。
2、經濟腹地和相互提攜方面。
廣東的經濟腹地是廣西、江西、湖南、以及水陸交通日趨發達的海南島。關鍵是廣東毗鄰港澳,---港澳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窗口,廣東真正意思上與國際接軌,與世界對話。浙江自古就是佔全國賦稅三分之一的江浙富地。江浙自古就密不可分。歷史基礎雄厚。現在更是依靠強大的上海,為自身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浙江是長三角、滬寧杭經濟圈的重要參與者。浙江的「老大」----上海,是全國第一大城市。而其親密夥伴---江蘇,有什麼好事,總是惦記著它。
福建的腹地撇去粵東與浙江南部,充其量只有江西,而且在越靠近江西的地方就越窮,江西本來就是有名的窮省,根本起不了相互提攜的作用。福建的工業基礎不夠扎實,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另外,福建缺乏與廣東、浙江在經濟上的來往。
3、招商引資方面。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吸收的外資一直高居國內榜首。浙江在招商引資方面得益於得天獨厚的長三角的強大輻射。福建的引進資金絕大多數是近年來興起的台商投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單一性的經濟和缺乏多元化的國際競爭,使得福建在外資引進方面遠遠落後與粵浙兩地。另外,受目前台海關系的影響,在某些方面,台商投資還未能完全放開手腳。政治上的分歧掣肘著經濟的發展。
4、交通、教育、人才流通等配套設施。
交通密集度、完善程度最高的當數長三角!珠三角近年來也加大對交通方面的投資,不斷完善軟硬體投資環境,多條出省大通道已經鋪就。與周邊聯系更進一步加強。
珠三角與長三角高校林立,人才濟濟。廣東與浙江都有拿得出手的著名高校。比如響當當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關鍵是靠近上海這龐大的龍頭---強大的高校是隨便一伸手就能抓到一大把的。而福建,除了廈門一地的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基本上沒有在全國打響品牌的高校。省會城市遠遠比不上廈門。
在招攬全國人才方面,長三角與珠三角永遠是老大!滬寧杭、珠江口一帶是全國人才的主要集中地。在智力支持、技術創新方面得天獨厚。
5、經濟圈區內合作與輻射力。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京津唐、長三角、廈漳泉、珠三角等經濟圈。珠三角與長三角一直是領跑者,經濟的飛速發展自不必說。廈漳泉是最小的一塊經濟圈,其輻射力和效益遠遠落後與其他經濟圈,缺乏後勁。在國際經濟浪潮沖擊的大背景下,金融與證券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目前,中國大陸只有兩個證券交易所,深圳就佔了一個;另一個在上海,離浙江較之福建,更有親緣感和促進作用。
6、經濟特區的優越性和經濟特權早已喪失。
當初,我國劃定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等經濟特區。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國上下一盤棋,無所謂特區不特區了。除了深圳在特區時代贏得了發展的先機外,其他的都不那麼理想。現在,本來特區數量就不及廣東的福建,當全國上下一盤棋時,廈門沒有了特區的優勢,要取得突破性發展更是困難重重。
綜上所述,福建經濟落後於粵浙兩地是必然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本人對經濟、地區方位的研究有興趣。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業余分析。希望有專業人士批評指正,補充完善,以資交流切磋。